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 聖嚴法師著
自私與無我
從自私到無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而自私的意義亦有層次之分。首先,自私的字面意義是:「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得失。」也就是說,拼命追求自己希望取得的東西,至於它對別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則在所不惜。《說苑.至公篇》:「偏駁自私,不能以及人。」這句話十分能夠闡釋出自私的意義。另外,在《晉書.潘岳傳》亦有說:「憂患之後,必生於自私,而與於有欲。」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往往是因為自私,而不斷的去追求一些欲念中想要的東西,結果卻由於貪得無厭,反而造成更多的憂慮和患難。
佛經中將貪得無厭、一味追求欲望滿足的人,比喻為一個飢渴的人把鹽水當作可以解渴的飲料,結果他一味的喝(追求),卻反而造成了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苦況。
一、「自私」即是自力自度
我們亦可將「自私」解釋成:「為自我增長利益,不受環境的影響。」如果以這種層次的意義來解釋「自私」的話,那自私就不能說是不好的事了。《莊子.讓王篇》有這麼一句話:「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它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成功建築在破壞他人的成就上面;不要故意貶低別人、說別人的壞話,藉以抬高自己;也不要憑藉著時機運氣來謀求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應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才真正合乎正道。
此外,在《禮記.儒行篇》中亦說:「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是鼓勵我們靠自己努力而得到自立自強的成就,這種自私又何嘗不可呢?由此可見,所謂的「自私自利」並不見得都是不好的!如果自私是自己努力而求得應有的東西,這種自私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甚而,我們可以把「自私」解釋為:「自求多福,自力自度。」如果以這種更高層次的意義來解釋自私,那自私實在不是一件壞事。例如,楊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拔我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會覺得這個人未免太自私了,然而,我們如果仔細地想一想,就會發覺有其哲理存在。試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自求多福,把自己照顧得十分妥當,那不是很好嗎?而這樣的一個人,毋庸說,他是一個正常、健康的人。相反的,對於那些滿口利民益國、仁義道德,私底下卻是結黨營私、干求祿位的人,我們更應該用佛法來感化他們。
在佛教中有大乘佛教及小乘佛教之分,而大乘佛教往往指責小乘佛教的聖人是「自了漢」,只求自利自度,而不想救度他人。然而,如果一個人能夠自身清淨、自心清淨,那又有什麼不好?一個身、口、意三業清淨的人,自己能夠得到解脫,至少這種人對我們的社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甚至於他們還能影響其他人,這豈不更好嗎?「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般的「自私」又有什麼不好呢?
二、「自私」未必不好
我們可以把「自私」提高層次,解釋為「自我」及「大我」,像這種層次,自私的意義就更好了。舉例而言,《老子》第七章:「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聖人處處謙讓反而得到眾人的愛戴;捨己為人,結果是身受其益;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己之「自私」擴大到全體的「自私」,如此,這個一己之我便可小可大了。我們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但是如果我們把自己擴大到全臺灣乃至全中國子民的層次,那當他國對我們有所欺侮時,自然就會有同仇敵愾的感覺。如此的「自私」不是十分有意義嗎?
由此可知,一己之我,可小可大。在佛法上認為構成自我的五大元素是色、受、想、行、識,合稱五蘊,所謂的「色」乃是肉體的生理現象,而「受」、「想」、「行」則是我們心理活動現象的三個階段,當我們接受到外界的刺激時,一定是經過思索之後,而產生相對應的動作,這就是「受」、「想」、「行」。而所謂的「識」,則是連貫時空的精神現象,也就是在時間與空間之中貫串的生命之體,那是眾生生命的連續存在。
「我」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普通人以肉體所在為「我」,而賢者則以身心及環境中互動的我為「我」,聖人則更以無限的時空及現象為「我」。如果以這種模式來省思,所謂「自私」、「自我」可以說是十分具有彈性的,它可以小到一己之私、一己之我,也可以大到社會國家之私、世界宇宙之我。
三、「自私」可為善,亦可為惡
既然「自私」的意義有這麼多層次,那所謂的「自私」,其實是可以為惡,也可以為善的。也許大家會覺得很奇怪,畢竟,我們已經習慣把「自私」定義為不好的,當我們說一個人「自私」的時候,往往是說他不好。然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試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照顧好自己,那又有誰會來照顧你?自己都不為自己打算,又有誰會替你打算?
