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23 04:03:40| 人氣4,283|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霧峰雜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霧峰雜詠

  日前,因妹妹製做海報的需要,問我手邊有沒有關於霧峰的古典詩。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接觸很多台灣的古典詩,因此要找與霧峰有關的詩並不困難。然而在找詩的過程中發現:霧峰人不太寫霧峰,霧峰人或許會寫家居生活,但並不標榜那就是霧峰。明顯地歌詠霧峰的,反而比較多是外地人。他們因為旅遊、訪友、開會等緣故,會提及霧峰。而他們提及的霧峰,又不外乎萊園、櫟社等。離開這個題材,詩就少了。於是我興起一個念頭:別人很少寫,那麼就我自己寫吧!
  於是我開始寫一系列〈霧峰雜詠〉。這組詩還在寫,零零星星地以七絕的形式,捕捉我對家鄉的印象。現在已寫成的計有九首,有的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有的則是書本得到的知識,有的把這兩者綜合起來。
  這種零星的寫法是我所喜歡的。保持著「繼續寫」的空間,而不做嚴密的、全面式的搜查,既是面對自己家鄉的謙卑態度,也是愉悅態度。這好像隨手在霧峰任何一個角落拍照,它們都是霧峰,但都不是整個霧峰。

  我把這組詩解說一下吧!

新村小路百廬間,每駕輕車日往還。
我似蝸居安一角,不知霧罩幾重山。

  這是從我的家寫起。對霧峰最強烈的感覺,當然是自己的家──光復新村。然而,小時候,霧峰和光復新村對我來說是兩個不同的詞。霧峰是「霧峰街仔」,是中美書局、太安醫院、忠三診所那裡才叫霧峰,民眾服務社也可以叫霧峰,而光復新村不是。我最熟悉的是光復新村,每一條路都很熟。我喜歡那種把小小的地方摸透透的感覺。唸光復國小時,便以曾經走入全校每一個角落感到自豪。連最不可能去的女生廁所也進去過(因為要上屋頂打掃,女廁有梯子可以通屋頂)(因此我連學校的屋頂都去過)。光復新村雖然未能每戶人家都進去一探,但駕輕車,就熟路,我大約已經可以放手騎單車從家裡騎去學校了吧!相較於我對光復新村的熟悉,對霧峰,我便顯得太不熟悉了。去總是只去幾個熟悉的點,丁台、峰谷……都是我不熟悉的地方。上高中時,也住霧峰的王文河老師,跟我提起霧峰的山、霧峰的古蹟,我全然不知。老師說:「你好像是住在台中市的小孩。」當時的我非常激動,深覺受了侮辱。說來慚愧,時至今日,我仍然是「不知霧罩幾重山」。

通衢廣路近台中,霧社霧峰名不同。
抗日同傳英譽在,也非全屬馬牛風。

駘蕩風吹十八春,辭鄉始作霧峰人。
北投臥室台南榻,梓里雲山入夢頻。

  這兩首可以合在一起講。上大學以後,才離開家在外頭住。在霧峰時,老師問我是哪裡人,我總是說南投人,因為我老家在名間。相較於世世代代住在六股、住在峰谷的同學們,我說我老家在名間,就有一種外來的、格格不入的感覺。而小時候的我很喜歡那種「不群」的感覺。大一,搬到外頭住,人家再問你是哪裡人時,忽然變得很難回答是南投人了。尤其當我碰到土生土長的名間人時,我更無法回應他那熱切尋求共同記憶的期待。於是我回答:「欸……怎麼說呢?南投是我的大陸,霧峰是我的台灣。這樣清楚了嗎?」
  所有人都清楚了,儘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個比喻。

  在遠離霧峰的地方,說到自己是霧峰人,最容易被人當成是霧社人。「喔……你是霧峰人啊!你們那裡是山裡,終年雲霧繚繞吧?」「霧峰……我有印象……就是那個莫那魯道……」
  不能說霧峰不在山上,但我所熟悉的霧峰是平原的霧峰。至於外地朋友把霧峰跟霧社弄成同一團霧,或許也不單單是那個霧字的關係。後來我想,外地朋友在求學時代,可能把林獻堂跟莫那魯道當成是同鄉也不一定。說起來,都是抗日分子啊!

