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影】(Afterimage)觀影心得與相關補充
這部電影原名Powidoki,英文名Afterimage,意思都是「殘影」。也就是眼睛注視物體一段時間後移開,會看到相反顏色的圖像。導演以此隱喻極權主義對思想文化的控制與壓迫,所造成的傷害與後遺症。
本片2016年問世,波蘭國寶級大導演Andrzej Wajda以90高齡,完成這部可能是封刀之作的經典影片。
一、背景知識
在觀賞這部電影之前,有些相關背景知識先建立起來,會明顯提升欣賞品質,以下簡單分享:
1. 波蘭情勢
波蘭在民族血統上,主要包含了日耳曼與斯拉夫民族的族裔;二戰前夕,由於波蘭境內存在被納粹德國視為「祖國神聖不可分割,必須追求統一的領土」的東普魯士區域;納粹德國因而顯露攻打波蘭的野心。
1939年,希特勒忽然發動閃電戰,從西向東入侵波蘭,佔領大片土地;依照當時的國際戰略情勢,蘇聯與波蘭較為友好且不樂見德國吞下波蘭而壯大,應該出兵支援波蘭與德軍交戰。因此,就在德軍出兵後,蘇軍也火速出兵了。
然而,蘇聯軍隊從東面進入波蘭後,攻打的卻是波蘭軍隊;佔領波蘭東部大片土地後,和德軍近在咫尺,卻沒有互相交戰,而是一起瓜分了波蘭國土。
原來,希特勒在入侵波蘭前夕,已跟蘇聯秘密簽訂了和平協議《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約定好彼此瓜分波蘭但互相不侵犯。(1941年,希特勒卻又毀棄和平協議,進攻蘇聯。)
二戰結束後,蘇聯佔領整個波蘭,因此扶植波蘭統一工人黨實施共產專政統治。在各方面均模仿蘇聯的統治模式。本片的歷史背景,就設定在波蘭剛實施共產專政統治不久,積極整肅右派知識分子與文化界人士的階段。
2.卡廷大屠殺
1940年波蘭遭德國與蘇聯瓜分佔領期間,發生「卡廷大屠殺」。本片導演Andrzej Wajda的父親死於這場大屠殺。此事件是由蘇聯最高層史達林等人發動,於1940年4月至5月間對蘇聯入侵波蘭時的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遇害人數21,768人。Wajda在2008年以Katyn(卡廷慘案)這部電影,拍出卡廷大屠殺慘況,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3.導演Wajda簡介
Wajda在父親死後,由母親撫養,生長於納粹佔領下的波蘭;曾加入波蘭獨立運動反抗軍至二戰結束為止。也曾就讀藝術學院,攻讀繪畫,主要以印象派繪畫與後印象派繪畫為主。因此他對美術理論相當熟悉;這一因緣,促使他在高齡90時,選擇以波蘭近代最重要的前衛畫家Władysław Strzemiński為主題,拍攝出本片,敘述蘇聯與波蘭共黨專政迫害藝術家的慘況。
Wajda於1981年加入後來促成東歐鐵幕倒台的重要黨派-團結工聯-並於1989-1991年間,當選國會議員。他從政期間親自見證了從波蘭至東歐與蘇聯的共產黨垮台潮,冷戰結束。
Wajda是影史上重要的大導演。曾獲得柏林、坎城、威尼斯等三大影展最高榮譽及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並四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他的從影生涯中,有多部電影是在探討共產陣營對波蘭的迫害。據了解,蘇聯改革派最後領導人戈巴契夫十分欣賞Wajda的電影,也很大方解禁諸多卡廷大屠殺相關史料供各界研究使用,讓世人了解歷史真相。
4.男主角飾演者簡介
飾演男主角的演員Boguslaw Linda,曾四度獲得波蘭影展影帝,是位四肢健全的演員;但在影片中,卻呈現單手單足的身障模樣。電影後製的逼真程度令人驚嘆。
5. 影片主角Władysław Strzemiński簡介
二戰結束後,是歐洲現代主義運動大爆發的時期。在那個階段的藝術家,繼承了前一個世紀偉大的印象派革命,以及前半個世紀的野獸派與抽象畫革命,立體主義、表現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探索,早已累積豐厚的形式實驗傳統。而本片主角,前衛藝術大師Władysław Strzemiński,其創作生涯,也經歷了上述繪畫革命階段。他提出許多藝術理論創見,包括1920年代提出的Unism,和後來影響廣泛的革命性著作《視覺理論》。
