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06 22:30:14| 人氣4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四篇 六度與十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神會禪師的悟境 聖嚴法師著

第四篇 六度與十力

    有無雙泯
  
  六度自茲圓滿,道品於是無虧,是知我法體空,有無雙泯。
  
  這是從上文接下來講的。由於定、慧、行的功德體用,無所不及,所以六度萬行的一切聖道品目,無不因此圓滿無缺;到了這種地步,我空、法空,亦皆空,超絕無有二邊,故稱「雙泯」。
  
  所謂六度,便是六波羅蜜: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禪定、6.智慧。修這六種法門,可以對治六種障礙,獲得無上菩提大道,六障礙便是:1.慳法、2.惡業、3.恚心、4.懈怠、5.亂心、6.愚癡。也就是以布施等六法,超越六種障道因緣法,所以稱之為六度。《成唯識論》卷九,自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立十波羅蜜,稱為十勝行,除了前面六種名稱全同之外,增加了方便善巧、願、力、智。
  
  至於「道品」,就是修行聖道的方便法門;最扼要的是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對治貪瞋無明(不正見)等三毒,而得無漏通的解脫果;其次則依四聖諦的苦集
  
  滅道,修道、斷集、滅苦。所謂修聖道,便是持修三十七道品,證無漏道的阿羅漢果;緣覺(觸覺)根性的人則修十二因緣,而證聖果;大乘菩薩,是修六度四攝而成佛果;這些都是道品。
  
  三十七道品,亦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又名三十七覺支,共分作七類:(一)四念處:新譯為四念住。乃是在五停心觀的修止(奢摩他)之後,修觀慧(毘婆舍那)而入解脫道的三賢位(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四念處是:1.觀身不淨,2.觀受是苦,3.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二)四正勤:又名四正斷、四意斷、四正勝。是四念處後所修道品:1.對已生之惡令斷除,2.對未生之惡令不生,3.對已生之善令增長,4.對未生之善令生起。(三)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於四正勤之後所修道品,是四種禪定,為六神通之中的身如意通:1.欲神足,依欲之力,引發之定。2.勤神足,依勤之力,引發之定。3.心神足,依一心專注之力,引發之定。4.觀神足,依觀之力,引發之定。這四如意足,都是在加行位中,所修禪定。(四)五根:由修四如意足的禪定之後,由信等而發起定根及慧根,包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是由於修行五根而得增長的力用,可除五障:1.信力對破邪信,2.精進力對破懈怠,3.念力破諸邪念,4.定力能破諸亂想,5.慧力能破三界諸惑。(六)七菩提分:於修行以上五種科目之後,當修七覺支,是以智慧觀察諸法,覺了其實無我,共有七項:1.釋法覺支,揀擇法之真偽,當取真而捨偽。2.精進覺支,揀擇真正的正法之後,當精進專心修持不懈。3.喜覺支,喜住於真的正法。4.輕安覺支,又名除覺支,斷除粗重,身心獲得輕利安適。5.捨覺支,又名行捨,乃是捨外境而心得平安。6.安覺支,心住一境不散亂。7.念覺支,修行道法之時,定慧均等。於心沉之時,修擇法、精進、喜三支,於心浮動之時,修輕安、捨、定之三支;前三支屬修慧,後三支屬修定,第七念覺支乃屬定慧均修。(七)八支聖道:又名八正道、八聖道分、八賢聖道、八道品、八直道等,在原始佛法中,極其重要,往往都以四聖諦與八正道同舉,因為它是戒定慧三學的延伸,也可以說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細目,共有八項:1.正見:是正確地見到四諦之理而明之,這是八正道的首要條件,也可以說是八正道的主體。2.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四諦之理。3.正語:是以無漏戒體,以真智修口業,不做一切非理之語。4.正業:以無漏成體,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住於清淨之身業。5.正命:是以清淨身口意之三業,離五種邪命而活的行業,順於正當的活命方式。6.正精進:發用真智而強修涅槃之道。7.正念:是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8.正定:是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修此八法,即可離非而盡邪,到達涅槃。
  