故宮遺址滿蓬蒿,議會高車屬俊髦。
既出吾鄉驚印象,名聲只是產葡萄。

這首詩仍接著上兩首。前二句故意寫一些霧峰的「名勝」。我想,台灣鄉鎮309,要有故宮遺址跟省議會的,應該只有霧峰有吧!小時候聽老師說:故宮博物院本來不是要設在外雙溪,而是設在霧峰。但後來搬到外雙溪去了。詳情不知,連故宮遺址在何處?我也是「莫宰羊」。「滿蓬蒿」者,想當然耳。或許可能是「故宮遺址滿水泥」,又或者「水泥地上滿蓬蒿」……。至於省議會,當是又熟悉又陌生的了。熟悉在於那個地點,小朋友近廟欺神,說要去省議會旅遊,總帶著點不屑的神情。當然,如果要去墾丁玩,那就很興奮了。而不熟悉,在於那些議員。議會大門裡的世界似乎與霧峰無涉,對我們而言,那道黑黑的玻璃門裡面,是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但玻璃門之外,那個名為省議會的綠色公園,卻是我們熟悉的。
滿心以為面對外地人的時候,抬出「省議會的所在地」,大家就能瞭然於心。誰知國中地理課本對於省議會與省政府的所在地沒有「重點提及」,南部人北部人東部人,大概只知道省議會和省政府「在中部」,不會知道省政府在南投市中興新村、而省議會在霧峰鄉了。說起霧峰,從南部到北部唸書的可愛學姊說:「我知道,霧峰葡萄!」
「妳說的是巨峰葡萄吧?」
「不,是霧峰葡萄,很有名啊!」
  我自己是霧峰人,竟然不知道霧峰以產葡萄在外聞名!我想,可能就像台東人不會標榜這是台東來的釋迦,麻豆人不會標榜這是麻豆來的文旦,在霧峰買葡萄,不會有人標榜「這是霧峰的葡萄唷」,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門戶不關宮保第,謝辭訪客景薰樓。
英文讀罷拋書卷,走赴林家一快遊。

  寫這首詩是故意讓外地人羨慕的。高中時,因為編校刊的機緣,對霧峰林家有較多的探索,在校刊上製作「霧峰林家」的專題,共八十多頁。這個專題的製作,標誌了我對年輕歲月的大部分記憶。後來,在以文圖書館讀書時,讀累了,我總是喜歡繞到林家古宅或林家花園去繞繞。以前宮保第大門失竊前,門戶不關,遊人任意地進出,主人們也沒有表示過不歡迎的意思。而景薰樓,雖掛著一塊「謝絕訪客」的牌子,但並沒有真的謝絕訪客。幾個老人常在門樓下聊天,我們表示一下想參觀,他們便讓我們進去了。我的英文不好,讀英文很容易感覺累;不過詩中說「英文讀罷」,則是覺得英文和林家似乎存在著一種張力。至少我在讀英文時,絕對覺得英文和林家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當然,那是我自己的感覺。只是林家古宅的傳統式建築,也在強化我的這種感覺。

忍使先賢委垢塵?十年風氣又翻新。
萊園故地洪鐘響,櫟社碑前話遠因。

  這是一首「從書本看霧峰」的詩了。高中時期作霧峰林家的專題,以及研究所以後投入台灣古典詩的研究,使我感覺在〈霧峰雜詠〉這一系列詩作中,應當要有一首詠及櫟社的詩。高中作霧峰林家的專題,是十幾年前的事。那時本土研究尚未蔚為風潮。現在研究所課堂上一些常被提及的書,當時也都還沒寫出來。但現在台灣文化的研究駸駸然成為顯學了,這哪是當初做「霧峰林家」專題的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呢?
  詩中的「洪鐘」自是一種象徵。不過萊園故地,現為明台中學,天天學校都會敲鐘。說洪鐘響,也不是虛語。至於「櫟社碑」真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碑,講到這個碑,身體就會起一種要爬上去的感覺。萊園裡有另一個「林竹山夫子頌德碑」,這位林竹山先生的詩作也有一些,但似乎不太被研究者注意到。他的碑也比較少被人提及。

