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2-27 08:00:00| 人氣2,1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度推薦書《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雖然說「人心叵測」,但這本書不是教你讀心術,而是先察覺「情緒」,然後去瞭解背後的「心意」,就好比進門前要先敲門,如果不敲門就貿然闖入,不僅不知道對方正處於什麼狀態,而無法事先做好因應對策,而且還很可能冒犯、得罪對方,所以讀懂情緒是一種社交禮貌,但不是小心翼翼的討好別人當應聲蟲。

作者是一對夫妻,一個是心理師,一個是催眠師(好特別喔),而他們這本著作並沒講艱深的專業理論,而是從日常生活中去帶出情境去探討。本來「情緒」是無所不在的,它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你我他大家都有,要別人沒有情緒,除非對方是死人,所以有情緒很正常,但要怎麼將情緒導入好的解決管道,就是每個人要學會的課題,不過基本上還是指「自己」,而這本書講的是「別人」,我們常說「控制自己很簡單,但控制別人很難」,畢竟別人要怎麼樣,我們很難掌控,但至少我們去抓住一些線索,察覺後再做出好的應對,可以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導向好的結果。



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誤解,但這些都是進一步瞭解對方的機會,但不少人卻選擇把重點放在表面的爭吵,而沒有正視背後的意義,就好比今天你看到另一半臭著一張臉,讓你感覺不太好,只看到表面的人可能選擇直接的說:「你擺那一張臉給誰看?把氣氛都搞僵了。」但想要瞭解(解決現狀)的人會說:「你怎麼了?心情不好嗎?可以和我說說發生什麼事嗎?」前者是「看到」情緒,而後者是想「讀懂」情緒,目的不同,處理方式自然也不一樣。

但有的時候,有些人明明將讓對方感受不好的話說出口了,但又說:「我又沒那個意思。」好似別人不該怪罪於他,只能說這種話很容易被視為辯解,甚至不負責任,因為在說話前,不僅要經過大腦想清楚,而在想之前一定要先觀察,沒有觀察細節,就貿然做出判斷脫口而出,只能說是自己的問題比較大。

反過來想想,這樣的人為何會存在,其實一部分也是因為有的人怕被說「沒氣量」,或是想說對方是你的好朋友或不好得罪的人,而只好「寶寶委屈但寶寶不說」,以僵硬且難看的笑容帶過,表面上不在意,其實心裡受傷了,而這樣的行為更讓那些沒同理心的人更加肆無忌憚。書裡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一段關係需要你一合理化對方的行為,替對方找藉口,你很難打從心底尊重這個人。」也就是說,當你已經在為對方「找藉口」了,表示自己就是不認同對方了,又怎麼會想尊重對方呢(對方也沒尊重你呀)?

【心態決定一切】

由於每個人的標準不一,也許這句話用在這個人身上OK,但另一個人覺得被冒犯了,不被尊重,因此不少人覺得面對人要顧慮這麼多很累,其實掌握大原則---將心比心,就可以去除大半煩惱,但這也和個人修養有關,原本就粗俗的人覺得把髒話掛在嘴邊不算什麼,原本苛薄的人覺得酸別人是無傷大雅…因為「標準」不同,所以我們更不能把自己的標準當唯一準則,而是讓自己更趨向客觀的去為對方設身處地思考:這樣對他好嗎?這是我要的目的嗎?然後才去下判斷。

有的人喜歡開玩笑,可是是對別人開玩笑,但開了玩笑惹人不悅,反倒無辜的說:「開個玩笑而已嘛…」若對方仍不肯這樣算了,他就「作賊喊抓賊」的斥責對方:「一個玩笑也開不起,你氣量也太小了吧!」也許大多數的人都會想:這種人肯定不受歡迎的。不過其實這樣想的人,有一些可是也在做這種事的人呢!這就叫做「雙重標準」,一樣的事情我做可以,別人做就不行,這種人很可怕,因為他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且標準不一就是一種自私、自我放大的表現,自然也不會顧慮別人,在他心中「同理心」這種東西應該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會把說錯話歸咎於「口才不好」、「書讀不多」,其實這些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心態」---你到底想如何對待對方?一個說愛你卻又傷害你的人,你相信他真的愛你嗎?一個說你好棒卻又拿棍子處罰你的人,你覺得他是真心覺得你很棒嗎?所以心態決定一切,包括表現出來的言語舉止,如果說是「無心之過」,這是很少很少的,絕大多數自己去深入的捫心自問,其實都是因為心態不正的緣故。

