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旅行最困擾的是充電
開車的當然沒有這種困擾
機車出廠沒有充電孔
相機、手機、ipad再加上導航
一天下來差不多都沒電了
我發現太魯閣國家公園無人看守的展館 或廁所都沒有插座了
當然是急需充電的遊客擅自給它插進去
因為”只是充個電“ 算不上犯罪
需孔尤急的遊客數量多到勸阻不完
只好把插座封了
。
我們雖然取笑大陸怎麼樣
但是人家遊樂區的告示牌卻很體貼地提供充電孔
這就大勝阿搭馬跟不上時代的台灣官僚
。
2019江西。瑞金


我會如此抱怨
是因為在天祥的祥德寺為了充電惹了事



整件事當然是我不對
不需要辯解
。
我爬上的階梯、經過販賣部
看到小佛堂
裡面有幾個插座
但是沒人看守
就拿出行動電源找了自以為隱密的角落給他插下進去
繼續前往觀音立像、天峰塔以及大雄寶殿
滿心以為逛了一圈
應該充了少許電
可解一格之急




就在大雄寶殿和台北來的志工聊天時
一個臉色鐵臭的尼姑走過來說:
「先生,是你在觀音殿插電嗎?這樣犯了八戒裡的偷盜,我們已經拿起來,你下去找師父拿...」
。
我覺得行動電源已經藏得很隱密
但是一下就被尼姑揪出來
說明了尼姑們對充電賊非常敏銳
一眼就看得出哪個遊客心懷不軌
也知道他們會偷插哪幾個插座
絕不逃出尼姑們的法眼
。
充電賊的源源不絕
說明了充電是非常需要
我也不想偷插電
但是找不到地方充電啊
如果有人提供快速充電但收費服務(比如投幣充電)
連我這麼吝嗇的人都願意付費
尼姑何不開發這門生意
比起募款 充電獲利應該更自在
。

我低著頭到販賣部
找師姐拿回行動電源及充電線
點了荷葉飯當午餐
是加熱的
不是烹煮的
身為我有錯在先的充電賊
荷葉飯就當贖罪吃了
好不好吃請大家自己去品鑑

在綠水展示館看到的天祥鳥瞰圖

這個展廳也沒有插座給遊客應急
綠水合流步道




有吊橋
有山洞
偏偏中段最精華的路段是封閉的
這段在公路之上
貼峭壁而鑿
底下是河灣
景色非常壯闊
至少以前我走的時候是這樣的
現在封閉不准進入也不知有沒有改變
我從步道上看到河床有個人影
不知在忙什麼?
這個距離人就變得像斷掉的薯條
這趟旅行的伴眠讀物 我選的是聊齋
聊齋寫的是小妖小怪
和人類之個的互動還挺有趣
不似三流的恐怖片 以血腥、音效、和化妝刺激感官
驚嚇之後什麼都沒得回味
昨晚在豁然亭看的是「小官人」
小官人裡被派來送禮又不把禮物打開,說前麼:「這種小東西大人你是看不上眼的,不如送給我...」的小人就奸詐得很可愛
「小官人」剛好對應現在河床上的小人


慈母橋
因為小時候的郵票有慈母橋
並且是橋頭的大理石獅
所以每次經過我都會停下來摸摸獅頭
兒童時期灌輸的圖像就是這麼根深蒂固
(郵票請至雙魚宮http://www.suksm.org/hall_post.php?rid=324欣賞)

好像跟郵票上的表情不一樣!
我拍錯隻了嗎?

慈母橋邊的慈母亭是蔣介石為了紀念他媽而建的
當然不是他建的
以他偉人的地位只要出張嘴說這裡他媽的太美了
我希望我媽也可以來此欣賞(要是你媽還魂就可以)
旁邊的狗腿官就會說不如建一個涼亭給你媽休憩
蔣公就說非常好
然後工人就大汗小汗地幹起來
建了也不太好上去休憩的涼亭
因為附近都是紅線不能停車
。
涼亭下的石頭據說(因為我看不出,所以是據說)像青蛙
蓋了涼亭就像給青蛙戴上皇冠
變成青蛙王子

橋下的小精靈
蔣公他媽顯靈了!

從中橫回來
記憶卡都會充滿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
比如一堆石頭的、一塊石頭的、兩塊石頭的
之所以拍下是當下被石頭之巨大震懾得不能自主
回到螢幕
岩石之巨大被限縮成一個莫名其妙
有些景點是看照片比現場好
太魯閣則是相反
你必須置身其中才能體會其壯麗


解救這些莫名其妙照片的方法之一
是把前面河床上的薯條人擺上去
對比之下
岩石就恢復巨大嚇人的樣子
可惜太魯閣不是每個巨岩旁邊都有薯條人
也不允許薯條人走到巨岩旁邊
我們注定要繼續拍一堆莫名其妙回家


