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3 00:50:04| 人氣2,4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細說*五停心觀*及其修持法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五停心觀是佛教禪觀名,小乘三賢之第一,五種觀察事物或者觀想的方法,是為聲聞乘修行解脫之道的最初途徑。分別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和界分別觀五者。漢傳佛教通常以念佛觀取代界分別觀。

 

在修四念處之前,應首先修習的五種禪觀,以清除世俗心緒和慾望,使心思安定下來。這就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和界分別觀,分別對治貪慾、嗔恚、愚痴、我見、散亂之心:

 

<>不淨觀--觀察原來覺得潔淨美好的事物的不淨之相,是停止貪慾的方法。適合貪著心多的人修習。

 

不淨觀(梵文:a-śubhā-smrti,巴利文:asubhānupassin),為佛教出家僧侶修行禪定的一種方法。他們會觀想人類身體的組成,以及在過世之後,成為屍體,並逐漸毀敗的過程,被認為是對治貪欲特別有效的一種方式。它與數息觀,合稱二甘露門。

 

修行方式--據《俱舍論》卷二十二、《大智度論》卷十九等載,修此禪觀以對治貪心為目的。方法是在禪定中觀想自身與他身污穢不淨:

 

觀自身不淨:觀身死、屍發脹、變青瘀、膿爛、腐朽、蟲吃、骨鎖等。

 

觀他身不淨:觀種子不淨(以過去惑業為因,以父母精血為種)、住處不淨(住母胎)、自相不淨(身具九孔,有唾涕大小便等)、自體不淨(由三十二種不淨物組成身體)、終竟不淨(身死後或土埋成土,或蟲吃成糞,或火燒成灰)。

 

修此禪觀以消除對人生的貪戀,堅定出世修行的決心。(在禪秘要法經,裡面包含許多不淨觀的觀想方式。)

 

<>慈悲觀--觀察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適合嗔恚多的人修習。在禪定狀態中觀想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產生慈悲之念,以退治嗔恚;說嗔恚多的人應修此觀。《四教義》卷四:「嗔恚多者,對治修慈。」

 

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若有瞋恚仇恨之心,則口出惡言,或大動干戈,甚而傷生害命,如此一來,不僅惱害眾生,亦障蔽本自清淨之佛性。瞋恚有如毒火,能壞一切善法功德,損人害己,為墮三塗惡道之根由。是故欲免輪迴之苦,必須調伏瞋惱,方得出離惡趣,得獲安樂。

 

慈悲觀為對治瞋毒的方法,慈心柔和清涼,能息滅瞋恨熱惱。在五停心觀中,第二為慈悲觀,所謂「多瞋眾生慈悲觀」。慈悲觀的修習,簡而言之,有「七周緣慈」與「四無量心」二種。

 

<A>「七周緣慈」修持法--

 

七周緣慈,即對於所緣七種冤親之境,分別施予初禪、二禪、三禪之功德快樂,來往反覆思惟七次。周者周遍,即對怨親皆能周遍平等,或周遍施行之義。修習此觀行的目的,在於斷除瞋心,長養慈心。若能依之修習,重慮緣真,定能轉化瞋恚之心,長養大慈悲心,進而正順解脫之道。

 

首先檢討反省自己修行不能得力,沒有禪定、智慧,皆由業障所致,一切業障皆由「心」、「境」而來;心指自心,境即親、冤、中間人等外境。由於過去至今,對長輩不恭敬,對平輩爭強好嫉,對晚輩疏於指導照顧,甚至結仇結冤,而致修行有所障礙;現在自知慚愧,希望能解冤釋結,進而冤親平等,得到平靜、自在解脫。

 

一切世間的功德,以禪定最為殊勝,故將禪定的功德回向一切冤親。但因未得禪定,故將累世出家、修行、供養、布施、持戒、精進、聞法、誦經、持咒、念佛、護法、禮懺、隨喜、孝養父母……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善法功德總合,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德等於三禪,中品功德等於二禪,下品功德等於初禪,以此功德回向冤親。修習時,首先要具足信心,肯定自己確實有這三禪的功德,如此即可正式開始修習。

 

第一步:「願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親──累世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自己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未善盡孝道,不能知恩、感恩、報恩,現今深覺慚愧、懺悔,願以佛法盡孝,故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親:(1)現在今世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二步:「願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親──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平輩。」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法親眷屬、同參道友等平輩,未盡勸善規過、相互勉勵之責,或心存嫉妒,幸災樂禍,不知相互包容、互助合作,現今深覺慚愧、懺悔,故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親:(1)現在今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三步:「願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親──累世的子女、學生等晚輩。」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子女、學生等晚輩,未盡教養之責,疏於指導關照,如今願以佛法利益下親,故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親:(1)現在今世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四步:「願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冤──上親累世的冤親債主。」

