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29 15:29:12| 人氣7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山行] 龍年迎春 雙武初探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大武稜線上的樹冠層

[楔子]

該怎麼說這趟行程 峰迴路轉一波三折的經過呢?
不過不管計劃怎麼變 結果是好的 就該心滿意足了

去年十一月起 就提出計劃 春節要去走南北大武這條稜線
十二月 定命為雙武迎春 但顯然對朋友們沒什麼吸引力
西巒回來後 除了我和柴犬外 依舊沒人要一起走雙武
心一橫 打算就兩人出發之際 哈克在臉書留言 表達意願
然後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 人數扶搖直上 變成了六人的團
原來是因為高山降雪 玉管處把申請新康的隊打了回票
於是新康團不想春節家裡蹲 轉而想加入雙武迎春的行程
倉促決定了包車和採買 畢竟過年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初二晚上屏東集合 初三一早上山 祁求老天給個好天氣

[一波三折]

出發的早晨 天氣陰 直到佳平檢查哨 霧都還沒散去
遇到另一隊中山6人也要上南大武 正要去來義補辦入山証
於是我們先往佳興出發 進了佳興村陽光才遲遲露臉
才剛額首稱慶會有個好天氣 卻立刻遇到了大麻煩

跟著上河的地圖顯示 我們在過佳興村後的第一個路口右轉
之後在第一個路口左轉 下到一半 就在一個髮夾彎刁車了
後輪一開始空轉 我就驚覺有異 下車查看 果然動彈不得
一問之下 才知這車不是四輪傳動 再踩油門 只會陷得更深
於是大家在下陷的左後輪墊石頭和樹枝 合力在前頭推車
由於沒法直接墊在輪胎下方產生磨擦力 後輪只有愈挖愈深
我腦袋一轉 問司機大哥有沒有千斤頂 把後輪頂起來
就可以直接墊石板在輪胎下方 果然這招有用 後輪脫離坑洞
過了髮夾彎再往下 才發現此路不通 農家旁是一個大崩塌
距離瓦魯斯溪溪底還有百米落差 然而連回車的空間都沒有
再次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就在這時 聽見有車聲靠近
原來不只我們下岔了路 中山也下錯了路 沒料到後面又來一車
一問之下是台北來的 台大和輔大聯隊 南大武可熱鬧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回到岔路 車道走稜線又到一農舍岔路
台大隊直接衝下溪底 而我們在農舍主人的指點下回頭
回到柏油路後 續往泰武方向行駛 進入下一個右邊路口
怕再刁車 於是提前在一個大陡下轉彎前下車整裝
此時距離預計出發時間 已經足足晚了兩個小時 

寬大的河床只剩一道淺流 對面只有個破工寮  看不到登山口
拿出GPS定位竟然偏移1K以上 只有拿出傳統的地圖和指北針找路
決定沿左岸 往上游尋找林道入口 轉過了山壁 林道終於出現眼前
正式踏上林道 已經消磨半天 今天預定營地是到不了了 隨遇而安吧



枯水期寬平的瓦魯斯溪溪床

[計劃趕不上變化]

林道很好走 瓦魯斯溪寬大的河床一路相伴
過了文丁山的登山口 由陽光走進迷霧之中
再拿GPS定位才想到偏移應該是圖資系統的問題
還好雖然沒用過但總有一些概念 校正回T67的系統後
果然就準確地把我們的位置標定在林道上頭

佳興山莊 是林務局留下的鐵皮工寮 也是南大武的前哨
水源在山莊門口往前直行50M處 是一泓淸澈乾淨的活水
四點到達 裡面已經有兩組人進駐 一組是台大輔大的聯隊
原來他們的司機先生勇猛地下了溪床 還一路開到登山口
想想如果我們有這等好運 現在應該能追上原訂的進度吧
另一組人 搭了帳篷在床版上 今天單攻南大武還沒有回來
床板看似完整但危機四伏 哈克踩上去 立刻跌出一個洞來
看來我們還是乖乖地打地舖 比較安全