本書一開始在前言中就提到了過年的情境,很多人會面臨到的狀況是,過年過節團聚,人多了嘴也雜了,結果過節反而增加不到與人產生「過節」的機會,尤其長輩自以為是的「關心」,聽在晚輩的耳裡卻是一根根刺,不是聽的人小心眼,而是表達的人的心態其實很多不是真的關心,其中包括炫耀(貶低別人讓自己有優越感),也是一些是出於控制心態(例如催婚、換工作等等),但也不是說不能問,只是問的方式,還有最重要的是,對方在你回答後的第一個反應。例如對方問「交男女朋友了沒」,如果說「還沒」,而對方接著說「都幾歲了還挑」,那你肯定心裡不舒服,而且你也不會想再說下去;但對方如果接的話是:「那你想找什麼樣的對象?你的標準是什麼?」這個時候可能會想說一下自己的想法,而且氣氛不至於那麼糟,這樣的差異還是來自於「心態」,而導致不同的結果,前者「終結話題還不歡而散」,後者因為讓人想說下去,所以「延伸話題且更深入瞭解」,對彼此也會有不一樣的印象。



【否定情緒,等於否定存在價值】

有的人或許會疑惑:為什麼「說話」前要先讀懂「情緒」?那是因為情緒就像是路標,人會以情緒來判斷事情的優先順序,否則會失去行為能力,不知如何是好。而「否定了一個人的情緒,等於否定一個人的存在價值」。

我們說邏輯有對錯之分,但情緒是沒有對錯的,只有「處理情緒的方式」才有分對錯。許多人因為沒有意識到這個強大的破壞力與嚴重性,所以常把否定的話語掛在嘴邊,像是哭泣,可能會聽到別人說「哭什麼哭,一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或是生氣,別人可能會說「有什麼好氣的,大驚小怪」,這些對情緒的當事人來說是一種損傷,還有些號稱「擁抱正向陽光」的人,會去否定別人的負面情緒,甚至負面記憶,好似那些不好的事都要忘光光才對,其實我們的大腦對於負面記憶與正面記憶的「解析度」(深刻度),如HD高畫質與VHS錄放影機,這樣說應該就會懂這是大腦機制的關係,不是這個人記得負面的事就是悲觀負面的人。我一直強調,重點不是情緒的產生,而是情緒的抒發方式,只有死人沒有情緒,所以那些否定他人情緒的人,說直接一點,與殺人無異,抹滅對方的存在價值。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太多人不瞭解、正視這個嚴重性,所以才會輕易的說出那樣的話。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當他的情緒被否定時,大腦會立即發出警報,偵測到這個環境是危險的,於是產生反擊心態或是想逃離;少數的人會傻傻不做任何反應,這不代表他修養好,而是他不曉得到底該以誰的感受為依歸,而陷入混亂,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主見,沒有正常人的自我意識,比如媽寶,什麼都以「媽媽說」來決定,卻沒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曾去聽聽自己真正的聲音(把自己的聲音蓋掉了)。

所以,當你知道「情緒無法被消除,只能透過承接而淡去」,那應該就會知道說錯話的嚴重性了吧!人們天天說話,就如同呼吸一般,所以很容易輕忽,常會有「只不過說了一句話」的心態,或是「大不了我收回那句話」,要知道,別人聽到就是聽到了,你說了就是你說了,不可能「當作沒這回事」。人們會在意,是因為一般來說,你會說那樣的話,心中多半也那樣想,「無心失言」其實不是那麼容易讓人接受。說錯話輕則尷尬冷場,重則可能失去合作關係,或者失去友情、親情、愛情,自己的人格也會大大受損,別人可能再也不信任你了,甚至有人因此失去性命,總之,它的影響可大可小,可以是一時,也可能是一輩子,那麼,你還敢不謹言慎行嗎?除非你不在乎,而這些都不在乎的人,的確也不會再在乎其他人了。


【溝通之前先把自我素質提升】

我們常說要溝通,可是溝通不是兩個人說說話就好了,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己得先檢視有沒有先把「聽」與「說」的工夫練成,否則一張嘴亂說,或是沒聽懂對方說的話,結果誤會愈結愈深,反而壞了關係。

