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看到此影片第一直覺是….完了,可能會枯燥乏味,據我以前的經驗,觀看演講類的片子,多半引起不了我的興趣,但在經過曾教授精采生動的解釋,讓我對於人倫關係有著不同的認知。片首討論到東西方人際思想的差別,片頭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說起「倫理」。
註:倫理:人倫道德的常理(國語辭典p60)
人倫:人的倫常,就是人與人相處的道理(國語辭典P44)
不懂倫理的人很吃虧,但一說道倫理不免讓人想到拍馬屁,或著錦上添花的語助詞,這些都是「形式」上的倫理,我們真正要學的是「實質」上的倫理;而人究竟在乎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食?不一定(不一定滿足她其餘慾望),錢?不一定(不一定使人快樂),在乎人家做錯事是否跟妳道歉?不一定,那人在乎的是什麼?是“你心裡有沒有我的存在”,就「心中有別人存在」的論點,曾先生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就在於此重點,我很認同,因為一開始尊重他人,就能使對方對自我的敵意減輕,為什麼?因為我們彼此達到共同的一點,滿足對方的自尊,因此只能合諧(=好商量不等於合俙泥)不能抗爭(標準的西瓜族),而倫理就是在重視他人。
中國人談話往往傾向於一言談或吵架,因為一有立場就不公道,沒有人際關係;之所以一言談為主要的操控權在於「形勢比人強」(言不由衷),當自我被形勢牽著鼻子走,就顯現出中國人的「相當程度的口是心非」,正確完美的說法是「合理的陽奉陰違」(最高招的),我們要先學習的是承認自己「口是心非」的缺點,了解自己較實際的一面,當人有所覺悟,就會較快樂,接受等等的不公平,甚至曾先生認為,只要我們中國人活在世上,就有「相當程度的陽奉陰違」,因此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為公平(ps:追求公平者多半為海外流浪、國內坐牢,因無共同議識)、和諧。
就從「家和萬事成」此句俗諺就可得知,『家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如果社會上家不成家,國就不成其為國。因為國家是由許多的家庭組合而成的;家庭則是由許多的人所組識而成。孔子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才能齊家,家齊,才能治國平天下。一個家庭要想「家和萬事興」,必須家庭裏的份子要能相互的了解、相互的體諒、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包容。一個愛家的人,不要為一己的利益而斤斤計較,要能為全家的份子打算;愛家的人,不要為一己之喜惡太過「爭執」,應該以全家人的幸福安樂為前提。』[摘自人間福報]
→從此篇文章,我領悟到重點「體諒為和諧是種修養,而非是非」
曾教授舉了個「家和萬事成」的例子,A、B兩家相互為鄰居,A家裏時常吵鬧不休,B家則寧靜和諧,有天A家長登門拜訪請教B家長,B家長曰:「我們B家人都是壞人,常常做錯壞事,都承認自己各有錯,反觀你們A家都是好人」A家長聽了自得其樂
→B家長他以合理為一個標準,暗中說明「過錯是『爭』出來的」而往往搶功勞推過錯的人,使得大家更記得他的「大」過「錯」;懂得體諒並非是是非,畢竟家庭不是說理的地方。曾先生也對於一個有話直說的人視為「目中無人」,此話雖然下重了點,但我與同學討論後,發現確實直話直說者,讓人覺得少了點尊重與顏面,加上「忠言逆耳」,使得耿言直率者不討人喜愛;是否就如同A家一樣,說話「目中無人」? 吵架就是「我心中沒有你,怎樣?」是個有話直說的烈士,在歷史官場上許多烈士之後都消失不見,我們說起古早古早、從前從前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再犯
