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30 18:00:23| 人氣3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含)以前的報章雜誌詩選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笠》雙月刊第266號,出現於「新世紀青年詩人展」專輯,入選詩為〈碩果〉、〈燕子:一行組詩五首〉。《乾坤》季刊則是第46期,「台中詩人小集」專輯,入選詩為〈蓮與玫瑰的對話〉、〈致吳爾芙〉。

  還在台灣詩學的「吹鼓吹詩論壇」上閒晃時,詩論和詩作有一些在《吹鼓吹詩論壇》半年刊上。

  事實上,在參與網路的詩發表與詩創作之前,我是想在平媒找機會的。我投稿兩首詩作給我喜歡的「台灣日報」,他們很重視詩,副刊會有「台灣日日詩」的專輯。俳句組詩〈吾見台灣欒樹〉、小詩組詩〈託物三首〉兩首都上了。後來,台灣日報的虧損愈來愈嚴重,宣布關門大吉,我一時找不到報紙可投新詩,於是,只好在網路論壇混。混了滿長一段時間,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於是,試著嘗試改投聯副,較短的中篇詩〈養貓〉也上了。說實在,文學獎不算的話,我新詩也就只投稿過這三首,文學獎老是摃龜,看來真應驗了方群老師的說法。

  發現投其它報紙也可以,就不想玩論壇了,玩論壇的進步空間太小,搞到後來是以「官位」評斷詩的好壞以及詩評說的有沒有道理,自然沒什麼好切磋。我對詩創作的自律算嚴,基本上都只是在網路上貼,要寫很多篇才會有一、兩篇滿意的,才會考慮是不是要投稿。再加上在台南渡過悲慘的一年,創作量極低,後來回台北後又以散文為主、小說為輔,差點忘了要寫詩。所以,本文呈現的詩作詩論刊登狀況,全都在2008年之前。

  最後補充一下我在《吹鼓吹詩論壇》中的作品。論壇1號,詩型介紹詩論〈看見最美的畫面──極致精簡的一行詩〉,以及選詩〈一行詩十首〉。論壇2號,2005年度論壇詩選的〈蓮與玫瑰的對話〉。論壇3號,「詩的應用」專輯當中的詩論〈詩中有真味,常伴旅程中〉。論壇4號,「贈答詩」專輯詩創作有兩首,〈討亞利安星球生物之檄文──致方群老師〉、〈後山風景──贈徐慶東老師〉,還有論壇詩選的部份,〈給你的〉系列三行組詩前十首。論壇6號,2007論壇詩選(下)的小詩〈不散〉。論壇7號是預言詩專輯的〈六十甲子籤──八行組詩〉的前三首。論壇6號選詩時我還在論壇,出刊時已經離開,接下來就沒在該論壇發文投稿過了。

  詩是練習文字的好方法,不過,新詩本身是很有侷限的不健全文類,所以,個人認為創作不宜集中在新詩上面,很多散文家都是詩人,他們就是用全方位的散文突破已經無啥新意的新詩。

  考量很久,新詩的文類當中,我個人想投入的大概就是童詩了,孩子寫的童詩。最原始龐大的力量,最有創造力,還沒被污染的,非兒童創作的童詩莫屬。童詩教學是很有意思的事,不僅可以欣賞到兒童豐沛的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兒童對語言以及文學的愛好。如果能像徐慶東老師這樣用童詩來激發兒童的觀察力和思考力,應該是很不錯的路了。

  另外,關於詩的整體,我現在正投入的部份是詩更本源的部份,所以往傳統找尋,研究什麼是好詩甚至說什麼是好的文學作品。所以,詩論和詩創作目前同步在我的研究範圍中,預計會將研究結果寫成《原泉詩解》。因為同時有其它文類的創作或研究計畫,沒人資助這個「原泉詩解」研究計畫的話,可能要等三、四年才能看到成果;如果願意資助,一年得到成果就沒什麼問題了。願意資助者,請在「古嘉作品集」新聞台留言版留言,並寄E-mail聯絡我:thankfish@yahoo.com.tw,謝謝。

台長: 古嘉琦
人氣(3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足跡所至有圖為證 |
此分類下一篇:雙封面編排的高中校刊
此分類上一篇:採訪撰稿──高中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