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05 20:00:00| 人氣1,43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點】從人性層面談「霸凌」預防之道

推薦 5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霸凌,以及人性當中對他人的的傷害行為,其預防之道,思考如下,供為人父母師長者參考:

 

一、平日就要培養小孩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必要時也應有外力介入 

很多小孩能夠在瞞著父母的情況下,自己獨立學會某些重要的生活經驗。

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隱私,包括小孩也是,尤其到了青少年階段,是培養其對自身「私底下言行」要負有責任的關鍵時刻,這時如果有父母與師長仍堅持對其生活24小時都是無所不在的監控,而不允許一點點他們想要私底下偷偷做的事情的話,將會使小孩內心中的某些意欲變成過度壓抑,對小孩的身心發展並不健康。

這種過度壓抑的小孩,容易導致內在積壓的一股能量無法紓解,一旦累積到某個臨界點,就會想要爆發出來,變成一股離經叛道、令父母師長震驚的行為動力。

當一個小孩處於壓抑狀態,就容易成為受害者;而處於過度爆發狀態的人,就容易成為加害者。霸凌事件的雙方,會受到同一股壓抑的心理能量不同階段的狀態所牽引。

霸凌與被霸凌的小孩,也可說與欠缺了對生命本該具有的直觀智慧有關。所以遭遇外力壓迫時不知如何用正確方式反抗,成為吃悶虧的受害者;而悶虧吃久了,怨氣積壓日久又使自己過度爆發出來,成為對他人的壓迫者。...如此循環不已。

除非父母師長外力介入,否則深陷其中的小孩,真的會不知道如何跳脫這種「霸凌-被霸凌」的輪迴宿命。

 

二、堅毅、耐挫的能力,應自小就開始養成


一般小孩會否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孩童時期各種童話故事「不真實美好」背後的現實殘酷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只是,現代的小孩有些人自小養成極度草莓化的情況,自小就喜歡可愛溫韾甜美的事物而不可自拔,即使到了長大成人,也依然如此。

這樣的人,有許多是自小就被父母給過度呵護兒長大的。其長大後,往往因為幼時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來自「直視現實」的機會,故而長大後缺少了對挫折與悲傷事件的承受力。

人性當中,有些堅毅、耐挫的能力,會影響往後一輩子,而這與自小有無機會去培養這種堅毅能力是有關的。小時候吃點苦,或體會一些人生的無常層面,只要不是偏差的訊息或吸收過量,則並非壞事,反有助於孩童對於生命智慧的直觀領悟。

三、要幫助孩子發展「同感心」(compassion),並儘量滿足其「意欲」(want)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有個「獨立人格」伴隨著生理年齡也逐漸在成長。

而這個「獨立」二字之所以存在,乃是因為人的內心中有個「我」存在。

(佛洛伊德將之分為三種:本我、自我、超我;榮格提出「大我」與「小我」的分類;而印度宗教則提出「神我」與「梵我」的看法;佛家則提出「無我」與「法性真我、常樂淨我」的觀點。各家哲理說法不同,這裡先不予討論誰對誰錯。﹞

「我」很本能會想要滿足一切「意欲」(want);這種滿足,本身可說是一種良善的本能,然而它必須伴隨著「同感心」(compassion,有譯為悲憫、同情、同理心者)一起出現,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在這種本能裏頭,並不會透過傷害他人或是掠奪他人的方式來達成滿足,因為一旦是透過傷害他人或掠奪方式來滿足,就表示被傷害或被掠奪的對象是痛苦的,也表示「同感心」的本能喪失作用(所以才會感受不到對方的痛苦)。

當「同感心」與「意欲」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二面時,他人快樂幸福也就等於自己快樂幸福,如此就可稱之為「善」,也可達到群育與社會倫理所追求的目標。

當「同感心」與「意欲」兩者各自背離時,就可稱名為「惡」。這種狀態就會導致掠奪、傷害、不尊重他者...等情況發生。

我們看到的社會新聞中,許多性侵、詐騙、霸凌、殺人等等...就是這樣來的。

造惡的一方滿足了其「意欲」,但卻傷害了自身的「同感心」;受害的一方之「意欲」受到摧毀,也無法感受到加害者滿足時的快感,「同感心」同時也受到摧毀。

如果每個人的這種「同感心+意欲」的本能,獲得最充分而良好的發揮,適度引導至有節制與紀律的生活規律當中,那樣的小孩子,逐漸就「不會吵著要不可能得到或不應該得到的東西」,如此,日後所有的意欲,會被引導至「能得到才會想要」的正常社會性人格。

