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11 00:44:26| 人氣2,4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表演藝術華文地區推廣平台新加坡之行‧見聞與觀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個「表演藝術華文地區推廣平台」,是廣藝基金會承辦國藝會的計畫,在過去的兩年多,已經「針對全球最大的華文市場—中國—進行多項計畫,包括推展、培育、媒合等工作,並建立穩定友好的策略夥伴關係」,接下來,則將開拓其他華文地區藝術節的各種合作可能。在這樣的設想理念之下,這次的南洋練節從新加坡作為出發點,藉由實踐劇場的積極協助與牽線聯繫,邀集了台、星、馬劇場界的重要人士,齊聚一堂,將新舊人脈先接上線,緊跟著10月份會在台灣舉辦分享會及台灣作品推介會,希望實際促成台灣表演藝術界與南洋地區更多的合作交流。

 

這次訪星的團隊成員有五位:楊忠衡(華文平台計畫主持人、廣藝基金會執行長),莊郁芳(華文平台專案統籌、廣藝基金會節目部經理),李慧娜(創作社劇團行政總監),黎煥雄(人力飛行劇團藝術總監),以及我。

 

一出了新加坡樟宜機場,立刻叫了輛計程車,直奔實踐劇場而去;去年剛從Waterloo Street的一頭,搬遷到另一頭,進駐到另一個歷史建築空間裡,這也將是我第一次到這個劇團的新址。

 

過去劇團的所在地——史丹佛藝術中心,對街就是克里斯南興都廟(印度廟)和隔鄰的觀音堂(佛寺),再過去一點,就有露天的市集和一些大賣場,很熱鬧;現在則遷到滑鐵盧街54號,左近則是新加坡聚舞坊、新加坡書法中心、新加坡書法家協會、新劇中心、畫廊、南洋藝術學院、舞蹈教室、中國文化中心、私人博物館、人聲合唱樂團等,文藝機構林立,人文薈萃,幽靜許多。

 

819日,周六15:00,實踐空間,M1華文小劇場節2017,實踐劇場《空轉》。七月初,這個獨腳戲演出(由洪小婷擔綱)曾經來台,在WSD裡演出,當時我由於已另排行程,所以沒看到,沒想到這次來新加坡竟然就又逢上了,該是要看的,就是會看到,相信命定。

 

演出和性創傷的的記憶重建有關,原本的構思似乎是從郭寶崑劇本《靈戲》中的慰安婦出發,然而在籌備過程及故事構思中,蒐集了一些性侵受害者的材料,溶入了肢體、聲音、投影、燈光及布景等劇場元素,以受害者的敘事角度,幾乎無語言的(但有部分出現在投影中的文字)表演。

 

最後則是邀請新加坡目前唯一一個性侵關懷民間組織的代表,參與演後座談,比較像是性侵受害者心理輔導與社會支持系統的介紹與推廣;事後問了洪小婷,才得知該組織在新加坡的資源相當薄弱,連要進入學校推廣都經常遭到拒絕,但偏偏性騷與性侵在新加坡,許多防治觀念幾乎都還很稚嫩、基礎,很像台灣三十幾年前的樣子。這倒是讓我有點訝異,在如此開發先進的現代化國家中,相關的觀念及教育卻是這麼的不周全。

 

819日,周六20:00,維多利亞劇院,新加坡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九年劇場《畫室》(Art Studio)。原著是新加坡重要的華文文學創作者英培安,創作生涯超過半個世紀,創作文類多元,榮獲諸多文學獎項;同時經營草根書室,造訪新加坡的期間,只要我有時間餘裕,通常都會去造訪一趟,不過這次行程非常緊湊,就沒有去,尚且自從書室搬遷到Outram Park地鐵站附近的Bukit Pasoh Road之後,我就沒到過這個新址,從網路上的照片看來,是比之前的舊址要明亮整潔許多。

 

這次剛好有機會在維多利亞劇院,觀賞九年劇場改編其同名小說的《畫室》演出,不僅這個場地首次親炙入內看戲,這個劇團自謝燊杰與徐山淇夫婦從2012年創立以來,聽聞許久,但這次逢巧也是首度觀賞該團的作品。

 

可惜當天一早05:00就從家裡出發,前往桃園機場,飛抵新加坡之後,也是一路馬不停蹄,直到晚上20:00蒞臨維多利亞劇院觀賞這齣戲,精神與體力俱已疲累不堪,再加上該演出在形式上稍嫌單調,只比演讀小說多一些,大量的敘述催疲累的旅人更易瞌睡。

 

