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1-21 22:36:55| 人氣9,4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讀書心得筆記(五十一)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勿強將來

佛陀所說的法,累積起來就稱為「經」。

經典就是在教導行善的勸法之門,因緣果報,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造善者得善報。

「諸惡莫作」制止行惡,這叫做「誡」。

「勸」與「誡」就是屬於經典,佛所說的教法,大小乘法通稱為「勸誡」,不離這兩項。

在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有一位宰相,長年有病痛國王准他歸鄉養病。幾年後,宰相家財用盡了,人也病而死了。父母前後去世了,十多歲的孩子要怎麼辦呢?所以一直在流落,生活很窮困。

有一次就想:「為了要維持生命,不如偷。」就想要去做賊。

又想:「做賊,唉呀!很多貧困的人,生活都很窮了,我如果偷到他們的東西,是不是更窮?不行。」

「不如,國王的財物寶貝很多,我若去國王宮內偷東西,對國王來說沒有損失。」所以他就將自己裝扮得很威武的形態,用竹子插在筒子裡,彷彿就像有箭,這樣潛入宮裡去了。

進到宮裡他將國王的瓔珞、珠寶和衣服收拾了一包,收拾好之後,看到房間裡面有一盆水,那時候很口渴,將這盆水拿來喝。

想到這筒子裡,箭筒裡有土,他靈機一動,筒裡的土就拿來拌水,這樣喝下去。

喝下去之後,有一種感覺,有飽與滿足的感覺,那時候自己恍然大悟,這種塵沙之水,喝下去就會飽了,何況大地草與果,只要能飽就好了,何必流落來當賊呢?這是我父親在時,絕對不允許我做出這種事。在那裡自己很懺悔,就空手輕輕離開了王宮。

國王將他的舉動看在眼裡,看他是這麼柔順,這樣離開了,趕緊叫人去探聽,去跟蹤。跟蹤到他所住的地方,原來也沒有房子了,原來就是在樹下石洞裡,就問他:「你是為什麼?」「本來想要當賊,來療治肚子的飢餓,但是喝一些水,拌一些沙土,這樣也能滿足,所以我都沒有偷東西,你不必來抓我。」但是,來的人就說:「不論你有沒有偷東西,你也要到國王的面前去表達。」所以這位年輕人,到國王的面前去了。

國王問他,他就從頭說起。國王聽了,坦白啊,這麼坦白的一位年輕人,一表人才,又是從小一直到少年時,都受到這麼好的教育,尤其是這麼的少欲,喝一盆水拌沙土,這樣也能滿足,這是一位賢人。國王很歡喜,「你應該繼承你父親宰相的位置。」

這一段故事就知道,人在一個環境中,往往會起心不規則,但是人性本善。

這就是「教」,平時就是要教導;行善,這「勸」。可見這個孩子小時候,父母的教育,內心有這樣受教,不敢做惡事,已經有教誡在了。

「如來教法不離此」。如來的教法也是這樣,這是一切一切的經藏所屬,那就是勸行眾善。

再者,律藏是屬「誡」,誡是預防諸惡,「不對的事情,我要趕快預防不要去做,惡事我要趕快停止下來。」這就像律藏,律藏就是我們防非止惡。

論藏那就是「詮辯修證法」。

這個法是佛這樣說,大家吸收之後,互相來研究,又自己的心得,將法,彼此討論等等,聽了之後能了解,這叫做「證」。我證明這個法對我的用途,讓我有什麼樣的感受等等,這就是「論」。所以,經、律、論,稱為「三藏」。

經文己經譬喻窮子,來到長者的家門邊,看到裡面威風,他害怕,開始趕緊回頭要跑。長者看到孩子的身形了,孩子又跑掉了,趕緊叫人去找他,想要把他找回來。

出去的人,他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所以看到人就拉住,硬要把他拖回來。

這位窮子,貧窮的孩子已經很受驚了,我現在要離開,被人抓住了,開始就很怕。

「機」就是表示,佛陀數十年的教育,就是要等待弟子的根機開闊,希望能契機,接納大法,看起來,已經慢慢在體會了。如舍利弗,如須菩提、目犍連、摩訶迦葉等等,已經開始在體會了,所以「明義顯露正直」。所以趕快叫人去抓,去把他帶回來,這就是這個法很直接,正直,而且「用此赴機」,很直接這樣就要去抓回來。

小乘教中,忽然間要他們捨小就大,好像是很直接。所以,「勸」,就是應該要,投入人群中去,要好好把煩惱斷除,要真正入人群中。真正入人群,不受人群所影響到,這叫做「誡」。

「縱」,過去就是放縱他,因為過去這些,都有發過大心的人。

佛陀是要大家顧好這念心,不要去造惡,一定要行善,行善就是與眾生結好緣,造福人群。再更大的,名副其實,就是菩薩道。

發心,我們就是要發大心。入人群中,是在修福兼修慧,在人群中,能學到很多。如何教化眾生,所以有教,教導行善的勸,這叫做「勸門」,這就是教育。用佛陀種種的經典,來勸導人人去行善。誡,就是「誡門」,誡的一道門,教我們如何不可去犯戒。

人生,無常很多,無常逼迫啊!「四大不調」是很可怕,加上了人生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的苦,加上五蘊熾盛,這都很苦!

