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23 23:37:18| 人氣1,6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解深密經》之唯識觀微探~:~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解深密經》之唯識觀微探

 

印度佛學分三大流派,即彌勒建立的瑜伽行,以《解深密經》為其根本經典;龍樹建立的中觀,以《般若經》為其根本經典;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觀(亦即如來藏),根本的經是《入楞伽經》及《維摩經》等文殊不二法門的經典。這三系列經典,其實都含密意。

 

《解深密經》的結集流通是在《般若經》系列經典之後。介乎《般若經》與《解深密經》之間,還有一系列經典是以說「如來藏」為主,即是《勝鬘經》等與不二法門相應的經典。《勝鬘經》系列經典不但為了義,而且還由此開出《解深密經》一系列經典。

 

《般若經》的主旨是說一切法空,《勝鬘經》一系列經典所說者則是成佛的機理,且將這機理名之為「如來藏」。必須先明白這機理,然後才談得上怎樣成佛。此系列經典既說成佛的機理,當然也便說到成立眾生的機理。眾生的心識狀態恆常受貪瞋癡污染,這種狀態即名之為藏識(阿賴耶識)。正由於藏識的作用,才有六道輪迴,眾生即由是成立。

 

學佛的人都是眾生,佛的本懷在於教導眾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須教導學人如何暸解自己的心識,進一步則教導學人如何清淨自己的心識,由是便有《解深密經》一系列經典。《解深密經》之所以重要,即正在於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從而步入成佛之道。

 

在《阿含》經典中揭示了無常、苦空之觀,《解深密經》行者於止觀中使諸影像不顯現,而《唯識論》之五重唯識觀,看到了禪觀與唯識思想發展的線索與軌跡。在禪觀中是如何地影響著唯識思想之建立?禪觀又怎樣地與唯識觀融合統一?禪觀的體驗是怎樣地與唯識理論密不可分?

 

唯識觀受瑜伽行派的影響,在阿含經典的揭示中,已具有相當的成熟態勢;當然明確提出唯識觀的,確應推《解深密經》。在該經之〈分別瑜伽品〉中有著名的三個關於唯識觀的問答:

 

1.世尊,有諸毘缽捨那,三摩地所行影像,言彼此心當有異?或言當無異?

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2.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無有異此心,云何此心還見此心耶?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者。然則,此心如是生時,則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謂我今見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之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而顯現三摩地所行之影像。

 

3.世尊,若諸有情,有自性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否?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凡,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問者為彌勒菩薩,因此又稱此品為〈彌勒菩薩品〉,其內容集中闡述止觀問題。這也是《解深密經》最能體現它與唯識觀最為密切之處。這裡切中主題討論到:

 

當行者修奢摩他(止)與毗缽捨那(觀)時,在入三摩地過程中,是先止於所觀之對象上,如自體觀或不淨觀,先緣所觀法之總像,將觀法攝入後,然後才進入。毗缽捨那(觀)在觀照過程中,行者心識是有緣慮之影像出現的,從心識止於所觀境至無間斷之觀照,漸成止觀雙運。此中行者切實地體驗到止觀之對象法(所緣境界相)無非是識之變顯,一切的境沒有離識而獨有,這便是瑜伽行的核心悟入唯識性,真切地明了諸法假名安立,無有實體。過止觀行者體解諸法的依他起性,除去遍計所執,漸入見道位。至此,「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澈底通達。

 

行者在修止觀時所呈現的諸影像,初觀時以為異於心,經有分別後進入無分別,明了影像不外乎心,之所以產生「異」乃是愚凡顛倒執著,不能如實窺破唯是識變觀。故此一旦泯沒影像,體認心境-如時,行者則能不僅定中見諸法唯是識,就是出定後觀現前諸色法亦能會得唯是心顯、唯是一心作,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出定入定均能觀諸法唯有識,最後能觀所觀均不立,這正是《般若經》所宣說的諸法空無自性之理。

 

在虛妄唯識、真常唯心、性空假名的三系佛法中,唯識與唯心極力地開展心識理論,並成為佛法之主導思想,這主要是因為佛法中之業果連繫與涅槃之證果之承受者,沒個安立處,一般人離卻了心識似乎有「落空」的感覺。所以在佛法中除性空系外的教法偏重心之解說如來藏、真心、真如等,這些思想之形成與唯識一樣,強調心是能觀之主體,所觀這法可空,而能觀之最後「依據」卻是「不空」的。這源自禪觀而形成之各系大乘佛法,即依自家學說所說所需,描繪了其「不空」的種種色彩與狀態。