議會高堂碧水濱,林間鳥雀與人親。
兒童對石描生意,不是真獅亦認真。

  此詩寫省議會經常當作寫生比賽的場地。小時候,幾乎年年都去省議會畫畫。省議會的池塘,是眾多沒規矩小朋友的洗筆之地。聽說王獻之發憤習書時,洗筆洗到池塘的水都黑了。小時候我們聽這個故事時,老師的說法是:「每天都把池水洗黑。」心裡雖覺得不可能(把墨汁倒進去都不知該倒幾瓶才會黑了,何況是用洗筆的),但覺得這個人真可敬佩。我們好幾間國小的人在池塘洗筆,都沒把它洗變色了,他一個人是怎麼辦到的?
  我是個呆板的人,眼中看到什麼,筆下就一定要畫什麼。但畫技不好,從來沒有畫完後「自我感覺良好」的作品。有一年我的寫生,竟然是坐在石獅子面前,畫那隻石獅子。省議會的石獅子,是真的照著獅子的模樣刻的,但畢竟只是仿冒品。而我,則在認認真真地仿冒一個仿冒品。這首詩雖說在詠寫生,下筆同時,卻又感覺這也可以是首政治詩。寫什麼呢?寫台灣的仿冒性格吧!但不是在嘲諷,因為我小時候畫畫時總是很認真的。

圖書館裡觀通史,教育廳前倚站牌。
出外不慚鄉下氣,有人羨我在天涯。

  霧峰到底是不是鄉下地方?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它是省議會所在地,是教育廳所在地。要說它是中樞也說得過去。但如同某日我在中正路上遇到的那個賣烤香菇的阿姨對我所說的:「你是霧峰人嗎?霧峰是鄉下地方,有什麼人、什麼時間會經過這裡,我大概都知道。」這這麼看,說它是鄉下也不為過。或者這麼說吧!「霧峰是中樞,中樞在鄉下」,這似乎解決一些矛盾了。
  國小時我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但面對都市來的外校生(如霧峰國小來的),就會有一點感覺到受威脅。國中時,我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此時心中的「都市來的外校生」,就是台中市來的了。面對他們,我仍是覺得自己一定有些鄉下土氣。高中時,我似乎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至少對有在看校刊的人而言),但面對台北人,還是有一點點自卑的感覺。上大學以後,我真的去鄉下唸書了,但隨著一票好友到台北唸書去,這種「自己覺得是鄉下人」的感覺漸漸消失。後來,我去台北教書,被定位為「中南部來的好厲害的老師」,對自己的家鄉,只剩下自豪感,不再有自卑感。對著異鄉人,說起我的家在霧峰,霧峰,這個縹緲夢幻的名字,聽起來就像仙鄉。這個仙鄉臥虎藏龍、有很多隱者,在7-11買飲料時,排隊在你後面的那位,可能是國寶級的書法家;而正在結帳那位,可能是大陸某個失傳武功派門的惟一傳人……

中辦當年稱省府,先賢異代倡民權。
南投紫氣多飛地,且聽衙齋奏管絃。

  這首寫在霧峰的幾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教育廳已經寫過了,因此改著墨寫國立交響樂團。我對國交並不熟悉,只能以「且聽衙齋奏管絃」輕巧帶過。至於第二句,寫的是日據時代,文化協會主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有人說,光復後省議會設在霧峰,跟林獻堂等先賢在日據時代為議會設置的奔走辛勞,有很密切的關係。只是林獻堂後來並未當選議會議長,首任議長是黃朝琴,聽說這個林獻堂很大的打擊。對我們而言,這都是像鄉野傳說一般的故事了。

  迫於截稿時間的逼近,我在腦袋昏昏沉沉的時候,拉拉雜雜亂寫一通,且沒力去組織這篇文章。本來覺得有點抱歉,但轉念一想,這麼做也是好的。在腦袋昏沉、無力組織的時候,仍自鍵盤下情不自禁跑出來的,那想必就是最自然、最真實的感覺吧!就讓我用這種感覺,來述說我的家鄉,不是正好嗎?

