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09 15:34:40| 人氣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同是來自於各別的不同~曾志朗院士在成大強調合群與自我並不衝突

 

【台南訊】群體社會若能尊重個人的獨特性便是成熟的社群。2012成功大學學生論壇「成何體統」8日晚間完美畫下句點。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以「不合-以群我思辨異同」為題跟成大師生剖析群體社會的緣由與構成。他認為成大人因為合群、務實所以是企業的最愛,具有南部風格是突出之處,合群不見得就會失去個性,合群與自我並不衝突,反而是很自然的事。

 

曾志朗院士說,群體的成功需依靠合作,但在群聚當中如何區辨並展現個性更是關鍵。他鼓勵學生於當前網路社群功能彰顯的世代,仔細思考群體的功能之於個人的貢獻的意涵,並且在與他人的合作當中,發揮自身所長,在群體中突顯個人獨特性。

 

成功大學副校長蘇慧貞首先代表校長黃煌煇歡迎曾志朗院士的蒞臨,她說,曾院士一直都是她學習的榜樣,並且是省思與回饋的好朋友,曾院士不僅是揚名國際的頂尖學者,更在許多領域中開發並創新知識與技術的結合,他在校長、教育部長、院長等各種角色中以豐富的情感去突出自己的觀察,同時妥善融合大家的意見,並於生命中的各種機會中去實現理想,在挑戰中看見不同也納入不同。

 

曾志朗院士首先闡釋群我關係的精要,他以「透視文明」談論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為同學拉開時間長軸並鋪展空間壯闊,旁徵博引,援用生物學與人類學等學理,以鳥類的群聚飛行方式、猩猩與人類基因近似的群體習性等例證,說明動物為求生存必須合作的意義。

 

接著,曾志朗院士藉由2萬多年前法國南方拉斯科洞穴(Lascaux Cave)壁畫中的動物描繪,說明人類曾經以抽象符號表達眼睛所觀察到的事物,最終以表示我之所以為我的區辨以及與世界之間的區辨。他以人類學的觀點歸納出,人類文明就是把群的概念透過跨時空整合,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洪流中,人類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兄弟姐妹。

 

他也列舉歷史語言學上的語言流變,例如,台語的「小犬」其實是來自希伯來文,而佛經中的文字實際上是拉丁文的轉化,人類語言的同與異、分與合,竟也在演化的路上實踐群體的概念。

 

再者,曾志朗院士以歷史脈絡解說,西方哲人自亞里斯多德以來,以手抄本紀錄對世界的觀察與看法,展現出人類知識的時空集合體,而今網路上的知識共享,例如維基百科的編撰,雖然可信度有待商確,但眾人集結所達到的力量與準確卻不容忽視。

 

學生代表成大資源系鄭羽辰、政治系吳敏嘉則分別闡述自身在群體生活的感受與經歷,並且請教曾志朗院士大師,身為企業最愛的成大學生,在群體中如何保有自我。

 

曾志朗院士說,成大人因為合群、務實所以是企業的最愛,具有南部風格是突出之處,合群不見得就會失去個性,合群與自我並不衝突,反而是很自然的事。曾志朗院士進一步以「合」的三個層次說明人我界定,他說,首先「組合」(composition)是個人的聚集但是目標並沒有完成,「整合」(integration)是個人貢獻不同面向聚集出目標,而最高境界的是「融合」(synergy),大家有志一同針對共同目標,一起從各層面去協調、溝通,相互欣賞,在融合當中,個人是有區別性的,是可以在合作中突出自己的貢獻的,並且團體的力量是可以發揮的。

 

現場學生的提問相當踴躍,問題包括網路世代的群我矛盾、自我肯定的迷思、大學的師培教育與十二年國教等問題,曾志朗院士都給予深入淺出的分析、解說曾志朗院士說,台灣正在變動,很多概念也有鬆動的可能性,這時創新想法就容易進來,並且人才的培育是需要時間的。

 

曾志朗院士表示我們的教育政策或許沒有歐美國家進步,近年來更感受到亞洲其他國家在教育上的努力,台灣在教育大計上慢慢的也會改變,只是需要時間,大家要有耐心。他勉勵學生養成朝向世界的眼光,如果覺得在學校學的知識不夠扎實,可以透過網路在史丹福大學的開放課程中學習、精進知識。

 

另外,他也針對當前大學教授的困境提出說明,他強調大學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培養就是教學,教學是老師的天職,老師或許可以不作研究,但是要跟上潮流,要知道自己的領域中的重大變化,並且能夠指引學生適當的求知路徑。

 

 

 

台長: 古 秀 美
人氣(2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