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徐才(1926- )籍貫:山東鄒縣人.簡歷: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歷任《中國青年報》副總編輯,國家計委研究室負責人,《體育報》總編輯、社長,國家體系副主任、武術研究院院長,中共國家體委紀律檢查組組長,中國體育記者協會主席,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武術協會主席,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 亞武聯前主席徐才 讓武術走進奧運 很多人以為,武術是2008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徐才說,其實是一個特設項目。因為表演項目不能在比賽期間舉行,而國際奧委會早已決定,以後的夏季奧運會不再設表演項目。
一場別開生面的武術比賽??北京2008武術比賽在奧林匹克體育館舉行。82歲的徐才,作為原國家體委副主任、中國武術協會主席、亞洲武術聯合會名譽主席,為武術進奧運傾注了大量心血,他期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武術比賽成特設項目已經難能可貴
這次武術比賽項目上分為套路和散手,設男女套路十項、男女散打五個級別,共產生15枚金牌。但這些金牌不記入奧運會的獎牌中。
很多人以為,武術是本屆奧運會的表演項目。徐才說,其實是一個特設項目。因為表演項目不能在比賽期間舉行,而國際奧委會早已決定,以後的夏季奧運會不再設表演項目。
但武術比賽是經過國際奧委會批准的。因為沒有經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的話,奧運會舉辦城市不能在奧運會期間舉辦非奧運項目的比賽。
這已經難能可貴了,非奧運項目沒有在奧運期間舉辦的。”武術雖說只是“走近”,不是真正“走進”奧運,但畢竟邁出了重要一步,徐才對此很高興。
讓武術進奧運,是他的一個夙願。“我的理想就是要把武術推向世界,走進奧運會。”
說起武術文化,他滔滔不絕。他說,武術涵蓋了中國古典哲學、美學、倫理學、兵法學、中醫學等博大的文化內涵,絕不是簡單的踢踢打打。“我本身不會武術,但我是把它作為一種文化看的。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讓我心之所系、情有獨鍾。”
錯失最好契機十分遺憾
奧運會是國際賽事,武術要想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必須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得國際奧委會三分之二的委員投票同意,一個項目才能進入奧運會。而沒有很多國家練這個項目,奧委會是不會批准的。”
武術進亞運會和國際武術聯合會,是武術走向世界的重要進程。1990年北京亞運會,經過一番努力,武術成為正式項目。“但也經歷了一番波折。”徐才向我們講述了那段幕後的故事。
他說,北京亞運會上,武術金牌都被中國拿了。到了下一屆日本舉辦亞運會時,日本方面對是否繼續保留武術項目就有了不同意見。當時日本武術聯盟的負責人做了不少工作,武術才得以保留。“武術在我們辦的亞運會上進來,如果下一屆沒有的話,以後就堅持不下去了。”那以後,屆屆亞運會都有武術,一直到現在。
武術能進亞運會是個很重要的成果,同一年,國際武聯也成立了。現在,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際武聯的正式會員,處於國際單項組織中的中上游水準。這些年來,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武術推廣取得可觀成績。 但徐才說,“要想成為世界性項目,武術必須進奧運會。”
而北京奧運會無疑是最好的契機。“奧運會在哪個國家舉辦,哪個國家就有些便利條件,可以進些項目。”徐才講了柔道和跆拳道的例子。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柔道成為正式項目。1988年漢城奧運會,已是表演項目的跆拳道,經過三屆奧運會的努力,在2000年新德里奧運會時終於成為正式項目。
武術進奧運可以說是錯失良機。一個大項要進入奧運會必須在7年前提出申請並被項目委員會通過,武術已錯過了這一時機,進北京奧運會已不可能。
“北京奧運會真是最好的契機,現在失去了,我非常遺憾。”他感嘆道。他一再強調時機問題,日本和韓國抓住了時機,而我們失去了時機。他甚至自責說,是自己在任時做的工作力度不夠,他應該反思、自省。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已為武術進奧運盡心盡力了。
武術進奧運才剛剛起步
讓武術進奧運,困難不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時機因素,武術與奧運結緣還要解決很多具體問題。一個項目必須有一套統一標準,有打分方法,而武術流派眾多,打分困難。
奧運會的28個項目基本都是發源於歐美,發源於亞洲的就是柔道、跆拳道。國際奧委會也是歐美委員居多,對武術不夠了解。“這就需要我們多做工作、多宣傳、多推廣”。