眾生都是在色、受、想、行、識,去造業。

行菩薩道就是要再來,再來入人群中,不斷與人群去付出,結好緣,修福,同時人群中得智慧,福慧要在人間中修。

經文,看到那個孩子,這樣就要離開了,跑掉了,趕緊叫人「爾時使者」,叫人趕緊去追他。那時候使者就趕緊去追,「爾時使者,疾走往捉」,趕緊要去把他拉回來。卻是,「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經文,再說「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窮子愈掙扎,這使者抓得愈緊,所以硬是要將他拖回來。這就是譬喻,譬喻「大乘教法,誡門」。

「誡」,教誡,戒定慧,防非止惡,自己的心要定下來,不要受外面的境界,將我們誘引了。

防非止惡要有定心。

「誡門」與「勸門」,這二門,就是福慧之門。

《法華經》,希望人人能在「勸門」與「誡門」,一定要懂得進入,所以在《譬喻品》,講很多怖畏,用很多來譬喻世間很可怕。

佛陀生生世世,一直來來人間,諸菩薩不斷來助道場,既然受佛所教育的人,竟然要逃避,這就不應該了。所以,法是很急著要付託,所以「強牽將還」,想要把他拉回來。

「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

就是譬喻,在這個「誡門」裡,他沒有發大心的根機,所以說「誡門無機」。

知道苦、集之後,所修的道都是小乘道,斷盡了偏空的煩惱,還沒有斷盡塵沙煩惱;自己還沒有空掉,只空外面其他的眾生,「受苦是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自己還是偏執的,還是執著自己。

斷煩惱,只斷小乘煩惱,還未到大乘的程度。

佛陀希望大家要捨去小乘,入大乘法門。

二乘缺大慈大悲。

大慈是無悔,若是心打開付出,天下眾生都平安,這是諸佛菩薩的慈願。

眾生有苦難,天地共一體,大慈悲付出去救度眾生,一點都不埋怨。

若是二乘人,覺得這都與自己無關,眾生的事情與自己都無關,所以「互不相犯」,所以才說,「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經文,父親就說:「不必,不必硬將他抓來,趕緊放他去吧!」佛陀用心逼切,希望弟子趕快能發心受法,但是這些弟子,還是心無法接受,所以用很大的法,下藥太猛了,所以要緩和一下。

經文,人家在拉他,他在那裡掙扎,後面長者就說,稍放他去。

聽經,受法,不只是這樣膚淺就過去了。

在莫三比克有一位瑪麗亞,這位是慈濟的志工,因為聽到南非的菩薩,這樣告訴他們:「我們是這樣這樣做過來的,我們想要幫助人,我們沒錢,我們能夠用力量;我們去租一塊地,這塊地,我們種菜,我們能供應給很多人的熱食,一個星期能有幾次,有多少孤兒,有多少貧困的人,我們能這樣輪流,去供應給他們吃得飽,這是我們大家最歡喜的。」這位瑪麗亞她聽了,「他們做得到,我們怎麼會做不到呢?」所以她也同樣發這念心,向一位地主說出了她的心願,那位地主願意將這片土地,較便宜租他們,二千元一年租金。

開始開墾了,四十五天後,這一片土地有六七種菜,都能夠收成了。他們就開始分區供食,每一星期有兩次能夠供食給人,他每一次能供四區的人,有孤兒、有孤老無依、有貧困的人,有這樣熱的,熱騰騰的青菜、薄米,少少的米,有新鮮的菜可吃,所以他們大家很高興。

這是我們現在的人,對照過去經典這樣的譬喻,合起來做得很高興,能夠供應給這麼多人的飲食,讓大家更歡喜。真的是人間菩薩接受到法,是身體力行,這很踏實。

「急施大教說一乘法,根小難信」。根機很小,要相信人人能成佛,很難啊!誰有辦法聽到就能入心呢?不如就像這樣方便法,用這樣小教,讓你相信因緣果報,你願意聽法,法入心,哪怕是小小的動作,願意大家合起來去付出,若能這樣,他就能相信:確實,做就是歡喜,幫助人就是最快樂。

所以「既無大機,非時莫說大乘法」。既然知道他不是大根機,所以就不要和他談什麼,多深多大的法。這就像佛陀初覺悟,這個心得要和大家分享,後來收起來了,開始就用小教。

小教,也就是「苦集滅道」,真正要修瞭解苦也不容易。這個時候也是「莫說大乘法」。

「父遙見之,知子心無大志」沒有大志願。「而語使言」開始就說「漸縱息急」,暫時先放鬆他,先停下來,不要急。「無令彼諸眾生驚懼,而起惑著」。表示佛知道眾生是,這樣的根機,暫時將法緩和下來。

沒有大機,恐怕這樣硬拉的,恐怕傷到他的善根。既然根機還未成熟,「暫勿以大教」,暫時就不要用大教法。所以設方法,「化彼二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

從聲聞、緣覺乘,開始教他們,讓他們慢慢知道人生是苦,知道一切因緣,從一念心起。因為這樣,才沒有趕緊用大法,用在眾生的身上,他要度眾生,就要設小教,適應小根機。

《法華經》就是要教如何接近這個心靈世界。過去說空談有,是要們斷煩惱不要再造業,才沒有障礙,若再造業就有障礙。所以要先斷除障礙的無明煩惱,才有辦法接近成佛之道。(2021.11.21

台長: Tellme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