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深奧的四個字,非一非異。有個故事可以連結。
http://www.charity.idv.tw/z/z12.htm
譯自《雜阿含經》第三百篇
喬正一譯於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在摩偷羅之西北方,拘留國人居住之地方弘法。
當時有一位婆羅門前來拜訪世尊。見到了世尊,向世尊問候,便坐在一旁開始向世尊請教。
這位婆羅門問道:「瞿曇,請問人類之所以有苦樂不同的命運,是否都是因為『自作自受』呢?」
世尊回答說:「你這個問題的前提與立足點有問題,並且與解脫之道無關,我們不值得花時間去討論它。」
這位婆羅門仍不死心,繼續問世尊:「瞿曇啊!你不回答,是否就表示是『他作他受』囉?」
世尊回答:「這也不值得去討論它。」
婆羅門有點不高興地說:「我問您是不是『自作自受』,您說不值得討論它;問您是不是『他作他受』,您又說不值得討論它。瞿曇啊!您真正的意思到底是怎樣呢?」
世尊回答:「婆羅門,您所謂的『自作自受』如果指的是異陰相續無常的『我』或者是眾因緣聚合所成的『果報體』,那麼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角度而言是沒錯。但如果您指的是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我』、『靈魂』、『神識』或『自性』等等在此生作業,來世受報,造業的人與受果報的人是同一個人,就好比一個房客搬家,從這一家搬到另一家那樣,這就是『常見』,是如來不能認同的錯誤觀念。」
世尊接著說:「至於您所謂的『他作他受』,如果是指今生的我死了,來世再生的已是另一個眾生,彼此間並無牽連關係。前一世的眾生對下一世的眾生而言是另一個『他』;下一世受報的眾生對前一世造業的眾生而言又是另一個『他』,那麼這就是所謂的『斷見』,也是如來所不能認同的錯誤觀念。」
世尊正面地作出結論:「如來說法皆與真理、緣起法相應,然而您所謂的『自作自受』或『他作他受』的觀念皆與正法不相應,是以如來無法針對您的問題回答,故而說這些問題不值得討論,並非不尊重您。只要不就『常見』及『斷見』這兩種極端的觀念去討論,能以客觀如實的緣起法去觀察,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婆羅門啊!眾生生死流轉及世間的生滅,莫不脫離『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婆羅門聆聽完佛陀的教誨後,已解除了疑惑,心中充滿者法喜,便起身向佛陀頂禮後離去。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慶慰。慶慰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云何。瞿曇。為自作自覺耶。佛告婆羅門。我說此是無記。自作自覺。此是無記。云何。瞿曇。他作他覺耶。佛告婆羅門。他作他覺。此是無記婆羅門白佛。云何。我問自作自覺。說言無記。他作他覺。說言無。此義云何。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歡喜隨喜。從座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