而〈霧峰雜詠〉這組詩,我仍會繼續寫下去的,希望有人會來看。


台長: 東城居士
人氣(4,283)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生活瑣記 |
此分類下一篇:與計程車司機先生聊釣蝦
此分類上一篇:彰師新詩朗誦憶往

霧峰阿土伯
寫得很有意思的詩作
道出很多霧峰人共同的回憶

不過
霧峰的確不產葡萄
巨峰葡萄是彰化大村名產

霧峰農產品著名的是菇類
全世界唯二的菇類博物館就在霧峰農會大樓裡面

另外,霧峰香米也很出名
還有荔枝、龍眼、鳳梨也種得很多
謝謝
2006-10-24 13:56:08
瑞杰
東城:

請把它拿去參加時報文學獎的鄉鎮書寫獎,
但字數在3000字以內。
我看之前的第一名作品都沒有你寫的好!
2006-10-27 12:48:16
東城
阿土伯:

  謝謝
  說來慚愧
  家父退休前任職於農試所
  但我對霧峰的農業卻不熟悉
  農會可參觀乎?
  哪天回家當繞過去看看也


瑞杰:

  可能是因為你認識我所以覺得我寫得好吧
  像我在寫青刊社時
  那些跟青刊社有關的畫面會從你自己的青刊社經驗中跳出來
  可是文學獎的評審不會
  因此你讀此文一定比他們讀此文感受更為生動
  又:我已經在網路上貼了
  不能再投稿啦
2006-10-29 18:05:54
李長青
東晟:


因為住在大里市也已經20幾年了
我對霧峰
自然也相當熟悉

你字裡行間對家鄉的感情
讓人感動

不知這篇文章已經有[去處]了嗎?

如果沒有
是否可以交給笠詩刊發表呢?
2006-10-31 10:50:59
廖振富
東晟

很喜歡你這篇融合詩文的霧峰書寫
文情並茂 才華洋溢
向來喜歡以霧峰鄉下人自居的我
讀來特別有感覺

我老家在丁台村隔鄰的北勢村
一個被稱為溪底仔的小聚落
另一側相鄰的小村莊叫樹蓮花腳
你可能沒去過的真正鄉下

國小畢業那年我們村子的學童突然被劃分學區
到新成立不久的光復國中
我在那裡讀了一個暑假
老實說那是一次不愉快的經驗
外省公教子弟出身的同學言談間流露的優越感
讓我這個庄腳囝仔飽嚐被排擠輕視的自卑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矇矓感受到所謂的省籍情結吧
當時我堅持轉到多數國小同學就讀的霧峰國中
記得還驚動校長和主任到我們村子裡來捉人
我嚇得躲到樹蓮花腳
這件事最終以當年年底我家搬到台中而轉學落幕

故宮曾經在霧峰吉峰村 舊稱北溝
位置應該就是再921地震中倒塌的
台灣省電影文化城舊址
當時副院長是著名書法家莊嚴
他有三個公子 一門三傑莊喆莊因莊靈等
莊因散文頗多回憶少時在霧峰故宮的生活

北溝是我媽的娘家
也就是我小時候常去的外公外婆家
我國中搬到台中後
曾邀集同學十多人一起騎腳踏車遠征霧峰
包括當時相當荒涼的萊園
電影文化城 省議會 乃至中興新村等
想來我意識中是早以身為霧峰人為傲的

我後來研究櫟社
從博士論文櫟社三家詩研究
到今年三月出版櫟社研究新論
花了十多年時光
未嘗不是生命根源的鄉土記憶
親切的召喚呢

今年我參與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的編纂
你這篇創作就是很好的素材

談起故鄉 不覺話長
先此打住

廖振富
2006/10/31夜在台北
台灣師大台文所研究室
2006-10-31 23:54:06
東城
老師:

謝謝您的回應
讓我對家鄉有更多的認識

莊因的散文先前我沒注意
只有看過一兩本
只隱約記得閱讀時有一種親切感
卻忘了這親切感是從何而來

我以前唸光復國中
但我對光復國中一開始印象不太好
(覺得那是流氓學校)
暑假時溜到明道中學去唸
後來生活步調實在是跟不上
(好幾次回家沒搭到校車)
就轉學回光復了
跟老師的狀況剛好相反