當小孩子的「同感心+意欲」獲得良好滿足發展時,必然是聰明活潑、健康快樂、有同情心與感受力、有好奇心與創造力、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比較健全的人格養成。這種健全人格不僅能合乎父母與社會多數人的期待,也對小孩長大成人後的一切有正面作用。

對這樣的小孩來說,即使擁有隱私權,私底下會做一些不好意思讓父母知道的事情,但也決不會去做出令父母師長震驚的劣行(一方面是因為平日的意欲大都獲得滿足,不需要用令人震驚的方式來滿足;另一方面,這也和小孩不忍讓父母師長痛苦的同感心有關)。

 

四、「同感心」源於「生命一體」之感受,故須建立具有「生命一體感」之社會文化

不論是霸凌,或是人類對於他者所進行的任何形式傷害,均可說與「同感心」的發展不健全有關。而整個社會的文化結構,顯然對此有深刻的影響。

一個能夠促進同感心良好發育的文化土壤,必須具有「生命一體」的思維觀點,或說群體意識。

在佛法與其他宗教、心靈哲學上的體會增加之後,我更加明白,「一切生命本來一體」這回事,與人類渴望的幸福感、快樂感、富足感、尊嚴感、希望、愛、喜悅...這些,息息相關。

人類之所以能夠感覺到這些正面的感受,正好就是因為這些感受全都出自「生命的一體感」。

何謂生命一體?

「生命一體」的真相可以這樣比喻:自我或他人,就像同一個手掌上,不同的兩根手指;或者同一個身體上,左手與右手...那樣的「雖同體但有差別」。

你不會無聊到因為右手很癢,心理煩躁,所以拿刀砍掉右手。因為那是來自你自己的同一個身體。砍掉右手只會使你自己更痛。(自殺者或自殘者,就是這麼蠢)

同理,你也不會為了訓練右手的臂力,沒事就用右手拿刀亂砍,砍掉自己的左手,那樣就太愚蠢。(殺人者或霸凌他人者,就是這麼蠢)

 

五、要幫助孩子分清楚「假勇敢」與「真勇敢」

在我學生時代,當時爆發了白冰冰之女兒白曉燕遭殺害的重大治安事件,兇手陳進興後來又挾持南非駐台灣領事館的武官,與警方對峙,震驚當時社會,甚至有媒體主播於深夜與陳進興進行現場直播對話。這是台灣第一次有機會以現場直播方式,聽到重大槍擊要犯的個人陳述。

當時陳進興說(因為被緝捕逃亡這麼久,殺害眾多人命):「..我本來就該死,但我的家人是無辜的....」(因為當時陳進興的妻子與親友,也被當成兇嫌而遭逮捕),所以陳進興意思是說,「挾持南非武官是為了要求政府釋放無辜者。」

後來挾持人質且身上擁有強大槍械火力的陳進興,在謝長廷到場關切,深入險境予以勸說之後,釋放人質,出面投案。

當時我內心中對此事件產生不小的震撼。

第一,謝長廷竟然不怕死而單刀赴會!?而這樣做是否合乎理智?他有可能成為陳進興的另一個人質,增加陳進興對警方的談判籌碼!但他仍然勇於深入虎穴!而最後結果,確實也得到了虎子,完成勸降的英雄任務!

當時謝長廷近乎不怕死的表現是令人敬佩的,這一點沒有人會懷疑。

第二,陳進興為何也不怕死?為何敢於作惡無數,亡命天涯?

槍擊要犯的個性當中,大概都有種近乎於不怕死的勇氣存在,然而,他們是危害社會,最大惡極之人。

我的困惑於焉產生:「如果不怕死是一種美德,那陳進興這樣的槍擊要犯也不怕死,該怎麼說?」也就是我同時看到了謝長廷和陳進興,這兩個人同時表現出不怕死的勇氣,然而,一個在當時被認為是大善人,另一個被認為是大惡人;那麼,「勇敢」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勇敢」能說是一種「善」嗎?

