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Fri Jul 30 10:53:22 2004
大家一定都記得清朝時候,由於諸多戰敗的緣故,和各國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一些港口開放通商,許多地方還割讓給外國來統治。那是一種軍事武力的殖民。在有一統天下的霸權者,總希望領土不斷擴大。
而在一百多年以後的現在,那種軍事的殖民雖未完全灰飛湮滅,但另一種更深入的殖民正悄悄地在全球生根。記得不久前,看到電視提到台北,有人建議台北要像巴黎,有人建議要像倫敦……台北的現代化,成了追逐世界潮流、追求時尚的地方。而台北的文化呢?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以前的一些歷史文化,都被淹沒消失覆蓋不見了?
這就是所謂的「後殖民主義」,廣泛地說,是以經濟、文化、媒體、軍事……等等諸多的操控手法,加以改造。舉個例子來說,好萊塢的電影,在拍洪水時,就有迥大的差異。這樣的災難片若出現在美國,那洪水是那麼清澈、乾淨,而若發生在印度的話,則是混濁不堪,挾帶著垃圾、物品一起湧出。
「九一一恐怖攻擊」,我們不斷看到兩架飛機衝撞大樓的景象,卻不一定明白背後有很大的因果關係。一九八四年,總統候選人雷根與孟岱爾的電視辯論裡,全程在台灣電視台上播放,電視台還請了許多所謂的「專家」來加以評論。為誰的言論而欣喜,為誰當選而高興,整個情緒被美國所左右。或許,他們的選舉,對我們的局勢有莫大的影響,有所關心無可厚非。但卻有人以金錢援助給某個候選人,只為要給某個台灣的政黨好看……實在令人嘖嘖稱奇。
孟岱爾揭發中央情報局的一本指導小冊裡,裡面記載,派特工人員暗殺薩爾瓦多「黨外」(據說是「共產黨」),並還派人殺薩爾瓦多政府要人,並嫁禍給「黨外」,以達其反共的目的。除了此一事件之外,美國政府當時還支持被菲律賓人民唾棄的馬可仕政府,說黨外是共產黨,而維護當時腐敗的政權。但對於慘死於政府槍下的「黨外」頭頭阿奎諾,卻沒有絲毫憐憫之詞。
以文化、經濟的手段深入殖民,等於是讓許多國家、許多民族失了根,忘了本源。帝國主義的心態,若我們沒有稍加留意與思考,或有人觸醒,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徹底改浩與洗腦,就好似希特勒的手法,還用科學家的一些實驗來證明日耳曼民族是高級血統,而讓追隨份子死心塌地。
一種試圖以客觀呈現而在不知覺中灌輸其價值觀念的帝國主義侵略,已實施多年。不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抵抗的力量,和這樣無形的操控進行對話、省思與批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