書中也點出,很多人之所以溝通有困難,大多分成兩種:
1.對自己說過的話沒有察覺,常常因為一時的情緒就脫口而出,甚至堅持自己沒錯。
2.知道自己「可能」會說錯話,而害怕犯錯,以至於回應的內容很少或模糊,讓人覺得很有距離,也不清楚他到底要表達什麼。

這兩種情形都會使溝通失敗,前者少了自我覺察的能力,後者是太害怕而裹足不前,看似小心謹慎,其實是在逃避,所以過猶不及都會造成反效果。有人會說前者問題比較大吧,他們那麼自私,其實這兩種情形的產生的共通點,都是在於「不在乎對方」,為什麼這麼說呢?想一想,如果你真的在乎對方,的確是會小心謹慎的說,但「害怕自己犯錯」,他其實在乎的是自己,怕自己犯錯惹對方生氣而被罵,重點在自己而不在對方,所以不在乎怎麼回答後對方的感受,以致於即使他模糊、簡略的說了,對方也覺得有距離或沒有真正滿足對方的需要,對彼此是一點幫助也沒有,這樣不是真心在乎別人的感受,只是自己害怕被討厭、被責罵罷了,這種消極的「逃避」,可以說是一種應付,真心想要變好的人,會去設法改變,而不是一昧的躲躲藏藏。

由此可知,要提升素質,首先得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裡,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人,之後才能對症下藥,得以改善,因為「人無法改變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問題」,這句話也是書中點出的重點之一。




以下我整理幾個書中的重點:

一、不想「說錯話」,你得認識「好回應」
這句話就如果「你不想當壞人,那你得先知道什麼是好人」,不然連自己當了壞人也不知道。記得在教學工作上,常要求學生「說好話」,但「說好話」不是特意討好、說違心之論,而是在說出口之前,預先想想對方可能的反應,比如你想開一句玩笑話,但想到這可能會給對方難堪,可是你的本意只是想讓大家開心笑一笑而已,那你的行為結果與本意是相違的,那就不要去做。但很多人不注重這些小細節,反而把自己的「沒禮貌」當成「直率」、「沒心機」,作者說得很好:「有時『沒心機』與『沒良心』的反應是很相像的,當你告訴他你覺得受傷時,他隨口搪塞一句『我沒那個意思』或『我也不知道會這樣』,你也奈何不了他。」

我也曾寫過【刀子嘴,刀子心】這篇文章,而且事實上證明,沒有「刀子嘴、豆腐心」這回事,這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更多的是拿這個當藉口的人,把自己的刀子嘴合理化,這種人就不該被姑息,這是一種言語霸凌,帶給別人無形的傷害,十分惡劣。

所以想想,我們自己也不喜歡別人這樣對待我們,就用預先設想來避免這些情形。

二、立場不同,對錯就很難定義
一定會有人想問:怎樣是說錯話?又怎樣才是說對話?
我自己的看法是:沒有「對錯」,而是「好」。也就是說,一句話不像我們寫考試題目一樣有標準答案,它會因人而異,用在這個人身上是OK的,但另一個人可能就不OK,所以我們要判斷不是「對不對」,而是這句話說出來對這個人「好不好」。

我曾看過一齣劇,它曾先後用不同劇中角色的立場去拍攝,一樣的故事劇情,但不同的立場去陳述,發現會有不同的看待:站在A立場呈現時,我們會覺得A好可憐,B怎麼這樣對他;站在B立場呈現時,發現原來B的苦衷是這樣,A也太超過了吧。這時候,我們先前認為的「錯」,好像也沒那麼「錯」,甚至之前「對」的變成「錯」的。

這不是邏輯錯亂,而是立場不同,就好比警察與違規民眾糾紛,站在警察的立場是依法行事,站在民眾的立場會覺得怎麼這點小事也要管,但我們第三人用客觀看起來,其實警察是沒錯的,因為允許了違規民眾,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的困擾,而且其他人也可能效尤,這樣的影響是不好的。此處不難發現,我們最終會以「好不好」來當作判斷的標準---不只是對大眾好不好,而是對雙方都去設想,就像有些家長會縱容孩子的行為,想說「算了,孩子還小」,但對孩子來說這次沒有被責罵制止並不算是「好」,必須及早教育才是「好」。所以對人說話與回應也是一樣,必須站在對方立場想是不是「好」的,但也不是對方錯就劈頭大罵,而是先處理對方的情緒或期待,然後再配合事、時、地等情境元素去做出反應。