6.共產專政時期的藝文思想主旋律:社會主義者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
在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中,逐漸誕生出一種藝文創作思潮,特色是:以寫實風格,重視表現工農大眾日常生活,讚嘆國家與人民,歌頌革命英雄偉大事蹟;避免頹廢、晦澀、玄奧的表現手法;避免縱欲享樂、宗教信仰、歌頌封建君王等內容。發展到極致時,則明顯排斥所有不同於此風格或理念的作品。
在蘇聯1917年成立後,這種藝文創作思潮快速發展,1932-1934年,蘇聯藝文界開啟一連串藝文思想討論,正式提出「社會主義者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一詞,最後經由史達林本人親自拍板確定,明令要求所有的藝術創作都必須採用這種風格與理念。
其審美觀與價值觀是這樣(資料來源:台灣Wiki):「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蘇聯文學與蘇聯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要求藝術家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具體地去描寫現實;同時,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和歷史具體性必須與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結合起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保證藝術創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發揮創造的主動性,去選擇各種各樣的形式、風格和體裁。」
而由於社會主義革命的演化過程是由堅定信仰社會主義的政府所領導的偉大社會改革進程,因此,認為藝術家應該無條件服從共產黨政府的領導。這一思潮導致整個二十世紀的共產國家,其執政者全都模仿蘇聯所提出的這套控制模式,控制思想與文化藝術表現風格。本片主角遭到專制共產政權波蘭統一工人黨迫害的模式,也是如此。
在1960年代開始,至20世紀末,在共產陣營中逐漸有思想家反省此種一元化思想控制的危害,而主張對「社會主義者寫實主義」一詞應該採取開放多元的理解;不應狹隘侷限於單一表現形式。然而,隨著蘇聯與東歐共黨紛紛倒台,此一思潮轉變沒能獲得足夠的實踐機會。
二、電影賞析:
波蘭國寶級大導演Andrzej Wajda,一生橫跨二戰、共產專政、民主化波蘭三個階段,並且在每個階段轉折時期,都親身參與推動時代巨輪前進的重要政治抗爭運動,親眼見證歷史的新頁。這樣的一生經歷,本身就是一部偉大的傳記電影;更何況透過影像藝術手法,將歷史事件與時代氛圍留下具有獨到觀點的創作?
在2016年,高齡90時刻,仍拍出《殘影》這樣兼具寫實主義與存在主義美學的封刀史詩鉅作,其藝術生命力老而彌堅,尤為令人敬佩。
在本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純熟運用幾種手法來製造風格強烈的視覺美感:
1.運用單調卻強烈的色彩風格,來呈現特定劇情所需要的歷史時空氣氛。比如:女兒身上穿著唯一的紅外套,走在灰色建物為主的街道,和黑衣為主的人群中,有種悲涼孤獨感;在野外教學時,大片草皮營造自然的綠色調;在共黨遊行時,必不可少的大紅色調;Władysław Strzemiński在替亡妻獻花時,將白色鮮花刻意染成藍色。
