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1 00:16:12| 人氣7,000| 回應2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建築師高考「結構試題離譜事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試題在這裡 http://wwwc.moex.gov.tw/examnew1/96/32/801200.pdf

 
建築師公會,只是一個泛稱,實際上它非常複雜。以致於外界對它的評價不是很高,連自己人都想搞「改革」。去年底,建築師高考「結構試題離譜事件」在網路上出現許多撻伐的聲音。截至目前為止,這個事件還沒有落幕,考上建築師的人(包括公會)其實都不是很在乎。

但是有一些人非常在乎:
1.立法委員(建築師公會代表)
2.典試委員(學術界代表)
3.建築改革社(有建築師,也有學者)
4.考生

這個事件,目前在Archifield建築論壇討論的內容(http://www.archifield.net/vb/showthread.php?t=769)大部分是考生的見解,建築師公會到底有沒有主張「從嚴出題」?目前只有全聯會表態,省公會還沒有表示過任何意見。建改社模糊地指稱建築師公會有問題,只會一竿子打翻一船省公會的建築師,對建築師高考制度的改革沒有正面的幫助。這一次的結構試題,到底是台大出題還是成大出題?沒有人知道(我直覺出題者不是建築人),依照規定,典試委員的名單沒有必要對外公布。

在什麼都不清楚的情況下,考生們只好自力救濟,164位考生連署陳情書到考選部。考選部收下陳情書之後能不能影響典試委員會的作業?典試委員會要不要聽建築師公會的主張?考生們的權益應該由誰來維護?放榜之前都還是變數。

台長: 夷希微
人氣(7,000) | 回應(2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建築相關科系」
此分類上一篇:鄉村地區住宅興建設計圖樣之徵圖比賽

後火車站大學去年底到
面對太難的測驗,然後又通過,基本上,相信自己努力之餘,也相信自己祖上積德或是運氣很好是必然的!因此,這件事情在不在乎和怎樣在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通過測驗的人多半沒有勇氣透過再測驗一次的方式證明自己有所謂真正建築師的實力,(或許也沒必要!)況且,也許會有比較激進的改革派建築師,一開始就沒有認同當年賦予自己建築師身份的那一場荒唐的洩題式的建築師考試!弔詭,於是形成。
這場爭取公道的戰爭很不容易,因為,基本上沒有著力點,沒有對象,沒有所謂的整體共識(學界和業界甚至補教業,或學界的各大學之間教授的歧見),沒有具體能改變事實的因果關係(若怎樣就怎樣的行政程序。),卻有無限保護命題者身份的規定。
當所有的過江之鯽都視過江是福報的時候,誰有勇氣跳出來說「不好意思!各位,我是有實力做設計和算結構的建築師,我來考考看,看看是否考卷過難!」然後跳出來參加考試,或是找幾個業界代表和學界代表在週末八點檔的競賽擂臺上PK??
坦白說這個世界幾乎沒有真理,所以,法令,才會是最後一道道德的防線,或最低限的道德,可惜,道德約束的是某些「動詞」而不是所有的「名詞」,殺人可以明確定義為不對,但是戰爭出現卻又變成程度上的合法,怎樣定義建築師呢?一個測驗加上730天的設計監造經驗?
這件事情本來沒有需要被公開的討論,
如果,建築師考試中曾經出現過古蹟修復,和高難度的結構計算,然後錄取率也是一百多人,或許,某種程度對建築師的專業形象是有影響的。
當測驗難度離譜的事實被清楚點出,且成為社會大眾焦點,是否閱卷過程就一定要秉公評分?
我對今年結構放榜的人數相當好奇!
放的多,絕對被視為因為迎合輿論壓力而改分放水。
放的少,又佐證了一個脫離現實又不合理的命題事實,名單終究是會被公布的!
怎樣改,考驗命題委員的智慧。
怎樣在激情過後重拾書本繼續準備考試,考驗考生的智慧。
2008-01-21 02:16:01
二呆
沒有想到建築師的工作還是有很多人在爭取的
那麼 也可以世襲呀 父親祖父兒子都可以去當建築師
當然 你會直覺的說 那怎麼可以呢

