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16 21:27:22| 人氣19,6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法師品 讀書心得筆記(二)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受持《法華經》是佛陀的本懷,佛陀法傳在後世,期待人人用心受持,所以鼓勵人人,發心受持《法華經》。

藥王,本來以他的福報,應該可以生在有福的地方,或者是不用來人間,他就能受盡福報了。但是為了度眾生,願意入這樣人群中,生在這樣貧窮濁惡的地方,他願意,這就是菩薩。

學佛要多聞,要聽,聽,光是聽不願意發心,「如小雨無雷」。

「小智無多聞」,那就是「如小雨無雷」。

法其實不是很多,是眾生無明漏掉了,若能吸收,一聞千悟。

佛陀用心來開示,來來回回人間,期待能夠開示眾生,打開了心地的黑暗,能體會天地萬物的道理,這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

眾生雖然道理知道了,苦在就是這樣攀緣,苦在人與人之間,一不小心結惡緣,生生世世這種果報牽纏。

<法師品>就是要持經,還要再傳法,持經、傳法,佛陀本懷,他的心靈的法脈,就是希望弟子傳下去。

一般的人不信佛,又是心存不善,懷著惡念,想盡方法來毀訾於佛。毀就是毀謗,不知道真實的事情為毀謗而毀謗,這叫做毀訾。

對佛來說,你讚歎他,也沒有比較增加;你毀謗他,佛陀也沒有減少,他的德已經是與天體會合了,不增不減,在佛就是這樣。

背在背上叫做「荷」,擔在肩膀上叫做擔。

走菩薩道,就是在弘揚佛陀的教化。「讀誦是經者,則為如來肩背上,之所負荷、所承擔」。

讀誦經典,就是如來肩背上面,所負擔的責任,所以佛陀就要替眾生,擔這麼多責任。

下定決心,真正以佛莊嚴的定慧,「則為如來肩所荷擔」。

佛陀期待眾生接受佛的教化,入人群去體練,體練出眾生種種的惱,轉煩惱成菩提。

學佛需要,要堅定信心,平時要培養著與眾生同體大悲,不忍眾生受苦難。眾生的苦,是佛所牽掛的,他的心所牽掛就是眾生、放不下的就是眾生。

成佛的教育,要行發心菩薩道。若能這樣堅定心志,那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是佛肩膀上所荷擔,走過這險難惡道的地方。

道理要用愛,愛,愛是無私的大愛,是清淨無染的愛,這才是真正覺悟的菩提大道。有覺悟的人,心就不受世間俗事,種種情愛貪著所染。這是覺悟的人不受所染,但是心存大愛人間,所以才稱為作,「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叫做覺有情者。

學佛,我們就要常常用心,用心在戒慎。戒慎,戒我們的生活起居,要好好地在生活起居中,對人、事、物,還是保持著那分虔誠的心。有虔誠、有愛,這才能祥和。人與人要虔誠,人對物要虔誠,人對天與地要虔誠,「敬天愛地聚福緣」。要敬人、愛人,也要造福人群。敬愛,是日常生活中必定要有的。

人人心中本有一個靈山塔,人人就是在靈山塔中在修行,發揮這分菩薩的精神、愛心力量。一實法,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清淨無染的愛,不分你是誰,反正是天下人、天下事,人人用心去關懷他。

敬,尊敬人人、愛護人人,就如敬天愛地,敬法愛人。

佛法藏一切種智,佛法的藏性,要回觀自性,諸佛法藏。

修行,修行要堅持,叫做修持。

回歸如來本性,就是善心、愛心,用愛鋪路走過來!(2022.03.16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9,645)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法師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法師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法師品 讀書心得筆記(一)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