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分局 義警光華分隊聯誼活動
東部花蓮風情之旅
103年08月31日這一天,天沒亮時起了床做好須要作的事,帶著喜悅的心情走向集合地點。
準備出發囉~~~前往 鳳林鄉 兆豐農場
沿途欣賞國道風光 遊覽車上卡拉OK歡唱 康樂活動
第一天:花蓮鳳林鄉 攝影 廖文標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初到鳳林的旅人,講話聲音都不自覺的輕柔起來。山無言,山下延伸的稻田在微風中窸窸窣窣搖擺,彷彿對路人說,「噓」,請你再小聲一點。
老人們操作著電動代步車,一部、兩部、三部……,在馬路上悠然駛過,「該回家做飯了,」一位老先生喃喃自語。電動代步車發出滴滴答答的細碎聲響,速度慢如走路,使旁邊的汽車和摩托車,也跟著開得很慢,很慢。
鳳林老人佔大多數,是全台灣人口外移最嚴重的鄉鎮,「前幾年還排第一名呢,」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說。不過他話裡竟有一絲得意,因為鳳林可不是環境污染、治安惡劣而導致人口外流。恰恰相反的,鳳林文風鼎盛、教育水平高,才是人才被都市吸走的原因。
曾經一個會議中,人人介紹自己家鄉的特產,一時之間鳳梨、芭樂、蕃薯紛紛出籠,鳳林人卻自豪的說:「我們產校長。」至今,鳳林已「出產」七十多位校長,是台灣所有鄉鎮中,比例最高的。
儘管一代代知書達禮的鳳林子弟移往都市,老一輩的鳳林人,心中依然恬適寧靜,快樂的投入義工活動。「去愛更多人,老天也會更愛你,」廖高仁瞇起眼睛笑。
清晨五點,天光未亮,鳳林的山林、稻田仍在酣睡,遠處傳來老人們細微的山歌和聲,帶點羞澀,卻有一種孩童般對這天地的興奮、純真。
花蓮鳳林鄉 兆豐農場
上圖:光華義友團體隊友兆豐農場合照
上圖:分隊長與夫人隊友們兆豐農場遊樂在一起
上圖:前幹事與夫人 隊友們兆豐農場遊樂在一起
上圖:副分隊長與夫人 隊友們兆豐農場遊樂
上圖:分隊長夫人與女子小隊長,隊友們兆豐農場遊樂在一起
上圖:第三副小隊與夫人 隊友們兆豐農場遊樂在一起
上圖:第一小隊三個好漢在一班參與聯誼活動
上圖:隊友們 兆豐農場逛遊
上圖:女子副小隊長一枝獨秀 開電動車帶隊友逛遊
上圖:分隊部 幹事夫人參與義友聯誼活動
花蓮新城鄉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www.319.com.tw
新城是花蓮縣面積最小的鄉鎮,隔壁的秀林足足是它的五十多倍大,然而,全鄉卻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布滿了軍事設施,有海軍的神鷹基地、陸軍的花蓮聯兵旅以及最神秘也最富盛名的空軍「佳山基地」。國軍對新城寄予如此厚望,靠的是中央山脈厚實堅硬,炸不透、轟不爛的大理石山殼。
新城把守著花蓮平原的北端,中橫出口的關鍵位置,中央山脈礦區開採出來的石材,往往就在這裡就近切割琢磨,再運到西部的大都會,把一棟棟的大樓裝飾得氣派光鮮。
從此新城鄉成了石頭的集散地。台灣經濟起飛後,石料建材需求大增,花蓮頓成世界石材加工中心。
因為環保和人工的考量,台灣石材業的高峰已過,現在新城鄉的石材鉅子,多帶著資金和技術轉戰中國大陸。
民國五十二年,北加禮宛山山腳下的寧靜田園中,有個年輕比丘尼帶著幾個弟子,蓋起一間小屋修行,成為靜思精舍的前身。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從這間兩坪大的小屋誕生的慈濟功德會,數十年內遍布世界五大洲三十一國,在各地賑災救難。
從此新城鄉以證嚴法師所在而著名,取代舊有的「大理石之鄉」,成為全球百萬慈濟人心靈的故鄉。
新城鄉 七星潭
上圖:分隊長與夫人 七星潭合影
上圖:分隊長與副分隊長 七星潭合照
上圖:女子副小隊長,七星潭一枝獨秀
上圖:前幹事夫人與女子隊友們參與聯誼活動 五姐妹同在一班
