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2-04 21:28:22| 人氣13,4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何安住心?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學道法,要先將自己我們的內心安住,心若不安,道就不安。

「三十七助道法」,除了「四諦」、「十二因緣」以外,「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合起來這叫做「三十七助道品」。

心要安住在「四諦」、「十二因緣法」。(詳見【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

小乘法的人,以為煩惱都斷除了獨善其身。

要投入人群,要修到入人群而不受染著,這才是真正「智德」現前。

佛法很重視法脈相傳。

〈信解品〉裡,貧窮子這樣出去外面流浪,長者好不容易把他帶回來了,帶回來,好好讓他工作,要安他的心,就要和他在一起,周圍還要有人同樣和他這樣做。這已經接近到有辦法說了,能談心的程度了,有信任了。

長者,靠近他的孩子,觀察他的孩子,沒有這些事情,已經有修養的人了,因為法有入心了。

五障:欺為信障;怠為進障;瞋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

若不小心做了五障,會成為業力來障礙我們,將來障礙會很多。

真如是人人本具,不要輕視自己也能與宇宙契合的一天。只要好好戒除諸惡,惡盡、煩惱斷,沒有再有無明惑,來擾亂我們的心,總有一天,剎那之間與宇宙天體會合。

「窮子喻」是佛陀的弟子須菩提,體會之後,他懺悔的告白。「去就是這樣獨善其身,佛陀所說的大法,我沒有興趣,要入人群,我們很怕,所以佛陀四十多年間的真實法,我們還徘徊在門外,還沒有進來。」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覺悟,覺悟,就是菩薩。菩薩叫做「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人,意思就是說覺有情的人。

窮子,還是沉淪著,長者的用心,趕緊要把他叫回來,他會怕,昏倒了。長者只好就叫人用水潑他,讓他醒過來,再次用方便法把他叫回來,叫回家裡來做很粗重的,清除糞穢物。

這就是表示到了「般若時」,告訴他都是空的,什麼都沒有,空了,一切皆空,空到「無我」的境界。

長者,現出他真正的身分,告訴窮子:「我有很多金銀珍寶,不論有多少,你應該都能自由去拿。」這意思就是譬喻,譬喻中道真實法,真實大乘的教理,「一理通,萬理徹」。

常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若是沒有自己用心,再怎麼解釋,怎麼樣都無法體會。

在馬來西亞,一位老阿婆,十個孩子,只是先生賣掉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還留著五個,但是,人生無常,偏偏自己的孩子,卻一個一個比母親先走了,就是往生了。落到最後,這位阿嬤所留著的這個兒子,卻是不照顧阿嬤,留著的這個女兒,雖然有比較孝順一點,有關心,卻也是家庭不是富有。這個阿嬤母性,不敢拖累了女兒,過著這樣苦難的生活。

慈濟人接案一看,那間房子被火燒得這麼嚴重,老人,這段長時間,就是這樣地生活過來。

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可憐啊!所以共同一念心,可憐啊!憐憫心,大家共同的力量合起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房子重建起來。

慈濟人安心,大家就這樣說:「我們這條路走得對,讓我們看到的人生有很多無常。」光是在這位阿嬤的身上,就看到人間的疾苦,聽法,了解了,原來道理是這麼接近我們的身與心,做了之後,那一分的體會,這叫做「體證一實諦理」。

修行人必定要守戒,要殷勤精進修道。這條道,戒、定、慧不能脫離,必定要殷勤精進,修行於道。

人人既是修行要安心。安住在心所這個心所,是佛如來所緣,智慧所照的境界。

學佛應該要用心去體會,在人間才真正有法可修,要安住在心所,是佛智慧所緣的境界,「以佛心為己心」。

只要信心堅定,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都有一面清淨的鏡子,這面鏡子又圓、又清、又大,與佛同等,一樣,智慧涵蓋一切。

