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6 20:58:10| 人氣44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漫談屁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屁話是什麼?

哇{!這東東可不好定義了。我們可以說那是用放屁的節奏來表達的某種語境,當然也可以說用屁股畫畫來代表的某些意義,不過,在下面的文章裡,我們想說的「屁話」是指一種沒有邏輯的,以及沒有意義(指無論真實與否,或是否釀成衝突,但只呈述一件已知事實,而無用於眾人,如告訴我們 1+1=2 ,然後我們不知他要幹嘛)的語言傳遞。也就是說,它暫時和圓翹性感的臀部無關。

屁話有個特點,那就是對「局部的真實無限擴大」。這個好玩的擴大效果常使人以為「部份」即為「全部」。譬如我們用放大鏡觀察大象卻只看牠的長長大鼻,因此我們就以為大象等於一根又硬又長的東東(有很多東西也是又硬又長哦~)。突然有一天,一個小木偶因為說謊而鼻子變得好長好長,結果老先生便以為他雕的人像成了大象,一驚之下身體搖搖斷了氣。嘿~死得可冤了。

屁話是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它就如空氣一般環繞在你我四周。大家都知道屁話所指必非全真,嘿~但它也並非全假。無論如何,屁話是好友之間打屁的好伙伴,但有時它也能搞到民族反目相向,國家動盪不安。

有那麼嚴重嗎? 我們來看幾個有趣的例子。首先,是腦殘美國人所寫的一篇文章激怒火雞法人翻桌的小故事。我們來看看台灣在這方面較客觀的報導。


-------------------------------------------------------------------

「以下轉錄自德呆版」

中國時報 2007/12/08

批法國文化已死 《時代》挨轟
蔡筱穎/巴黎報導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偏偏又觸及法國最自豪的文化!美國《時代》雜誌歐洲版新一期〈法國文化已死〉的封面標題,在法國輿論界引起了一片撻伐,「沒有深厚歷史文化的美國,其媒體沒有資格宣告法國的文化已死」。

以默劇大師馬歇馬叟為封面的六頁專題報導強調,世上沒有哪個國家比法國人還看重文化,幾百年來都以傳播本國文化為基本國策。儘管法國政府以補助、配額和減稅呵護文化,媒體大量時段播放文化節目,報紙雜誌也不遺餘力報導。

但「所有這些在法國文化森林砍下的巨株橡樹,幾乎都沒有在法國以外的世界發出多大聲響」,曾因擁有傑出作家、藝術家、音樂家而舉世稱羨的法國,今天在全球文化市場的影響力卻正在式微。

法對全球文化影響力 漸式微

「這是產生過普魯斯特、莫內、沙特的土地,如今卻失去了文化超級大國的地位,它能夠重啟輝煌嗎?」《時代》指出,儘管法國今年有727本新小說出爐,但每年能夠進入美國的不超過12本,而法國國內卻有30%小說譯自英語。

新浪潮電影曾令法國電影達到巔峰,但楚浮、高達已成過去,雖然法國每年仍出產超過歐洲其他國家約200部的電影,但多為針對國內市場的低預算製作,以致美國電影占據票房的一半。

文化保護主義 侷限創作視野

曾是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學說流派發源地的巴黎,其藝術中心的地位
已被紐約和倫敦取代。全球曝光率最高的10大藝術家,美、德各4位,法國一個也沒有。

儘管當今法國不乏蜚聲國際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但都無法與德布西、拉威爾相提並論。流行音樂方面,儘管去年歌碟和音樂下載的產業總值是17億美元,但除了上世紀的皮雅芙及Johnny Hallyday外,幾乎沒有歌手為其他國家的一般聽眾所熟悉。

政府預算中只有文化部增加了3.2%的預算,達到110億美元,文化部1萬1200名公務員也積極打造高層次的文化市場,政府作了這麼多努力,為何法國文化總是在國內的雷聲大,在國外的雨點小呢?

 《時代》分析,法國文化衰落的深層原因,是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衰落。尤其文化保護主義限制了法國文化的活力。許多節目是用法語製作,但說法語的人口現只佔全球第12位。補助政策則保護了庸才,限制創作者的視野和熱情。

法國的國民性格也是一個決定性因素。知識界一向鼓吹抽象化和理論化,當今法國最受尊敬的小說家抽象化和理論化的小說,在國外幾乎毫無銷路。

最大的挑戰則是法國人輕視商業成功的思維模式,美國人認為如果藝術家成功,就是好藝術家,法國人則認為成功過於商業化,「是很差的品味」。《時代》因此斷言,法國文化在衰落!