上圖:女子副小隊長與隊友們參與聯誼活動 四姐妹同在一班
上圖:第一小隊長與隊友們參與聯誼活動 五個好漢同在一班
晚餐寶島風味餐,花蓮太監雞御膳坊-台灣金牌啤酒無限暢飲
夜晚住花蓮 麗軒大飯店
晚會 歡唱卡啦OK、享用消夜、夜遊夜市,自由活動
上圖:女子小隊長與隊友們歡樂在一起
第二天:花蓮秀林鄉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一群長而雪白的雲靜靜懸浮、滯留在半空,遮住山巒的面貌,在有知的世界中,最高的海崖就在我們眼前揭開面紗,它是壯麗的!」一八八二年,英國生物學家古里馬搭船靠近東海岸,目睹垂直削下八百多公尺的清水斷崖,大感震撼。
這裡是秀林鄉的最東緣,從此向西峰峰相連。秀林是台灣最大的鄉鎮,面積一六四二平方公里,是彰化縣的一倍半大,境內九三%都是高山峻嶺。
刺著青色紋面的泰雅族東賽德克群,自古在這片山林間縱橫,直到日據時代,仍仗著天險,悍然不向日人屈服,打了場日據時代台灣島內規模最大的「太魯閣番討伐戰」。
今天遊人如織的中橫沿線,包括蛙聲不絕的神秘湖、燕子口、布洛灣,都是當年泰雅族揮舞著番刀和槍砲對抗日軍的古戰場。日人動用優勢的兵力和火力,讓泰雅人傷亡慘烈,從此屈服日人統治,展開顛沛流離的遷徙生涯。
留在平地的泰雅人,許多迷失在漢人世界的繁華,流落黑街暗巷,有些人則努力追尋即將逝去的傳統文化。
民國六十八年,秀林的山,成為水泥業垂涎的對象。有一群鄉人,繼承泰雅族抗日的凜然鬥志,要水泥業「還我土地」。
「要是我們成功,這將是原住民運動的轉捩點,」田春綢堅持著,經過多年漫長努力,仍不輕言放棄。
秀林鄉 太魯閣
上圖:光華分隊,隊友們 太魯閣團體照。 攝影 廖文標
上圖:女子副小隊長與隊友們太魯閣合照 遊樂在一起 攝影 廖文標
上圖:分隊部 幹事夫人參與義友聯誼活動 攝影 廖文標
花蓮市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www.319.com.tw
仗著靈山秀水,花蓮出產一堆詩人和作家,從早期的王禎和、楊牧到陳列、陳克華、陳黎、林宜澐,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和花蓮的山水脫不了關係。
當年,他們度過年少輕狂的花蓮高中就在港邊山腰。那時學校沒有圍牆,教室窗戶望出去就是大片的碧海藍天,浪花撲打在讓無數花蓮學子魂牽夢縈的白燈塔上。聽說總有一半學生,上課時頭是偏向窗外,可憐的花中老師,竟得和太平洋爭奪學生的注意力。
這大部份是日本人的功勞,把花蓮當成家來經營。花蓮港的規劃、街道、公園乃至蘇花公路,都是日本人奠下的基礎。
九○年代初期,花蓮掀起新一波移民潮。孟東籬、敖幼祥等知名藝文人士相繼搬入花蓮,加上東華大學、慈濟醫院、慈濟大學設立,更吸引了大批高級知識份子,這段期間也是花蓮變化最劇烈的。
除去山水,花蓮還有多元豐富的歷史和人文。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在這裡勢均力敵,相處融洽;這裡是生活的地方,是寫詩、寫小說和散文的地方。
王禎和的「玫瑰玫瑰我愛你」,裡頭那家「中華大旅社」,很難得的還保持原樣,藏身在繁華的中華路旁窄巷。一個男子坐在門前石階上,手拿湯匙專心吃著一碗冰,笑著揮手:「怎麼不進來坐?」。歲月似乎在這裡停止了。
花蓮市 海礦探索館
上圖:光華分隊,隊友們海礦探索館團體合照。 攝影 廖文標
上圖:分隊部 幹事夫人參與聯誼活動 攝影 廖文標
上圖:分隊部 幹事夫人參與聯誼活動 攝影 廖文標
晚餐七點宜蘭羅東龍園會館享受美食,啤酒無限暢飲。餐後帶著喜悅快樂心情,回到新莊自己的家園,結束東部二日義友眷屬聯誼活動。
文章定位:
人氣(4,243) | 回應(1)| 推薦 (
12)| 收藏 (
0)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