人少時 一個人做 人多時 要分出來做

如果建築是藝術的一部份 那麼 自然的 藝術家也可以來做建築了 很不爽吧

很慶幸 二呆能夠不用考試 考執照
2008-01-21 04:09:45
二呆
對於考試 二呆總得說些什麼吧
一個在考試制度下成長的人 總有一點建言吧

在小學裡 二呆是一天過一天 從沒有想到考試這一項
家裡也沒提考試這件事 更不知升學是要考試的 絕吧

由於考試後被分發的學校比較遠 所以就再考工職了 這三年的工職就是有工廠實習 其它的課是一樣的 記得最深的事是 在冬天上體育要換成短褲 太冷了 校長是誰呢 他已去逝了 是林挺生 二呆是騎腳踏車上學的 那三年 生活很安定 而父親有時會帶一本書回家給我 因為那時 他偶而替書商忙些書雖然他是在大學做事 但是生活比較緊 比較苦 三年後 二呆又去考試了 考上工專的前幾名 報上也登了名字 自己覺得又有學校唸了 同時 也去考普通中學的考試 也考上附中 去附中時 他們問二呆為什麼不去唸工專 二呆只說學校比較遠 所以還是讀普通中學了

三年的高中又過去了 也沒有補習 也不注意考試 到了快畢業了 我又參家學校的考試 後來說 二呆可以去成大唸書 台南是個什麼樣子的城市呢 不知道 不過 二呆是保送去的 這時 有空時就自修微積分

進了成大 擠不進宿舍 只有在外租屋 成大的考試很多 每週有考試 所以練就一身考試的工夫 四年都名列前茅 畢業第一名 要提的是 那時父親替我申請了一份獎學金 所以只能努力考試 只是 從來二呆都沒去出席頒獎 因為二呆在南部啦

二呆畢業後去當兵 抽上海軍 只是報到的日期很晚 拖到十月才去 退伍時也是一樣的時間 在當兵時 有一半時間是在船上 所以 回來時 父親就去學校先替二呆找了個助教的位置 那時的助教都是做一年就出國的 所以 二呆也在一年後借著一個獎學金的位置出國了

出國後 二呆才領悟出來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錢 也因此 二呆是賺錢 再讀書 再去賺錢 再讀書 並且盡量把唸書的時間縮短 畢業後 就是找事 工作 找事 工作 當然 那時也申請回國 但是並不順力啦 一九九一年 二呆終於回去了 但是五年後 在一九九六年又回到美國

二呆是覺得 考試也好 不考試也好 二呆都經過了 在國外 是錢為中心 二呆也走過了 但是 這世界上應該是要讓人們都有一條路可走的 這很重要 而不是說 我已經有路可走了 還要更大的路來走 所以 考試也好 不考試也好 賺錢也好 記得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一條路
2008-01-21 08:44:16
版主回應
感謝二呆前輩分享關於考試的經驗,我的經驗跟二呆前輩似乎有某種程度的相對性。

小學畢業以後,我就開始接受「考試制度」,1978年,大部分的同學都念家鄉的國中,我跟幾位同學去考明道中學,大概有一半沒考上。明道中學是出了名的「隨堂考」,所以我在明道中學六年已經非常習慣各種考試。但是,考大學的時候,全班只有一個人落榜,那就是我。

補習後再重考一年,考上逢甲建築(倒數第二個志願,差一點沒學校念)。大學畢業後,沒能考上研究所,只好去當兵。在軍中利用時間讀書,退伍後再去「實力補習班」補建築師高考,才剛補完就考上了。打鐵趁熱,就順便去報考研究所,竟然又被我考上成大建研所。之後就沒有再參加過什麼大考(以後可能還會去考博士班)。

以前在「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就常常有人討論:考建築師到底要不要去補習?雖然這是很個人的行為,但是就我的經驗,如果補習可以更快一點考上,何樂不為?