2.運用象徵符號,故事背景,並產生戲劇張力。比如:共黨遊行時,超大的史達林肖像紅布,搭配刻意戳破的情節安排,產生破壞式的象徵美學;打字機在影片中,不只與劇情有關,還是思想控制下,人渴望自由表達意見的象徵;糧票是人民生計以及計畫經濟的象徵;(糧票也是共產國家分配食物的機制,人民領取食物時經常排隊,大排長龍;在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福利體系中,身障人士享有免排隊的特權;但影片中,遭打壓的身障人士,連糧票都沒有,以至於領取食物時遭到拒絕,生計陷入窘境;這一幕是政治力透過經濟手段直接控制人民思想的強烈象徵。)
3.場景寫實考究、對白精簡、表情含蓄、影片色調微淡,鏡頭移動緩慢穩定,以不煽情的手法來敘述悲劇情節,營造出客觀、冷靜、但沉鬱的氣氛,引領觀眾對悲劇深沉反思。在台灣導演侯孝賢的風格上,也有頗多神似本片之處。依照年齡、輩分、與影展資歷來看,應該是侯孝賢受到Wajda的啟發較多。
4. 聚焦主角人物性格心理的狀態演變:
影片一開始就讓身障的主角Władysław Strzemiński很調皮地從草皮坡地上滾下來,讓新來報到還未見過老師的女學生驚訝問道:「先生,你還好嗎?」,主角瀟灑笑著回答:「我是Strzemiński,我很好。妳是來協助殘障者的嗎?」這段劇情表現出這位身障藝術家受迫害前天真、樂觀、開朗、豪放不羈、自信、幽默、瀟灑的性格。女學生嫣然一笑,上前將一束摘來的鮮花送給初見面的老師,除了是見面禮,也象徵日後的師生關係。
影片中段,即使Strzemiński是身障人士,仍具備堅韌硬頸個性,面對強權不肯妥協,也為此付出慘痛代價,表情也越來越沉重。在這個階段,主角與女兒互動的橋段不少,但身為父親的他,卻沒有表現出對女兒的親密熱情與積極疼愛;此外,面對愛慕自己的青春貌美女學生表白,主角本來對她也應該有好感,但卻第一時間說了婉拒的話,讓女學生當場哭著轉身離去。
編劇與導演透過這樣的劇情鋪陳,映現出主角Strzemiński內心深沉的悲涼孤獨與憂鬱感。這是親歷大時代動盪的壯年男子,典型壓抑本能的呈現。(一方面,主角始終思念亡妻;另一方面,自己面對國家機器迫害,朝不保夕,眼前所想的只是盡可能完成畢生具代表性的著作,然後就可以好好死去;只希望自己不要拖累女兒與女學生的後半生就好了。哪還有心思面對壓抑許久的親情與愛情問題?)
5.非好萊塢式的「寫實主義+存在主義」電影風格:
影片中大部分橋段給人一種客觀寫實卻沉重的感覺。這種沉重感根源於共產國家專制極權文化所造成的社會氛圍;導演透過藝術手法,很準確地表現出這樣的氛圍。
結局是非常「存在主義」的風格。存在主義重視個人在面對命運時,採取怎樣的選擇。主角Strzemiński在沉重的迫害與絕望生活中,染了重病,快要死去。因此不顧身體,趕緊去完成心願:替亡妻墓碑獻上一束藍色花朵。
這個橋段表現出一位偉大藝術家必定具備的人格特質:「無悔浪漫」。無論他的創作表現風格屬於哪一種,寫實或幻想都好,也無論其日常生活是否擅長表現情感,其生命內在深處的性格,必然存在這樣的情操。
這種浪漫性格,未必都會以誇張的表情動作呈現,有時深藏內斂,外表幾乎看不出來;但在人生重要時間點,或歷史關鍵時刻,具備無悔浪漫特質者,其言行或決策,無論是感性或理性,總是能產生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讓世人回味不已。
對無悔浪漫的藝術家而言,藝術和現實絕非對立與取捨的關係,而是一種「師生關係」:藝術是老師,現實是學生。藝術並不需要刻意模仿現實,現實才應該是要模仿藝術;因為藝術的世界遠比現實世界更完美、更高貴。現實必須提升至藝術境界,那樣的現實才是值得追求的。而人生的最高成就,就在於活出藝術之美。
在本片中,我們見到畫家Strzemiński實踐著這樣的人生;而影片外,導演Wajda自己的一生,不也是如此?
圖:Władysław Strzemiński, Landscape of Łódź from Retkini, 1941,
photo: Muzeum Narodowe in Kraków
來源:
http://culture.pl/sites/default/files/styles/galeria_style/public/images/culture.pl/awangarda_mnk_5.jpg?itok=IvpNl4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