  根據《大毘婆沙論》及《俱舍論》的說法,小乘所修道品及其修道過程的長短有:1.聲聞乘聖者,修四諦三十七道品,經過最短三生,最長六十大劫,悟生空無我之理,而入無餘涅槃。2.緣覺乘聖者,修十二因緣法,經過最快四生,最慢一百大劫,悟生空無我之理而入無餘涅槃。3.大乘菩薩,修六波羅蜜,利益眾生,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俱舍論》卷十八也指出,菩薩於初阿僧祇劫供養七萬五千佛,第二阿僧祇劫供養七萬六千佛,第三阿僧祇劫供養七萬七千佛。最後百劫修植相好業因,每修百福而成一相,共計三十二大人相,當修三千二百福,就如同釋迦世尊這樣,成為八相成道的人間佛陀。
  
  禪宗則不管以上這麼多的道品修法過程,但是頓悟般若無知,即定即慧,無行即行,便已圓修六度萬行,一切道品,而且有無雙泯。真俗兩亡,所以是最上乘法。
  
  道常無念
  
  心本無作。
  
  這個「心」字,是無念、無相、無住的心,也就是《金剛經》無住生心的心,禪宗稱為涅槃妙心,印順法師稱它為真常心,它不是梵天的創造全宇宙的主宰,它是無為、無漏、無作的清淨心體,也是一切法的所依。它是空性的本身,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一切有漏法及無漏法,無一不是依空性而生。在凡夫,依此心而有生滅的煩惱生死;在聖者,依此而有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此處的「心」是無作法,也就是聖者的心體。
  
  「無作」的意思,有三種含義:1.不假因緣造作,即是無為。2.遠離生滅的法性,是涅槃的異名。3.一切善惡之法,法爾如是,體是無作故。
  
  「無作」也和無表意思相同,例如受戒時的戒體,即是無表色法、無作戒體。戒體由心感受、由色熏習,心是無作,熏是色法。戒體有兩種:1.有作:受戒時如法動作身口意三業,是可以見聞的業體;2.無作: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此業體的初發之緣,雖由身口意之動作(有作戒體),一旦生起之後,則不假身口意的造成,而恆常相續,故稱為無作。
  
  有作戒體於身口動作息時亦隨之消滅,無作戒體則於一生之中,相續不斷而發起防非止惡的功能。因為它是無表色法,七眾別解脫戒,都是終生受持,命終捨此色身,戒體隨之亦捨。聲聞的七眾戒,是無作戒體無表色法;大乘菩薩戒,則是無作戒體無漏心法,因此,菩薩戒是一受永受,盡未來際,有受法無捨法。
  
  天台宗主張,佛的法、報、應三身,均是無作法爾。禪宗以心為宗,此心即是理體的佛身,也是即事即理的佛,所以應該是無漏無作的。
  
  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
  
  「道」字在中國,含義極其豐富,儒、道二家,都是以道字為天地的自然理則。例如《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焉。」莊子說:「道者,為之公。」又說:「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類似無念)老子則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常無名之樸」、「大道無名」、「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咎莫大於欲得」(類似無得)這些的儒、道思想,雖不等於佛教思想,但在中國佛教成長過程中,曾融會了不少中國儒、道二家的思想。例如〈顯宗記〉
  
  所用的「道」、「無念」、「無思」、「無得」等詞,在老莊原著中都可以發現類似的用詞,只是佛教的禪師們,雖用這些名詞,詞義卻不相同。
  
  「道」字在佛教聖典中,是梵語菩提的義譯,意為覺悟、通達,有三種意思:1.有漏道:善業通人,使至人天善道,惡業通人,使至三塗惡趣,故善惡二業,名為道,例如十善業道、十惡業道。2.無漏道:是指修行聖道的道品,例如修行七覺支、八正道等法,能通行者,使至涅槃;又以行體虛融無礙,使人通向聖道,例如道諦、道品、聲聞道、菩薩道、佛道等。3.涅槃之體即是道,不受後有,除一切障,無礙自在,所以名為道。
  
  這裡所說「道常無念」的道字,是指無礙自在的佛道。「無念」一詞,本為正念的異名,也就是離諸妄念雜想,便是無念,在《壇經》中,對於無念的說明最清楚了,例如敦煌本第十七節〈無念為宗亦不立〉;又說:「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又說:「無者,離二相諸塵勞;念者,念真如本性。」又引《維摩經》而說:「外能善分別諸法,內於第一義而不動。」如果世人離染,於境上不起念,那就可以連無念為宗也不用建立了。因此「道常無念」,是指最高的佛道,離卻一切染著妄想,得道之人,雖能對外善於分別諸法,內心卻永依第一義諦的不動真如。既能無念,便已悟入聖道聖心;既是聖心無念,也就無思而不起善惡的執著;既然能無思於善惡二相,也就無三寶可求,亦無悟境的般若、涅槃、解脫可得了。
  