更細節的探討,還會考量到順序的問題:你是先禮後兵,還是先兵後禮?先給糖再給鞭子?還是先動之以情、再說之以理?或者相反?這些都會影響結果,而這些用法都因人而異,所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三、回應不等於回話,你回答了訊息,還是回應了期待?
在此名詞解釋一下:
「回話」是指回覆對方表面的訊息;「回應」是指進一步的把對方的情緒、期待等等考量進來,再做出反應。

回話比較像機器人,一板一眼,但我們知道,一樣的話,由不同的人說出來,可能背後包含了不同的情緒與期待,比如小孩說「這個我不會」,可能是希望你教他;而女朋友或太太說「這個我不會」,可能是希望你直接動手幫她解決;部屬說「這個我不會」,可能是也希望你教他,但有時可能是「這件事不要叫我做」等等的,但如果你的回話都是一樣:不會就去學。結果可能會惹女朋友或太太生氣,也可能部屬會翻白眼在心中暗罵。

一般人的問題在於,在雙方溝通時,焦點放在「我說了什麼-->他又說了什麼」;但一個懂得傾聽、重視關係的人,所關注的焦點是「他說了什麼-->我怎麼回」。前者只是讓對方知道你「聽見」他,而後者卻能讓對方感覺到你「聽懂」他。

書中也提到:你可以回想生活中,那些你在心中默默貼上「白目」、「不識相」的人,他們是不是習慣用自己的角度回答別人,無法進行換位思考。

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拿來檢視自身,看看自己是「回答」的多,還是「回應」的多?



四、你習慣的,不代表是對的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說過:「在一個病態的社會裡適應良好並不代表你是健康的。」有一則猴子的實驗故事流傳甚久,大意是說一群猴子被關在籠子裡,只要有一隻要爬上去拿香蕉就會啟動噴水裝置,所有猴子都會被淋濕,幾次之後,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因為有水會噴出。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換一隻新猴子,牠也想要去拿香蕉,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打了一頓。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另外一隻新猴子,牠也要去拿香蕉,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打了一頓,包括第一隻被換進來的新猴子,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人打。這就是「傳統」的由來。傳統不去反省它,就沒有價值!

而在我們的文化中,多少都有聽過「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上面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做人不要太計較」,但這些話,其實不合理的,但許多人卻習以為常,若有人提出異議,則被當成大驚小怪。為什麼積弊已久的事,卻要遵循呢?當然人沒有像猴子那樣,人的理由多半是怕得罪人、要保住飯碗等等,可是因為自己被忽略情緒(即使遵循卻不代表欣然接受),而也要別人接受這樣不好的感受與對待,這是非常奇怪的事。就算大家最後都遵循這件事,但也是敢怒不敢言,結果大家都帶著不好的情緒做事,會產生好的影響嗎?我覺得是不可能啦~所以生活中的任何習慣,不見得都能套用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們也無權強迫他人和我們習慣的一樣,重點應擺在這件事是否是正確的(是否對彼此都好)。




【不要說錯話,但不要「怕」說錯話】

欸~欸?不是說不要說錯話嗎?但這邊要先聲明,「不要說錯話」是我們期待的結果,可是人不是一生下來就不會說錯話,以書中的比喻來說:說錯話是成長必經的過程,就像青春痘一樣,好發於某一段期間,但透過熟悉與學習,失誤率(好發率)就會下降。既然我們不可能「不曾」說錯話,但我們得把說錯話努力變成「曾經」,如同讀書一樣,我們都曾在考試時寫錯答案,但我們可以接收知識,加上多練習,就能降低錯誤率,拿滿分也不是夢。但如果你一直害怕「做錯」,反而讓自己不敢去進一步嘗試、學習、修正,這樣也就不會有改善的機會了。

除了掌握上述說的「心態」原則,把握「說好話」的準則,同時也要知道「通常一段互動會出現說錯話、談不下去的狀況,大多是因為某一方的期待沒被承接,或是情緒受到否定」,因為注意對方的情緒是說好話的前提,唯有我們察覺到了,才能做出好的回應。
好的回應須有3個要點:
1.承接對方情緒
2.讓對方感受你的理解
3.保持尊重