我是實力補習班「初代學員」,當時實力補習班沒什麼講義資料,倒是有一套密笈,那一套密笈可以將每個人原本就有的實力,發揮到淋漓盡致。我認為這就是補習班的價值所在。

有沒有補習考上建築師,這張執照是等值的。有沒有實力考上建築師,是需要被社會公評的。省公會不可能主張「從嚴出題」,外面的人(包括建改社)都把全聯會跟省公會搞混了。
2008-01-21 11:15:22
台南後火車站
原來二呆是學長,於且是輩份很高的學長,感覺二呆學長讀書很有天分,回應二呆學長,藝術家不能擔任建築師,不過可以擔任設計師,所以許多有藝術天分的美術系,美工,會走進室內設計業,若他們要承攬建築設計業務,一定得要有搭配的建築師協同簽證或審查結構,而且他們經常表現不凡。
在國內,其實也是以錢為導向,所有有名或利為誘因的競爭,例如證照考試或星光大道歌唱比賽,從來不缺乏參賽者。
本來,路就不是只有一條,考建築師是一條路,不考建築師也會是一條路,到國外考AIA是一條路,到國外不考AIA用媒體包裝成「偽建築師」也是一條路,只是我們經常習慣腳踏實地緩慢前進,所以,走著傳統而把握的路線,從實務到證照逐步累積。
當年,建築師考試忽然從舊制改為新制,本想將精神專注在幾科,忽然改為需要全面及格,許多考生前輩說不公平,因為過去的建築師也多不是十項全能,以擅長科目作為槓桿通過考試的人大有人在,不過,晚輩想都不想,就全面投入全部科目全面準備,在專注考試的那些日子裡,經常受挫也經常只專注在下一次考試,考過之後,檢驗缺口,繼續準備,晚輩從不相信公平,但相信毅力和恆心,機會不是求別人給的,機會是守株待兔,看準出手的。
不過,顯然這是個一切價值通膨的時代,這一代的生存成本提高,學歷貶值(大學高中化,研究所大學化),削價競爭(越便宜的高品質產品,意味著工人薪資被減少),生活成本提高(手機,電腦,MP3隨身聽,數位相機變成基本消費),醫生收入大不如前,生活正在惡化中。
怎樣自我沈澱,怎樣走出新局,會是我們年輕這一代的重要功課。
2008-01-21 10:13:01
夷希微
 
公會,不是一個單位,也不是只有一種聲音。它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所以,如果有人說:建築師公會怎樣又怎樣,得先瞭解是哪一個公會?

所謂的建築師公會,分為:
(一) 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全聯會)
(二) 省市建築師公會(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台北市建築師公會、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福建省建築師公會)
(三) 地方建築師公會(例如台中市辦事處、南投縣辦事處……)

全聯會底下只有四個「省市建築師公會」會員。
省公會底下有二十個「地方建築師公會」會員。
地方公會底下有數十位建築師會員到數百位建築師會員不等。

地方建築師公會,不是法人,所以不能發言。
省公會因為台灣省「被精省」所以沒有對口單位。
目前只有全聯會可以代表建築師公會跟中央對話。

而所謂的代表,有時候不是代表「全部」,只是代表「局部」而已,至少在這一次結構高考題目離譜事件,就我所 知「省公會」都沒有表示過任何意見。
2008-01-21 12:13:01
二呆
補習是件有趣的事 因為萊特兄弟 愛迪生 蓋資 戴爾 他們要補習什麼呢? 要補習飛機怎麼設計? 要補習電燈泡怎麼設計? 要補習視窗怎麼設計? 要補習電腦如何直銷? 這些沒人知道的 也沒有人來教的

所以 補習是把應該懂的教會 這也許就是老師的責任吧 所以 學生懂了一半 補習班教了另一半 就都學會了 二呆是說 那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是學校老師要去思考的事 這是教學方法的改進啦

二呆在想 補習會有很多人反對 是因為上面的道理吧 結果是 一天下來 學生的負擔太重了 白天上課 晚上補習 等於整天上課了

至於 畢業重考 去補習 當然是可以的 這時候應該說是覆習吧 這和上面的補習是不同的情況

現在的學生 基本上是容易多了 因為可以去讀書的機會增加很多 同時 可以不去讀書的機會也增加不少 這時 老師該如何去教呢

另外 以前是好學生出國 一大半的學生不見了 國家也就省得操心 不必去煩他們的就業問題 可是現在不同了 出去的人少了 留下來的人多了 進入就業市場的人多了 也就是說要在學校裡多呆上兩年唸碩士了