 

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現願以佛法利益上冤,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一切與自己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曾經結冤的一切眾生:現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1)現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和我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五步:「願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冤──中親累世的冤親債主。」望能解冤釋結。願以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冤:現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1)現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六步:「願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冤──下親累世的冤親債主。」願以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冤:(1)現在今世和我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和我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七步:「願將其餘功德隨心所願回向給一切中間人──累世非親非故之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未來諸佛,是故除了冤親以外,非親非故的一切眾生,亦與我們有緣,所以願將其餘功德,隨喜回向給一切的中間人:(1)現在今世一切非親非冤的中間人,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2)過去累世一切非親非冤的中間人,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如此由上親至中間人,從中間人至上親,周而復始思惟七遍,稱為「七周緣慈」。思惟七遍之後,當由有念、有想歸於無念、無想,將這念心安住中道實相。

 

<B>『四無量心』修持法

 

修持當先於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無量無邊;並且要將四無量心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於行住坐臥中實行、體證。

 

修四無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長,成就出世道業。因此無論小乘聖者、大乘菩薩,皆應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成就,即稱之為慈心三昧,能達到無人、無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無量心,實為殊勝妙嚴的菩薩行門。

 

1、慈無量心--慈,意為「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註解1)」故。(1)欲修四無量心,當先作誓願:「願令一切眾生,悉受快樂。」(2)初修慈無量心時,以清淨心,觀所愛親人受樂之相。於父母、兄弟、親人之中,取一最愛者,一心緣念,觀親人受樂之相,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先觀親人受樂,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餘五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亦然。以慈心緣十方一切眾生,心量廣大無邊,故名為無量;悉令受樂,能滅除惡心,而得殊勝善樂福報,故其功德亦為無量。(3)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樂之相,而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慈相應心。如此修習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不得生取著之心。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念念相續。於上親、中親、下親,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於五道眾生中,同以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姪,常求好事而饒益之,欲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如是之心,遍滿十方。

 

2、悲無量心--悲,意為「愍念眾生受六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愍眾生苦,而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註解2)」故。(1)修悲無量心時,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是念:「眾生可愍,勿令其受如是種種身苦、心苦。然我今無目,六道之中,親、中、怨人並受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受種種苦,悉願勤加救護。」(2)以清淨心,先觀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繫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觀眾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憐愍,悲念無極。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3)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苦,而內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悲相應心。

 

3、喜無量心--喜,意即「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1)慈但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後,見眾生離苦,則樂心轉深,欲令其得大喜,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除滅一切諸苦,受樂歡喜。」(2)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3)行者於禪坐中,見於眾生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轉,定力逐漸增深,雖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應心。

4
、捨無量心--捨(慈、悲、喜)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1)行者思惟:前雖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屬有為法,於眾生無益,今當捨此三心,離苦樂兩邊,行諸善法,方能契入實相,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捨前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2)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不令馳散,見於親人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離苦樂二相,其心平等。於禪坐中,雖見眾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3)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一切眾生,皆不著憎愛,離有為法,得悟實相,果證三昧,不為外境所動,其心安穩,平等不二,是名捨相應心。

 

一切眾生皆怖畏於苦,欲求喜樂;而瞋恨怨惱等正為苦因,慈悲喜捨則為樂因。若修四無量心,即能除苦予樂,達到無怨無惱、無恚無恨。故無論大小乘行者,乃至世間之人,皆以四無量心為共同學處。

 

<>因緣觀--在禪定狀態中觀想十二因緣之理,認識三世因果相續,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謂「愚痴」多者應修此觀。

 

《四教義》卷四:「愚痴多者,對洽修因緣觀。」「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簡述如下:

 

「無明」是指對「五蘊十八界等世間萬法因緣生而剎那生滅無常不如實知」,因對五蘊十八界等世間萬法因緣生而剎那生滅無常不如實知而生起貪愛,覺得五蘊是真實的、自己所擁有的,誤以為有我,因此在身口意上起種種善、染造作,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現況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捨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面的幾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指的就是這十二因緣。從深層次的禪定中觀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十二因緣也只是空相而已,因此也可以說沒有無明,也沒有老死,在這一層次上,既然它們不存在,也就無所謂去窮盡或者消滅它們了。

 

