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網紅景點考察:
一到桃米社區雖然沒有迎客松
但是迎客蜥一下就跳到我鞋子上
可能我的玉樹臨風。讓攀木蜥蜴誤以為是木頭
但不超過五秒他就發現自己認錯了
搖著屁股奔回草叢
桃米社區是社區營造的模範生
主要是921之後全村369戶中,有168戶全倒60戶半倒,62%的受災率
就因為受災嚴重。像電影中車禍斷手斷腳的,醫生給他接什麼手腳遇到的反對意見就很少
桃米社區比較能接受非營利組織、政府、學界的社區營造
不同於只著眼硬體建設的「桃米生態村」重建計畫才可以順利推行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桃米社區成為對其他農村的轉型生態旅遊的領航員
。
一進社區就發現很多觀光客
村子的正業好像轉為觀光了
雖然也有憑空而降的城堡巧克力工廠
和假掰的文青店
和在地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是觀光客就吃這套
能為農村增添多樣化
也沒什麼不好啦
總體而言桃米人留在家鄉工作的機會是比東勢人多很多
當然年輕人還是去外面闖一圈更知道落葉歸根的好
但沒有田產中老年人可能在家鄉找到工作是桃米的優點
之後還會順便去旁邊山頭的暨南大學
相較之下
暨南大學是個沒有記憶點的校園
不像東海有路思義教堂
台大有醉月湖
桃米社區和其他社區很大的不同是有紙教堂
地標建築是地區是被外人認識的定錨
想到桃米就想到紙教堂
因為看紙教堂而順便認識桃米
而不是從認識更深層的生態旅遊、教育學習然後才認識紙教堂
這是一般人的旅遊迴路
國內搞生態旅遊的社區如雨後春筍
但是也只有桃米有紙教堂
紙教堂恰好能吸引我這種沒深度的遊人
況且生態旅遊的很多特點不是很明顯
也不是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看得到
比如冬天去桃米
社區宣傳的生態旅遊要角蛙類、蝴蝶、蜻蛉通通在休假
夏天如果不是留到天黑或下雨。熱鬧的蛙鳴也與你無緣
紙教堂就很夠意思
什麼時候什麼天氣都站在那裡
不會有撲空而返的失望
紙教堂是很有特色的建築
雖然是沒有在佈道的假教堂
由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
阪茂來自大阪
阪神大地震的時候思考如何快速地搭建避難所
想到以紙比鋼筋水泥快速且可以組裝
然後帶到同樣受地震摧殘的埔里
我本來也在想紙能不能抵抗雨水
解方就是在教堂之外再套一層玻璃纖維
所以紙教堂是橢圓形的
再套一層方形的外殼
當天遇到了熱情奔放的午後雨
玻璃纖維外殼的確保護了紙教堂
山上匯流下來的雨水把原本幽靜的小河弄得萬馬奔騰
魚蝦都被沖到不知哪去了
就我觀察桃米推行生態旅遊是有意識地在蛙類、蝴蝶、蜻蛉當中挑出青蛙為主角
至少公家出錢的部分都是青蛙
私人的城堡巧克力就隨他高興。也沒辦法約束
也說不定人家早就看過“無聲蛙鳴”
不想當青蛙:
「永遠不要當青蛙,因為你不知什麼時候會被隨意投擲的石頭擊中。誰扔了這塊石頭?為什麼偏偏擊中我?」
鎖定青蛙的結果是讓遊客清楚地記得桃米是個蛙蛙社區(雖然我去的時候太熱,一隻也沒看到)
私人的民宿、餐廳肯配合青蛙的其實也省了一筆形象塑造
比如我們用餐的“有水居”
就是青蛙滿場跑
食材也是在地的
新鮮又有特色
桃米的親水公園和其他親水公園(比如關山)最大的區別是可以親水
而不是在河濱建了步道以及漂漂亮亮的草坪
然後到處插著禁止戲水的警告
雖然桃米的親水公園提只能泡水。不能游泳
更別說冒險指數多一點的泛舟
但是 看到小溪在午後雷雨之後的萬馬奔騰
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
整體而言桃米社區是社區再造的極佳典範
天時(921地震)
地利(往日月潭必經)
人和(這點就只能假設很和)
居民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共識
不會有人硬要開砂石場之類的
桃米社區旁邊的暨南大學是我所見和社區疏離感最大的學校
因為學校在騎車五分鐘的山上
外人騎車還要收30元
不騎車又不是很輕鬆走路的坡度
機車道和汽車道相隔甚遠(假如騎車和開車的朋友就很難約)
一般而言只要有大學就會有一條經濟實惠的飲食街
暨南大學就沒有
不知道是學生人數不足撐起飲食街
還是學生懶得下山而生意做不起來
校園少了代表性的景觀
比如建築或湖或觀景台
外人沒興趣(也不像歡迎外人)
學生下課就急著離開
我覺得比較像私立技術學院(以前叫五專)
缺乏大學的氣場
也不能說跟桃米社區完全沒連結啦
人家也有青蛙椅
椅子前還有一隻麻鷺
既然來到埔里
順便再看中台禪寺附近的嫁婆樹屋咖啡
能做起來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台禪寺
很多人跟我一樣就是去中台禪寺發現附近有樹屋就順便去看一下
樹屋也不大
三層
難得的是拿拆屋的材料自己搭起來
很有美國農家在自家庭院搭木屋的精神
是小孩的冒險基地
這個樹屋可以上樓參觀。但是不能帶東西上去吃
荷塘旁還有小木屋
我剛好遇到不開放的時候
秋天坐在窗邊看荷花是挺不錯的
但是七月會坐不住
因為崇尚自然風
這裡沒冷氣
旁邊的住房正在曬梅子
害我口水潰堤
很適合停留一張圖的時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