  「無念」出於《壇經》,「無思」也出於《壇經》,「無求」原出於《維摩經》的〈不思議品〉,維摩長者告舍利弗,當不著佛法僧求,不著四聖諦求,結語是「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在《壇經》中也有神秀及惠順(又名慧明)求法的故事;惠能未做求法、求祖、求衣的設想,卻又獲得了法、衣和祖師位。以此可證知,有心求得,反而不得,無心求得,倒真有得,其間奧妙,真的不可思議。因為第一義諦的佛道,就是要在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中悟見,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境界。
  
  古來禪宗祖師們,集眾開示之前,維那要呼:「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諦聽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當維那呼過這四句偈,和尚才講開示。照理說,維那呼喝過後,已經說明法王(佛)之法是第一義諦,是不立文字的不可思議之教,根本就不需要再用語言講什麼法了。
  
  整句偈子的意思是:你們這些來參加這場說法、聽法法會的佛門龍象,要善觀第一義。第一義是不可思、不可議的無相法,說者無說無示,乃是實說實示,聞法者雖然無聞無見,才是真聞真見,說的是無相實相,聞的是第一義法。
  
  法王是諸佛,一切諸佛於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稱為法王。
  
  佛法的梵文是達摩dharma,意思是保持自性不變及軌範物質體生解作用,教法則是指佛所說的言教,以及結集佛陀言教而成的聖典;另外又指一切煩惱、一切萬物、意識所緣之境,名為法處;因明的有法,是對命題宗之賓部而言;又係指的理法,物之自相、理體、道理等。
  
  法,又可分為三大類:1.世俗諦的有為有漏法;2.勝義諦的有為無漏法;3.第一義諦的無為無漏無相實相法。通過所說的二諦法,是俗諦及真諦;《成唯識論》謂之世俗諦及勝義諦。第一義諦的名稱,本來也是對世俗諦而設,所以也名真諦或勝義諦;它的異名其實就是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的純粹無為無漏法。此處〈顯宗記〉所說的「道」,依其是「常無念」的性質而言,即是指的第一義諦法。
  
  心通八解
  
  不彼不此,不去不來。體悟三明,心通八解。
  
  「彼此」與「去來」,是《般若經》、《涅槃經》、《中觀論》等的思想,源頭則是《阿含經》的緣起法。
  
  《雜阿含經》卷十二的二九五、二九七經,都以「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或以「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來說明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中阿含經》卷四十八的一八一〈多界經〉亦云:「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這是佛法的根本,若離緣起觀而談佛法,那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外道思想,所以在《中阿含經》卷七的三十一〈象跡喻經〉說:「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也說:「若見緣起即見法,觀法即觀佛。」因為佛陀主張「依法不依人」,所以見到正見的法,即等於見到佛了。
  
  佛陀成道,是因為悟得緣起法,唯有緣起法能將眾生度脫生死苦海,所以在《雜阿含經》卷十三的三三五經說道:「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此有、此起,都是指的緣於無明有或無明起,接下來即有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故稱此有無明故彼生死有;此無此滅,都是指的緣於無明的消失,十二因緣的生死現象也跟著寂滅,故稱之為此無故彼無。由觀因緣法而得空慧,是大小乘所共同遵守的,所以在《中觀論》的〈觀四諦品〉說:「因緣所生法,我(佛)說即是空。」
  
  站在禪宗頓悟法門的立場,只要心中不起彼此相對的執著心,便是悟境現前,便與般若的空性相契,便是面見諸佛的自性,所以要超越於緣起緣滅的觀想過程。故云:「不彼不此。」截斷思慮,當下即是。《中觀論》的〈觀如來品〉,也有頌:「非陰(同蘊)非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是說不執著如來的在五陰(蘊)或離五陰,才能得見中道。
  
  至於「不去不來」,可以從《金剛經》中見到其根源:「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其次在《中觀論》的開頭歸敬偈頌,即標示八不的思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親見中道實相者,必能依此八不的標準:計度執著者,一是不能與此八不中道相契,所以此八不中道,又稱之為八迷或八計;「不」門雖然無量,以此八不,即可該攝一切。
  
