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一個鬼故事,是這麼說的……
有一個小女孩,和一個洋娃娃形影不離,就像最好的朋友。女孩每天把娃娃打扮得漂漂亮亮,連吃飯睡覺都帶著娃娃。有一天,家人決定搬家,媽媽嫌娃娃太舊,不准女孩把娃娃帶走。女孩到了新環境,認識了新朋友,也淡忘了娃娃的事。很久之後的某一天,父母外出,女孩在家寫功課時,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裡傳來一個聲音說:「我在你家樓下」,之後便掛斷。過不久,電話又響!女孩再度接起電話。電話裡的聲音說:「我在你家門口」,女孩開始害怕!幾分鐘之後,電話最後一次響起,女孩用顫抖的手接起電話。電話裡的聲音說:「我…在你後面」….女孩一轉頭,看到那個化成人型的娃娃,面目猙獰的站在身後!娃娃死命掐住女孩的脖子,哀怨的問:「我們曾經那麼要好,妳為什麼要把我丟掉」……
聽完這個故事,我不覺得太恐怖,反而覺得那個娃娃有點可憐。這時候我就在想,那些被我們丟棄的東西,會不會也是有感情的?它們會不會傷心?或者,它們會不會仍然存在於某個空間裡,哀怨的等待被想起的一天?
導演「彭氏兄弟」以「見鬼」(The eye)奠定名號,不但讓亞洲鬼片重新受到歡迎,更因此把李心潔捧成「鬼后」!「見鬼」嚇壞一堆人之後,「彭氏兄弟」將創作觸角往外延伸,鬼片在他們手上,已經不是只有恐怖,而是可以千變萬化!「見鬼10」讓我們看到沉寂已久的「恐怖喜劇」再度復活,而這部「鬼域」(Re-cycle)再度證明鬼片不是只有驚嚇,也可以很溫馨。「鬼域」和我們一般認知的鬼故事不同,它嚴格來說並不恐怖,但卻透過充滿想像力的「異度空間一日遊」,傳達出一定程度的「警世意味」!講的是一個關於「遺忘」與「遺棄」的故事。
李心潔飾演的作家,在創作恐怖故事時不斷看見異象。只好逃出公寓,跑進街道,卻發現早已墜入荒冷異境。在現實世界裡一切被遺忘的人事物,突然又重現眼前!她必須在這個「被遺忘的空間」裡徘徊,設法找到回家的路。整個情節架構類似宮崎駿的「神隱少女」,也有點像是黑暗版的「艾麗絲夢遊仙境」!透過主人翁的一場的奇遇,延伸出充滿影射性的寓言故事,也成為一定程度的倫理教訓。編導費盡心思的創造出一個奇幻空間,所有在現實世界裡被遺棄或遺忘的東西,都在那個世界裡繼續存在。而掉入這個空間的李心潔,劇中的名字叫作「徐尋」。「尋」,有「尋找」的意思,是「遺忘」的一種對比。所以主角掉進一個被遺忘的世界,試著找回那些逝去的記憶。
從李心潔進入「鬼域」的那一刻起,她所遇到的每一個鬼怪、每一個場景,幾乎都有另一層隱喻。像是那個殘破不堪的「摩天輪」和「海盜船」,甚至是那個龐大的「玩具墳場」,都成為人們失去純真的證據!堆積如山的書本,暗喻著被遺忘的知識。沿途還有被丟棄的狗,也顯現出人類的自私和不負責任。而那個孤獨的點著蠟燭,為自己慶祝生日的鬼魂,顯然大家都忘了他的生日。印象最深的還有那個亂葬崗的場景,墳墓裡的人全部坐在自己的墳墓旁邊,一問之下,原來這些都是無主孤魂,沒有人記得他們,也沒有人懷念他們。而墮過胎的人發現,那些被墮胎的小孩竟然在這個空間裡繼續長大!而自殺的人也在這異度空間裡永遠受苦受難,不斷的從樓頂墜落,或者不斷的上吊,始終無法解脫。本片彷彿透過駭人場景,傳達警世意圖,講述人生在世,對生命的一種『責任』。無論是對別人或是對自己,都應該有多一點重視,也切勿隨意遺棄,否則必然自食惡果。就像那些遺忘掉珍貴東西的人,會不會有一天,也成為被遺忘的對象?電影的結局呈現一種「不斷循環」的因果關係,相當耐人尋味。
有多少東西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遺忘的?是感情、純真、記憶?或者是最初的夢想或信念?我們終日追求的東西真的重要嗎?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不是已經逐漸消失,或者被遺忘了?而被我們遺忘的那些珍貴的東西,有沒有再度尋回的可能?
「鬼域」並不是一部「嚇死人不償命」的鬼電影,而是透過一個寓言式的黑色童話,試圖找回純真、找回真情。但是他和大部分的鬼故事一樣,都要以懸疑或悲觀情境作結。原來最恐怖的不是鬼,而是「遺忘」與「麻木不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