巨岩變成莫名其妙的啟示是告訴我們
當大家都是第一名時
大家都變平凡了
總是有人要墊底
第一名才有個對比
從照片看起來此時第一名的巨岩們反而變成墊底的背景
墊底的薯條人才是重點
九曲洞設計優良的公廁
九曲洞已經改成人行步道了
車輛改走新的隧道
不再人車搶道的九曲洞
好的部分是清爽了
可惜的部分是身為公路的霸氣也消散了
反正事情總是沒有絕對的好壞
只能接受現在 懷念從前
我一直注意山泉的動線
沒注意旁邊就是「鯉躍龍門」

然後畫得很糟糕
隔個幾年來一下九曲洞
震撼都不會衰減
深邃的峽谷裝載著巨大如樓房的大理石遍
岩石猙獰的紋路
冷冽的峽谷風
九曲洞的氣場
任何照片都無法捕捉其百分之一
頭髮梳很高的側臉


其實前幾年因為陸客大量湧進太魯閣
我有意識地避開
這次因為武漢肺炎所造成的國界閉鎖
遊客大減
九曲洞裡非常清幽又不寂寞
所謂理想的旅遊品質大概就是這種狀況了
另一個很受歡迎的景點是燕子口
我從天祥往花蓮方向進入
剛好和大部分的車反向
當然我也看到紅底白槓的禁止進入標誌
就停車走路進去
。
燕子口兩端都有印地安人岩
天祥這方向(西)的是大山壁
很久以前就發現了
但是這張臉由下往上拍
再怎麼拍都是逆光的黑臉
是看得到拍不到的奇景
也難怪很少在網路上看到


另一端(東)的印第安酋長岩比較有名
從公路往河床向下拍是順光
總是能拍到清楚的臉
但是這次我卻沒找到
回來問谷歌才知道經過洪水衝擊
酋長的下巴已經不見了
從網路的截圖https://carriewu103.pixnet.net/blog/post/134727043看來
沒有下巴的酋長威儀不在
反而像個老鼠精
也難怪我找不到


燕子口裡面只有我一個人在走路
其他人都是搭車子通過
這讓我有點緊張
是不是有規定不能在隧道裡走路?
我看到遊客都戴著安全帽在對向(東)入口拍照
沒人走進來
就退出隧道
打算從另一個方向(東)的入口探探虛實
然而真的騎車到東入口
就失去進燕子口的興趣
。
下面的吊橋是進入錐麓古道
遠方高處的吊橋
好像叫做明月吊橋
是布洛灣的新景點
還沒完工啟用


說到長春祠多次被落石毀 多次重建
天祥祥德寺的志工說長春祠是公家的
政府會出錢重建
而他們祥德寺邊坡流失就要自己募款
言中有一點點不公平

我想跟告訴志工的是每次來到長春祠
總有一抹雲如夢似幻地飄在萬仞峭壁上
緩慢地似乎在等你
然而你一靠近
他就飄入山頭
我愛死了這抹雲

從天剛亮的四點多
到天剛暗的七點多
這整天真金純銀地在中橫過了15個小時
一天當作兩天充分利用
真是太划算了
附錄
「聊齋志異」小官人:
太史某翁,忘其姓氏,晝臥齋中,忽有小鹵簿(出巡隊伍),出自堂陬(角落)。
馬大如蛙,人細如指。小儀仗以數十隊。
一官冠皂紗,著繡襆,乘肩輿,紛紛出門而去。
公心異之,竊疑睡眼之訛。
頓見一小人返入捨,攜一氈包大如拳(這裡說的拳頭不知是小人的還是正常人的?若是常人的拳頭讓手指大的小人扛,應該會累死他),竟造床下。白言:「家主人有不腆(不要臉)之儀,敬獻太史。」
言已,對立,即又不陳其物。(快遞禮物,又不肯把禮物交出來,分明想暗幹)
少間又自笑曰:「戔戔微物,想太史亦無所用,不如即賜小人。」
太史頷之。欣然攜之而去。
後不復見。惜太史中餒,不曾詰(問)所來。」(撩得我也很想知道不要臉的禮物是什麼)
----------------------------------------------------------------
某太史,忘了他的姓名。一天,他白天躺在書房裡,忽然,一個小儀仗隊,從屋子一角走出。
馬大如青蛙,人細如手指。小小的儀仗隊由數十人組成。
一個官,頭戴烏紗帽,身穿繡花袍,坐在二人抬的轎上,紛紛出門而去。
太史心中覺得奇怪,懷疑自己睡眼朦朧看花了眼。
可接著又見一小人,返回屋來,手裡攜著個拳頭大小的包,一直走到床下,自己介紹說:「我家主人備有薄禮,敬獻太史。」
說完,對著太史站著,卻不去打開包拿出東西。
稍待了一會,又自己笑著說:「小小禮物,想太史也沒什麼用,不如送給小人。」
太史點了點頭,小人高興地攜著包走了。
以後再沒見過他。可惜太史當時心裡有點害怕,也不曾問小人是從哪裡來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tory/5lee6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