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明年即將實施高速公路計程收費,調整數十年來計次收費的做法,這項政策在過去學術單位的論文排版調查中,其實已經獲得多數民眾的認同。
惟這種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以及調整民眾短程借道國道習慣的正義原則,卻可能引起台北地區、台中地區、短程、通勤族的不滿。
如果回到高速公路收費後二項主要支出,包括新建國道基金、道路養護經費等二大項,使用里程長本應付較多養護費用,方符合公平精神。但由於目前高速公路匝道,在民意要求下已經氾濫到間距極短,早不符合高速公路標準;民眾借道高速公路進行鄉鎮區間移動的旅次增加,降低高速公路應有服務品質;當民眾習慣使用高速公路短程移動時,進行計程收費,自然引起台北市、台中市、短程、通勤族的反彈。
因此,開始有學者提出,每日歸戶加上免費里程及階梯式費率的二項收費情境,取代單一費率情境。經由學術單位計算的這兩項新情境,背後隱含另一種不公平。例如免費里程,就是為了回應每日短程借道國道的通勤族的不滿。階梯式費率,則以處罰短程、鼓勵長程作為理由,但這種方式不就是鼓勵民眾利用機動車輛進行城際運輸,與交通部長期推動的軌道運輸及大眾運輸政策相違背嗎?
當然不同情境各為其主,如果交通部採取免費里程或階梯收費,自然會有熱心的阿宅協助試算每趟旅程的省錢祕技,以逃避收費,最後高速公路的旅次,將移轉至市區道路或省道中,將新的交通問題,轉移到地方政府的交通主管機關。
目前證所稅抓大放小、或是郭台銘繳稅太少的爭議,都因為不同方案民眾搞不清楚,複雜的情境試算引發民眾焦慮。政府與民眾的對話,如果還要透過複雜的計算公式,甚至還要透過手機APP計算,才能決定每趟旅次的行駛路徑,這樣的運輸系統規畫未免整死人。
筆者認為,計程收費單一費率,才能真正落實國道使用者的公平正義,我也相信已經享受一段長時間的國道免收費的台北人,以及受到計次收費不公平待遇的台南人,都應該勉強接受、或同意計程收費。過去的民調也顯示,民眾在使用者付費精神下表現的理性態度,主政者不用太多慮。
交通部下一階段應該要和民眾溝通的,是單一費率的費率,過去已有學者研究顯示,每公里零點九元是用路人願意支付的費率,超過每公里一元,民眾就不願意接受。因此具體建議交通部,不要以國道興建營運損益兩平為理由訴求費率,而應站在民眾角度思考費率標準,尤其對那些短程通勤旅次及物流車輛每天增加的成本,都應站在庶民經濟觀點計算費率並研擬說帖,落實使用者的公平正義。不要又毀在複雜的情境試算,計程收費單一費率清楚明瞭,實在不宜橫生枝節,以免又成為馬總統口中的政策溝通不良。
哈佛聽打‧逐字稿陳愛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