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09 14:00:00| 人氣4,7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中無事便自觸處逢春——[莊子與你]4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何謂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齊物論〉第九段)

 

  既然人都活在他有限的個人經驗中,或說夢中,而受其遮蔽阻隔,不能跟他人相通;那人與人間的生命交流,豈不就絕無希望了嗎?如果人生的真相果然就是如此,那絕對孤單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活的?而歷史上那些心心相印的愛情,相知相惜的友誼,難道都是騙人的嗎?

莊子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他之所以作如此極端的論證,其實意在幫大家釐清相知相通的真假。那麼請問假從何來?根本原因就在人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去歸納出一些自以為是的道理(如我對你有恩,你就該對我報恩),然後憑這道理去期待、要求,若對方回應不符期待就失望生氣。結果總不免造成別人壓力,也帶給自己煩惱,這不大大違背人我相知相愛的初衷嗎?

所以莊子首先教人放下一切自以為是的預期,於是沒有意也就不會有意外(孔子也說「毋意」),沒有希望也就不會有失望。這樣人際交往就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縱然無緣發生正面的相知相愛相信,至少不會有負面的失望受傷怨仇。然後,就靜待正面的相知之緣來臨罷!

當我們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不相知是正常,相知才是偶然的例外),一個奇妙的相通之緣就可能會發生,那就是:若雙方都有此心理準備,則就算不相知也已經是一種相知了!因為雙方都完全諒解,甚至為這不相知或誤會道歉,那豈不就是一種生命情意的溫暖交流了嗎?這就是所謂「是不是」(把不是的也變成是)、「然不然」(把不然的也轉為然)。當然,如果彼此偶然相會(正如徐志摩的詩句: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而投影在我的波心……)產生驚鴻一瞥的驚喜,固然好(是若果是也,則是之);就算無此相遇(例如有人還沒做好這心理準備),也絕無遺憾(異乎不是也,亦無辯)。這就稱為「和之以天倪」。

「和之以天倪」可說是本段的要旨所在,其意略同於第四段的「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所謂「天倪」就是指「天鈞在當下顯露的端倪」。天鈞是無形的(如七色在輪盤上快速轉動就化為白色),但會在每一個當下因幾呈現,如何因幾呈現?關鍵就在當事人要懂得放下個人有限經驗的束縛,不預期不強求,而順應時幾,與當下事實相遇的人通情,則每一度乍然相遇,都自有天光雲影之美,人生也自可以觸處逢春了!於是人我間的可能對立,就都被我們當下化解(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一切人間的規範習氣都被放下(忘年忘義)。就能領悟人間本無事(「振於無竟」,「竟」即「境」也,我們原都來自無何有之鄉),我們又何必徒然生事呢?(「寓諸無竟」,還是回歸那無事的境界罷!)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