所以,自私可以說是健康的心理,它並不是壞事。既然自私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那麼,推己及人,我們也要想到別人也有權利要求擁有這樣的心理。但是,若因為自私自利而損及他人,則是惡業;我們需要的是自私自利而無損他人;當然,最好是直接自利,也間接利他。一般人的自私自利,對於他人是可惡可善的,而且多半是善少惡多;只有賢者的自私自利,才是唯善無惡的,這就是儒家所講的:「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因此,佛教徒的慈悲心懷,其實就是自私及自我的昇華和解脫。慈悲是奉獻自我而為眾生帶來幸福、快樂;是奉獻自我而解除眾生的災害及苦難。慈,是給予眾生快樂、幸福;悲,則是替眾生除苦難及煩惱。
四、慈悲三層次
慈悲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生緣慈」。在這個層次裡,慈悲是有對象、親疏、厚薄、輕重的,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從自己的親人、愛人而擴大到陌生人,從慈悲人類而至微小的動物。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親人都沒有好好照顧,就去關心他人及動物,那是捨本逐末。
慈悲的第二層次是「法緣慈」,這裡所謂的「法」就是對象。在這個層次裡,只有被救濟的對象、救濟的事物,以及救濟眾生的自己,而沒有親疏、厚薄、輕重等的差別,也就是一視同仁。當然,對一般人而言,這是很難做到的,然而,我們佛教徒應該具備這樣的胸懷。
慈悲的第三個層次是「無所緣慈」,緣就是理由、原因的意思。在這個層次裡,慈悲不需要問理由,也不需要有對象,甚而,連慈悲的心願都不需要有。也就是說,在我們心中根本不存有救濟者、被救濟者及救濟眾生的念頭,救濟一切眾生,卻不認為自己救了眾生,這在佛教裡稱為「三輪體空」。
第一個層次的慈悲,一般人只要稍微努力應該是可以做到的;而第二個層次的慈悲,則是要菩薩行的佛教徒才可以做到;至於第三個層次的慈悲,則要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大菩薩才可以做到。由此可見,佛教徒的慈悲心懷,雖說是自私及自我的昇華和解脫,然而,它仍是有層次等級之分,並非一蹴可幾。
五、從「有我」到「無我」
既然我們知道自私的層次意義並非都是不好的,接下來我們要談從有我到無我的修行境界。首先要探討的是,自私的我究竟是由什麼所構成的?除了剛才講過的「五蘊」之外,構成自私的我主要有二個條件:一個是「因果」,一個是「因緣」。
什麼是「因果」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果的時間前後所構成的,現在的我是過去的繼續,未來的我是現在的延伸,凡有行為的因,便有事實的果。但是,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所以,因果便是自我。是以,肉體價值的自我,屬於身體及身體之所有物,而觀念價值的自我,則是思想及思想的內容。
而什麼是「因緣」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緣的空間聚散所構成的。肉體的自我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所構成,因為這四大元素不斷地此消彼長、新陳代謝,所以有生存的自我。而心理的自我則是由貪、瞋、癡、慢及喜、怒、哀、樂等的心理反映所構成,因為心理的念頭起伏不已,所以產生了生命的自我。
因此,眾生都是平等的。由五蘊假合的生理、心理的種種因素聚集的自私的我,是隨時都可以改變的。離開時空的移動,根本沒有自我,更不會有自私之存在。
那麼,難道自私的我一定是不好的嗎?其實也未必如此。當然,如果自私自利而不顧及相關的全體大眾,那自然是不好的,它的結果往往是害人害己。然而,如果自私自利而不傷害他人的話,那便不算是不好,甚至我們可以說他是好人呢!自私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利益他人、自利他利,這樣的人應該可以說是善人。舉例而言,佛教徒先自我進修,再奉獻自身,為了自己成佛道,先去聽聞佛法、淨化身心,然後再以所知所學,教導他人,救濟眾生,像這樣的「自私」有什麼不好呢?
六、放下主觀,隨緣運作
從自私到無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那麼,什麼是「無我」呢?所謂「無我」是要放下主觀,不計較自我的價值,但隨因緣的運作。如此,我們自然就會捨己從人,不堅持自我的立場,但求有利於他人;不會考慮自我的安危,但願有助於他人。最後,就可以達到賓主皆無的無我境界。
《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無我的境界。所謂的我相,就是自我意識的存在,而人相是對象意識的存在,至於眾生相,則是指意識到自我及許多對象的存在,而所謂的「壽者相」就是指主觀的我以及客觀的所有其他眾生的活動,他們在時間的關係上持續不斷的活動。
因此,「無我」就是沒有主觀的我,也沒有客觀的對象,既沒有你我、眾生的空間,也沒有壽者的時間。推究此理,佛度一切眾生,乃是眾生自度,佛卻未度任何眾生。既然無我了,那會有什麼我相、人相、你度我、我度你?
從自私到無我,並非一蹴可幾,很多人天天講「無我、無我」,然而,他們的我執自私卻是最深的。因此要達到無我的修行境界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七、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們要發現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我。如果我們能經常自我反省,就會逐漸發現及認清自私的我。而在自我省思的方法上,我們可以念佛、禪坐及修定,使我們的心理越來越平衡,越來越平靜。當我們的心越趨穩定平靜的時候,我們就越能省思及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往往不知其存在意義為何,所以會充滿了煩惱及憂慮;而一個有修行的人,當他一有煩惱憂慮的念頭時,他就會去尋找煩惱的根源並進而對治、化解它。經由這樣的步驟,一個修行者將更能瞭解到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意涵。
其次,我們必須要化解、消融自私的我。就好像是在一個大水缸裡,原本它的水是很混濁的,然而,經過一再的沉澱及滌清過濾之後,就越來越清澈。這裡滌清過濾的過程,就是發現並認清自私的我之後,所要做的第二步工夫。
當然,一般人是很難瞭解無我的意義的。我們可以這樣比喻,所謂的無我就是讓自私的、煩惱的我沉澱,進而提昇慈悲、智慧的我,而這個智慧、慈悲的我就是「無我」。智慧的我將不會有煩惱,慈悲的我將一切奉獻給眾生而不求回報,而這正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從自私到無我,我們將會活得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心,若得無我智慧,心不生煩惱,慈悲的我,奉獻一切而不求回饋,這就是佛的最高目的「悲智雙運」。無我的展現,將帶給人生更大的幸福及更多的喜樂,它是我們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五日講於華視視聽演講中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