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12 03:40:00| 人氣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遊萬華龍山寺

  這個月兩遊龍山寺,但是這兩次所見到所感受到的龍山寺,卻是截然不同的。月初某日中午遊歷龍山寺,感覺到的是廟方對於觀光客的不友善,而這令我不快的觀感是來自廟中過多的鐵柵欄以及禁止遊客進入的標語、過多的觀光客以及吵雜的人群。


  就在前天傍晚,我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完了黃賓虹的畫展,離回家的時候還有一點小空檔,於是臨時決定再到龍山寺一遊。龍山寺仍然遊客如織,寺前的廣場水池正在表演水舞,水花四濺,許多小孩樂得哇哇大叫。我信步進入寺內,這時我發現原本入口處有著尖銳利牙的金屬製柵欄被撤掉了,整個側門給人的觀感頓時變的更清爽和善,本來啊!這是廟宇而不是森羅殿,何必弄的如此肅殺?只是廟方怎麼會去撤掉的?我想到月初參觀完之後隨即去聽了一場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所舉辦的講座,在課堂中我有提到龍山寺的鐵柵欄的問題,在場的有包括陳清香老師等在佛教美術頗有聲望的老師,她們也說會到龍山寺去看看,是不是因此而讓廟方決定要撤去的?我不知道,不過這總是好事。

  甫入廟中,便看到大殿內有有多的信眾手持經卷正在頌經,天色將晚,微風陣陣,我聽著那陣陣柔和的梵唱聲,看著他們虔誠而專注的眼神,無論男女老少,都一心一意的在神前恭唱佛經。

  這時,我突然想到小時候祖母帶我到鎮上華山寺唸經的舊事,那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在我還小的時候,祖母常常到鎮上市場邊的華山寺去唸佛,偶爾也會帶我一起去,當時我不會唸經,只是覺得和大人一起合掌膜拜,接著就在團蒲間這樣繞來繞去的非常的有趣,我也喜歡看著大殿中金色莊嚴的佛像,我覺得那真的是美極了。可惜祖母後來身體越來越不好,漸漸的沒再到華山寺去唸佛,終於在一年前過世,而我,也已經好多年沒再到華山寺了。

  想到這我不禁癡癡的站在石階上,往覆的梵唄聲在我耳中更顯溫柔但是也更讓我沒來由的想哭,我眼匡一溼,只好躲到一旁的偏殿拭乾眼淚。再看了一下,我索性走到一旁的石階上坐下,只是瞠瞠的望著大殿中唸經的人群。

  往往以前我看寺廟,只是欣賞建築的結構,或者是壁畫雕塑剪黏這些,著重的是外在的美感,所以才會有前面的龍山寺不友善的感嘆。可是我忽略了,寺廟最重要的功能,並不是美術館,而是在於提供人們宗教上的修行的場所,以及帶給我們心靈的安慰。這次再到龍山寺,我放下了心中以往的武裝以及定見,將自己化為平凡的一個小小香客,偶來寺中,傾聽法語。雖然我手中沒拿著經卷,沒能聽懂殿中信眾是唱著什麼經,可是這樣遠遠聽來,只覺得俗事漸漸的遠去,心情變得漸漸的舒緩安祥平和。

  的確,雖然傳統上台灣的寺廟有著許多華麗的雕塑以及繪畫,往往有著民間的美術館或是藝術殿堂等的多重身份,可是對於廟宇的本身來說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信者來而言,或許最最重要的是廟宇在宗教上的功能,當我們在困頓的時候,來這裡尋求神明的安慰,當我們迷失的時候來這裏尋求指點。所有那些華美的雕塑壁畫,只是榮耀神明的一種方式,廟宇主體本身的存在在乎宗教,而不在於那些表面上的東西。

  我真是笨啊!

  就這樣我在龍山寺中獃坐了許久,沒想到被一位網友看到,他來留言問我是不是有到龍山寺?是的,你看到的是我。他形容得蠻好玩的,他說我一個人呆呆坐在石階兩眼放空。嗯,現在想來,當時我看起來真的應該是呆呆坐在石階兩眼放空的樣子吧!只是當時我心中,正受到莫大的感動。

台長: 小葉
人氣(7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