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小舖 ( 菲菲 )
參考引用:康健雜誌《你不知道的8個喝水祕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843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在缺水的狀態下,會出現大腦萎縮的狀態,而且失水愈多,腦部萎縮愈嚴重,甚至跟患病2個多月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一樣。還好,趕緊喝上兩杯水,大腦就會逐漸恢復原本的狀態。
水分不足時,身體不一定會用口渴的方式告訴你,而是不知不覺地從其他地方吸收水分。
1. 睡前喝水,可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
血液中有七成是水分,身體缺水時,血液就會變得濃縮、黏稠、影響血流,身體就必須提高血壓、縮小血管。睡覺時,身體依然會因呼吸、排汗等排出水分,這7~8小時中卻無法適時喝水。哈佛大學的研究曾發現,早上6~9點是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中風的時刻。
不過,為了避免有些人半夜起床上廁所會影響睡眠,或老人家可能有跌倒的風險,所以除了腎結石的人外,只要睡前1~2小時有喝水,並且早上起床時立刻喝水,也可達到預防血管阻塞的效果。
泡溫泉或三溫暖前最好也先喝水,這些活動也會流很多汗,血液變濃綢又遇到高溫的環境時,會增加心血管的壓力。
早起的第一杯水,也別用果汁、牛奶、咖啡或奶茶取代。腸胃科醫師說,果汁、牛奶算是食物,喝下去後腸胃就得開始消耗能量去消化這些脂肪與糖分了。而空腹喝茶與咖啡則易傷胃。
2. 一起床就喝水,改善便秘
早上喝一杯水有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秘,若前一晚先把水擺在床頭,一坐起床立刻喝下去,效果加倍。
腎臟科醫師說,身體從躺著到坐起來時,腸子會因站立反射而開始蠕動,把握這個時候立刻再喝下一杯500cc左右的水,效果會更好。
常溫冷水比溫開水更能刺激腸子蠕動,但勿低於常溫,太冷的水反而會抑制腸子蠕動。
至於喝溫鹽水,醫生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加鹽有助排便。加上睡眠中身體已經消耗許多水分,所以喝鹽水反而會令人更加口乾,尤其早晨時血壓通常較高,血壓高的人最好還是喝溫開水就好。
3. 運動前先喝水,表現更亮眼
運動前就先喝一杯水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運動的目的是訓練肌肉並增加血液循環,當血液中水分充足,運動時血液流動才會更順暢,供應肌肉與細胞充足的氧氣與養分,讓運動表現更好,不易疲累,也可避免中暑。
4. 喝酒時,也要多喝水
酒精含有利尿的成分,喝下啤酒時感到清涼暢快,喝酒後猛跑廁所,排出的都比喝下去的多,因為酒精成分已經悄悄地把你身體其他地方的水分帶走了。而且酒精會使血管擴張,體溫上升,也容易造成大腦跟身體缺水。
因此喝酒的同時,也別忘了同時補充水分,可以減少隔天起床後口渴、皮膚乾燥的情況,也有助減輕隔天的頭痛。
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以及含高量鉀或檸檬酸的果汁,都有利尿作用,會帶走身體多餘的水分,因此不要把茶、咖啡、可樂算入每天所需的水分中,最多只能減半計算。
5. 焦躁疲憊時,喝杯水立即頭腦清醒
中醫診所中醫師說,水具有穩定、滋潤、降火的功能。只要缺水,就會有燥與熱的表現。除了口渴,舌頭或嘴唇太鮮紅、乾燥、手心與腳掌發熱、乾咳、便秘等情況,都可能是身體缺水的表現。此外,眼睛或皮膚乾澀,也需要多補充水分。
突然感到沒來由的疲累、情緒焦慮、暴躁、或者大腦沈重且注意力無法集中時,也可能是缺水的表現,試著喝一杯水來恢復活力。老人家改變姿勢而產生姿勢性低血壓的暈眩時,也可能是缺水造成血液量不足所引起。
一天平均約要喝2000cc左右的水才夠,但應平均分配在一天當中補充,讓身體隨時都不缺水。也要依照活動量做調整,像是泡熱水澡、夏天長時間在外或待在冷氣房內,都要多補充1~2杯水。
醫師提醒,有些人覺得水很難喝,是因為水分運送及消化的功能較差,只要喝完一杯水就覺得肚子脹、不舒服。所以,如果覺得喝水很不好喝,也可能是脾胃功能不佳的訊號,就要針對根本的問題就醫改善。