法國人則對「美國報紙提的爛問題及很爛的回答」不以為然,網民抨擊簡單的
美國人總以為「戴高樂加沙特加棍子麵包加蘇菲瑪索的胸部就是法國文化」,從他們以娛樂工業的角度來看文化,法國文化當然早就該被埋葬了。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則指出,「每4到5年,美國總是會來一次反法熱,盡說些老生常談的陳腔濫調」。

美國人的票房理論 法國不屑

「以馬歇馬叟之死來代表法國文化的死亡,還真需要勇氣作如此判決」,網民譏諷這位在法國只待了4年的記者一點都不了解法國文化,而且對法國藝術家在世界的活躍孤陋寡聞,「我們也可以拿約翰韋恩當封面來宣告美國文化已死」,一季出版727本小說、支持藝術家及文化多元化的政策,在美國人的票房理論中都不值一文。

網民強調,如果文化是哈利波特和瑪丹娜,「這不是法國文化的死亡,而是文化本身的死亡」。法國當然可以像英、德一樣接受市場規則,法國也有許多和古人一樣優秀的創作者,只是不願進入全球化的明星或是媒體體制中,何況,反對排行榜並不妨礙法國人享受一本嚴肅的文學和欣賞藝術創作。


------------------------------------------------------------------


如果有朋友看不懂沒關係,我來做個小結。這篇文章是說美國人笑法國的文化已經歸天了,而法國則抓狂反咬。我沒時間也找不到時代雜誌的原文,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端杯茶來欣賞這有趣的屁話現象。

首先,我斷言(真歹勢,我又耍任性了),美國人在寫文章時一定沒在開頭把一件事情做好,那就是「定義」。文化是什麼意思?衰弱或死亡各指為何?最後何謂「文化已死」。如果美國人覺得文化是單指小說或音樂的創作,而興盛或衰亡在於外人的接受度,或講白了,指得是產品消售量,那麼法國還真得不行了。理由很簡單,這地球上的法語人口根本不多,講英文的吐個小口水,說法文的便將沒入海底,如果說中文的白他們一眼,法語人類可全要飛到另一個銀河系了。語言優勢輸人了,就算全法國人都是藝術家或文學家,切~那法國文化還不是死路一條?按此邏輯,英語世界的文化根本是個屁,因為在中國的眼裡,哈利波特賣得再好,都不可能贏過當年在中國境內販賣的毛語錄或各種文宣書。因此我們推論,毛語錄是比哈利波特更有文化的,而英美無論再多進步永遠也無法勝過中國共產黨!

我說 各位看倌~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因為定義不清,我們就可以無限延伸。如果美國人在一開始就擺明了他文章要講的意思,那法國人要無言了。如果對美國人來說文化是語言優勢,是產品銷售,那美國人講對了這點啊,法國人也不用生氣,因為對法國人來說,文化似乎又是另一個意義。就如同有人摸到象鼻了,有人摸到象腿,一切不過是一國兩制,各自闡述罷了。

因此,我們看到了,這位美藉記者為我們做了一個良好的屁話範例。首先,這文章是沒有邏輯的,因為他在開頭就定義不清,孩子的頭都沒拉就硬要把嬰兒的屁股抬出來,果真是腦殘之人作為。如果他在文章一開始真的就定義了他要講的議題,攸~那換我無言了。原來一個重量級雜誌的記者視野可以小到以為文化就是這般!我還真怕,不知地球上其他民族看到這篇文章之後是否會搖頭嘆氣誤以為全美人士皆是膚淺之人。而無論如何,這篇文章是沒有意義的。法國文化產品和英美相較偏少,這是大家用屁股想就知道的。講了一個大家已知的事實還真是無趣。而就這點來說,它是否代表一個國家文化的衰微,你我心知肚明,也就不需多說了。

這個外國人的例子對我們來說或許會有點遙遠,接下來我們來聊聊一個我們自己國家的有趣故事。

-----------------------------------------------------------------


中央廣播電台,記者:呂忻惠,2007年12月6日

轉錄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6/58/pg6r.html 

扁:捍衛中正紀念堂 就是捍衛大中國意識和黨國體制

台灣民主園區大中至正和正堂的中正紀念堂等兩塊牌匾拆不拆?引發爭議,陳水扁總統在6日的阿扁電子報中表示,中正紀念堂要不要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園區,或是大中至正的牌匾要不要改為自由廣場,都不是甚麼暫定古蹟或是技術上的爭議,而是要不要把一位獨裁者繼續當神或帝王一樣供奉的問題,他認為,捍衛中正紀念堂不是在捍衛古蹟,而是在捍衛蔣介石的神格地位,捍衛背後的大中國意識和黨國體制。