直到我們躺平入睡 都還不見單攻的隊伍回來 有點心懷忐忑
就在快睡著的時候聽到一個中年男人說道 [夭壽 叫恁嘸倘去] 
之後就模模糊糊地睡著 直到三點多有隊伍起床準備出發才轉醒
此時突然嘩啦啦地下了一陣急雨 然後天色才慢慢清朗起來
昨晚遲歸的山友是來自基隆 聽說上攻稜線時風強雨驟 險些失溫
直到下山的前一刻 西天的雲海中才浮出了火燒般的璀麗夕陽
有了這美好的瞬間 之前的淒風苦雨和之後的摸黑夜路才顯得值得

早餐過後 哈克表示身體不適 於是大伙研議接下來的行程
由於出發就落後進度 再加上未來的不確定因素 著實讓人沮喪
SAM也說他的腳昨天走林道時扭到了一下 也有些不舒服
就在商議維持原行程  且戰且走或原地留下的三個方案時
哈克嘩啦的一聲 吐了出來 這一吐可把我們都嚇到了
當下決定要留在山莊 視情況明天單攻南大武就好
然而 一吐之後  哈克反而覺神清氣爽多了 可以走看看
看看時間已拖晚了 只有放棄縱走 揹水上路 南大武悠哉行就好

想想從昨天的延遲到今天的波折 冥冥之中就註定得更改計劃
莫非是自己的信心不夠? 還沒有準備好走完這一條稜線?



桑留守島

[尋尋覓覓登山口]

上路後天氣晴朗 今天的目標只走到林道盡頭 完全沒有行程壓力
對山拉出一條長長的稜線 起伏有致 稜尾的山腰聚落一座山村
清晨一道溫暖 灑落著金色幸福 小村中應是雞犬相聞迎接新的一天
比對地圖 山間小村名叫泰武 沿著日湯真下來的稜線 倚著桑留守山
對山的路正是往北大武的林道山徑 一直不知道原來泰武村的海拔那麼高 
那原是三天後下山時會經過的道路 如今只能遙遙相望 徒呼負負

之字盤旋而上 來到吐蛇流登山口 很特別的山名 終於看到南大武的山頂
時間太寬裕 在這小小的山頂待了半個多小時 真是太過悠哉了
離開吐蛇流後 沿林道續行一段 發現一個寬大的營地 綁標在左側上切
於是歡慶可以紮營休息了 但算算路程和時程似乎還沒到登山口
輕裝上探發現只是一個上切之字林道上方的捷徑 於是繼續往前探
這輕裝一探 竟走了半個多小時林道 依舊沒有發現登山口的蹤影
林道間有好幾個好營地 但似乎都不像傳統登山口營地的樣貌
經過了一個鞍部後 樹上噴了林班的紅漆 右側似乎有路可以上切
再往前 林道變小變差 但卻好似無盡地向前延伸 心中覺得不太踏實
用GPS定位後發現 果然早就過了登山口的位置 來到稜線的左側

回頭 哈克和柴犬也跟了上來 然而他們也找不到登山口的正確位置
如果真的找不到登山口 看來只有從林班噴漆處直接切上稜線去
打算回去揹裝備前來紮營時 發現手機竟然不見了 真是多災多難
手機究竟是掉在我卸背包的地方 還是在我最後止步的林道上
亦或是路途中的任意點 司機的電話存在手機裡 如果找不到麻煩還不小
死馬當活馬醫 先回到林道的折返點去看看 再一路找回卸背包處吧
結果運氣不錯 竟然才回頭不久 就看到掉落在林道上的手機
而開心回程時 竟然意外地發現了 所有人都視而不見的登山口

