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答題:分析台灣從1624年到1649年使用貨幣的情形
早在16世紀中期左右西班牙便開始已在墨西哥和中南美洲所採集到的白銀作為貨幣,與中國商人做絲綢、棉布買賣時交流,大量流入中國的情形也影響了明朝使用貨幣的觀念。銀元也就和銅錢(通寶)一樣在市場上流通。
而西班牙佔領台灣北部作為貿易時,也是使用自己國家的銀元(里爾)
1624年台灣當時被V.O.C佔領做為貿易據點,在貨品交易之間所得的大量財富多為白銀。
再將西班牙驅逐出台灣時,也接收了被留下沒有帶走的銀元。
而當時,VOC在臺灣徵稅的媒介,就是以白銀為材料,當時所貿易的對象也幾乎是以白銀流通,所以台灣地區在當時的主要使用貨幣也是白銀。
而在台灣,將銀元稱作番銀。
因為做為各國商品轉口交易的港口且位於大陸邊緣,在台灣流通的貨幣除了貿易以及徵稅方面使用番銀之外,也使用了南明傳來的銅錢(通寶)。
所以此時在台灣主要流通的即為南明通寶(通寶)以及白銀(番銀)。
(不過在明朝主要使用的貨幣一開始為銅錢,因為在白銀產量遠遠少於銅礦產量的中國,如果使用白銀作為主要貿易貨幣的話,市場上將會因為白銀的不足而在各國中顯得貧窮,交易上面也會因為貨幣不足而出現危機,所以使用銅製的銅錢,白銀在大量買賣時因為匯率比銅錢高,所以後來被廣泛使用在交易上。(以匯率1:1000文的比值在兌換白銀。)
而與日本的交易,日本則是用專門的"貿易銀"來作為貨幣交易。)
選答:
1.1860年,不平等條約簽訂,台灣被迫開港,發展重心由南向北轉移的原因及變化。
1858年,英法聯軍之役,清敗簽訂天津條約,條約中將安平 淡水(第一個海關設立) 基隆 打狗列為通商口岸,因此,外商紛紛前來港口設立洋行經營貿易,台灣對外貿易也迅速擴張。清朝前期出口米和糖,但此時稻米因為人口激增,轉攻內需而非出口大宗,蔗糖也因1880年代以後國際糖市供過於求,開港後,外銷的新寵變為樟腦和茶,台灣茶業主產地為北部的丘陵區,外銷旺盛的同時也刺激大稻埕茶行的興起,而樟腦產地以中北部山區為主,1880年代雖然曾因原住民的抵抗而中衰,1890年以後,由於賽璐璐工業的建立,市場需求殷切,台灣樟腦出產急速增加。因茶、樟腦、煤礦的增產,創造了就業機會,緩和了人口壓力,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1885年中法戰爭後,台灣建省,帝國開始對台灣的重視,修鐵路、架電線等新事業助台灣的近代化,在經費有限之下,政治重心設在台北。影響較大的是,台灣經濟重心向來在南部,因為茶、樟腦、煤礦的發展之下,1881年北部口岸的貿易額超越南部,促使經濟重心往北移,1860-1895之間,社會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台北也因此崛起。
2.1684始所建立新的移民社會,展現對帝國內部的差異。
此時帝國內部為清的時期,帝國內部已經因為長期科舉考試制度而產生龐大的士大夫階層。(考試名落孫山而留在民間教授學問或者代筆等等需要知識工作的階層)
而在鄭氏部署於1680年之後被遷回台灣,透過台灣軍備道申請之後可來台灣作為新移民開墾。清朝也開始派遣官員來台灣治理。
帝國在派遣官員的策略上,以防止地方勢力過大而有慣例的將官員派遣到非原鄉的地區任官。中國地輻廣大,語言及生活環境也大有落差。不熟上任地區的官員為了治理的方便通常會任用當地未考上的士大夫為幕僚,作為提供他治理政策的輔佐智囊,或者是幫助官員,做為和當地百姓溝通之間的橋樑,排解地方糾紛,或者是獻身做為地方教育的推手。
而台灣因為缺乏科舉制度所產生的大量士大夫,也缺乏有足夠知識的人來與官員做溝通,所以對隻身來台的官員來說,並沒有可以幫助他治理的足夠幕僚,而在文化、生長背景、語言等等不同於原鄉的這種情況,相對在治理方面便容易遇到挫折或者當地的反抗。
如此缺乏幕僚提供方法及溝通的情況,導致惡性循環,使得台灣一直被帝國視作"民風強悍,人民難以教化"之地。
3.解釋名詞
(1)法幣:中國1935年起由國民政府公開法訂公佈的法定貨幣,稱為法幣,結束了中國近500年的銀本位幣制,初期依附英鎊發行,可在指定銀行(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大銀行)兌換,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法幣發行的外幣儲匯,法幣改為英鎊與美元為依據發行信用貨幣,對日抗戰期間因支付戰費大量的發行,引起惡性通貨膨脹,1948年由金圓卷代替。
(2)台灣民主國:1895年5月23日短暫成立於台灣的的一個共和國政體,起因於甲午戰爭戰敗,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統治,台灣人民未免於被割讓,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不久,唐景崧內渡大陸。同年6月下旬,民主國餘眾又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2任總統。1895年10月,劉永福亦兵敗內渡,存在時間184天,年號為永清。
(3)契尾文書:清代民間買賣田產房子向政府登記土地權利,官方發給的証明,清代州縣在百姓完稅之後,須將布政司所發的證書黏貼契字末端,發給業戶,故稱契尾。契尾一半存於官府,一半由人民執收,附有契尾的文書,俗稱紅契或印契,反之則為白契。清代台灣白契數量較紅契多,反映了當時隱田問題的嚴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