 

在《解深密經》中揭示的瑜伽行者的禪觀最後徹悟唯是識變現,但後期之唯識理論為了圓其學說,本為糾正「偏空」而成立的唯識學背離般若原義,成了偏有的「有教」,這恐怕亦絕非初創唯識學說的論師們之原意!從《解深密經》的探討中能發現,本經所示之唯識觀還是以「瑜伽中道了義」標榜的三時判教說。後期之唯識理論之所以成了「有教」,應是由教法中最難解決的「麻煩製造者」業果受持,所制約相關。因為阿賴耶識即是為此而設立的。

 

就《解深密經》之唯識觀而論,上述的三個問答中,已足夠說明瑜伽行者止觀修習的證實,導向了唯識理論之形成的事實是不容異議的。尚須一提的是,在唯識學被視為與《解深密經》有相等地位的《阿毗達磨大乘經》,亦有唯識觀的說明。如《攝大乘論》所引該經文說:

 

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四者,成就三種勝解隨轉妙智。何等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得勝解力,諸義顯現。二、得奢摩他,修法觀者,才作意時,諸義顯現。三、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在前時,一切諸義皆不顯現。

 

修唯識觀成就之菩薩,能使諸義境緣或顯現或不顯現,這是如何的「隨心所變」!唯識觀之成立,此《攝大乘論》之地位絕不亞於《解深密經》。由此之故,僅局限《解深密經》探討唯識觀是不全面的。因為,唯識觀的發展至成熟,有著漫長的理論與實踐之過程,在吸收容納整理後,出現的五重唯識觀已是唯識實踐的「燈塔」。

 

唯識觀的建立其根據源自《阿含》。這種純樸之禪觀不像發展以後的唯識論典那麼富於理論化、系統化、規範化,亦可說在原始佛教它是實踐修觀的一種途徑,但作觀時多強調心識對外界之作用,故遂有偏向心的說明。到《解深密經》、《阿毗達磨大乘經》出現以後,論師們從原始經典揭示之原理與分裂後的部派學說結合起來考察,基於教理解說之需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里程碑意義的即是《攝大乘論》的成立,此論已將唯識法幢高高的樹立,到分流以後闡釋的《成唯識論》,即成為百川納海的江流處。故此,不論理論與實踐都達到顛峰。五重唯識觀即是為實證唯識性而制定的「修道次第」。行者們在資糧位後即須加功用行方能見道逐漸通達,在斷惑證真中究竟圓滿果位。此五觀在《識論》與《瑜伽師地論》均有詳細之解說,此處宣略述之:

 

第一、遣虛存實觀。此觀為修唯識觀之核心,觀者若能明諸法無義(境)唯是識變,即能悟入。先總觀百法,續觀三自性,再觀四尋思。即觀萬法無實乃緣生法,於三自性中明諸法無義(境),遣除一切虛幻相,如《攝大乘論》所說「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

 

第二、捨濫留純觀。此觀從主客的相對中觀照,攝外境為內心,這是為愚夫不解唯識,不解觀心。如說:「唯識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

 

第三、攝末歸本觀。將由識變現的客體對象轉化為與識統一,此中「本」指自證分,「末」即識變的幻相。作此觀能泯滅主客,消溶能所,體證唯識性。

 

第四、隱劣顯勝觀。隱劣之情意,揚顯殊勝之慧力,從心王與心所活動上作觀。

 

第五、遣相證性觀。明諸法之虛幻不實,經過前觀後明了無相可得可遣,唯是識性,心外無法可證可得。

 

五重唯識觀之究竟即能破二執,除二障,證二空,得四智,圓滿無上果位。我法二執的破除是大乘佛法,無論禪宗、天台、中觀都極力要實現的目標,它們的理論儘管有許多的差異,觀法亦別,但通過禪觀這一方法作為實踐之途卻是無異的。此即「方便有多行,歸元無二路」之謂也!

 

         

台長: 幻羽
人氣(1,67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七)第三篇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瑜伽師地論》簡述及瑜伽行~:~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