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案,我個人是不贊成,主要的理由是會排擠到技職教育,偏偏台灣說要去中國化,卻總割捨不下中國那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錯誤價值觀。技職教育在台灣受到的排擠以及忽略,正顯示出台灣教育主管機關的盲點與狹識—教育資源的分配,早就已經嚴重傾斜了!
我雖然對十二年國教案不贊成,但是還算可以理解。然而緊接著教育部先頒發了「明星高中名單」,緊接著在第二天又改口說「沒既定的明星高中名單」,真正的明星高中名單要由「教育部依照申請名單來核定」,而且明星高中「每年都會檢討一次」。天啊,我馬上就不能理解了,當初要設定十二年國教的理念,不正是要消除這些明星的頭銜嗎?可是在教育部的核定下,不是反而將明星高中更凸顯化、更優越化了嗎?
如果真的要減低高中之間的差距,提升整體學生的素質,根本不需要十二年國教案。這不僅浪費了幾十億元的公帑,毫無助益,而且未必弊顯然大於利。事實上同樣的在升學中,維持九年國教,只要在「選擇升高中」時,改採國立、市立高中能夠變成社區高中的模式,就足以消除現存明星高中的壁壘,也可以達到避免考試取向的學習型態。至於私立高中,就成為這之間的彈性與緩衝空間,作為衡平。
另外一方面,針對所謂的資優生(不是績優生),可以由各個高中予以自行規劃,開設資優班,由教育部來補助,或是由教育部主動由專家學者來研擬一套公平、公正、公開的辨識方法,同樣都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關於這點,我很好奇中央的教育部,怎麼會有自信可以做得比第一線的學校作得更好?教育部的核定又怎麼有辦法做到確認學校的辦學成效?說穿了,還不是看考試結果,那麼又重回明星高中萬歲以及考試取向的教育生態。
相形之下,與其研擬十二年國教案,然後設置爭議性很高的明星高中作配套,以上我想到的方案,這樣較小的協調我認為才有可能塑造利多,更能夠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分給我們真正要拉近距離的弱勢團體,尤其像是目前勢弱的技職體系、幾乎不被重視的特教生,以及偏遠貧困的弱勢學生。資源有限,去做一個那麼大的空殼,真的是讓我難以理解。
我一直以來都很不是很想直接批評杜部長,畢竟對事不對人,可是想到我們的杜部長在教育部當首長那麼多年,算是最長壽的教育部長,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建樹,行為卻總是充滿爭議以及涉及意識型態,實質的貢獻沒看到什麼,類似五年五百億、十二年國教等不切實際的措施卻總是大言不慚。最令人遺憾的是,對於各方的批評總是一副「雖天下人吾往矣」的霸氣,以及「你讀過我的書嗎?你沒讀過我的書憑什麼批評我?」的學者傲慢。
其實我最好奇的是,對全國學生影響那麼大的十二年國教案,為什麼匆匆就好像由少數人確立了?沒有看到公眾辯論、專家學者背書,甚至也沒聽聽前任高中生,也就是我的聲音?官僚一旦自恃,制度就一定沒有章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