其實 現在的社會是比以前進步的 公司工廠也比以前多 所以要從多方面去看 也可以自己開業的 另外是小孩子的數量減少了 學校會變得太多了

所以說 現在的人 有機會唸書 應該要抓住機會去唸啦 二呆是覺得 有時間去覆習的話 大半的人都會懂的 讀書是不會太難的 (覆習幾次呢 至少五到十次吧)
2008-01-21 12:51:41
台南後火車站
要先跟隊長請安一下!隊長好!
關於補習,我有些想法,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不是功課頂尖的學生,物理化學數學上課聽不懂,經常老師愛講不講,或是怪我前面的內容沒有讀熟以致於脫節,其實,經常我只是想把問題弄清楚,常常卻是不得其門而入。
從高中開始,我逐漸以補習教育為枝幹,學校教育為輔助,學校老師是服務配合的了老師進度的好學生,跟不上老師進度,補習班的講義和教材是我唯一的機會,於是,補習專心上,上完問問題,在學校寫補習班的練習題目,變成一個模式,說真的,補習班老師講的比較詳細,補習班也大多有小老師坐檯等學生問問題,因此,真想要應付考試,補習班的效果對我而言是真的比較明顯,我也想要主動學習,積極思考,不過在考試的具體目標導向之下,解決眼前的化學式計算式,遠比愛因斯坦的時光旅行不那麼有趣卻是重要許多!
具體的名證是,高一高二沒補習結果留級,第二年高二高三補習讀書加上有用功吧,讓我有學校念。

幾年後,我變成補習班講師,終於瞭解補習班老師的教學品質是怎樣來的,是評鑑壓力,上課學生反應好壞,下課時,櫃臺小姐就知道了,櫃臺小姐知道,三天內老闆就會知道,然後,我的手機就會響,不論學生反應好壞,老闆都會委婉的告訴我,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任何一個補教從業人員,都以學生為客戶,以服務為導向,我們不生產知識,是負責讓客戶吸收到客戶想要的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技術。學員是客戶,櫃臺是客戶,老闆也是我的客戶。但是補教是原罪,補習班老闆就算在某些合理合法卻不合情的場合做光明公正的發言,依然不被認同甚至被攻擊,人類的教學行為從自行學習,到師徒相傳,到學校教育,補教業的出現,某種程度的彰顯其他教育機構教學效率的不足,知識可以具體也可以虛幻,可以有價也可以無價,牛頓的萬有引力論文寫後修修改改18年,我們的碩士平均念幾年?
當教學本身立場不明,目標和途徑都明確的補習教育,就成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我們可以在飲食中吸收營養,從綜合維他命吸收好像也沒有不對。
不好意思,在隊長的客廳裡,一屁股坐下就一直喃喃而語,真是不好意思。(羞)
2008-01-21 14:31:38
L.Z. Yan
哇~ 怎麼大家都把自己的心路歷程提出來分享啦!
這真是大收穫!!!
小時候我對教育第一個懂得的名詞是&quot填鴨式教育&quot~
國小時,在普通的鄉下讀書,那時班上補習的人,三十個差不多只有五個人補習吧,不盛行;我國小時是不是常常考試?!我好像沒什麼印象了,好像比較常考的是數學吧!!!(這時我沒補習)
之後~我就莫名其妙的升上了國中;
那時候教育部下了一個規定,第一次使用在我們這一屆上,叫作&quot常態分班&quot及&quot兩次學測&quot~~
我國一時,是真的常態分班,據說是以&quotS&quot型來排列分班,那一年,過的很平常,但是&quot考試&quot開始增加了,每一堂課都會有小考,我也慢慢加入了補習的行列了(我還上過兩百人擠一間的補習班,因為那是&quot名師&quot),之後在那體罰孩非常合理化的時代,被打被罵得過了一年,之後國二被分入所謂的&quot放牛班&quot,因為國一時成績都停留在十幾名左右,因此就進到不知該說是天堂還是黑暗的放牛班;這時,我慢慢的不進補習班了,一方面是為了省錢,另一方面是不見成效。就在國三那一年,我突然想起,如果再混下去我應該連高中都要讀私立學校或夜間部了吧?! 就在老爸老媽的資助下,去了所謂的&quot衝刺班&quot。當時我想,如果沒上國立學校,那我就去讀夜間部,反正畢業證書又不會比較小張。
結果出來了,我上了某間國立高職學校,就因為這樣子,第一次實施的兩次學測,我都是亂考的。(我還曾在模擬考的答案卡上畫圖。)
雖然說是國立高職學校,可是裡面也不會多光明,爛學生好學生龍蛇雜處的,混著混著,談場戀愛就也差不多高中生涯也快過完了。
在某次模擬考後發現我的成績&quot爆爛&quot,想說&quot死了~搞不好連像樣的私立大學都上不了&quot~之後再跟老爸老媽協商,讓我去補習班衝刺(在高職生涯中,我沒有補習過),在衝刺班待了兩個月,參加學測後,我進步了一百多分,唯一小遺憾的是,我上的是一所號稱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的學校,也因我老爸認為那間私立學校不錯,也讓我順利進去就讀;我心中的打算是,如果沒上好學校我就去讀進修部,理由仍是&quot畢業證書不會比較小張&quot。
在大學裡,過了四年的建築系生活,在大四那一年第一學期末,我決定考研究所了,決定一間某國立科技大學的研究所,原因是&quot離我家近&quot,就在我沒時間讀書,另一邊又在忙畢業設計的同時,研究所考試來臨了,臨時抱佛腳的,我差不多只讀兩三個星期的書(這階段裡,我仍然在看我最愛的推理小說);沒想到,我居然過第一階段了。那時我猶豫著,我要不要繼續,在同學的鼓勵及&quot國立&quot的慫恿之下,我參加面試了(面試資料,我只花三天準備而以);結果出爐了,我剛好正取最後一個。當時我的打算是,如果沒上就去當兵,當完兵相親結婚生子工作,之後一直到進棺材。

