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03 12:43:28| 人氣7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書出版】圖解台灣棒球史出版,請大家支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解台灣棒球史


台灣棒球的發展,與這塊土地變遷息息相關。因此本單元介紹台灣棒球歷史變遷,雖然會提到關鍵比賽、出色球員的表現,但真正的主角是「台灣」,本單元要說明的是棒球這個運動為何會在台灣出現?為何會成為台灣人最熱愛的運動?國家政策及社會環境,對於台灣棒球運動產生什麼影響?還有,台灣棒球究竟與其他國家棒球發展有何不同?

台灣歷史相當複雜,統治者不停更迭,造成許多政策不同,棒球運動的發展就是顯著例證。棒球由日人引進,在初期,棒球都是日人在玩,但台灣人看來看去,也看出了興趣,在球技上雖然不如日人,但也創下幾次令人驚艷的成績:如由台人組成的高雄一公擊敗以日人組成的其他小學校球隊,拿下首次的少棒「台灣第一」;第一支原住民棒球隊「能高團」到日本巡迴比賽創下佳績;「三民族融合」(漢人、原住民、日人)的嘉農打進甲子園決賽,都激發台灣人對棒球的熱情,也讓棒球在此地流行起來。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討厭日人的政府當然對這種日本流行的運動不以為然,雖然民間喜愛,政府從未大力支持。但在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成為中華民國政府能夠在台灣定居的靠山時,政府發現美軍也愛打棒球,從此棒球成為政府進行外交的一環,但比起身穿「中華民國」球衣的籃球隊,初期穿著「台灣」球衣的棒球隊,也可看出政府態度。

這一切,卻在一次偶然的棒球賽中被逆轉。1968年台東紅葉少棒隊擊敗來訪的日本關西聯隊,由於日本隊曾在前一年拿過「世界冠軍」,因此全民希望台灣的少棒隊也能夠拿下「世界冠軍」,這個美夢很快在隔年的中華金龍少棒隊手上實現。雖然這個冠軍,其實很難稱得上「世界第一」,台灣也不是按照聯盟規定方式組隊,但對於苦悶的台灣,可說是難得的好消息,不僅全民瘋狂,政府也看到可藉此鼓舞民心,於是金龍隊全體進入第一夫人創辦的華興中學就讀,一路朝少棒、青少棒、青棒的「三冠王」路上前進,最後還拿到奧運銀牌,從此棒球成為「國球」,不分本省外省都瘋狂的運動。

棒球成為全民運動後,台灣棒球也進入職業時代,不僅成立了職業棒球聯盟,還有大批好手遠渡重洋到日本、美國打職棒,但一直圍繞在棒球身旁的賭博、打放水球,也在職棒走上軌道後爆發,成為台灣棒球起起伏伏的最大因素。

本書將以時序排列,方便大家理解整體棒球歷史脈絡的發展,分為五大部分,每個部分均有四個故事:一是日治時期(1907-1945),因主體為台灣,故著重於台灣人所組成的球隊發展。二是紅葉傳奇未出現的戰後初期棒球發展(1945-1967)。三是紅葉帶動的三級棒球發展,直到三冠王的出現(1967-1974)。四是業餘成棒的榮光時期,以國際賽及奧運為主(1974-1992)。五是職業棒球時期,從1990年中華職棒成立迄今。這五大單元各有其敘事主軸,雖然是順著時序做介紹,但仍有部分重複,如1990年職棒成立後,因奧運尚未開放職業球員參加,業餘為主的國家代表隊仍奪下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銀牌。希望大家能透過這五大部分、二十個故事,對於台灣棒球發展過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2014/8/1  好讀出版)

 


台長: 王御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