一位學佛的女性師兄這樣回答我:「陳進興怕死,否則他在挾持南非武官的那次事件當中,不會在謝長廷的勸說下棄械投案。」

這位女性師兄去問學佛的老師說她這樣回答是否可以,那位老師回答她說「可以」。

當時我雖認同這種說法,但總感覺這種說法搔不到癢處,覺得沒有完全回答我內心的疑惑。

這些年過去了,我逐漸明白,當年我為何產生這樣的疑惑。也明白,這樣的疑惑,與我當時生活上的不如意,息息相關。所以,當年的我,已經有點體會到人為何會想造造惡的心識,下意識其實有點同情陳進興;當時我覺得雖然他確實十惡不赦,該被判死刑,但我似乎可以體會他之所以那麼兇殘,是因為他確實有值得人們同情的一面。

當年這心理,也使我後來對於死刑是否應該廢止的議題感到興趣而有過關注,有一段時間,我是傾向於支持廢除死刑的一方,但現在就未必。

崇高理念或人格者,因為對於生命意義是確定的,所以如果這樣的人去自殺或殺人,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做甚麼,也真的勇敢去做,所以是「真勇敢」。(比如為理念而殉道的文天祥、或為對抗日本殖民地國而親赴戰場的抗日勇士)

但當今社會新聞中出現的絕大多數自殺者或殺人者,並無崇高理念或人格,他們對於生命意義是不確定的,所以即使自殺或殺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

這樣的自殺者,是因為「恐懼活著」而自殺,本質上是恐懼感而非勇敢。因為這樣的人覺得活著太痛苦,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社會帶給他的壓力,太過令他難以承受,所以這樣的人相當恐懼「活著」這件事,為了逃避活著而必須面對的痛苦,所以才跑去自殺。

而社會新聞當中的殺人者,其之所以殺人,正是因為他們「恐懼社會」或說「恐懼活著的他人對自己形成的威脅感」之感覺在作祟。

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在遵守社會規範、社會倫理的前提下,獲得正常人想要的幸福感、快樂感、富足感、尊嚴感、希望、愛、喜悅...這些,所以只好不擇手段,用走偏鋒、反社會的方式,藉由傷害他人來奪取「極短暫的」(頂多幾分鐘)的幸福感、快樂感、富足感、尊嚴感、希望、愛、喜悅...這些。

他們每犯案一次,就多累積一分不安全感在下意識,等累積到一個程度,跨越臨界點之後,他們即使沒有被抓,也會自行瘋狂,或者狂亂自殺而死。

因為前述這兩種人,他們都是對「活著」或「社會」產生恐懼感,才表現出好像敢做平常人不敢做的瘋狂事那樣,所以他們都是「假勇敢」。

 (本文乃從日前留言板上自己的留言加以改寫而成)

台長: 天光

皮 厚
感謝你
寫得很深入 有益受業者
警惕防範未燃
真要用心 還要細心
從生活中 一舉手一投足
禮儀做起

謝謝啦 感恩喔

早安
2011-01-06 10:39:48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留言。

「生活」本身就是最深刻的藝術。

喜歡文學、藝術的人,若能將文學藝術不只當成休閒活動,而將之視為是生活、甚至工作的重要成份,那樣的人生,才能多采多姿!

午安!^^
2011-01-06 14:48:36
樸拙
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老師
更好的師生比
特別是輔導老師
真的太少

還有呀
很多小孩父兄就是流氓
耍流氓、勒索、凌虐根本是家學淵源
2011-04-20 00:31:08
版主回應
是的。教育是百年基業。攸關一個國族的百年文明消長。

假如我們的社會不重視霸凌問題,長久下來必然使社會崇尚著一種弱肉強食、功利盛行的社會文化氣氛,人民也必將因此更不能體會台灣在國際上處境的艱難,更容易認同美中等霸權國家壓迫台灣命運的思維。

長期來說,人民的這種認同霸權、欠缺同胞意識的思維,與「霸凌」現象未能在青少年階段獲得合理的教育,密切相關。
2011-04-21 15:28: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