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看了楚浮所導的《四百擊》與《野孩子》。這兩部電影的焦點主題,都著重於讓人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而生存又是什麼?兒童的決定權、選擇權在哪裡呢?
《四百擊》裡的主角東尼,從他後來的表白裡,娓媚道出到了八歲親身母親才開始帶他,之前是由乾媽、祖母來撫養的。這樣的母親,對他而言,有何親近之感?電影裡也看不出他對父親、母親有什麼特別的想念與依賴,這和《擁抱大白熊》裡的大軍有很大的不同,大軍總是期待母親歸來,等待母親的關懷。由此可看出,東尼與父母的關係,有些疏離。在影片裡,唯一能感受到母親對他的關愛,卻是因為東尼看到母親外遇,而想要孩子替她掩飾,並想以金錢交易的方式,期許東尼能在作文上取得好成績,東尼也確實朝這方向而努力。這是相當諷刺的,母親與孩子第一次較為拉近距離,方式竟是如此。
《野孩子》裡,被從叢林帶到文明世界的威可多,亦是如此。他在被醫生訓練時,也是由「水」這個增強物來加強他的學習。而趨於弱勢的兒童,不得不屈服大人的權威底下,不管他們是依賴又或者是不敢反抗。這兩個影片,我們都能明顯看出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痕跡,由「刺激-反應」的聯結關係展開學習活動,利用正增強及懲罰來加強或削弱某些行為。只是《四百擊》裡,母親是為了掩飾而做這樣的決定,而《野孩子》裡的醫生卻是為了要證實科學理論,拿孩子當實驗品。
由於《野孩子》是從森林裡發現,因此野蠻與文明的對比,尤其清晰,我們很容易從其中思考到彼此間的差異。但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卻不會這樣敏感地意識到大人對兒童所進行的教育,是不是有值得商確的地方。教育改革的潮流,總是從幼稚園或國小就訂下願景,期許他們長大後與世界接軌。而那些推崇自然教育的森林小學,雖然標榜著人性化的教育,但其高學費的政策,不也是其本身絕大的諷刺?自然教育,需這樣靠大筆的鈔票來買入。
在《四百擊》裡,東尼曾選擇好好地學好作文,但老師卻以過去的經驗來否定他。東尼曾說實話,卻沒有人來肯定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沒有給予他好的成長空間,而他選擇逃家,選擇直接面對沒有目的性的社會教育、社會環境。後來被送到感化院,那兒更不可能有什麼愛與溫暖的關懷。而一個人的命運與價值觀,在剛開始就沒有受到好的照顧,其結局似乎只能不斷在國家、社會機制底下掙扎、沉淪。
《野孩子》裡,威可多被取了姓名,被從森林帶走,他原本就被棄置於叢林裡,有著自己的生存方式,不需衣物來禦寒。他可以不必來面對所謂的文明社會,但卻是這樣被文明人給抓出來,成了眾人好奇的焦點。醫生以其來證明原始人是否有記憶力、是否有聽覺,是否會叛逆,雖然醫生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但都是從文明、科學的角度來思考。而未從威可多的文化環境來考量。影片以「明天,我們繼續上課。」做結束,讓我們想到的是,這樣的課程,對他有何助益。除了證明科學理論,也無他用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