所以中國人搶過錯使誰都沒有了錯,中國人推功勞使大家都有顏面。中國人常以「你沒有認同我就是我的敵人」為極端情緒(愛起一起生,恨之ㄧ起死),因此更要學會無止盡的包容與度量,至於標準取決於「中庸」(等同於合理=合諧) ;朱熹解釋中庸說:「無倚是不合理就是中庸」再曾先生意思是,態度合理,不管什麼立場都對;這也間接說出中國人的事情、想法是反覆無常,與外國人的直線不同;直線為人造、規律,在自然界裡沒有是直線的;舉喝茶為例,端茶給外國人,只有:thank you 喝下茶或no thanks(拒絕)簡單的形勢,反觀中國人表面可能是1/2的回答,其實內心想著另一個答案,如:他究竟是真要給我一杯茶,還是要給我一個面子?這種情況下曾教授建議選擇拒絕,好觀察對方,若婉拒後,對方直接喝下代表他是有心遞給妳品茶,如是問候將茶轉遞給他人,代表他只是給你個顏面,想想今天要是直接喝下,對方心想的是後者,那後果可能不堪期想
這過程中合乎了曾先生先前的「托托拉拉」,因為有拖拖拉拉使得「是非觀」更清楚(是非觀:是分辨是非的能力的心念變化)舉公司推甄例子:老闆詢問你接手人的建議,假許一開始就雇用心中理想之人,一定會被老闆切掉,最好的方式是先推薦長官的親戚(親親),一來可看出老闆是否有私心,(若老闆真有私心,代表你做對了,加分老闆的映像)二來照顧到老闆的家屬;第二個推薦為年資最深者(尊尊),一來可從中得知老闆處事的方向,二來照顧到老長者;最後便可將自己最好的人選給予老闆(賢賢),最後的推薦並不會得罪任何一人,因為一開始你就已經關注到老闆的親人和公司裡的資長者,最後拒絕他倆的不是你而是老闆,再拖拖拉拉中,你得知道老闆大公無私、營運的方向,也在公司團體得到些恩情、最後選上自己欣賞的人一舉三得!!
圓通,裡正外圓;同意對方意見再返回陰陽,彼此間找到共識不會有強勢的共識;對自己好,對人也愉快;在職場上,要懂得「當人不讓(自己),禮讓禮先(別人)」假許今日桌上有一條魚,魚頭只有一個,第二大的人要負起責任,讓老大吃到,之後便可受用無窮;部下衝長官,如同以卵擊石,學習用不爭來爭,讓出來的才有價值。曾先生舉「拒絕」餐與宴會為例子,美國人只要有結論都可以理性接受,若為中國人,一定會很火大感覺沒受到尊重,不講真話,就是尊重他的選擇與想法過程中騙來騙去,其實沒有關係性,學習少講我、個人,多說「我們」,因此沒大沒小太快說出心裡話的人就很吃虧,看似小的就要為吃虧點,但倫理不一定是大就可以控小,有時要以小論大
講到讀書讀書,我想沒有一個孩子或學生愛讀書,除非親自於自己喜好或興趣,曾教授舉了一個與他兒子的例子,教授跟兒子曰「兒子,別人送給我ㄧ本書聽說還不錯,可是我這幾天很忙,能否麻煩你幫我看一下,此書是否真的那麼好?」如果一開始就說要求他看此書,孩子一定會覺得別有用意,用此方式像是請求幫忙,偶時可以討論對於看書的感想確定孩子是否有看,實際上已達成曾教授給孩子看書的目的;曾校長舉以前小時候的例子,爸爸是公務人員,看到成績並不會刻意去責罵,只會說「我這一生到現在都還沒有考過100分」於是曾老師就很努力的讀書拼命考滿分給爸爸看(曾爸看出小孩子好強的心理)又舉個案例,媽媽是國小老師,卻不在意他的成績功課,只注意是否每天準時睡覺,曾教授曰「媽媽我功課還沒做完」曾教授的媽媽「去睡覺!睡覺較重要」於是曾教授睡覺,隔天被老師打,因功課沒做完,從此以後,回家馬上快快完成自己本分(作業),以免又被媽媽抓去「睡覺」,從這些舉例中可讀出,曾校長希望家長不要干預孩子功課外,在現實中,沒有壓力的壓力才是最大的壓力,也是最大的動力
說到小孩就談到觀於叛逆的事(來賓詢問希望孩子聽話),歲數中3歲、4歲和國二較有叛逆的現像,例舉畫牆壁之事,小孩在壁上作畫,亂七八糟,首先要先讚美他,最後說要把壁切下來給爺爺看,孩子一定取笑你,之後回問孩子怎麼做,間接引導,最後請她畫在「紙」上,隔幾天與孩子接見爺爺,讓孩子親自把話交給爺爺,必然得到讚美,在多次的讚美中,他得知畫在紙上的畫比畫在牆壁上的畫,可以拿給更多人看,得到更多的讚美;說教事件令人煩的事,畢竟「忠言逆耳」,要把握讓對方開心、順服不可逆服的觀點,就可以置對方不抵抗,不兩敗俱傷的場面
至於在工作場所開會要遵守「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開會時間比例:3:1:3(前:中:後),主席在會前不做任合結論,會後才決定論點,我們中國人時常講「心」,將心比心、綁心,最了解的就是「關心」如同字面表示,將對方的心關起來,所以在人事管力,一個長官要懂得,帶領部屬的「心」和「真心」而非有形的手腳、腦部打卡制
