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2 19:17:09| 人氣4,0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歷來眾說紛紜,北傳佛教現在根據漢譯《善見律毘婆沙》的「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486年,南傳佛教則作公元前624-544年或公元前623-543年。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961年之說。

 

悉達多·瞿曇是他的名字的巴利語拼音。梵文的譯法是悉達多·喬答摩。他的出生日期被訂為公元前560年、563年、567年不等。大多數權威人士接納公元前560年這個日期,或至少認為他出生於公元前第六世紀。

 

《釋迦氏譜》卷一:「明佛姓自分五別:一曰瞿曇,二曰甘蔗,三曰釋迦,四曰舍夷,五曰日種。」《翻譯名義集》卷一:「瞿曇,或憍曇彌,或俱譚。西域記云:喬達摩,舊云瞿曇,訛略也。古翻甘蔗、泥土等。南山曰:非也。瞿曇,星名,從星立稱。至於後代,改姓釋迦。慈恩云:釋迦之群望也。文句曰:瞿曇,此云純淑,應法師翻為『地最勝』,謂除天外,人類中此族最勝。」

 

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國,都是君主制國家;釋迦族統治的是東北部邊緣四小國之一的,屬於剎帝利階級迦毗羅衛國,採取共和制,以憍薩羅(Kosāla)為宗主國。釋迦牟尼即出生於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於釋迦族。父親為淨飯王,母親為摩耶夫人。根據巴利文《中部·稀有未曾有法經》和梵文《佛所行贊》的記載,佛陀的母親摩訶摩耶王后在夢中受孕的經過以及他的成長。

 

四個守護天使來到,把她連床提起,帶到喜馬拉雅山。……然後這四個天使的妻子們前來,把她帶到阿諾達蒂湖,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屬人的污垢。……不遠之處便是銀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內鋪好一張聖床,床頭向東,扶她躺在床上。當時,未來的佛陀已變成一頭壯碩的白象。……他爬上銀山,……繞著母親的床遊行三次,右邊向著那床,從她的右側碰她,看來進入了她的腹內。她於是在這個仲夏的節日懷了孕。

 

王后把這件事奏告她的國王丈夫。國王於是召集了64名顯赫的婆羅門教僧侶,賜衣食給他們,叫他們解釋這夢。他們的回答是:「王上不必憂慮!……你將會有一個兒子。他如果繼續在家裏生活,就會成為轉輪聖王;但如果他厭世出家,就會成為佛陀,驅散罪孽的雲霧和這個世界的愚昧。」根據巴利文《中部·稀有未曾有法經》和《長部·大本經》記載,在母親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她於蘭毘尼園無憂樹下站立生下了釋迦牟尼。《中阿含經·未曾有法經》和《長阿含經·大本經》有佛從母右脇出生的說法。

 

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Mahāprajāpati,音譯為摩訶波闍波提,又叫瞿曇彌 Gautamī)撫養成人。阿私陀尊者是淨飯王的國師,在聽聞太子出生後,立即來到王宮。阿私陀以天眼觀其未來,起初面露微笑,但一會兒,卻又顯出悲傷。在一旁圍觀的人都被他的怪異神情弄得不知所措。他解釋說,他微笑是因為太子必定覺悟成佛;他悲傷是因為他自己不久於人世,往生無色界,如此他就無法獲益於覺者超人的智慧。

 

《巴利文大藏經·小部·經集·大品·那羅迦經》:「聞聽此言,他(阿私陀)迅即降臨人間,來到淨飯王定型中,坐下後,對釋迦族說道:『王子在哪裡?我想看看他。』於是,釋迦族讓這位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觀看王子,這王子相貌出色,猶如高明的金匠鍛造的金子,閃閃發光。見到王子像火焰一樣明亮,像空中行走的月亮一樣皎潔,像秋天衝破烏雲的太陽一樣燦爛,他滿懷喜悅,十分高興。眾天神在空中張著一頂有無數支的千輪華蓋,金柄拂上下擺動;但看不見那些手持華蓋和拂的眾天神。這位束有髮髻、名為根訶希利的仙人看到王子像金首飾放在淺紅色的毯子上,頭上高懸白色的華蓋,他感到高興愉快。他精通相術和頌詩,急切地接過釋迦族之公牛,滿懷喜悅地說道:『這是人中之魁首,至高無上。』然後,他想起自己即將去世,便神情沮喪,落下眼淚。