現在,雖然在研究所了,可是進來之後才發覺原來這邊似乎得不到我想要的事務,我的猶豫又開始了,又是到道路的交叉路口的時刻;我開始猶豫我再來的這一步要怎麼走,要怎樣子走對我的未來才會是真正的&quot作自己&quot。

在這邊也小小的發表一下我的心路歷程,與隊長及幾位前輩比起來,我還年輕太多了,搞不好這也只是前輩們的冰山一角罷了.............。
2008-01-21 20:09:55
楓劍雪
補習??
我也算是補教業的講師,只不過在電腦類別裡。
從17年前摸了CAD後,就從家教講到現在的補教業,實在感觸甚多。
台灣,太多的補習班老闆不尊重專業發揮。總以為,補習就是教學生簡單能應付考試的東西,而不能多給學生實務的活用作法。總透過制式的教學講義,講的東西還不如買書看的還好。
也許,在標準的升學考試補習中,這是很標準的作法,但是在IT業界,這種模式就等於死胡同。會訓練一批只會操作不會思考的機器(以後可以用機器人取代的人類)。
有些早就說到不想說了~~
但是升學及考試,我還是覺得要補習。(因為我也要存錢去補~~XD~~)
2008-01-22 11:45:36
夷希微
[轉貼]Archifield內幕消息
http://www.archifield.net/vb/showthread.php?p=4779

建築師考試自68至94年,出過考題的委員包括
1.許茂雄教授(68年至87年)
2.張嘉祥教授(76年至94年部份年度)
3.鄭茂川教授(81年)
4.陳清泉教授(83年)
5 .王萬雄教授(73年)
6.洪慶雲教授(89年)
在民國95年由某典試委員將該考題交漢寅德出題(66年命題)
很遺憾漢先生從嚴!
96年這位出題者,不幸的是根本未有出過建築師考題,也未考慮題目的適宜性(半路殺出程咬金)
出了大概要四小時才能解(註:結構技師),
這位出題教授為臺大楊永斌教授之學生,目前為淡大宜蘭校區景觀建築系主任.
不知是否願意公開說明為何出題導致這麼具爭議,還可以自圓其說&quot一切正常無不妥!&quot
至少對最後一年應考的我們先做交代!!!!!
如果讓這位老師自己動手,大概再熟也要三小時吧!
是否請這位林主任出面說明.
2008-01-22 13:51:45
二呆
考試的目的是選才 而不是考倒學子
那麼
這次考試就要能夠在時間內完成 並且還有時間去撿驗答案 這才算是合理的考試

如果大部份的考生 無法在時間內答完考卷 也無時間能去撿驗答案 這考試就不合理了

用不合理的考試來選取人才 自然考生會有怨言的

那麼要如何處理呢? 很簡單 再考一次

也就是說 考兩次 由不同的題目來考 成績是選好的一次 當然 這是二呆個人的想法
2008-01-22 16:05:36
推崇好的典範
許茂雄教授一直是很多人推崇的老師,據說他退休的餐會,來了200多個他教過的學生。他在結構上的專業,真的是很厲害。聽說之前南科減震的工程,他只需要花很少的錢約17億就可以解決,但另一家得標的卻得花80億。
很可惜他退休了,自從小弟進台南後火車站學校,已經沒機會上到他的課。>&quot<
2008-01-22 23:07:23
看了Archifield 針對結構考試相關主題的討論,有些人情緒性的文字,還有引用台長的話,也未註明出處>&quot< 留言品質真是不佳,還是台長這邊品質良好!
2008-01-23 11:52:45
版主回應
那一篇我也有看到,本來想回應,後來想想,根本不值得我浪費時間去回應一個不懂禮貌的小孩子的文章。