登山口並不是在林道的盡頭 而是在林道的鞍部旁邊 直接接稜上攀
入口被一叢芒草擋住 而登山口旁接續的林道又平又寬 是絕佳的營地
我們三個人剛剛就在這寬平的營地 待了好一段時間討論登山口到底在哪
竟然三雙眼睛都沒發現登山口就藏在旁邊 實在有點啼笑皆非

搞定了今晚的營地 霧倏地彌漫了起來 不久陽光透過霧氣灑落林間
人間的不安和繁瑣 瞬時凝結靜止 在神聖的光芒中得到了慰藉和救贖
突然想起昨夜聽到遲歸的人敍說他們見到的夕陽 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



[登頂]

摸著早黑 往南大武山頂邁進 隨著高度的上昇 隱約見到山下的燈火
像天上的星星 疏遠又擁擠 那麼近又那麼遠 想起羅青的詩-答案
天漸漸亮了起來 我們也穿過了樹林 進入了芒草和白木交雜的瘦稜
火吻過的山頭總會留下一片白木為禱 各處的白木林都別具特色
這兒的白木在瘦稜上列隊佇守 伸展著歡迎的邀請姿態 接待稀少的行者
腳邊是野蠻的芒草 遠方是文明的人間 頭頂是眾神的世界 我們是朝聖的人

上稜之後 箭竹取代了芒草 圓柏的綠冠替稜線戴了一頂高帽子
四面展望的前峰山頂 向北高眺南北大武的峻容 向南遠望迤邐而行的山稜
腳下瓦魯斯溪壯闊的河谷直奔向海 一簇一簇的聚落撒在人間的棋盤上
當此壯濶的景色 不自覺地就忘了目的地-南大武山頂 還要一個小時的步程

過了前峰 最驚險刺激的一段來臨 由於稜線如刃般地瘦 只能從右側斷崖繞行
距離雖然不到十米 但踩點並不穩固 輔助的拉繩綁在會晃動的圓柏樹頭上
頂著只有腳尖寬的踩點 在岩壁上貼過身軀 低頭就是不見底的山谷
如果是重裝要過這樣的地形 心跳指數應該會飆到破表吧

南大武山頂雖然不若前峰有360度的展望 但可以遠眺整個高高屏
同行的朋友眼尖 立刻找出了佛光山 八五大樓 還有小琉球
由於覺得心願未了 我和柴犬 哈克順著往北大武的稜線探了一小段
箭竹的密度急遽上升 面對可望而不可及的斷稜 柴犬嚷著228要再來一趟

下山 覺得比上攀的路途更遙遠 可能因為上攀時總有個目標在激勵著吧
回到凌晨看山下燈火的點才發現 這兒展望還真差 視線所及盡是雜木和枝條
但惟有在夜幕的掩護下 閃耀的燈火才能滲過樹林的守衞 攫取了我們的雙瞳
山裡的最後一個晚上 燃燒的營火依舊 朋友的談笑依舊 什麼時候會再回來呢?



[預約]

回程一路回望南北大武間的稜線 仔細地記得他的模樣 盤算再回來的日子
路經文丁山 記錄上來回要近一小時 聳恿了半天 沒什麼人想去
動口不如動身 結果除了哈克外 大伙都跟了上來  只花了十幾分鐘就攻頂了
文丁山頂有三面展望 還可以回顧南大武山容 不撿真的太可惜了

俯瞰瓦魯斯溪底 蜿蜒如巨蠎 有越野吉普車在寬大的河床上飆溪
台灣的荒溪型河流 實在太可怕 處處顯示著自然的力量的偉大
下至溪底 三天的晴天 讓溪床更顯乾涸 竟然發現烤得紅透的石板蝦

此時南大武頂著一片雲帽 本想等待雲散去 再回顧一眼尊容
無奈這頂雲帽久久未散 可能是迴避不見 是為了等我們再回來尋訪他吧

台長: 小麥
人氣(78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探勘 |
此分類下一篇:[山行] 二度成廣澳
此分類上一篇:[山行] 雙茆巒人之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