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川演講雜記
前幾天憑著印象先寫了部分,今天把當初記在紙上的謄過來謄過來後,紙就可以丟了XDD。我猜我記的,跟現場其他人記的,也不盡相同。
(一)
孫大川曾經用他的部落經驗讀《禮記》、《尚書》、《詩經》,覺得讀得非常通順。因為這些東西都是部落社會的產物,在解決部落社會會遇到的問題。反而到了漢儒之後,把它複雜化,就變得難讀、也離生活遠了。
他說他三十幾歲時,曾經想過要重新注釋《禮》、《書》、《詩》三書。十三經中有很多經驗,都是部落經驗的流露。比方孔子「割不正不食」,對應到蘭嶼雅美族人割飛魚,就很相應。蘭嶼人割飛魚有很多講究與禁忌,「割不正不食」與原始社會中尚禁忌的習慣是相應的。
聽他一講,覺得好想讀孫注版十三經啊。感覺會很鮮活有力
(二)
他的演講,覺得他是一個心胸廣博、慈愛而又務實的長者。乍看題目,他把原住民文學作為一種「防禦」,我腦中就自動產生一大套論述了。但今天一聽,跟我想的都不一樣。防禦是設停損點,畫出一道分界線,在不斷不斷的與人交流溝通中,有防禦意識的存在,才不會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流失掉了。
(三)
又聽到有人提的問題,大意是說:現在有的外來研究者,用粗糙的研究在搶話語權。搶話語權的結果就是,很多民宿業者接受了粗糙研究的研究成果,用這些成果來包裝他們的文創觀光產業。問孫大川老師怎麼評價這現象。
孫大川並不叱責搶奪話語權的研究者,他只是語重心長的希望,所有的研究者都要細膩而紮實,不能有敷衍結案的心態。要研究就應該紮實細膩的研究。
(四)
又聽到他對漢人統治臺灣的評價。
孫大川覺得清廷領有臺灣,在歷史上避免臺灣被大航海時代的西方航海霸權所占領,使得原住民的生態得以持續維持。而臺灣島上漢人跟原住民的關係,又似民族對民族,而非殖民者對被殖民者,讓南島語系的生態一直保留到很晚近。直到日本的統治之後,臺灣原住民才被納入國家行政體系之下,南島語系的原始面貌始被破壞。但日本的行政體系介入之前,又先派出一批人類學者,做最後的踏查,保留實況。因此日本雖然破壞了原住民的原始生活型態,但也將之保留為完整細密的文獻。他讀那批人類學者的日記,常常感覺到他們很痛苦。
(五)
孫大川說他年輕時喜歡讀唐君毅、牟宗三的書。讀到《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甚至聲淚俱下。因為他看到那種傳統文明面臨衝擊而斷裂的經驗,與他的部落經驗很相應。他們都有那種在強勢文明入侵下、想要呵護傳統文明的心情。
(六)
又聽到孫大川說到,來到臺灣的漢人是漢人中很幸運的一群人。不管是滿清入關、國共內戰,或者迫於惡劣的生活條件遠離沿海來開墾,這些來臺灣的漢人,一般都是在中國的苦難中,被驅趕到台灣。而臺灣這塊寶地,又消融了中國的苦難,讓他們能安身立命。
(七)
日本人做的原住民調查,跟中研院做的原住民調查,孫大川說對中研院做的比較沒感覺。日本人做的是現場保留,和自己的部落經驗也比較相符。而中研院做的是文獻解讀,是在研究日本人留下的文獻,對今日的原住民現場反而隔闔。他們的研究是分析性的,是報告裡的原住民;不是活生生的,看不到焦慮。另外還有一種年輕學者,好套用西方人類學的觀點來研究原住民,炫學大過研究,極不相應。對中華民國統治下的原住民現場也幾乎是視而不見。
(八)
少年愛讀《人物志》,喜其欣賞人物,而不臧否人物。不能改變的就欣賞,把對象當成審美對象。喜歡這種態度。近年愛讀《聊齋》。原因不太記得了,總之與人/鬼感情有關。
(九)
荷蘭人蓋一個河堤,考慮的是河堤在一千年後的功用。臺灣的建設有沒有這麼偉大的承諾?做事情能想到四五百年後?
