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前,在編寫成語故事的時候,看到教育部成語典所解釋的成語「三長兩短」的典源以及成語說明,愈看愈疑惑。
成語典上說:
原指說長道短。※語或出元.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詞。後用「三長兩短」比喻意外的變故。
「三長兩短」一語從「長短」一詞演變而出。「長短」一詞本來有「是非」和「意外變故」兩個意思。例如:「我們不要說人長短。」指的是不要道人「是非」。「登山如果不小心,萬一有什麼長短,那就不好了。」指的是「意外變故」。
「長短」一詞配上「三…兩…」這種構詞法,變成「三長兩短」之後,仍然具有這兩種意思。例如元代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詞:「著甚來由,惹別人、三長兩短。」指的便是說長道短的意思。至於像《平妖傳.第五回》說:「萬一此後再有三長兩短,終不然靠著太醫活命。」指的則是「意外變故」的意思了。
就今日用法而言,「三長兩短」較常被用來形容「意外變故」。這個成語的語形多變,也可以作「兩短三長」、「一長半短」、「一長兩短」、「三長四短」等,用法與意義都差不多。
解釋一下教育部成語典上讓人困惑的地方。
「『長短』一詞本來有『是非』和『意外變故』兩個意思」這句,之後的舉例解釋,無法證明該句是否成立。成語典上舉的例子是現在的造句,而非從古代著作之書證上來,因此無法證明以「長短」當「意外變故」解的時間從何開始,到底是不是在「三長兩短」之前。如果是在之前,成語典的說明有可能成立,因為「三長兩短」有可能是從「長短」擴張出來的詞;若在之後,恐怕沒辦法駁斥「長短」當變故解是因為由「三長兩短」這個詞結縮而成的。
「長短」不見得等於「三長兩短」。在第一字與第三字是數字的四字詞彙當中,有些在拿掉數字後,和原本的詞義並不相同。比如,三姑六婆不能說成姑婆,五花八門不能說成花門,七嘴八舌不能說成嘴舌......「長短」一詞在早期就當長處與短處的合稱在用,拆開來加動詞或者加虛數,「有時」(並非全部)也有同樣的效果。根據這個邏輯,三長兩短的長短,的確有可能一開始就是當成長處與短處在用,使三長兩短可以解釋為說長道短;不過,這也有時間先後的問題。假設「三長兩短」在詞義解釋上,以「意外變故」先於「說長道短」,那麼就說明了「三長兩短」與「長短」在一開始其實是兩個無關聯的系統。被混用是因為構詞變化上的湊巧。「長短」在構詞上可以做「X長X短」(X為虛數),剛好有人加了「三」和「兩」,造成同詞異義的狀況;在之後,當意外解的「三長兩短」才因被混用而節縮為「長短」。之後,「兩短三長」、「一長半短」、「一長兩短」、「三長四短」等詞,再由「長短」擴張出來。
所以,若三和兩是虛數,「三長兩短」的由來是什麼,還必須考據出真正的典源,以及更多書證。本人古書讀得太少,不敢妄下斷論。
也有不少學者將「三長兩短」的三和兩當成實數,意指無蓋的棺材,底與左右是三片長板,頭腳兩側是兩片短板。如果有意外,就有可能進棺材。古代諱言「死」,所以有各種婉曲詞來替代死,三長兩短是其中之一。至於,棺材板的蓋子到哪兒去?有幾種狀況。有一說是忽略此點;另一說則解釋,意外不見得會讓人死掉,所以棺材蓋還沒蓋上。
近來聽聞一個說法,也頗有道理。該文作者在《禮記•檀弓上》,讀到:「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他認為「三長兩短」來自此記載。說是古時棺木不用釘子,而是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換句話說,三長兩短還是指(廣義的)棺材,只是可以用此解釋棺材蓋到哪裡去的問題。
( 參看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7042703272.html )
探究至此,我仍是無法解釋「三長兩短」的典故由來,自然也沒辦法寫故事。雖然沒辦法捏出一個成語故事,確認現在「三長兩短」是指「意外的變故」這點,倒是沒有問題。至於這個成語的典故,請莘莘學子不必擔心,大考不敢考這種有爭議的東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