  〈顯宗記〉的「不去不來」,相當於《中觀論》的「不來亦不出」。
  
  八不中道,通常都依《中觀論》的偈頌,其實尚有其他經論可據:(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云:「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二)《涅槃經》卷二十七云:「十二因緣,不出不滅,不常不斷,非一非二,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共有十不)。」(三)龍樹的《大智度論》卷七十四有十二不:「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非有非無。」
  
  〈顯宗記〉的「不去不來」雖將來去顛倒,與諸經論的來去順序有別,其實內容都是相同的,我們很難測度神會大師是依據哪一部聖典,但其觀點是無庸置疑的。
  
  至於「體悟三明」,是已證悟到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唯有小乘的羅漢及大乘的佛能得三明,佛的三明,亦名三達,通常則稱三明;唯證無漏道大解脫大自在人,始證三明,此屬於無漏智慧的功用,故稱為「體悟」。
  
  至於「心通八解」,此「心」即是般若的空性所照,無染不動,恆寂而常照。此心在凡夫,乃是虛妄分別的煩惱,在聖者,乃是清淨明澈的智慧。若為凡夫心,即受世間染,也擾惱世間;若為清淨心,不受世間染,能饒益世間。若為禪宗的頓悟者,不見世間染法,不受世間染法,也不必逃避世間染法的環境,而隨緣修無量行度無量眾生,心中則未計或染或淨,也未計度了多少眾生。
  
  「八解」是八解脫的簡稱,新譯為八解脫,舊譯為八背捨。依據《大智度論》卷二十一的敘述:「八背捨為初門,八勝處為中行,十一切處為成就。」也就是說,要成就遠離三界的出世間禪,必須俱修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的三類法門,而以八解脫為初門,其次以八勝處為中間行,後修十一切處(又名十禪支、十遍處定),便完成超越三界的出世間禪了。以此可知,八解脫雖名為解脫,只是修持解脫道出世禪的三法之初門。
  
  依據《俱舍論》卷二十八及卷二十九所說,先修九次第定;當從尋、伺、喜、樂、心一境性而入色界初靜慮(初禪);次第而至修三種等持,即是:1.空、2.無相、3.無願的三三昧;經配合四聖諦十六行相而修四等持,即是:1.住現法樂,2.得勝知見,3.得分別慧,4.諸漏永盡。從如上修定的因行,產生諸定的果德,才是:1.四無量心,2.八解脫,3.八勝處,4.十遍處(十一切處)。
  
  四無量心的「慈無量心」對治瞋心,「悲無量心」對治害心,「喜無量心」對治嫉心,「捨無量心」對治欲界的貪瞋。此四無量心僅為對治欲界有情眾生的貪瞋等障,色界即無此等障,故不屬次第靜慮的項目,而只講如下的三法。
  
  (一)八解脫:1.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又名有色觀諸色解脫。即是為離內在色想,而觀外在諸色的青瘀等不淨,乃能去貪心。2.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既已對內在色想的貪著,更得堅牢地觀外在色想的青瘀等不淨,使之貪戀心不起。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又名淨解脫。為了試鍊善根之成滿,背捨初二解脫之不淨觀心,修觀外在的色境淨相,而使煩惱不生。4.空無邊處解脫:滅有對之色想,修成空無邊的行相。5.識無邊處解脫:背捨空無邊之行相,修成識無邊之行相。6.無所有處解脫:背捨識無邊之行相,修成無所有之行相。7.非想非非想處解脫:背捨無所有心,已無明勝之想而住於非無想之心相。8.滅受想解脫:厭背受想,滅一切心心所法,入滅盡定。此八解脫中的第一及第二解脫,依於色界的初禪及二禪,對治欲界顯色的貪;第三解脫則依第四禪,修淨觀,以無貪為性;自第四至第七解脫,以四無色定為性。第八解脫依有頂地,以滅有所緣心為性。
  
  (二)八勝處:於所緣境,勝過煩惱;依所緣境上制伏煩惱,令之不起。也就是能發勝知見所修的禪定。此八個項目,是依八解脫的第一解脫及第二解脫,分作四項,將第三解脫分作四項,共計為八勝處:1.內有色想觀外色少,2.內有色想觀外色多,3.內無色想觀外色少,4.內無色想觀外色多,5.內無色想觀外色青,6.內無色想觀外色黃,7.內無色想觀外色赤,8.內無色想觀外色白。
  