(十)
問到語言保存問題。現在族語,在技術上,如果要像保留在實驗室裡那樣的保留,很容易。現在語言學的技術能做到這點。但如果是要把它保留在口耳之間,是生活語言、思想語言、乃至文學語言,就難得多。有人在創造族語的新詞彙(用古語為依據),也有人在試圖將族語提升為文學語言。覺得有難度,但樂觀其成。孫大川對族語保留在生活中,感到悲觀。覺得大概比較大的民族,如阿美族之類,大概何可以保留一兩個世代。但未來恐怕也是消失在漢語之中。
(十一)
《Nature》雜誌有一篇文,題目大約是〈臺灣給世界的禮物〉,應已有中譯,很值得一讀。大意是說:臺灣在歷史條件下,較完整保留了南島語系的原始面貌。這個面貌,在中國的保護下,沒有被西方的大航海時代破壞;後來又在日本人的記錄,使得它廣為世界所知。人類學的研究者可以透過臺灣原住民理解整個廣大的南島語系。
(十二)
「卑南族」,是個後設的觀念。今日來看,卑南族有八個部落。孫大川家在八個部落中,又是一個小的部落,和某些部落還敵對。一直到日本人以人類學的方法,畫分出「卑南族」後,這八個部落才被視為一個整體。但這個「整體」之中,是不同心同德的,甚至還相互敵對。孫大川家的部落,雖然小,但源遠流長。荷蘭時期,就已有文獻記載。
(十三)
少年時,立定志向唸中文系。也很清楚中文系不是純文學系,裡面包含了義理。33歲以前,想要重新注釋《禮》、《書》、《詩》。33歲到比利時,眼界拓寬,比較能體會大航海時代對全世界各地的原有文化帶來多大的衝擊。各地都有原始文化失落的危機。從這種西方霸權崛起的角度來看,中華文化、原住民文化,是遇到一樣的衝擊挑戰。因此讀唐君毅《中華民族的花果飄靈》,對裡面民族失落的焦慮極有同感,讀之聲淚俱下。
(十四)
非洲中的原始部落,很多都是對立的。大航海時代一來,殖民者來統治他們,把他們劃歸為一個國家。殖民時代結束,再把政權交給其中一個族群,但原本的對立沒消失,因此非洲國家常有內戰。到上個世計九○年代,都還有盧安達大屠殺這種國內種族衝突事件。
(十五)
這幾年的原住民運動,其實不是獨立出現的。它是伴隨著臺灣的自主意識的崛起,而被帶起來的。原住民自己沒有這麼強大的力量。
(十六)
思考to have與to be的問題。政治大多是to have,鮮少涉及to be。擁有資源往往是紛爭的開始,對政治高度不信任。
(十七)
以前全臺灣有一百多個山服社。但這些山服社很可惜,人雖多,但缺乏中心思想,拍的照片常常都是大學生在比YA。如果在拍照時,有種記錄山地的意識,多拍當時的山地面貌,那幾十年來一百多個山服社,所拍到的資料,會相當可觀。這些人力,都是可以喚醒而加以整合的。
(十八)
整合,是政治的事。
(十九)
一直想讓原住民的議題讓大家知道。因為這個信念在,因此不管過去、現在,在什麼時空環境下,這個信念,都會指引自己做一些事情。以前的環境和現在不同時,這個信念也使原住民議題在《人間副刊》浮現。
(附一)
孫媽媽今年高齡103,子女常常跟她開玩笑。說:「媽媽你這麼長壽?你怎麼還不死呢?」(笑)「你不死,我們都不能死啊。」(好奇怪的家庭)媽媽的回答也很有母愛:「你們都是我的孩子,你們沒死完,我怎麼可以死呢?」這應該是個沒有死亡陰影的家庭吧太達觀了好佩服
(附二)
孫大川的哥哥孫大山,喜歡穿中山裝,每次都自稱是孫中山的哥哥孫大山XD
再一則
梁啟超曾云:說到美人,便離不了病,真是文學界一件耻辱事,我盼望往後文學家描寫女性,最要緊先把美人的康健恢復才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