法如大海。佛陀才說個譬喻:「阿難啊!來,我現在手指挑起來的這些沙子,是多還是少呢?是大地的沙多,還是我手指挑起來的沙多呢?在指甲上的沙。」

阿難當然回答佛陀說:「佛陀啊!指甲上的沙,怎麼能與恆河沙,這麼多來比呢?」佛陀就說:「法,開闊廣大,很廣,很多。要說的,就如恆河的沙一樣那麼多,我現在此生能說的法,也才只有這一點點而已。」

學佛,真正要用心體會,體會要從信解入。

在二一二年,慈濟南非執行長要輪替,需要選出執行長來。潘居士——潘明水,一直以來一二十年的時間,都一直帶著本地志工,帶得很好,所以證嚴上人就請他回來花蓮,與他商量,拜託南非那一大片土地,希望他能在那裡承擔,將那裡的會務、將那裡的菩薩,真正地把他們帶好。

但是他說:「我的母親現在身體很不好,現在在加護病房。」

證嚴上人就這樣告訴他:「母親生病的時間,人生的自然法則,病的時間不是很久。接執行長的時間,就要有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就要決定,應該要承擔,發菩提心,愛天下眾生。尤其是南非那一大片土地,那麼多需要我們去牽他,我們去教他,將這些人能讓他們落地生根,讓他們菩提林立起來,應該要在這個時候下決定。」

他後來說出他的心聲,說那時候他的心是很掙扎,母親只有一個,到底是要接師父所給他的使命呢?或是要守護在加護病房一個母親呢?很掙扎!他很感恩,感恩他的同修師姊,也這樣跟他說:「好,你如果接,母親我會顧,還有這麼多醫師、護士,在加護病房,你安心吧!」所以接了這個任務,他就這樣回南非了。

他說,當他要搭飛機時,內心就這樣想,這個時候母親危急時,他竟然要去他鄉外里,遙遠的地方,「到底我是對或不對?」自己的心還在掙扎,想到師父說,「母親這是自然法則,緣若還未盡,病痛是一段時間而已。」所以他的心定下來,上飛機。他從南非本土,一直到莫三比克,一直到史瓦濟蘭。

他說,幸好他這樣做。母親有太太在照顧,現在母親已經健康了,而且自己走路,獨來獨往,健康了。看到他的母親已經健康了,而他又在南非來來回回,將粒粒種子照顧得很好,又能跨出了這麼多國家,都要照顧到,不只是莫三比克、史瓦濟蘭要關心,還有賴索托、還要到辛巴威,辛巴威才有一位朱金財居士。

所以說「等佛一切種智回向」。只要有佛心,若能覺悟、了解,人生這個生命就是自然法則,世間緣還未盡,是走不掉,生病是一段時間;緣若盡,再多人在身邊,都擋不住,還是同樣要離開。我們若這個道理清楚,該做的事情,能覺之智,能齊於諸佛。

貧窮子,這麼長的時間就是,父親找孩子,孩子已經回來,用什麼方法讓他來接近,接近家業,如何訓練讓他能接受家業,這是很辛苦。

現在這孩子已經父親找回來了,也已經向大家宣告:「我就是他的父親,他就是我的兒子。」這就是佛陀他用的方便法,開示的方法。

佛陀教育就是要啟發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大心開闊。必定要相信人人本具清淨,有如來的智性,與如來同等,也是與虛空天體會合,心有多大,境界就有多廣,我們應該要相信。

若能這樣煩惱才能一層一層去除。煩惱去除了,心開闊了,智慧如海,這個時候的心境,那就是寂靜如入涅槃一樣。涅槃就是叫做寂靜的意思,完全一切世間的,煩惱、無明、塵沙惑完全去除,一片清淨。

真正要用心,心才能開闊,才能與法會合,這樣才有辦法,解脫未來的人生。

法若是入心,應該能夠體會日常生活,一切的景物回歸,其實「一理通,萬理徹」,什麼事情應該看清楚。

蓮花是花開見果,這是蓮花很特別的,如果看到它開花,它的果就完成了。法就是要如那朵蓮花一樣,入污泥而不染。

「萬里之路,始於初步」相信這一步走出去,絕對是方向正確,一定就是最正確,步步接近的道路。(2022.02.04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3,432)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