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一本令我有點震懾的書:「陽性反應」。英文書名:The coming storm。這是一本小說,不是什麼學術性的書。
「要到來的風暴」被翻譯成「陽性反應」???雖然,書中有一些愛滋病毒陽性反應的角色,但怎樣看,這本書都不是以HIV/AIDS為其中心論述出發點。
不過,上面這些,都不是我想講的重點。
這本處理「教師」與「未成年學生」談戀愛的小說,寫地真是好。真地是好。
書中的主角,一個二十五歲,在一家紐約州私立中學教文學的老師,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他那十五歲的學生,一個被其他老師認為品行、操守有些問題的學生。而當然地,他的學生則是瘋狂地愛慕著他。
但就是因為,他學生只有十五歲;而且,他是老師。他有太多的社會責任、義務與顧慮。所以,在書中,我們就一直看到主角的猶疑、反覆、自我疑問、逃避。逃避他自己對於那個學生的愛慕、共組家庭的想望、逃避他學生毫不顧慮的熱情與理所當然........
雖然,他自己在十五歲的那年,也曾如此毫不顧慮地愛上了一個二十五歲的男子。並在十五歲那年,一再地詢問自己:「就算,我只有十五歲,我為什麼不能與那個大我十歲的人談戀愛?」
雖然,他的一個好友,也曾在就學時與那時所傾慕的老師有一堆看不到的迂迴與糾纏。
一個晚上,他與他那個曾愛過老師的好友通著電話,談著他那十五歲、且愛著他的學生。他的好友靜靜聽著他說完一段話後,告訴他:
「勇敢而堅定地去愛著這個十五歲的男生,就算天理不容、情法不許;因為,這是,你唯一且應該做的事情。」
那主角在聽完他朋友這樣說之後,則仍一直在掙扎:什麼「法律呀、工作呀、牢獄之災呀、同事會怎樣看他呀」.....等等之類的。
他那朋友則接話說:
「那你不在乎你那小小朋友怎麼看你、與這件事情嗎?你不希望讓他在面對他自己的感情時,能夠直接、勇敢且不悔嗎?我在十五歲時曾喜歡的那個老師,在快要到那個愛情臨界點之際,退卻了!我也因而受傷了!雖然,我有一段時間,一直以為,是這件事情的被揭露、被他人指責,讓我受傷。但,有一天,我才體驗到,是因為他的不勇敢與不堅強,讓那時沒有支持與資源的我,在面對他的退卻、事情的被揭露與他人的指責時,才會有那麼深沈與無奈的傷害。所以,勇敢去愛吧!就算天理不容、情法不許。」
接著,一個放假日,他學生到他所住的地方找他。他學生主動且積極地表達他對他的愛意:他學生摸上了他的床、抱著熟睡的他、親著他,並要往他老二摸去。就在他學生正要伸手往他老二處摸去之際,他撥開他學生的手、起身、離開床、假裝一切都沒發生過地向著他學生說了聲「早安」。
他這樣的反應當然讓他學生很受傷。
但是,當晚,在一大堆自我的內在掙扎、猶疑、徘徊與反覆爭論之後,他走到他學生面前,靜靜地告訴他學生:
「這莫名其妙的世間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限制。由於,我在這莫名其妙的世間生存,所以我沒敢去挑戰、抗衡這莫名其妙的限制。但,今天,一個莫名其妙風雪交加的壞天氣,我們被困在我這小小溫暖的屋子裡,那些存在於莫名其妙世間的莫名其妙的限制,應該無法管到我們,因此,我也想暫時地不管那些莫名其妙的世間與限制,告訴你一件事,告訴你一件我一直焦急地想讓你知道、卻一直迴避與否認的事情:
我愛你!
你好美!
我想跟你做愛!
我想幹你!」
(幹!這段話怎麼那麼美?!我心理面想著。)
剎時,屋外滿天狂嘯的風雪好像在這時間內停止了;溫暖的冬陽像是穿透厚重的雲層,慢慢靜靜地灑落在他們的身上。他學生不可置信般地呆在那邊,不敢相信自己耳中所聽到的話語。
「雖然只是些平凡的文字言語,卻為何可以像聖樂一般地撼動著自己的心?」
接下來,至少五、六頁的篇幅,是在描述他與他十五歲的學生做愛的過程。
雖然,細膩婉約;卻又,盪氣迴腸。
然而,那莫名其妙的世間與限制,終究還是在;而他也終究沒有那麼那麼勇敢。所以,他還是在某個重要的關鍵,停手、卻步與退縮了。
雖然,他最後還是停手、卻步與退縮了,但由於他也曾經勇敢過;
因此,他與他學生雖然都受了些傷與痛,但是,某些力量與堅持,卻也在彼此心中開始萌芽。
----------
很長的一本書,卻因為文字很美,故事很好,
我在晚上十一點多左右開始閱讀,(本想讀一個段落,就去睡覺),
卻一直不捨地到了早上四點半,讀完最後一個字,才倒在床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