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2
國立成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淑慎(見圖:成醫王玉柳/攝)昨2日中午在記者會指出皮膚軟組織感染面面觀,皮膚是個天然屏障,阻擋了微生物的入侵,隨著症狀的進展,範圍可能逐漸擴大並出現發燒,常會造成生命危險提早發現處理才是上策,於門診追踪亦隨之改善。
成醫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淑慎昨日表示,有38歲的男子除香港腳反覆發作外,過去健康情形良好,近日左腳小腿開始有腫脹的情形,起初以為是近日 走路較頻繁,筋肉發炎,自行服用了一些止痛消炎藥,但是腫脹處逐漸泛紅及疼痛,並出現發燒的情形,於是至本院急診求醫,實驗室數據呈現白血球增多及發炎指數增高的情形,經血液培養後,醫師給予了抗生素治療,小腿紅腫熱痛的情形亦隨之改善,其後病患出院並於門診追踪。此種所謂蜂窩性組織炎並不少見。
皮膚是個天然屏障,阻擋了微生物的入侵,顯微鏡下的皮下脂肪層是一區區像蜂窩狀的組織,所以如果這個區域發炎腫大,就稱之為『蜂窩性組織炎』,然而一旦此天然屏障受損,各類的病原體即可侵入皮膚,然而皮膚組織的感染。這輕則如青春痘影響了外在的形象及心理層面,重則如壞死性筋膜炎,常會造成生命危險。因此,早期意識到症狀,早期處理才是上策。
成醫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淑慎強調常見的臨床症狀,以”紅、腫、熱、痛”為其典型的表徵。也就是在病灶之處較正常處潮紅、隆起、局部溫度高及疼痛情形,隨著症狀的進展,範圍可能逐漸擴大並出現發燒、淋巴節腫大甚至菌血症的情形。發生的部位以頭頸部及四肢為多,尤以下肢為最。常見的發生原因在於1、容易發生皮膚破損的疾病,如: 傷口、香港腳、水痘2、局部血液或淋巴循環不良,如: 淋巴水腫、取下肢大隱靜脈作心臟冠狀動脈繞流手術的患者3、免疫缺損,如: 糖尿病、肝硬化患者。
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的細菌常見為金黄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治療主要是以抗生素治療及改善危險因子為主。少數的患者病灶己侵入筋膜層或己造成化膿則須在給予抗生素的同時搭配外科引流才能有較好的預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南部處在沿海地帶,傷口浸潤海水,易併發壞死性筋膜炎,此病灶進展快速,死亡率高不可不慎。
文章定位:
人氣(1,463)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