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今天早上騎車載媽媽回診,經過三重體育場時,看見有救國團的活動,旁邊的旗子有青年世紀文學獎得獎名單,這讓我想起了大概是高中一年級曾投稿到青年世紀,竟然刋了出來,而且還收到一張郵局匯票,那時不知道匯票是什麼東西,最後就把它給扔掉了。
我找出青年世紀205期(中華民國73年11月),那時投稿的標題是《動機、過程與結論》,1984年六月十一日星期一晚間九時看公共電視:「某日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忽逢地震,天花板上掛著的吊燈左右搖擺,一時心血來潮,便壓著脈博計算吊燈左右搖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發現雖然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小,但搖擺一次的時間却仍然相等。回去以後,做了很多實驗,觀察到繩子越長,來回擺動的一次時間就越長;繩子一定長時,重量的大小並不影響擺動一次所需時間,後來就發現了有名的單擺定律。」我就有感而發:「目前我們在教學上一般都只授與結論,而不提出某科學家研究發現此結論前的動機及過程,造成了許多人僅具備有學習已發現之事物的智能,而缺乏研究發現未知事物的精神。」也提出建言:「爲了要使人人都具備有研究的精神與技能,從小就應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及研究時所需的技術。將科學家發現某一定律的動機和過程,完全授給學生,如講故事一般,較易激起學習興趣,比枯燥的死背定律好多了,並且可學習到研究過程中實驗可用的工具,例如伽利略實驗單擺定律時用脈搏可測量時間,繩子的長短、擺錘的輕重,都可作爲研究的對象……所以敎學上應將定律的實驗動機、過程與結論一併介紹。」
上個月在教我家老三(小學二年級)減法,他說他數學課本忘了帶回來,因為不知道課本怎麼教,只好用我的方法來教:
52
- 35
------------
因為個位數2比5小,所以要向十位數5借1過來,十位數的1借過來就變成12,12減5等於幾,他說7,就請他把7寫在個位數;十位數5被借了1,只剩4,4減3等於幾,他說1,就請他把1寫在十位數……。
45212
- 35
------------
17
隔天回來,小孩子臉色很難看,老師把他的作業全打X,要他回家重新訂正,我太太輔導他訂正,但他都學不會。
原來老師的標準答案是:因為個位數2比5小,所以要向十位數5借1過來,十位數的1借過來是10,10減5等於5,5再加上個位數的2等於7,要把7寫在個位數;十位數5被借了1,只剩4,4減3等1,要把1寫在十位數。但我家老三總是把10減5等於5寫在個位數,忘了還要再加2。
45210
- 35
------------
17
投資長說:「因為你還在解A到B到C到Z的過程中,我已經跳到Z了……。」(註一) 沒想到我只是從A跳到C這樣的邏輯,立刻就被老師打臉(註二)。看來「只授與結論」雖然速度較快,但似乎已不符合目前的要求,莫非我在36年前提出的建言「敎學上應將定律的實驗動機、過程與結論一併介紹」已經在現在的教學上實現了?
********
註一:
2020.10.23 郭哲榮分析師【如果還有明天!?】(無廣告。有字幕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_l6jqvH6Q
註二:
因為個位數2比5小,所以要向十位數5借1過來(A),十位數的1借過來是10,10減5等於5(B),5再加上個位數的2等於7(C),要把7寫在個位數(D);十位數5被借了1,只剩4(E),4減3等1(F),要把1寫在十位數(G)。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