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曇花一現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5/45/1sd45.html
在張澄基老師所撰述的佛學今銓(上冊)第三章「佛陀之基本教示」中,提到佛陀的沉默,寫的真好,願與大家分享之。
前文略。佛陀有一種超越尋常的風格,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是與眾不同的。例如,他好像自己不作任何決定的哲學主張,對於當時印度哲學界中所流行的問題,皆避免討論或不予回答。這些問題雖然種類很多,但簡單來說,通常可由四類十六個問式來代表。
第一類的問題是:這世界是 一永恆的呢?二非永恒的呢?三既永恆又非永恆呢?還是四既非永恆又非不永恆呢?
第二類問題是:這世界是 一有限的呢?二無限的呢?三既有限又無限?還是四非有限非無限的呢?
第三類問題是:如來(或證得大覺的聖者)死去以後是 一存在呢?二不存在呢?三既存在又不存在呢?四非存在亦非不存在呢?
第四類問題是:心靈與肉體是 一是一呢?二是異呢?三既一又異?四非一非異?
遊方僧,瓦恰,將這十六個問題逐一詢問佛陀,而佛陀卻一一否認他贊成其中的主張,這也就是說佛陀不接受任何哲學理論。略
佛陀說道:「瓦恰,略,這些等等問題,(都是毫無價值,毫無意義的戲論,都是惑人的迷魂陣。)這些話好像是些傀儡戲,像是一座(進去就出不來的熱帶)森林,像一座荒蕪的沙漠,它們是束縛人的枷鎖,它們使人困惑、沮喪,與憂悔、和痛苦不可分,它們不能使人得到和平與知識,不能導向寂靜、智慧和解脫,對於修習梵行及消除熾熱的煩惱,是毫無用處的!」
‧‧‧略。
瓦恰聽完了佛陀的回答後,接著又問:「你既然拒絕這些理論,那你是否有你自己的哲學主張呢?」
佛陀回答說:「如來是不受任何理論約束的,他已從理論中解脫了‧‧‧」
瓦恰還是不肯放棄,緊接著又追問,已得解脫的聖者,死後會投生到什麼地方去?佛陀回答說,這些問題本身就問得不對。‧‧‧略。悟道的聖者,圓寂之後,身心俱寂,不受後有,遠離有無一切戲論。‧‧‧略。
‧‧‧略。佛說:修習梵行,並不靠世界有無邊際的教條,不靠世界永恆不永恆的教條‧‧‧不論流行的世界是永恆或非永恆的教條,世間仍不免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我所要教導人的,就是在現生中消滅憂患苦惱的‧‧‧。略。我為什麼沒有解釋這些問題呢?因為這是無益的,它們與宗教的原則無關,也不能導致厭離、無欲、止息、寂靜、神通、無上智慧,以及解脫涅槃,因為這個原故,所以我沒有解釋。
‧‧‧略。
獻身宗教的人,尤其不應該理會這些問題。因為那是徒擾身心,無補於心靈之進益的。因為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不論正反,皆容易使人誤入歧途。舉例來說,說聖者死後他的靈魂繼續存在,就是墮入常見;說他繼續不存在,就墮入邊見,而實際情形則是非語言及思惟所能描寫的。為了避免這些錯誤,所以不應該談論這些問題。
‧‧‧略。
第三種看法,認為佛陀是一個實用主義(或實效主義)者,因為他明白的說,這些哲學問題,玄學思想,並不能幫助一個人去消滅煩惱和痛苦,或導致和平與解脫。佛陀所關切的,正是消滅煩惱和趨入解脫。在這個目標下,一切無結果的哲學玄學思想自然都被摒棄了。
由此可知,佛陀的沉默具有極重大的意義,由此「沉默」顯示了佛陀心境的深廣超越、和明智之判斷,其深邃超脫的高風亦因此標範萬世。佛教徒若能不忘記「佛陀的沉默」,就永遠不會失掉佛法的精神和宗風--那重實踐、重實證,而不重語言文字、思惟分別的宗風。闔卷撫思佛陀之沉默,對如來之超越一切哲學之偉大智慧,實不禁其縈思嚮往之情。#
※僅部分摘錄。(抱歉,我實在太懶,沒力氣打完全部的文字。請原諒我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