最後談到每個青少年都會犯的小毛病,愛上網玩電腦(超過一個小時),科技帶來好處也傷身心,孩子不聽話,代表著心中沒有家人,沒顧慮到父母的感受(這時曾教授說兒子這樣作為不孝),掃墓,是件使孩子對家庭有向心力的活動,心中有祖先,在家拜祖牌也是,兩者差別餘在哪?我們中國人將去世者死後分為三魂七魄,三魂七魄是中國道教對於人的靈魂說法:
七魄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慾,生存於物質中,所以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之後再隨新的肉身產生「肉體及魄」則屬於「陽世的物質世界」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稱「胎光、爽靈、幽精」,也有人稱之為「主魂、覺魂、生魂」或「元神、陽神、陰神」或「天魂、識魂、人魂」等。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
人魂則徘徊於墓地之間,因人魂本來是「祖德」歷代姓氏流傳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後再墓地對神主,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託處。
天魂歸天路,到達空間天路。因天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無極」,因有肉體的因果牽連,所以不能歸宗源地,只好被帶走上空間天路的寄託處,暫為其主神收押,這是所謂的「天牢」
地魂歸地府,到達地獄,因地魂可知主魂的一切之因果報應,也可指使在世肉身之善惡,所以肉身死亡後,地魂再進因果是非之地。
祖牌是拜神,墳墓是拜鬼;老鬼:氣較虛,新鬼:氣叫集,因此新鬼叫人害怕;新神:菜鳥一個,老神:就老神在在,因此老神讓人尊敬,曾校長舉例,小孩做錯了,先不打、不罵,自己跪在主牌面前,小孩看了好奇,也跟著跪,這時就可以站起來對他說:「你做錯事,爸爸不會罵你,但你做錯對不起祖先的事,就該罰,今天爸爸打你是因為你丟了祖先的臉」從小孩子就要灌輸不做丟家人臉的事,孩子自然而然做每件事會想起父母,作此事是否丟臉,畢竟,中國人什麼都不怕,只怕被別人笑
Ps:曾校長不建議與外國人結婚,雖然混血兒的第一帶較聰明、好看,但接而連三的子孫將會變差,得白子(討論到送國外讀書,此可望必須由孩子自己想要,並且讀完高中才可)
現今社會因外國思想使內心扭曲,沒有了自信心,要先懂得人倫關係,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們藝術,要先學會了解自己,清楚了解自我本質,要懂得正本清源
註:正本清源:從根本源頭加以整頓清理。指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語源: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
近義:釜底抽薪
反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人倫關係是一門生活的藝術,關係著你我一生的命運。既是藝術,就需要用心修練,並有正確的認知。和諧不是和稀泥,圓通不是圓滑。中國人的人倫關係強調用心不用力,靠智慧而不靠聰明。遇到事情不從嘴巴反應,要從腦袋反應。中國人是用「讓」解決問題,西方人是用爭」解決問題。透過曾教授精采生動的闡釋,和諧圓通的人倫關係將時刻發生在你我周遭。
1、和谐约非讨好;
2、看开而非看破;
3、圆通绝非圆滑;
4、尊重而不盲从。
一.東西方的差別:
西方 東方〈中國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永遠都是對的 哪有當了父母就一切都「對」?