我想回應的內容是:多一份情緒性的發洩,不僅不會多一份認同,反而會少一份支持。
2008-01-23 15:58:15
二呆
二呆是說 網路是大爆炸下所剩的 人們只能從灰燼裡去體會真理的 看了還是不看好
2008-01-23 13:26:51
路人甲
二呆前輩的觀點相當客觀,很欣賞!
2008-01-23 13:44:39
二呆
謝謝路人甲 這年頭有人欣賞 實在是很難得的事
2008-01-23 16:49:08
路人甲
小弟觀察二呆前輩的發言始終保持客觀,且會提出不同的觀點,不知二呆前輩是否也有自己的BLOG,我也想去參訪一下!

針對這次的考試爭議,我覺得有一句話不錯:『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建築師牌不見的好,太年輕拿到牌,有時後反而會害你落入另一個深淵。
捨得捨得一捨就得,不捨就不得!
2008-01-23 23:03:14
CPH
對於路人甲的感想,我有一點看法:

我們應該盡量少消極的安慰自己,多積極面對問題與困難
當事情發生後你大可以結果論來看待問題,但這樣會讓自己陷入往下沉淪的漩渦裡
2008-01-24 00:18:21
路人甲-補充
根據我的觀察有建築師牌不見的好,太年輕拿到牌,有時後反而會害你落入另一個深淵。因為你的經驗不足,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在事業的經營上容易陷入困境。
舉例有些建築師很會唸書,剛畢業就拿到執照,當時景氣好就開業,租牌蓋章業務接不完,錢輕鬆賺,專業不求長進,現在呢?生活一塌糊塗可多的很!
2008-01-24 00:37:40
路人甲
想好最壞的結果,然後轉念積極的準備考試,善用每一分鐘讀書,就算不是為考試,也可以充實自我。
如果你的角色是考生,喜歡某篇文章的回應,台長的一句話,大意是:我要執照,不需替天行道!
2008-01-24 00:45:23
Monda
當整體制度出了問題: 讓我門想想忙碌的台灣人 那些人會願意跳出來當箭靶,成為類似法國大革命中被火焚燒的主事者ㄋ?
如果我門已經習慣了&quot光怪陸離&quot的制度,當然不會有所謂&quot革命或革新&quot之類的進步變革......這並不是在為應考人博曲同情,而是制度影響者每個人的生活,尤其當事情趨向腐敗的時候,勢必須要有人站出來善後......尤其當各界善於維持觀望風氣的同時.
好的制度是需要反思,有力團體之推動,善人志士之聚合,好的觀念也不能只存在於blog,他需要一群聚有共同信念的人,強力的向巨牆撞去------為的很簡單------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健康.
2008-01-25 12:17:00
非常嫩嫩腳
默默看了 這個報台有陣子 最近才念完大一的小小建築人,看了這篇,有許多疑問 所以想要冒昧問問大大大前輩,就是想問那念建築系,我們培養美感,努力體會好幾層樓的領悟,那我們真的該學的是什麼?而建築師執照 該怎麼從現在努力 才可以有更多機會考上??目前寒假閑到發慌 ,不知道各位前輩有什麼建議可以讓小的再寒假有所充實??
冒昧請教了一V一
2008-01-25 22:55:10
版主回應
建築系的學生應該學好下列六科,才能考上建築師:

1.建築設計(包含建築計畫)
2.都市設計(包含敷地計畫)
3.建築結構
4.建築法規
5.建築環境控制
6.建築構造與施工

再多念一科「古今中外建築史」,就可以考建築研究所了!
2008-01-26 00:21:18
超級嫩嫩咖
謝謝歐,還有個問題
就是想要怎麼充實真的內在設計??
我在唸完一學期後,設計念的很吃力,不像其他人好像很有天份一樣。我該怎麼努力??
當一個人去看藝術品的時候,又該從什麼角度去看??才能真的有所學習??
感謝大大的耐心><
2008-01-26 03:36:03
版主回應
先不要急著充實自己,先瞭解自己的天賦與才能:
「Now, Discover Your Strengths」(註)這本書打破我們一般人的觀念: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他的專長領域;努力想要改善自己弱點的人,是在浪費生命。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zhzstudio/3/1248313482/20050621230829

註:中文本「發現我的天才」商智文化出版
2008-01-26 07:34: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