《聯合早報》記者陳宇昕寫道:「導演謝燊杰以非常忠於原著的方式呈獻,他以語言推動劇情,就像廣播劇,一場戲三小時下來就像華語的大轟炸,在這個相當國際化的藝術節上,彷彿在報復什麼。」(2017.08.2029版)這樣的描述,應該寫出了這次台灣訪星團隊成員的心聲了。期間我閱讀到兩篇評論及報導,一為陳宇昕所寫,另一為李連輝所評(2017.08.19,《聯合早報》,7版)——「葉超群則是由一排演員以滑稽、幽默、整齊的第三人稱演繹方式碎念帶過」,多半都是提到原著小說的情節、人物及主題(文學性的描述與分析),對於改編演出則不約而同的惜墨如金,提到的劇場性的細節與評析則不多。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有機會,台灣劇場界或許可以嘗試和九年劇場合作看看,據我所知,該劇團的作品尚未造訪過台灣,謝燊杰在導演、表演、翻譯、改編,甚至是戲劇教學與行政方面,都有豐富的資歷,該團並從事「鈴木演員訓練法」(Suzuki Method)及「觀點」(viewpoint)表演訓練已近十年之久,這些對台灣劇場界而言,應該都不陌生;而該團近年來在翻譯與創作劇場演出作品方面,也迭有佳績,持續受到新加坡華藝節及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的委約演出。

 

820日,周日11:00,新劇中心黑盒劇場,M1華文小劇場節2017,三缺一劇團《男孩》。今年是實踐劇場第六次主辦華文小劇場節(從2011年舉辦),以「匯合」及「衝擊」為基本理念,明年起可能就要交由「新華劇體」來接棒主辦。

 

這齣現代偶劇應該可以算是三缺一劇團口碑甚佳且不斷受邀的作品,我在不同的場合(含這次)看過三次,每次都還是能夠為其中的細膩與真摯而有所感動,這次特別觀察了新加坡的觀眾反應,發現不論是成人或是兒童,都很能夠沉浸在戲的想像空間與感傷情境之中,戲結束之後,眾人都在新劇中心一樓戶外庭院與劇組人員拍照留念,遲遲未曾散去。

 

為了主辦每年暑假的華文小劇場節,實踐劇場的團長暨藝術總監郭踐紅幾乎每年都會到台灣來,見見老朋友,認識新朋友,也總是會找我出來聊聊天,有時則是寫電郵要我給她推薦一些適合到華文小劇場節的台灣作品,每年她一定保留名額給台灣團隊。我曾經寫給她一份推薦清單,除了團隊及作品名稱,還附上我所寫的劇評,近幾年,三缺一劇團、窮劇場、飛人集社、身聲劇場、頑劇場的參節演出,幾乎都不脫我當初寫給她的那份清單。今年除了我們這次來,所看到的《男孩》之外,上周則有窮劇團所帶來的《七種靜默:忿怒》,我則是返回台灣之後,隔幾天,825日,在華山烏梅劇場,看臺北藝穗節的「藝穗拾年榮耀再現」版演出。

 

明年將接辦的「新華劇體」,是個集結了新加坡主要的六個華語劇團所成立的新創戲劇組織,包括實踐劇場、戲劇盒、肥料廠、十指幫、九年劇場、紙猴劇坊,他們共同出資、聘請了一位專職的經理來負責運作,會對於未來的新加坡華語戲劇界產生什麼影響,目前都還言之尚早,唯一比較確定的就是,明年可能會續辦華文小劇場節,實踐劇場應該會將過去主辦的經驗傳承下去才是,我也希望該節過去和台灣所建立起來的良好關係,能夠延續下去。

 

此行的重頭戲,是在實踐劇場舉行「華文表演藝術論壇:串起華文表演藝術南洋連線」的圓桌論壇,地點就選在實踐劇場的排練室,與會者有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一些代表。

 

計劃主持人楊忠衡簡單的致詞與唱名與會代表之後,台灣的講者就輪番上陣,依序為:我講〈台灣表演藝術環境介紹暨南向發展之重要性〉,魏雋展講〈台灣小劇場作品與南洋觀眾的連結——以三缺一劇團為例〉,李慧娜講〈台灣劇團的華文戲劇跨域合創——以創作社為例〉,黎煥雄講〈台北票房亮眼之作品於華文地區的表現——以人力飛行劇團為例〉。我基本上就是將我這些年在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s)所開設的課程「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的授課內容,做一濃縮版的簡報,主要關照近四十年的臺灣當代劇場發展簡史以及現況介紹,最後再加上一些對於南向發展及華文戲劇的看法與建議;另外,我還幫忙介紹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近幾年所主辦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將其宗旨、機制、特點、成效、若干案例,做了一點簡報;最後也提到,今年的11月台北會舉辦華文平台的交流大會,屆時歡迎華文地區各地相關人士蒞臨台北。

