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1 11:40:25|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ver. 8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頁數:63~74

主題:精神分析治療導論與主要概念

  回頭再念了一次精神分析理論後,把重要名詞的解釋稍微理出頭緒,生死本能、三我結構、焦慮、意識與潛意識、自我防衛機轉以及人格發展。面對這麼多的名詞,自然想讓他們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結構,而非零散的分落各地。在此途中,自己試想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得到解答,有些則無:

  1. 佛洛伊德所指稱的「能量」,是本來即具有屬性嗎?
  2. 生與死的本能→化現與歸一的本能
  3. 神經質焦慮是害怕本能失去控制;道德焦慮能解釋成害怕「超我」失去控制嗎?
  4. 生與死既稱為本能,是被整合在「本我」中嗎?
  5. 是不是有特地的機制或結構被指稱為「負責轉化能量的結構」呢?抑或是能量會自行轉換?

  第一個問題的部分,主要來自於描述三我結構時,正統的佛洛依德理論主張:人就是一種能量系統,人格動力就由能量如何分配給本我、自我及超我所決定;而在後來,防衛機轉所提到的「昇華作用(Sublimation)」中,則將此作用解釋為是性或攻擊能量重新導向創作行為的結果。前者的描述讓我感覺,所謂的「能量」,是一種純粹的能量,並無屬性,只作為驅動三我結構之動力使用;但後者的描述則讓我覺得,能量本身似乎有既定的屬性及目的,如性能量是作為性行為使用、攻擊能量是作為攻擊使用。後來回去看書時,在本我的介紹中清楚寫道「本我就是心裡能量的根本來源與本能所在的大本營」,故我認為,此問題的答案為「是」。所謂的心理能量,是從本我之中而出,能量產出的時候即擁有性與攻擊兩種屬性(或目的),但這些能量能夠被轉化給超我或是自我使用。

  這件事同時也回答了第四個問題,也就是生與死兩種本能應當是被包含在本我之中,由生之本能所產出的能量即為性能量(性驅力),反之由死之本能產出的能量即為攻擊能量(攻擊驅力)。這兩種能量是心理及人格動力唯二,同時也是最大的動力來源。至此,我在想是不是有特地的機制或結構被指稱為「負責轉化能量的結構」呢?抑或是能量會自行轉換?也就有了第五個問題的出現,而依目前我對此學派的理解,想必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

  焦慮包含三個類型:現實、神經質、道德。現實焦慮是基於對來自外界危險之恐懼感,神經質焦慮則來自害怕本能失去控制,道德焦慮則害怕自己受到良心譴責。現實焦慮的部分我能看懂,但對於神經質焦慮及道德焦慮則有疑問。我剛開始,一直覺得這兩種焦慮在描述上並無差異,但後來細想之後,本能失去控制並不一定構成違反道德價值觀的成立。後來又看書上所寫:具高度良心者,常在做了違背其道德標準的事情後,感到罪惡不安。於是我有了如第三個問題那樣的想法,既然神經質焦慮是來自於「本我的失控」,是不是道德焦慮也可以說成是來自於「超我的失控」呢?我自己覺得是可以這樣解釋的。也就是說,這兩種焦慮其實都來自於,「自我」害怕無法再協調其他兩個我,而被任何其中一個凌駕於上(被本能或被道德觀)。事實上,很多人都會直觀的認為本能是不合理性的,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所接受的價值觀不也是我們毫無思辨之後就囫圇吞棗嗎?

  第二點的部分不算是一個問題,算是我用自己的哲學世界觀把生與死的本能重新做一個詮釋。而基於個人尚未建置好自己完整的價值觀體系,所以此點就先留著,以後有機會多了解佛洛依德理論之後再試著述寫之。

台長: 元素使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心理學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ver. 8讀後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