徐才說,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對武術進奧運重要性的認識。為了讓柔道、跆拳道進奧運,日本、韓國是舉全國之力。韓國把韓服、泡菜和跆拳道作為國家標誌,雖然世界上一說起中國就提到功夫,但我們把武術作為國家標誌了嗎?現在中國的跆拳道培訓班很多,武術培訓班相比之下太少了。
武術必須走進學校,不然沒有普及之日。”徐才語重心長地說,武術進學校有三大好處:一是可強身健體,對國民健康大有好處;二是可塑造民族形象;三是振奮民族精神。
徐才說,武術本身也要改革。武術太豐富多彩了,僅拳種就有一百多個。但它的科學研究不夠,應該對武術進行“簡易化、科學化”,和現代體育理念結合,和奧運要求結合,便於評判、打分。 /來源:齊魯晚報 高園 郝東智
原國家體委副主任 亞武聯前主席 徐才 原中國武術協會主席徐才先生、原北京武術隊總教練吳彬先生、監事長張有峰先生
徐才作為我國八十年代武術工作的主要領導者,對我國武術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
徐才武術發展戰略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把武術推向世界。(二)樹立大武術觀。
在我國的改革開放大幕初啟時,武術的世界前途尚未得到國人的足夠認識。一九七八年徐才訪問歐洲看到功夫和功夫影片在國外的影響。歸國後,他在原國家體委領導層的會議上提出了「讓武術征服世界」的觀點。從此,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闡述把武術這塊民族傳統文化瑰寶獻給世界的現實性和可行性。他說:「源於中國的武術自不待言也是屬於世界的。」「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這是對武術歷史性追根溯源和最終歸屬的準確定位,屬於在宏觀意義上對武術的全面概括和認識。一九八三年,徐才時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兼中國武術協會主席,他在出席全國武術挖掘成果彙報會開幕式上指出:「武術工作也要有戰略觀點,要積極發展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逐步走出一條中國式的體育發展道路,從這個戰略觀點著眼,我們有責任把武術推向世界。」這可以看作是徐才武術發展戰略思想的早期雛形。
武術從中國走向世界一九八八年,徐才在為《武術科學探秘》一書寫序的時候,概括了「武術從中國走向世界」的問題,這時可以看作是徐才武術發展戰略思想趨於成熟和完善的階段。可以說,這一理論思想既是徐才實踐工作積累的結晶,也是他實際工作中的行動指南。
樹立大武術觀,是徐才武術戰略思想的第二個方面的主要內容。這一部分是對武術的發展性探討和自身拓展的闡釋,屬於在微觀意義上對武術的重新界定和解構。徐才認為,從一招一式的技術動作或者是從健身防身的功能作用來觀察論斷武術,這是一個「小武術」。其實武術不僅只是多種門派的技術源流,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涉及哲學、倫理學、美學、文學、醫學、經濟、宗教、兵法等諸多門類和社會領域的「獨特的文化品種」。基於這種認識,他提出要樹立「從小武術走向大武術」觀,「從小武術需要規範化、科學化,大武術也需要理論工作者、文藝工作者和經濟工作者大力去探討,去開拓。」在後期的研究中,徐才就「武術經濟」的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主張。這一觀念的確立,標誌著徐才武術發展戰略思想的最終成熟和完善。
徐才武術發展戰略思想的特點在於它超前的戰略性、濃厚的民族性和科學的系統性。把武術放在一個戰略地位去考慮,這是武術理論研究和武術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全新的突破。武術根植于中國,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徐才不止一次地強調和宣傳武術的民族性,其目的在於大力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武術發展戰略思想的兩部分內容分別從兩個角度對武術事業的發展指出了方向,二者互為補充,緊密結合,從而使得整個理論思想具有了科學的系統性以及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徐才與中國武術/李成銀
2009年李德成、林素朴看望-前中國武術院院長,前亞武聯主席84歲的徐才老領導;他以高瞻遠矚,敏銳的思路講述著中國武術的發展;收益良多。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intl=1&fr=bf-res&trurl=http%3A%2F%2Fwww.hudong.com%2Fwiki%2F%25E5%25BE%2590%25E6%2589%258D&lp=zh_zt&btnTrUrl=%E7%BF%BB%E8%AD%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