醫師建議,以一分鐘喝1西西水的速度飲水,或是以身體體重計量,每1公斤補充35~50西西水平均分配在一天當中補充。
6. 天黑後才煮開水,水質最佳
醫師建議,最好晚上燒開水,水質會最佳,因為水管一整天已經被大量用水清洗乾淨了。早上起來若立刻燒開水,水質最不好,因為水管靜置一個晚上後,容易沈積各種髒物、雜質。
此外,用來消毒自來水的氯在接觸水中的有機物時,可能會產生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三鹵甲烷。所以當開水煮沸至100度時,要打開蓋子多煮3~5分鐘,以去除水中的三鹵甲烷。
當水煮沸打開蓋子後,你別站在旁邊,並且要同時打開抽風機。因為三鹵甲烷揮發成氣體時吸入,比溶解在水中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由於無法確定水管中是否含有過量的鉛,醫師提醒您可考慮加裝濾水器。
7. 大口喝水,等於沒喝,切記要小口喝
不管是不是大量流汗後,只要喝水時,都要小口小口地喝,因為一次灌下太多水時,腎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便會加速排尿的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地。而且喝水喝太快,也容易引起脹氣。
8. 瓶裝水真的容易長細菌
醫師提醒,只要是瓶裝的飲料,開罐後都很容易長細菌,儘量不要嘴巴貼著瓶口喝,水瓶未經清洗不要連續幾天都重複使用同一個瓶子。也不要將瓶子放在車上日曬,使塑膠瓶內的化學物質溶入水中。
即使是水壺,也要記得每天清洗吸管與瓶身,不鏽鋼的材質則比塑膠的好。
胃腸不好的人,怎麼喝水?
最好的方式是,餐前半個小時喝水,這樣可使腸胃道做好消化食物的準備。而餐後要等待2個半小時才喝水,避免水分稀釋胃液,不利消化。
尤其是胃灼熱、胃潰瘍的人,因為水可溶解胃中自然分泌的重碳酸鹽,成為胃酸通過胃壁黏膜的緩衝劑,水分不足時,胃酸的緩衝消失,胃酸就會侵蝕胃壁,造成胃灼熱。
腎臟病患者怎麼喝水?
腎臟病患者、肝硬化合併腹水或者心臟衰竭的患者,因為腎臟無法正常代謝水分,因此需依照醫生指示限定每日喝水量。
遇到很渴的時候,可以用含冰塊的方式,緩解口渴的感覺,並同時控制水分攝取。而服藥則改在吃最後一口飯時,配一口湯一併服用,一般人用200cc的水吞藥,對腎臟病人來說可能多了些。
但除此之外,依然要注意尿量,當發現攝取水分兩天後,排尿量沒有跟著增加,且出現水腫、體重增加約2公斤、容易喘的情況,就要就醫。
喝冰水的壞處
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刺激胃腸,使胃腸的蠕動加快,甚至引起腸痙攣,導致腹痛、腹瀉。正常人喝冰水,尤其是帶甜味的飲料,在空腹的情況下飲用後,胃病自然不請自來。
對於老人來講,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喝冰水除了引起胃部不適,可能還會引起腦血管的痙攣,從而引發心絞痛等。
醫師建議:
1. 常人盡量不飲或者少飲溫度過低的冰水,即使在炎炎夏日裡,可以把不直接裸露在外的白開水放到冰箱裡稍加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或者用手測量冰水溫度不冰手時可以飲用。
2. 老人、小孩最好忌食過多冰涼品。老年人腸胃蠕動慢,血液循環較差;至於小孩,全身熱量少,腸表面的容積和體積也小,吃太多冰涼食物會因體內溫度降低,會刺激腸胃內壁,血管收縮,使得腸胃血流量降低,減少消化酵素的分泌,影響腸胃消化能力,相對地,營養吸收力也轉慢,久而久之容易引發腸胃疾病。
3. 女性在月經期間,即便暫時不會引起腹痛等不適,也不要飲用冰水。在吃冰的同時,子宮溫度會降低,這時我們的大腦會命令脂肪去保護子宮,所以常吃冰,脂肪會一直集中在小腹。另外,因為常吃冰,使子宮受寒,如此會不容易受孕,甚至是不孕!
醫生提醒:
因為冰水雖然會帶來暫時的舒適感,但不容易滲入細胞,還可導致汗毛孔宣泄不暢,肌體散熱困難,極易引起中暑。
當身體滿頭大汗時,正在排泄身體燃燒後所產生的垃圾,這時如果直接吹冷氣或喝冰水,會使身體局部的感覺器官很快冷卻下來,並且將這個信號傳送給大腦,身體隨即終止其原有排除垃圾的工作,那些還沒有被排出的垃圾則被留在身體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