<>數息觀--數息觀是梵文Anapanasmrti的意譯,亦作「持息念」;音譯「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寫「安般」;直譯「念出息入息』,梵漢並舉,譯作「安般守意」。坐禪時專心計數呼吸(出入息)次數,使分散浮躁的精神專註,進入禪定意境。東漢時安世高曾譯《安般守意經》,專講修持此禪觀法。適合散心多的人修習。

 

安那般那念(梵文:ānāpāna-smti,巴利文:ānāpāna-sati),又譯為阿那般那觀、念阿那般那、阿那波那、念阿般,義譯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安般守意,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定的方法,與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安那(ana),意思是入息,即是吸氣。而般那(apana)意為出息,即是呼氣的動作。以正念(sati)來觀察出息跟入息,即是安那般那念。

 

修行方式依天台智者大師言,將修行安那般那念的方式歸結為六種,即數息、隨、止、觀、還、淨,合稱六妙門。

一數息門,善調身息,數息自一至十,以攝亂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為妙門。

 

二隨門,細心依息,知入知出,謂為隨息。若強存數,則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數息而修隨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諸禪自發,以隨為妙門也。

 

三止門,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依隨息而心安明淨,然若心依於隨,則有起想之亂,故宜捨隨而修止。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將自開發,是以止為門也。

 

四觀門,分別權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而證諸禪定,然解慧未發,無明之心,味著諸定。故宜觀心分明,知五陰之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顛倒既無,則無漏之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

 

五還門,轉心返照,名為還。行者雖修觀照,然若計我能觀照而破顛倒,則為計我之惑,反與外道同,故當轉心而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而無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

 

六淨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為淨。行者修還時,雖能破能觀之倒心。然未發真明之無漏智,由住於無能所,即是一箇受念,故使心智穢濁。若覺知之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則真明因此開發,即斷三界之結,證三乘之道。是以淨為門也。

 

此六通稱為妙門者,以其次第相通,而至於真妙之涅槃故也。見六妙法門,法界次第上之下。

 

<-1>界分別觀--觀察四大的特質與變化,了解無我,以破除我執。界分別觀(Dhātumanasikāra),又稱四界分別觀、界作意,佛教禪修方法之一,以界作為禪修所緣。通過觀察四大(地、水、火、風)的不同性質與變化,以進入禪那。

 

佛教認為,通過界分別觀,可以對治我執,是五停心觀之一。部派佛教,如說一切有部與分別說部中,這種禪修方式極為重要。但在大乘佛教中修習的人較少,現代上座部佛教中仍然保有此一傳統。修習方式為--觀察四界(地、水、火、風),六界(四大再加上空、識)或十八界。

 

風大觀:作此觀時,先觀風大從四方生起,一股一股的風力,猶如巨蟒,暴漲延伸。大風如大蛇,小風如小蛇。各股如巨蟒,或大小蛇形的風大,各有四個頭,兩頭向上,兩頭向下。在這許多巨蟒,大小蛇形的風大中,所有蛇蟒形的耳孔中,都發出風力。

 

火大觀:由風大觀想的成就,再由風大而轉觀為火力,一股一股大小蟒形的猛毒風蛇,源源不斷地吐出許多高峻的火山,極可怖畏。同時有許多夜叉惡鬼,在火山中,動身吸火,毛孔出風。風助火勢,火動風狂。

 

如此這樣的再觀風火變相,遍滿一室,漸漸擴充,遍滿這個閻浮提的現實世界。 同時見諸夜叉,在火山中,吸火擔山,毛孔出風,在這現實世界的閻浮提中,周遍奔跑,好象要步步逼近修行者的身邊。正當此時,自心必起極大驚怖,切勿自失定力。觀想到此境界,就必須易觀(換一觀想法門)。

 

此時對治的易觀法門,應當轉舍前面的風火觀想境界,再來觀想各各火端,都有一位丈六金身的佛像。觀想佛像出現之後,火大威力,漸漸歇息,變成火中生出蓮花。於是各各火山凝聚,猶如真金內斂所成的內外光明透徹的金山,那些夜叉惡鬼,也一一變成白玉人相。只有風大盤旋回轉,吹拂朵朵蓮花。有無數化佛,住立空中,放大光明,莊嚴穩重,矗立不動,猶如金剛王山。到此境界,一切的風輪火焰,都自寂靜不動。然後,須轉修水大觀。

 

水大觀:複再觀想四大毒蛇,口中吐水,其水五色,遍滿一床面積,漸次擴及二床、三床乃至遍滿一室。滿一室已,漸至遍滿十室的總面積(至於床座及房室面積大小,隨心量而定)。然後觀見水光五色繽紛,但各色水中,都有琉璃幢形的矗立白光,重疊十四層,節節中空,白光湧出,停住空中。是時毒龍從臍而出,漸漸向上,入於眼中,從眼而出,住於頂上。