  (三)十一切處:又名十遍處,六天及四種顯色,各各遍滿一切處,共計十種觀法,故名十一切處;又名十遍處之意,是說,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1.地大遍一切處,2.水大遍一切處,3.火大遍一切處,4.風大遍一切處,5.青色遍一切處,6.黃色遍一切處,7.赤色遍一切處,8.白色遍一切處,9.空大遍一切處,10.識大遍一切處。此中的前八項,是以與八解脫中第三淨解脫相同的無貪為體,是由第四禪緣欲界可見的假四大及四塵之本色;後二項則順次以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的淨定為自性,各各緣其自地的受想行識四蘊為境。
  
  神會禪師好簡略,只說「心通八解」,就將九次第定的行果過程,一筆帶過。我於重寫本講錄時,正好是在為紐約東初禪寺常住眾講授《俱舍論》,所以對於九次第定的修行及果德,依該論做了如上的簡介。
  
  功成十力
  
  功成十力,富有七珍。
  
  這都是講佛的境界,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是佛果圓滿位所具的功德。本文只標出十力及七珍,十力是佛的果德。七珍則語意不明,不知所指為何。
  
  此據印順法師《成佛之道》的大乘不共法章所說:「頓入與漸入,隨機有差別。」他也依據龍樹菩薩之說,將成佛的快慢,根基的利鈍,悟入的頓漸,略分三類,做了簡介:1.福薄根鈍心不堅者,發心修行無量阿僧祇劫,或能成佛或不至佛果。2.少福德利根人,發心漸行六度或歷三大阿僧祇劫得成佛果。3.大福德利根而心堅者,又分作三等:(1)初發心即入菩薩的頂位,以及發心後經小住而入菩薩的頂位者(不再退墮惡道、下賤家、二乘地);(2)初發心即成佛轉法輪的初地菩薩位者;(3)初發心即與般若相應,成熟眾生,莊嚴佛土的地上菩薩位者。
  
  其中前二類屬於漸教,後一類屬於頓修頓悟的頓教。歷史上八相成道的釋迦世尊,是屬於第二類,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以最後的丈六紫金身成佛。第三類是理想中的大福德利根而道心堅固的菩薩再來人,在人間是不多見的。
  
  偏偏有許多人或好高騖遠,或好佔便宜,自認為是利根上上根人,宜修頓悟法門,直入而頓超十地,立即成就圓滿佛果,其實這跟佛法基礎的緣起緣滅法與前因後果法不相應的。
  
  所以中國正統的禪宗大師們,雖立頓悟法門接人,也說轉迷成悟,即同佛位;乃至要說,若能無念,當下便已具足佛的功德,三身、四智、三明、十力一時成就。
  
  但是,這是說明佛法平等的原則,未必就是將凡夫與佛的福德資糧及慧業修為看成完成一樣。否則禪門的歷代祖師,為什麼不說他們就是佛呢?他們只是為了祛除人們的執著、障礙而說無佛無眾生。所以千萬不要誤解,否則便成為邪見的撥無因果的外道了。
  
  佛的果德,通常是說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或說有一百四十與其他二乘三乘聖者不共的功德。
  
  至於「十力」,是指佛能以十力德,降伏一切魔外:1.處非處智力:能知一切物之道理非道理智力。2.業異熟智力:知三世一切業報,知一切眾生的三世因果業報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諸禪定解脫三昧;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智力。4.根勝劣智力:知諸眾生根勝根劣,謂於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知一切眾生的種種知解程度智力。6.種種界智力:於世間眾生的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例如修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間天上之果;修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果等,各知行因所致之成果。8.宿住隨念智力:又名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無障礙之智力。9.死生智力:又名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知無漏涅槃之智力。10.漏盡智力:又名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參考《大智度論》卷二十五,《俱舍論》卷二十九)。
  
  「七珍」不知所指為何,可能是見道以後聖者所具的七聖財,那是:信、戒、聞、慚、愧、捨、慧;又叫做七法財。也可能是《菩薩地持經》卷三所言佛的七種無上:身無上、道無上、正無上、智無上、神力無上、斷無上、住無上。或者是非常單純的,僅指世間的七寶珍財,以法為富貴的比喻。
  
  〈顯宗記〉的「功成十力,富有七珍」,是說大悟徹底的人,即與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也指的明心見性的本來面目,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體驗,但並不等於已經圓成了佛果的一切功德,否則神會大師本人,應該自稱是佛,也應該要求他的弟子們尊重他為世尊了。事實上禪宗的祖師們,從來不曾有過自稱是佛的例子。


台長: john
人氣(4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