 

釋迦族看到仙人哭泣,便問道:『是否王子有不祥之兆?』看到釋迦族黯然神傷,仙人說道:「我不認為王子會有不幸,他也沒有不祥之兆。他不是平庸之輩,你們儘管放心。『這位王子將達到最高智慧,看到最高純潔,轉動法輪,憐憫眾人;他的梵行將傳揚四方。而我在這世剩下的壽命不長了,在此期間就會死去,不能聽取這位舉世無雙者的正法了,因此,我傷心,難過,痛苦。』他使釋迦族感到極大快樂。然後,他離開王宮,過梵行生活。他憐憫自己的外甥。勉勵他追隨那位舉世地無雙者的正法:『當你聽到別人說起『佛陀』,或者聽說『他達到最高智慧、遵行正法之路。』那麼,你就去那裡求教,與世尊一起過梵行生活。』

 

他心懷善意,看到未來的最高純潔,在他的教誨下,那羅迦積了大量功德,控制感官,等待著勝利者。聽說「傑出的勝利者轉動法輪」,他愉快地前去拜見仙人中之公牛,向這位優秀的牟尼求教最高智慧,阿私陀的教誨得到實現。」

 

在佛陀時代之前,上古白印度人遺留下來的信仰,被稱為婆羅門教。他們經常會呼喚神的協助。在戰勝之後,則感謝神靈的幫助。他們並不怕死,並認為戰死之後可以光榮上升天堂。因此,古婆羅門教之中,充滿了許多祭祀的儀式,以及贊頌神的讚美詩。這些儀式及讚美詩都收在《吠陀》經典之中,梵語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唯一語言。負責宗教儀式的人,稱為婆羅門。負責戰鬥的武士階層,則稱為剎帝利。

 

但是印度南方居民信奉的當地本土宗教,他們的代表人物,則是沙門。沙門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獨居,修道時不結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動以求進入禪定。他們不相信《吠陀》中記載的神祇以及升天之說,但他們相信輪迴轉世,認為今生所做所為(稱為業),會影響到來世的好壞。要脫離輪迴,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苦行而得到解脫。《梨俱吠陀》中所說的「牟尼」,也是屬於沙門中的一種。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紀,興起了《奧義書》信仰,它與婆羅門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門傳統的影響,他們相信輪迴業報,崇尚禪定苦行,但是他們也相信古婆羅門經典,追求梵我合一。奧義書信仰以秘密傳授的方式,主要流傳在剎帝利階層中,後者對婆羅門階級不滿,認為宗教特權不能由他們獨佔。在後世,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六派信仰中的數論、瑜伽二派。

 

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具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屬於婆羅門、沙門這兩種傳統。佛陀本人曾經向阿藍迦藍學習無所有處定,向鬱頭藍弗學習非非想定,也曾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因此佛教興起之初,也被認為是屬於沙門團體中的一個分支。在教義上,佛教與耆那教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也是因為他們同屬於沙門傳統所致。

 

釋迦牟尼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宮殿,《佛本行集經》等記載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是釋種女耶輸陀羅或瞿夷,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他過著在一般人眼中看似舒適且豪華的生活。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感受與一般人也是不一樣的,對自己對世界會有更多更深的困惑與不安。

 

隨著時間過去,真相逐漸顯露。29歲那年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羅睺羅在那年出生。他在外出巡遊時,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馬出家修道。

 

