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塔終於開放了
說起來這是民進黨引以為傲的政績
在2022縣市長選舉投票前夕邀請蔡英文來視察
真正的意義是為黨籍候選人拉票
但是這年蔡英文領頭要全黨挺雙碩士抄襲的林智堅
請蔡英來剛好提醒基隆市民不要當傻子
就把票轉單到國民黨
很多人說基隆市民很傻。竟然被謝國樑送青年gogoro給騙了
我是不同意的
基隆市民當然知道gogoro是空頭支票
純粹是就是不爽民進黨
按照政客的行事方式
這麼大的政績當然是市長就職的時候打鐵趁熱同時開幕
更可以在基隆塔舉行就職典禮
只不過被林智堅的厚顏波及 不能從願
國民黨的市長上任之後當然要緩一緩基隆塔的熱度
等它降溫到切斷和民進黨關連才讓基隆塔開幕
這是我推斷基隆塔遲了一年才開放的原因
當然是沒有根據
大家聽聽就好
。
造訪基隆塔很便利
搭火車出站往對面山頭看就可以看到基隆塔橘色的頭
然後就易此為方位校準朝著它走去
沿途還有清楚的指標
想要迷路還需要一點松鼠的天份
#就算地下道遮斷了你的導航電波,識別系統的導航還是很清楚,基隆這系列的識別系統做得很好,不但有圖片也有清楚的文字,並且還用顏色區分不同的區域,基隆塔那一區是綠色,廟口是紅色。
雖然我覺得基隆塔本身是橘色,引導系統應該配橘色,但是這也不過是小失誤。
我這麼迷糊的人都可以毫無意外地走到基隆塔
大家當然沒問題
所以就不必介紹路線了
直接到塔下
基隆塔的路口很奇妙。不是在路邊。而是從民宅間開出個缺口
你也可以說這是他的巧思
傳達了基隆的街弄趣味

當天(2023/12/08)非假日
排隊的人龍盤繞而上
大約等了一小時才搭到電梯
從基隆塔搭電梯而上要這麼久
如果你天性急躁如猴是可以從山上搭電梯而下
根本不需要排隊
但是我就是想體驗從紅塵直達天庭
而不是從天庭墜入紅塵
就乖乖地耗上一小時排隊
天非假日
目測99%的遊客是退休阿伯阿桑
夾雜幾隻寵物犬



基隆塔的原址是第二分局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警察怕人窺視
導致面此的後牆基本上只有通風孔
沒有窗戶
警察攔你的時候可以開秘錄器
但是你拿手機錄警察。他們會生氣
這種精神是一脈相傳的
。
這麼小的孔是無法排除基隆溢流的濕氣
也無法散熱
只有馬來西亞的燕窩屋可以相比


基隆塔其實也有樓梯
但是當天只開放電梯
未來人潮多的時候不知道能不能開放樓梯
既可以強身。又可以舒緩人潮
三個電梯 每個電梯大約塞15人
我不知道其他電梯怎樣
我搭的電梯大片玻璃卻被大鋼樑遮蔽分割
削減了大快人心的風景
也破壞了升天的快意
根據資料
塔高69公尺
相當於19樓
搭電梯差不多30秒
登頂之後天開地闊
就像從老鼠籠放飛的鴿子
心情大好
。
基隆有山、有海、有城
就像NBA選秀狀元天賦異稟 觀光條件獨步台灣
只是東北季風一起就情緒失控
天天下雨下滿三個月
真的很難相處
近年來基隆的一些公共建設都設定365天都是風和日麗
絕不考慮遮陽避雨
比如海洋廣場
沒有半顆樹誒沒有時直役役上的涼亭
夏天烈陽直射在大片水泥地上
讓你體驗一下什麼是熱鍋螞蟻
基隆塔及周邊也是如此

基隆三面環山
只要朝著山頂去都可以欣賞基隆港的海闊天空
基隆塔勝出之處就是搭電梯
免除了爬山的體力勞動
並且是瞬間抵達山頂
或許有些人會說就是要流大顆小顆汗
登高的風景才甘美
年輕力壯的時候可以這麼想
幾個月前我的膝蓋過勞而故障
上下家裡樓梯都哀哀叫
我才改變想法
這個世上不是每個人都身強體壯膝蓋軟Q
這些人就沒有鳥瞰基隆港的資格嗎?
做一些便利的設施讓他們不必哀嚎就可以跟健腿的人享受美景
也是一種社會公義
浙江天嶼山的電扶梯
和張家界的電梯
也可以視為這種公義的表現
而不是懶
(人家3000米的電扶梯花費1000萬人民幣,基隆塔3.7億台幣,看起來還是電扶梯比較經濟實惠)
遠處就是基隆塔的靈感來源
港邊的“橋式起重機”
也就是吊貨櫃上下船的設備

主普壇
內設中元祭祀文物館
「中元祭祀文物館」以展示祭祀活動之相關文物為主,並透過多媒體導覽、魔幻劇場以及祭祀之供品模型等,呈現獨特的中元祭特色。為強化人文、史蹟、產業與中元慶典結合,將館內劃分為固定展區與特展區,固定展區以展示中元祭祀活動為主,介紹雞籠中元祭典儀式及歷史淵源,特展區則為彈性之自由展區,提供與市民互動之場所,讓文物館之展示更為多元化。
可惜沒開



基隆塔旁邊雖然有隧道
但是目前不開放
登上基隆塔之後尋著指標下山可以到信二路防空洞
基隆的防空洞遍佈各山腳
大多在二戰期間挖的
目前不是鐵門深鎖就是水泥封閉
信二路防空洞是少數可以進入的防空洞
我本來以為和基隆塔同時開放
勢必能像土撥鼠在山體內鑽來鑽去
然後從基隆塔出洞
一整套玩下來叫做飛天鑽地
結果只開放短短的三十公尺
每個分道都是死巷
非常兩光
建議大家也跟我去嚐嚐失望的滋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