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8 23:49:51| 人氣1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是誰唯恐天下不亂?

我們誠懇建議,國際熱錢的套利,應適而可止。而想買進這一些危機國家的公債,其實以現在這麼低的市價論文排版,如果已評估過風險承受度,也可以考慮買進了。

最近,我們從編譯國際新聞中,逐步發現,國際金融機構對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承受能力、與對於主權危機國家的債務危機認定標準,有越來越低、對情勢的感受似乎有越來越緊張的趨勢。

自去年下半年起,不管是對希臘或西班牙的國家債務風險,判斷國家公債違約風險是否已經發生,大都是以兩個指標為標準:一、以這一些國家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勢,為危機判斷的主要依據,當這一些國家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高於6%之後,就是代表政府公債發行發生募款困難、債券價格已有大跌的風險。二、但在此同時,必需也是歐元也同明顯貶值;這兩條件同時成立,才能算是這個國家發生了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因為它的公債價格大跌、政府能募集到的資金較少;因為歐元貶值,也才能算是這一個國家的債務危機,已經影響到歐元區的金融穩定。

貳、市場已經感染得這麼快了嗎?

最近,我們由國內外的訊息中,相關報導蒐集之後;我們認為,國際金融投資機構或是避險基金的研究操盤人員,對於近期某一些,我們認為沒有達到上述這兩個標準的市況發展,似乎越來越沒有耐性、也越講越悲觀;對於歐洲國家公債違約的風險,似乎已經可以用驚弓之鳥、風中殘燭形容。這一些手握幾千億資金在全球金融市場進行投資與套利的投資機構,他們對於風險的判別,已經不再是只有公債殖利率與歐元兌換美元匯率這兩個指標。

即使這些機構也是續用此些指標,但其判定的上限,已似乎不是公債殖利率的6%了;只要歐元區國家一有風吹草動、如經濟數據稍有不佳、或是數據沒有達到他們認為的主觀標準,就會將這一些訊息與這些國家的債信相連結,然後將結果歸於債信危機、最後造成各國股市挫跌;換句話說,現在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稍為出現一點不佳信息,就被戴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帽子,算在希臘與西班牙等有可能會有發債困難國家的帳上。

最明顯的個案是6月7日周四,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德國今年4月份出金額,金額為900億歐元,只是這個月資料呈現的趨勢是,今年首度下滑;但其實,其外貿順差還有161億歐元,比上個月明顯成長、亮麗的表現;但卻被解讀為出口成長不再,最後也把次日歐股大跌的帳,也算到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算到這頭上來了。

6月13日周三,我們發現這一些機構對於歐元區國家的十年期的殖利率認定標準是越來越來越驚悚,連意大利、甚至荷蘭、德國與法國多被點名,成為危機的入幕之賓,進入闈場、準備出考題進行大考,如圖一



(圖一:意大利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日資料曲線圖)

我們再由四月份時談起,我們記得,是荷蘭的經濟成長數據不如預期,國際信評機構就開口,荷蘭的國家債信評等可能會失掉歐元區最優等級的信評,硬生生地就是將這一種單一個經濟數據與債信連在一起、想把荷蘭也拉進來。其實到今天,荷蘭十年期的公債殖利率也只是由低到1.45%以下反彈一下下而已,但是他們好像是看到密佈的危機疑雲由希臘、西班牙擴散到意大利再到北歐國家去了。如圖二。

同樣,意大利的十年期公債,從今年5月起,十年期殖利率還在4.5%左右時,國際金融投資機構就先天下之憂而憂,開始指名道姓、公開關心與關懷與審問;最近意大利這項指標終於也已在發債前後接近6%,危機的發展「美夢成真」。如圖三。上周二西班牙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到6.8%,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惠譽信用評等公司(Fitch),又放了個馬後炮、從背後補上一刀,調降18家西班牙國家銀行的信用評等;任憑西班牙總理怎麼樣說破嘴、差點沒把喉嚨扯破、也沒人相信他說的話;西班牙總理說,這不屬於西班牙國家紓困、而是金融救援充實銀行體系的資本,是屬於銀行風險監理的做法。但是,大家現在似乎只相信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的講法;我們越來越覺得,曾幾何時,國際金融投資機構對於信評公司是如此地唯命是從,這是在過去全球金融市場多頭行情中,是很少有的事!

哈佛聽打‧逐字稿陳愛君

台長: 陳愛君
人氣(18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