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以上提供拍攝照片的友人《賽小門》
拍攝地點:法國
文:龍應台
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曾經相信過愛國,後來知道「國」的定義有問題,通常那諄諄善誘要你愛國的人所定義的「國」,不一定可愛,不一定值得愛,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經相信過歷史,後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後朝人在寫,後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後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 進的扭曲變形移位,使真相永遠掩蓋,無法復原。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後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純樸的農民工人、深沉的知識份子、自信的政治 領袖、替天行道的王師,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蠻,而且野蠻和文明之間,竟然只有極其細微、隨時可以被抹掉的一線之隔。
曾經相信過正義,後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曾經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後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經不起權力的測試:一掌有權力,他或者變成當初自己誓死反對的「邪惡」,或者,他在現實的場域裡不堪一 擊,一下就被弄權者拉下馬來,完全沒有機會去實現他的理想。理想主義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權力腐化;理想主義者要有能力,才能將理想轉化為實踐。可是理想 主義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幾希。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譬如國也許不可愛,但是土地和人可以愛。譬如史也許不能信,但是對於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 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 裡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爛的永恆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裡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裡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那麼,有沒有什麼,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的,現在卻信了呢?
有的,不過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談。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 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 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作者簡介:
龍應台祖籍中國湖南衡山,小時於高雄縣茄萣鄉成長。
曾就讀臺南女中,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1983年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1991年至1999年間,她旅居德國,並於海德堡大學研究。
在旅德期間與德國籍夫婿育有2子(2003年離婚)。
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2003年秋,出任香港城市大學的客座教授,2004年八月出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
2005年9月,返回臺灣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教授,並創立清華思想沙龍與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優雅文字的龍應台
1984年11月20日龍應台的第一篇投書《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刊登,引起讀者的注意與回應。1985年3月,「野火」成為固定專欄,社會文化評論《生了梅毒的母親》、《幼稚園大學》、《不會鬧事的一代》被廣為影印散發、張貼。1985年12月,《野火集》集結出版,21天內重刷24版,創下出版界的紀錄[來源請求]。從此,龍應台成為華文世界知名文化人與公共知識份子;「野火」成為台灣1980年代其中一個代名詞。
1999年出版了《百年思索》之後,即應台北市長馬英九的邀請,擔任台北市第一任文化局長。擔任文化局長期間,適逢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龍應台在政治上的舉措與發言,常遭政治立場對立的人批評為「政治立場保守」、「緬懷威權時代」。
龍應台的文字優美,在書寫的格局、文辭的運用與對華文世界思維方式上,影響深遠。龍文對當代華文世界書寫文字的影響,最主要可以歸在「美」的部分。杜維運教授曾說:「史學家於歷史柔美的畫面,多著筆墨,以後人類歷史的的受益,非筆墨所能盡述。」好文章的文辭運用本就要有「美」的觀念,不能是一筆筆的流水帳,或是言不及義,或是自詡為大師者之唯以詈言為能事。
龍文讓白話文注入對文辭運用「美」的觀念。曹子建〈洛神賦〉中絕美的華麗辭藻,對美好事物的詠歎,深切影響漢文近兩千年,至今喜讀漢語文學者,無不醉心於其瑰辭璨文。近年來,龍文呈顯出極注重於行文的流暢與柔美之特質;《孩子你慢慢來》在優雅與纖柔的文字間,傳達她的思想與作為母親溫柔婉約的美麗畫面。讀完《孩子你慢慢來》後,再對照龍應台本人所堅持的民主價值觀,那以小心翼翼扶持爭取不易的、可貴的民主體制之心理,就如同龍作為母親的身份,呵護小孩成長的過程,所傳達的價值與理念是一致的。
著作
•《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評小說》,爾雅出版社,1985.06
•《野火集》,圓神出版社,1985.12
•《野火集外集》,圓神出版社,1987.02
•《人在歐洲》,時報文化公司,1988.06
•《龍應台雜文精品》,楊際嵐編,﹙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
•《從東歐看臺灣》,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1990
•《龍應台評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寫給臺灣的信》,圓神出版社,1992.01
•《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時報文化公司,皇冠文學出版公司,1994.03
•《美麗的權利》,圓神出版社,1994.04
•《人在歐洲》,﹙北京﹚三聯書店,1994
•《在海德堡墬入情網》,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04
•《乾杯吧﹐托瑪斯曼》,時報文化公司,1996.04
•《龍應台自選集﹙卷一﹚野火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龍應台自選集﹙卷二﹚龍應台評小說》,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龍應台自選集﹙卷三﹚女子與小人》,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龍應台自選集﹙卷四﹚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龍應台自選集﹙卷五﹚在海德堡墬入情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我的不安》,時報文化公司,1997.09
•《魂牽》,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09
•《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啊!上海男人》,學林出版社,1998.1
•《這個動蕩的世界》,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1
•《百年思索》,時報文化公司,1999.08
•《銀色仙人掌:龍應台小說集》,聯合文學,2003.12
•《面對大海的時候》,時報文化公司,2004.01
•《孩子,你慢慢來》,時報文化公司,2005.05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時報文化公司,2006.07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天地圖書,2006.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