很巧的是 高中聯考那天
我明道那個班的考場
竟然就在我光復那個班的考場的隔壁
聯考第一天看到老同學 老老師 覺得很高興
第二天聯考時我就穿明道的制服去考
結果還被監考官質問 懷疑我是槍手
想起來真糗啊
2006-11-01 07:12:47
東明
霧峰履歷書寫是霧峰文化創意協會推動的文化運動,以下來自於總幹事崔小姐的回應:
--------------------------------------------
東明:迫不及待讀完你們ㄉ文章.真是太棒ㄌ.內心ㄉ感動無以復加.難怪你爹沒事就會拿
出東晟ㄉ大作來分享.我將建議這期霧峰履歷發行200本讓更多ㄉ人看到我們這些新霧峰
人ㄉ書寫與成就. 謝謝你.也請向東晟致最深敬意. 曼莉
2006-11-01 10:16:45
東明
11/18(六)上午九點,霧峰文化創意協會在霧峰鄉農會舉辦一場演講,主題是[霧峰的新農業運動],介紹霧峰鄉的豐富農產與經營策略。歡迎參加!!
2006-11-01 10:20:21
藍月
霧峰
是我揭開帷幕的地方
2006-11-30 09:35:16
光復國中校友
霧峰光復國中校友回娘家活動
活動名稱:光復國中校友回娘家
活動時間:96年9月22日 下午2:30~6:00
活動對象:第32屆以前之教師與校友(民國91年前畢業)
活動聯絡人:光復國中28屆307班 游郁芳同學、29屆301班 呂欣蕙同學
聯絡電話:04-23390906
下載活動報名表: 光復國中校友回
九二一地震博物館辦的活動
http://www.921emt.edu.tw/actions8.asp
2007-09-16 15:49:16
10元硬幣
@@&quot~

沒想到在這也有霧峰人,真的是只用感動來形容是不夠的!
2007-09-22 03:23:47
版主回應
十元硬幣兄:

全台人口2300萬
霧峰人口6萬
確實碰到不容易
善哉善哉

我國中唸的是光復國中
咱們是校友乎?

              東城居士
2007-09-24 12:03:59
10元硬幣
東城老大您客氣了,依小弟年紀可能還要稱呼您一聲學長呢!(雖然小弟不是光復國中畢業的),但是就是有緣,在這小小的世界裡就遇到同鄉^__^

話說回來,921前後這幾天地震博物館那人真是多啊!
2007-09-26 19:23:51
光復校友
我是光復畢業的學妹,之前還曾向您在bbs上索取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資料影印,只是當初幫忙代拿的是我男友。
2007-10-10 11:04:05
東城
學妹:

  要是當時知道你是光復的
  我現在一定會更有印象
  畢竟生活圈子中的光復校友很少很少
  碰到校友自然格外親切
  
  那你現在在唸台灣文學所嗎?
             
2007-10-19 21:51:44
x61029
您好:
我也是光復新村的人!
看到家鄉變成這樣,也有說不出的不捨。
某次舊地重遊,做了如下的網頁。
http://dns.ckjhs.tpc.edu.tw/~x61029/hometown

可惜不是光復國中的校友。
因為家兄在這個國中被校園霸凌欺負得很慘。
(光復國中的風評實在不好。)
所以就和大家擦身而過,沒成為校友了。
2008-01-23 16:18:17
版主回應
老鄉:

  看了網頁
  很親切哪
  差點看到我家(我家在中華路)

  好像滿多光復新村的人不唸光復國中
  我本來也去唸明道中學呢
  但因為太常遲到
  加上想當學校的風雲人物
  所以唸了一兩個月就轉學回光復了
  (事後想:誰說唸明道就不能當學校風雲人物?不過我還是滿喜歡光復國中啦)
  
  風評不好確有同感
  國小時 根本覺得光復國中是流氓學校
  所以很不想變成流氓的一部分
  但後來去唸之後 覺得還好
  當時還跟義班和班(六班七班)某些人小熟
  見面都會打招呼
  只是一直不曉得他們的名字

  我哥一直在想方設法地要保存光復新村
  還辦過光復新村樂活五十的活動
  訪耆老 寫村史 努力尋求讓光復新村保存下來的法源
  就這麼過了好多年
  我們國家真的很窮
  一直想收回這塊地
  唉 只能希望國家富裕一點不然怎麼辦

                 東城居士
2008-01-23 18:02: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