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果雕花展現烹飪的藝術之美,讓沈方惠深受啟發,進而決定追逐料理夢想(示意圖)
由於左手情況特殊,沈方惠曾對外界眼光格外敏感,然而,學生時期她在餐廳打工,許多人不約而同對她說:「其實你的手根本沒有什麼,你要相信自己就是個正常人。」這也成為她追逐餐飲夢想的重要契機,她開始明白,只要有心,生理限制並非不可跨越的障礙。
最初,她在一家粵菜餐廳負責外場服務,但她的目光總是不自覺地飄向開放式廚房。那裡的大廚們揮灑著精湛的手藝,讓她著迷不已。沈方惠回憶:「我記得那時候看到師傅用胡蘿蔔雕花,我就覺得,哇!原來料理也可以這麼有趣。」
她開始主動請纓進廚房學習,但很快便體會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烹飪領域中,刀工是基本,而沈方惠的左手無法穩穩握住細小的食材,對她來說,基礎刀工中的「橄欖形刀法」,幾乎成了無法逾越的鴻溝。
此外在西餐烹飪中,對「切丁」的要求近乎苛刻,必須精確到0.3至0.5公分的大小,她也無法像多數人一樣,用較有力氣的食指頂刀,只能借助小拇指,格外小心地切丁。且因為食指和中指間還多了一塊沒有骨頭的肉球,讓她在學習初期,常常不慎地削傷它。她苦笑地說:「這個肉球沒有功能,但它還是有感覺的呀!」
↑ 老師與學長的陪伴與支持,讓她能堅毅地克服各種挑戰(圖/沈方惠)
儘管先天條件並不完美,但這從未削弱她對餐飲的熱情。為了精進刀工,她經常購買一整袋洋蔥,日復一日、全神貫注地反覆練習。對她而言,每一次的揮刀都是一種汲取,她期許自己像顆海綿,將所學、所練,都能存入一個不會盈滿的實力水庫。
四年的餐飲業歷練讓她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然而,當她嘗試再次應徵飯店工作時,卻迎來第一個職涯瓶頸。她回憶道:「當時投遞好幾份履歷,但一天內竟接連收到三間飯店的拒絕通知,理由全都如出一轍─『缺乏相關證照。』」
被拒絕的當天,沈方惠沒有內耗,也沒有沉浸在沮喪的情緒中,她立刻決定充實自己的實力:重回校園學習專業知識並考取證照,在21歲時進入莊敬高職餐飲科就讀,爾後更進一步在景文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進修。
想了解在放棄與堅持之間,他們是如何用努力續寫未來?更多內容歡迎至沃克雜誌 www.worker-magazine.tw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