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7 14:13:17| 人氣2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多時候,我們身邊總會出現一些喜歡在有人發生糾紛時積極關心並提供意見的朋友。剛開始的時候,適當的關心是友愛的表現,但是幾次下來就變成多管閑事,形成對當事人的一種負擔;仿似自己的隱私或是傷疤還要硬生生地在第三者面前被撕裂,經過一點一點分解后任由他人發言指正。雖說旁觀者清,但是現實裡紛紛攘攘的發生,畢竟不是外人可以從言語上了解;更何況有時候外人對整個糾紛的是以自己的角度詮釋,提出的主觀看法,不能反映全面狀況。

任何糾紛一旦發生,不管對錯,當事人都需要時間去沉澱心情和發泄情緒。但那不代表可以理智地厘清問題,因為一些累積已久的細節所造成的僵化關系,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化解;反之,雙方的誤會卻是會因為達不到共識而持續在發酵。人和人的相處很奇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一起生活,或者一起共事;也許,就連一起去看場電影都會有摩擦。所以,在當事人還沒弄清楚事情的本質前,外人再多的勸說都是多余。各人的個性沒辦法調整,再怎么去遷就,終究還是會不自在。這一次被說服了,還是會有下一次摩擦,因為疙瘩還在,下一次糾紛爆發的殺傷力更大。

當然這群喜歡介入的朋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經驗告訴我,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當好魯仲連的角色。真正幫忙的反而是那些愿意傾聽的朋友,並不會加諸任何意見。說穿了,簡單的關心,其實不過只需要一雙專注的耳朵,在適當的距離,穩定了激動的情緒,才能自行檢討。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名言,現在我才能理解。就算身為好朋友,傳遞關懷也要適可而止。誰如果認為自己可以幫忙排解朋友間的糾紛,還是要先衡量自己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否則,那所謂的友愛,會被解讀成一種負擔,不但幫不上忙,反而讓自己也卷入一場誤會裡。遇到這樣的朋友,那份好意我可是心領了,千萬別在我耳邊嘮叨,那只會煽動我的悲情不安還有憤怒;所以,若是真的為我好,請,安靜。



。聽風唱歌(3)。

台長: Taz
人氣(2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我的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茶和人生
此分類上一篇:午后的聲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