陳總統認為,蔣介石政權沒有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就統治台灣長達25年,蔣介石的統治基礎是建立在虛幻的大中國意識上,為了反攻大陸,所以宣佈戒嚴,台灣對蔣介石來說從來就只是暫時的歇腳處,今天政府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不但凸顯台灣人民在過去半個世紀為追求自由、民主與公義所做的犧牲與奉獻,更是要重新建立台灣主體意識,陳總統強調,台灣是我們的母親、台灣更是我們的祖國,海峽兩岸、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陳總統更指出,過去國民黨黨國體制之下發生的228事件、白色恐怖等,對台灣的傷害極深,雖然有人說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但陳總統認為,這就好像一件謀殺案,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就要結案,任何人都不能接受。

陳總統認為,我們可以原諒並寬恕過去威權統治者的罪行,但不容許歷史灰飛煙滅,追究責任、釐清歷史,這絕對不是清算鬥爭,更不是懷恨報復,只是要還所有受難者與家屬們一個公道。

------------------------------------------------------------------


咱們來瞧瞧這鮪魚扁扁所說的話。其實當了總統還會講出沒有邏輯的語句是值得我們拍手的。真不簡單啊~

鮪魚扁說如果捍衛中正紀念堂 就是捍衛大中國意識和黨國體制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原形是為 Do A = Do B

然而,只要是沒申請腦殘手冊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不成真理,也就是說,不是套在萬事萬物上都成準的。我們來做個小比喻:

早餐吃麵包就是崇洋媚外!

強姦帥哥就是倡導優生!

很明顯的,老爺我也不願天天早餐吃麵包,可是人家就不敢踫生肉所以無法蒸肉包來吃嘛 >”<

而和帥哥歡樂辨完事後,不也常常才熊熊發現原來彼此都是可愛陽光小帥 gay ? 如此一來,連生都有問題,還優生個什麼鬼?

或許真有那種為了崇洋媚外而天天吃麵包的人(咦?麥片也可以啊~),也或許有那種天天想要生個帥寶寶而四處捕抓帥哥但到頭來還是不能生的傢伙。但這都只是一部份啊~就像有人捍衛中正堂是為了保護古蹟,有人是為了國家聲譽,也有些人真的是想捍衛大中國的意識,但這又何妨,我們不是都該尊重嗎?

因此,我們發現,鮪魚扁扁(就生物學來說,鮪魚肚子都很大,其實一點都不扁)其實講了一句沒有邏輯,而且沒有意義的話。他闡述了他心中所想,但無法涵蓋眾人所思。所幸,台灣人果然腦子慢慢靈光了,似乎看出了屁話的端倪。可能有不少了看了頭條之後打個哈欠,然後繼續埋頭在電腦遊戲的爭霸之中。

屁話,是很重要的。它是我們和朋友聊天最佳的茶點,角色與花生米或爆米花比起來可毫不遜色。我們也知道,與好友哈啦時其實有 99% 純屬屁話範圍。大伙一同你來我往或一起同仇敵愾,個人覺得,這都相當的好。但屁話有時也會搞得整個地球污煙瘴氣,這時大家可能腦袋就要清楚些了。就好比某人放了屁,我們也只需遠離一步,或摀個口鼻,或打開扇窗即可,沒必要為了一個屁,而燒了整棟房子吧。


台長: 南法自由的天空
人氣(442)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雲水閤 |
此分類下一篇:南法語錄004
此分類上一篇:南法語錄003

Sophie
說的好啊!!
我已經對這些有的沒有的事無力很久了...
再延伸來說,這次的紛擾還有另一點無言的,感覺就像--把男女平等改成女男平等,對兩性平等有任何實質意義嗎?
那塊匾也是古蹟的一部分吧,真可惜了它...
2007-12-17 23:54:04
版主回應
嘿啊嘿啊 (茶)
2007-12-20 05:24:18
FISH
沒想到你也有看到關於法國那篇!!可喜可賀!!正想聽你怎麼解釋呢!!
2007-12-19 01:12:35
版主回應
安捏吼~
2007-12-20 05:24:46
老得
法國總理在德國總理之後前往中國,對於中國的人權狀況可說是毫無置評。
然後就簽了一堆口袋麥可麥可的商業訂單回法國當政績~(茶)
2007-12-22 06:55:16
版主回應
哦 嘿啊 (可樂)
2007-12-29 00:19: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