因此,回應的第一句話,先回到對方身上,使用承接性語言,也就是反應對方的狀態,卻不試圖解決或說服,也不要急著講自己的想法與觀點,表示有認真聽對方說話,並認同他訴說時的感受----注意!是感受,不代表一定要認同他的觀點,想想客服小姐在接到客訴電話時,即使客戶再不合理,也會先說:「是的,你說的問題我瞭解了…」,而非一句話打斷:「不是你說的那樣,其實我們是怎樣怎樣…」,這樣勢必會吵起來,事情也愈來愈難收拾。我們必須有意識的察覺自己的表述習慣,而不要習慣成自然,只以自己為出發點。



【白目是一種病?高敏感度又是什麼?】

稍微跳一下,我們來談談醫學上的講法,很早以前就有出現「白目是一種病」的說法,這不是開玩笑,是有醫學根據的,書中提到:「研究發現那些缺乏社會直覺、俗稱「白目」的人他們的大腦型態和自閉症患者十分接近,都是梭狀回活化不足,以及杏仁核過度反應;相反的,梭狀回若是高度活化,搭配中低活化程度的杏仁核,都是在社會團體中,很能接收到微弱社交信號的人,簡稱敏感度很高的人。」

當然我們不能用病症當作是「白目」的藉口,那個是指比較嚴重的症狀,大多數的人還是在於心態上的問題,不願去正視或沒有去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多半不想與他再聊下去,這也不必覺得自己是否脾氣差、修養不好、不夠寬容大度,其實這是內在自動開啟的防護機制,保護我們的人格不受到扭曲。

但「白目」嚴重到生病的程度,而且也造成社交上的困難,建議還是接受專業治療,畢竟生活中不和他人接觸是很困難的,但也不用太灰心,因為大腦是有可塑性的,無論IQ或EQ,都有被訓練成長的可能。



【科技帶來的壞處,剝奪人性的學習】

現代科技將人們的社交圈拉到網路上,彼此看不到對方的表情、感受不到對方的語氣,所以連帶情緒都被抹殺了,我們的注意力只放在訊息,少了去顧慮別人的感受,而且現在人的訊息也愈來愈簡短,懶得打字,也造成語文能力下降,詞不達意的機率上升,因此溝通愈來愈方便,卻也愈來愈困難,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在一個文明的時代,這件事應該被重視且設法解決,但也不是靠政府機關,而是靠我們每一個人自我覺察,並在生活中實踐,才能找回對自己的瞭解與別人的感受。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沒有什麼「大道理」,大多數的人都是「知道但是做不到」,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心態,就像戒煙、戒酒、戒毒一樣,明知道不行,會危害自己與他人,可是卻做不到,這是什麼問題?其實就只是看自己有沒有真心想做罷了。

而把別人有好的回應解釋為「反應快」或「口才好」也是一件否定他人及推託的理由,因為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而不要把別人講好像他本來就很會很在行,其實對方有多用心多努力,你卻看不到,這對他是很失禮的。同時這也把自己的不努力合理化,認為「那些天生厲害的人才做得到」,其實真的是看自己有沒有想努力而已。




雖然那些合理化自己自私行為的人很可怕,但悶不吭聲、逆來順受的人也是幫凶,所以書中也提到:「千萬別拿善良當藉口,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善良不代表不會遇到壞事,只能代表等你站起來後,不會用同樣的方法傷害別人…我們都不喜歡被討厭,但不能為了當好人,而賠上自己的原則…面對外界的挑戰,你不能只是靜觀其變,你必須要有勇氣和方法,『使力』推開它。」

書中以2016年奧斯卡的「黑白」爭議,點出「懂得利用發聲的機會,讓更多人持續關注,而不是默默躲在背後哭泣抱怨」,我想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不僅不會傷害他人,更不會眼睜睜的讓別人受到一樣的傷害。我們看到一些人很會講、很會罵,但實際並沒有推動或鼓吹正確的做法,當然每個人能力有限,即使無法以一己之阻止,也應該做到傳播推廣的作用,就好比說遇到打歹徒,我打不過至少也打電話報警吧!而不是讓對方毫無影響的依然故我。

生活中具體的事件都可能被人忽略,而「情緒」這樣細膩無形,更容易被略過,可是卻影響你我深遠。或許我們都有被人否定或忽視情緒的不愉快經驗,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修正自己,提醒他人,誠如書中所言:讀懂別人的情緒,目的不是在於討好,而是為了過一個更圓滿的人生,這是一種人生必要的學習。

台長: Tinkle
人氣(2,1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愛,文字 |
此分類下一篇:俺語錄【2018篇】
此分類上一篇:辛苦了,工作細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