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殭屍電影,起源於B級片時期,所謂「B級片」,指的是成本較低,拍攝手法較為粗糙的一種電影型態,這樣的型態和主流電影相比,似乎不足掛齒,不過因為不用擔負票房風險,反而讓創作者可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盡情的玩,也因而玩出了正規體制內所欠缺的創意,因此B級電影雖然乍看之下難登大雅之堂,不過卻因為有創意、夠搞怪,反而在「次文化」裡,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這樣的電影,又以恐怖片居多,「殭屍」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型態。
1968年,導演喬治羅密歐拍攝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奠定殭屍電影的基礎,也為殭屍電影立下公式,往後的同類型電影,幾乎都依照這些公式來作延伸。
*公式(1):事件起因,通常是化學或輻射污染、不知名怪病,或是其他不明原因,讓人變成行屍走肉,感染者成為殭屍,沒有任何思考能力,只靠本能在活動。
*公式(2):殭屍唯一的本能就是「吃人」,為了吃人,殭屍大舉行動,攻擊人類。
*公式(3):殭屍基本上打不死(因為本來就已經死了),要讓殭屍停止活動的方法就是:打爆他的頭!
*公式(4):殭屍是一種傳染病,因此被殭屍咬到的人也會變殭屍,所以前一秒才和你患難與共、一起逃命的人,卻因為被殭屍咬到而變成殭屍的同纇,反過來攻擊你,情感的衝擊和無路可逃的恐懼感,同時席捲而來,成為一種最恐怖的精神壓迫!
有了以上四大公式,殭屍電影從此蔓延在各個時期,《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導演彼得傑克森,在1992年以惡搞殭屍電影的《新空房禁地》(Brain dead)立下經典,香港導演葉偉信也在1998年推出由陳小春主演的港產殭屍電影《生化壽屍》(Bio-Zone),將西方殭屍電影移植到香港,而以《猜火車》(Train spotting)成名的英國導演丹尼鮑伊也在2003年也推出過殭屍片《28天毀滅倒數》(28 Days Later),可見中外名導當中,有很多都對這類電影情有獨鍾。
近期除了《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活屍禁區》(Land of the Dead)等殭屍電影仍然造成話題之外,殭屍熱潮也蔓延至電玩界,造就出《惡靈古堡》這款驚悚電玩,而電玩情節也搬上大銀幕,成為新一代的殭屍電影,拍成電影以後的《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延續電玩的思維和情境,用新時代的科技融合傳統殭屍類型,成為一種「複合式」的趣味。
《惡靈古堡》這名字,其實取的莫名其妙,因為這部描述生化科技造成恐怖異變的電影,既無「惡靈」,也沒「古堡」,會取這個名字,可能只是因為聽起來很炫而已!當然,炫麗的影像風格,確實是這個系列電影最強調的事情,這個故事一路延伸下來,已經把傳統殭屍電影的粗糙質感徹底改良,演變成科技感十足的酷炫風格,女主角一路過關斬將,就這麼殺了好幾集,如同電玩一樣,一關一關的過下去,每集也都有不同的「大魔王」等你來闖關,總之是打得痛快淋漓!電玩迷或者殭屍迷應該都能爽到。
人類的自私,造成不可收拾的殘局,生化病毒外洩,感染者變成殭屍,並且一路蔓延,《惡靈古堡》以「失控的科技與野心」作為故事主軸,反映出人類對科技的焦慮,甚至已經可以用「橫屍遍野」來形容,因為整個地球幾乎已經被殭屍佔領,苟延殘喘的少數人類,必須不斷遷徙,活一天算一天,女主角蜜拉喬娃薇琪仍然發揮以一檔百的的氣勢,在殭屍的襲擊下,拼命殺出重圍!
任何物種的的本能,都只是為了生存,所以人類也可能為了生存而不斷進化,以順應這個險惡的環境,女主角在第三集裡,已經發展出超能力,可以用念力阻擋攻擊,甚至在科技實驗之下,演變為成千上萬個複製人,更可以如同電玩一樣不斷重生,如果不小心在某些關卡上面死掉了,仍然可以重新再來一次,直到破關為止,就連女主角的幾幕特寫鏡頭,也在電腦的修飾下,作得像電玩裡的3D動畫一樣,每一吋肌膚都晶瑩剔透、緊實有彈性,一點瑕疵都沒有,簡直可以去代言保養品了!
第三集的《惡靈古堡》,延續前兩集的情境,也複製傳統殭屍電影的型態,一群倖存的人類,努力尋找不受污染的樂土,算是在扭曲的環境裡不滅的希望或期盼。而那一大群吃了殭屍肉而突變的烏鴉,聚集在一起攻擊人類的情節,也讓我聯想到希區考克的經典驚悚片《鳥》(The Birds),而這些安排,讓《惡靈古堡3:大滅絕》(Resident Evil: Extinction)在氾濫的科技之下,仍然找的到些許人性化的描述,以及對舊時代的懷念。
在「舊瓶裝新酒」的融合之下,用新時代的技術,包裝舊時代的餘韻,在一大片砍殺鏡頭和血肉糢糊之中,仍然找的到一點點的人味,殭屍災難電影無論怎麼演變,那種險惡環境下的真實人性,才是真正值得一看的地方,任何的科技特效,都無法取代以「人」為本質的觀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