 

爾時諸水中,有一大樹,枝葉四布,遍覆一切。如此毒龍,不離己身,吐舌樹上,是龍舌上,有八百鬼,或有鬼神,頭上戴山,兩手如蛇,兩腳似狗。複有鬼神,頭似龍頭,舉身毛孔,有百千眼,眼中火出,齒如刀山,宛轉在地。複有諸鬼,一一鬼形,有九十九頭,各有九十九手。其頭形狀,極為醜惡,似狗野幹似狸似貓,似狐似鼠。是諸鬼頸,各負獼猴。是諸惡鬼,遊戲水中,或有上樹,騰躍跳擲。有夜叉鬼,頭上火起。是諸獼猴,以水滅火,不能制止,遂使增長。

 

如是猛火,從其水中玻璃幢邊,忽然熾盛,燒玻璃幢如融真金,焰焰相次,繞身十匝,住行者上,如真金蓋,有諸羅網,彌覆樹上,此真金蓋,足滿三重。爾時地下忽然複有四大惡鬼,有百千耳,耳出水火。身毛孔中,雨諸微塵。口中吐風,充滿世界,有八萬四千諸羅刹鬼,雙牙上出,高一由旬。身毛孔中,霹靂火起。如是眾多,走戲水中。複有虎狼、獅子、豺、豹、鳥獸,從火山出,遊戲水中。見是事時,一一骨人,滿娑婆界,各舉右手,時諸羅刹,手執鐵叉,擎諸骨人,積聚一處。爾時,複有九色骨人,行行相次,來至行者所。如是眾多百千境界,不可具說。

 

初觀風大如巨蟒大蛇,各有四頭,兩上兩下,即是色身中風大的各種氣化現象。色身中的氣化,約計有上行、中行、下行、左行、右行等氣。輕清者親上,重濁者凝下,一有阻滯,便積滯成勞,化為物質,質礙成病,不可救藥而輪回生死海中。故須以智觀觀想其遊行變化的劣根惡習,漸漸調柔,至於靜態淨化,方可轉物歸心而達心能轉物。由此觀法演變,世間便有各家各種修氣的差別功夫出現,亦各是得其一偏之長,但有利於人,而未必有利於道業的成就,此須知。

 

其次,風火變相,出現夜叉形的惡鬼,吸火擔山種種形相,即是自識心中過去業力種性的反映。我人色身,因暖、壽、識三位同功,才呈現有生命的活力,暖即火性,因風力的摩蕩而發生火功。這種生命的暖力,能使我人生活的更活躍,但也如夜叉惡鬼一樣,在生存的過程中,更增惡業惡果。所謂吸火擔山,即我人因風大的呼吸而增加體溫,便形容它是吸火。因此而使此粗重的骨肉之身存在,便形容它是擔山。觀想到此境界,心生恐怖,並非外力,亦是自心嚇自心而已。此須知。

 

再次,便是水大觀中的毒龍、毒蛇,以及許多鬼怪鳥獸等等,便是對紅白血球,以及好細胞與壞細胞的種種形容。至於獼猴,則是意識的虛幻變相,此須知。至於白骨,即是地大變相。

 

以上種種境界,因心力的觀想成就,自空起有,因緣所生。但能一一親證過來,同時可知自心結使的可畏。念念遷善,即成靜相淨相;念念習惡,即如禽獸鬼怪夜叉;念念菩提,鬼怪夜叉禽獸等等皆成護法大神;念念惡染,即盡為魔羅。此想成時,名四大觀,受持此想亦名第十二地大、火大、風大、水大觀。若能合參佛說楞嚴經,指示四大體性,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則可由此禪觀修法,直接轉入大乘菩提道次。

 

<-2>念佛觀—<1>念佛身相好、功德莊嚴、萬德洪名,以停止種種的業障及苦惱。惑業苦三障循環不已,透過虔誠念佛,轉自心的染念為淨念,並且能蒙佛陀慈悲加被,因而消除身口意之業障。

 

<2>念佛的本義,並非只單純持誦經文、持誦佛號,而是在於日常生活中,實現前四觀的法義。讓前四觀(~)並非只是"觀照",而是要內化至心性中,且不加造作,自然而然的清楚透徹。

 

<3>念佛的心是『隨緣自在,清楚覺照。』

 

                   

台長: 幻羽
人氣(2,48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四)第三篇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