就算父母錯了,他還是自已的父母,不能因為父母錯了,就理直氣壯的「罵」起父母。
這個「不是」是責怪的意思!
談事、解釋 真理越辯越理 越說越模糊
追尋 獨立人格
自由(發表言論)
平等(沒有地位之分)
→追求公平 不公平
→追求合理的不公平
對人先入為主 相信為出發點 懷疑為出發點
邏輯、思想 直線 彎曲、螺旋、圓(多變)
解決問題 爭 讓
對於事物的否決 可以當下否定 當下肯定,拐個彎否定
火災:媽媽、太太救誰先? 救太太先,因較有利用價值,若救媽媽先,太太肯定離婚 救媽媽先,再拖出太太,若先救太太肯定被罵不孝
專家的認定 有學術、專業認證 他說的話跟我認知相同
觀點 客觀 主觀
說自己客觀 可以說自己「是」客觀 別人會笑你「主觀到自己很客觀」
隱私權 有隱私權之權力 說自我有隱私權,別人會笑一定做了什麼壞事
接電話有人想找Mary
但Mary不想接 會大聲跟Mary說:Mary去接電話 會輕聲跟電話說:很抱歉Mary他不在
人出身 就是平等 就是不平等(沒有人出生是笑的)
人事管理 指管你的手腳
ex:打卡器 管裡內心
Ps:若只管手腳變成不遲到、不早退、不工作
二.解釋中國人:
中國人看自己 老實 光明
中國人看別人 不誠實 黑暗
中國人 喜歡迷糊先生 不喜歡糊裡糊塗(做事)
中國人(2者過程相同,動 機不同) 喜歡圓通
圓通:做事拉拉拖拖將事情圓融 討厭圓滑
圓滑:做事拖拖拉拉推卸責任
中國人 喜歡合諧 不喜歡和稀泥
一團和氣 萬事成 一是無成=合俙尼
中國人 喜歡迷糊先生 討厭濫好人=好好先生
中國人 合理:尊敬 不合理:陽奉陰違
中國人 只有公正 不可能有公平
中國人 可裝作不知道 不可以當合俙泥
不可以當搞不清楚的糊塗蛋
中國人 圓通:心中有對方 圓滑:存心整人
中國人自說「隱私權」(假許別人問你問題) 中國人不談隱私權,高明的回答,昨天?下午?3點鐘?我在哪?我不知道在做什麼?(將問題丟給對方..把她氣死) 若回答我有隱私權,別人會笑一定做了什麼壞事
中國人 只相信自己的道理 最會講道理
中國人 搶過錯使大家都沒有錯 推功勞使大家都有面子
(一)東西方的重點整理
1. 用西方的行為來看東方的點,容易造成自我價值觀的扭曲
2 現代化=本土化,現今時常用現代化拿西方點來做對比
3.圓通不等於圓滑
4.口口聲聲說人際關係的學習,事實上要學會達成「人倫關係」
(二)工作上的倫理關係
1.主管的話永遠使對的,要想辦法讓主管自己改變想法,
而非自我改變長官想法
2.盡力去做,而非盲目的順從,要合理的遵從
3.要懂得與主管分勞分憂,但要事先把自己工作做好,
要不然就是所謂的「馬屁精」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