 

馬來西亞這次也有四位代表與會,分別為孫春美(戲劇聯盟主席)、陳魚簡(Toccata Studio創意製作人,前不久才剛與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合作了《出入之間》,在竹圍工作室十二柱空間演出)、羅國文(平台計畫Pentas Project Theatre Production劇團藝術總監,2013年曾經帶《動物農莊》到關渡藝術節演出)、許成就(大馬劇團製作人、音樂總監,推廣音樂劇、話劇、歌劇教育活動,製作多齣音樂劇)。

 

新加坡當地的與會者,除了實踐劇團的藝術總監郭踐紅之外,還有濱海藝術中心的節目策畫人李國銘、42新劇中心的經理Ma Yan Ling、猴紙劇坊的創意藝術總監何家偉、十指幫的總舵主張子健、Toy肥料廠的項目經理姜黛妮、新加坡「眾觀」劇評平台的成員任駿之等。九年劇場的謝燊杰有到會場打個招呼,但隨即就必須前往新劇中心參與另一場座談會;比較可惜的是,「新華劇體」的成員就只差戲劇盒沒派代表出席與會。

 

離開新加坡前的最後一個行程,是821日早上安排到濱海藝術中心參訪,由該中心的節目監製李國銘先生和藝術推廣策畫專員黃子倍小姐導覽,我們從四樓開始,逐樓而下,參觀了黑盒劇場(今年由濱海藝術中心和台北國家兩廳院一起聯合共製的莎妹劇團《血與玫瑰樂隊》,繼5月在兩廳院的實驗劇場演出之後,明年也將在此空間演出,其中的演員鍾達成即為十指幫成員之一,6月也才剛在雲門劇場演出了尋根之旅故事的獨腳戲《根》)、演奏廳、歌劇院、戲劇廳等表演空間,看得出來,設備都是高規格的,管理與維護也都講求高度專業及效率。

 

這段期間(88日至27日),由新加坡定目劇團所製作呈獻的《紫禁城——皇后的畫像》(Forbidden City – Portrait of an Empress),標榜新加坡近年最成功的音樂劇,由陳潔儀領銜主演,首演於2006年,這次則是第四度重演,我想台灣的音樂劇界人士應該聽過或看過這個製作,但很可惜,我們這次因為行程特別緊湊的關係,並沒有欣賞到這個演出,只能在李先生和黃小姐的導覽之下,看著台上的布景,再加上前台走廊的海報及紅色囚籠,點閱YouTube的部分影音片段,想像演出的風格與氛圍。

 

我猜想台灣對引進這齣音樂劇的興趣應該不大,用英文演中國歷史名女人的故事,既屬東方主義,又屬政治不正確,再加上台灣劇場界對歷史的冷感與斷裂,而陳潔儀對目前的台灣觀眾而言,人氣與票房可能也有待考驗。

 

濱海藝術中心每年農曆過年後,都會主辦華藝節,算是新加坡官方主辦最大型的華族表演藝術節,以今年為例,節目就有香港神戲劇場的《仲夏夜之夢》(甄詠蓓導演,她先前也曾和實踐劇場合作過《阿Q後傳》,2012年來過台北藝術節演出;《仲夏夜之夢》則由黃秋生及余安安主演)、表演工作坊的《暗戀桃花源》三十周年紀念版(丁乃箏導演,屈中恆、唐從聖、張本渝、樊光耀、朱芷瑩、范瑞君主演)、必要劇場的《演員四十》(Haresh Sharma編劇,陳崇敬導演,楊雁雁獨腳戲演出,她曾以電影《爸媽不在家》榮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劉曉義導演的《冒犯觀眾》(謝燊杰、鍾達成、李邪、洪藝冰主演,這幾位都是新加坡優秀演員)、雲門2的三支舞碼(〈流魚〉、〈牆〉、〈來〉)、林宥嘉演唱會《今日營業中》、中國HAYA樂團的世界音樂專場《遷徙》、新加坡華樂團的武俠影視音樂會《群英爭霸》、中國新樂府的評彈爵士等。

 

華藝節應該是規劃較為完整、資源較為充沛的表演藝術節,時間通常就在農曆過年後,大概一個多禮拜,比同樣是農曆過年之後的兩廳院TIFA和香港藝術節早一些(有時也會重疊到),或許也可以思考什麼樣的團隊、作品或製作企畫,能夠三地藝術節相互合作、聯合共製、三地巡演。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4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