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30 19:42:58| 人氣5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核能大辯論的再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於311日發生規模9.0的大地震,後續產生的海嘯侵襲日本東北,這是戰後日本所遭遇的最大危機,而且威脅到全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災區中的福島核電廠受到海嘯影響,發生的一連串爆炸及輻射外洩,成為繼蘇聯車諾比及美國三厘島之後,規模最大的核能危機。

福島核災對於全球震撼非同可小,因為連一向嚴謹的日本都會出事,其他國家的核能電廠碰到同樣等級的天災時,更可能是凶多吉少,這使得大家突然發現,家中擁有核電廠,跟擁有一顆未爆的核子彈相同,於是沈寂已久的反核運動又開始活躍。

其中長期反核的德國綠黨,更在327日的地方選舉中獲勝,首度拿下邦的執政權。全世界各國也重新評估核電廠的存續,德國立即宣布關閉七座舊核電廠,瑞士也暫緩興建新的核電廠,日本政府更在5月要求位於斷層帶上的濱岡核電廠停止運轉。但也有國家仍堅持核電政策,尤其是現階段的核電大戶中國並未因此停止興建核電廠。

而此議題在臺灣也引起辯論。核能政策原本在臺灣就是熱門話題,加上臺灣是唯一將核能電廠蓋在首都生活圈的國家,不論是核一、核二、核四發生如福島的災難,都會讓北北基陷入危機,因此許多民間團體在430日在北、中、南、東舉行了「430向日葵廢核行動」,有近萬人上街頭支持廢核。而此一話題更搭上明年總統大選的議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主張核四不商轉,2025將核電降到最低。執政的馬英九總統也在521日召開「能源政策會議」,決定核一二三不延役,核四「不安全就不商轉」,核五不興建的原則,其實兩黨主張漸趨一致,最大差異在於核四要不要商轉。

核電之所以引起爭議,與氣候變遷有極大關係。目前所使用的電力分為火力(燃煤)發電、核能發電、水力發電與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其中火力發電佔發電最大量,但也大量製造二氧化碳,被認為與氣候變遷脫離不了關係,在近兩年氣候變遷被認為會引發地球災害(如「2012」)下,被認為是最乾淨、最便宜的核能發電,在人們淡忘車諾比、三厘島下,又相信核能安全神話下,開始大力發展,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印度、東南亞各國更是紛紛興建,成為全球能源最重要來源。

但此次核能安全神話徹底破滅,也讓所有的民眾警惕到,核能電廠發生危機的風險就算是小到幾千萬分之一,但只要發生一次,其後果卻是所有人類難以承受。但火力發電又會氣候變遷,同樣也會讓地球受害。但從此也可看出,無論是哪種發電方式,都有其風險存在。在更安全的再生能源無法大量供給前,用火力或用核能發電將會繼續辯論,或許該檢討的是,我們真需要這麼多電嗎?

(本文刊登於高潮創刊號)

台長: 王御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