為了尋求解脫,他遍訪名師,遇阿羅陀迦蘭(Alara Kalama)。阿羅陀為沙門師,日後的佛陀要求按照阿羅陀的教義和教規過梵行生活。這種教義主張通過一系列禪定功夫,達到無所有處定,即是意識上一切空無所有,進入甚深的禪定狀態。不久釋迦牟尼達到了阿羅陀所教導的一切,使後者大為嘆服,建議合作領導他的沙門團體。然而釋迦牟尼卻不滿足於這種學說而選擇退出。仍未成道的他接著又跟隨鬱陀羅摩子(Udraka Ramaputra)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但是他認為這仍然不是解脫的境界,然而釋迦牟尼已經找不到老師。

 

於是釋迦牟尼與五比丘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忍受飢餓痛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後在菩提樹下禪定,並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天正曉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與四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道,為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聖諦」。此為出家僧團的開端。後來波羅奈國長者耶舍,成為佛陀弟子,僧團在此擴張,超過百人,也開始有了在家居士的護持。佛陀教團以此為中心,逐漸擴大教化。淨飯王聽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請佛陀回國說法。釋迦族的貴族子弟,如富樓那尊者、阿難陀、提婆達多等人,紛紛加入僧團。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他為了度化眾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法25年。

 

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華嚴經》,但無人能明白,所以他從說四聖諦再開始,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慈悲的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阿含經》。「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開始說明眾生本有的如來藏,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世間一切法皆無自性;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妙法蓮華經》、唯識方廣諸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八十歲時,佛陀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宣布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周那)奉獻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南傳記載為痢疾,北傳記載為背痛)。釋迦牟尼口渴,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釋迦牟尼喝完,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走到醯連尼耶瓦提河的岸邊,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雜阿含經》記載為「繩床」),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於此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子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公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印度教有釋迦牟尼是毗濕奴第九化身的說法。隨著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佛教的理論是關於解脫的理論,語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絕弟子要求依婆羅門傳統以梵語為統一的傳教語言,而允許弟子以自己的方言語音來持誦佛陀所說教法。因此早期的佛教經典不以梵語誦持,經律到後來才混合梵語進而出現梵語版本。

 

三藏(梵語:त्रिपिटक tripiṭaka),佛教術語,即三種佛典,包含--經藏(sūtrapi)、律藏(vinayapiṭaka)、 論藏(abhidharmapiṭaka)三者合稱三藏,或三藏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即佛說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三藏也指大藏經,尤其是南傳佛教的巴利文大藏經。

 

<佛家高僧精通經、律、論三藏者,稱為三藏法師;精通經藏(各種經文)者,稱為經師;精通律藏者(講戒律),稱為律師,精通論藏(明示教法)者,稱為論師。>

 

契經,內容是釋迦佛所傳的教義,由侍奉世尊 25 年的阿難誦出,經大會認可確立。《阿含經》即為經藏,《阿含經》有四大部,即《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又稱四阿含,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研究資料,尤以《雜阿含經》的更重要,代表了釋尊在世時期的佛法實態。西元148年,安息國僧安世高譯出一些阿含別生經。現傳阿含經有兩種譯本,就是南傳巴利文三藏的五部,與漢譯的四阿含。現存漢譯《雜阿含經》缺佚兩卷。漢傳佛教的經藏有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等。

 

律即毘奈耶,內容是僧團生活的規則,佛陀入滅後,五百弟子在王舍城七葉窟舉行結集,由持戒的優波離背誦戒律,一日誦一律,分八十次誦出根本律法,經大會認可確立。漢傳佛教以《四分律》、《五分律》與《僧祇律》三者為主流,而其中又以《四分律》最為人所接受。《四分律》與《五分律》共百條,故又稱為百眾學。

後來用以解釋佛經的著作稱為論。論藏中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論藏成立於西元元年前後(距今約2000年前),此時佛教已由「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部派的分裂,造成異說紛起,部派成立各自的論典。例如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部七論」:《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和《發趣論》。北傳佛教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基本組成包含「一身六足」:《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論》、《界身足論》、《識身足論》、《品類足論》、《發智論》。

 

                    

台長: 幻羽
人氣(4,00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附錄--細說*五停心觀*及其修持法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五方佛--五智修持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