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06 06:00:00| 人氣1,94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史東:名導演3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奧利佛·史東

奥利佛·史東出席《亞歷山大帝》在科隆的首映禮
奥利佛·史東出席《亞歷山大帝》在科隆的首映禮威廉·奧立佛·史東(William Oliver Stone,1946年9月15日-),美國電影導演和編劇,同時還是一名演員。其電影多是政治或戰爭題材,其中《前進高棉》、《誰殺了甘迺迪》、《閃靈殺手》等都是公認的佳作。他的《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天與地》三部越戰題材的作品被譽為「越戰三部曲」。由於他曾經參加過越戰並負傷,因而在其電影中注重利用暴力進行對社會的反思。這點與另外一名著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恰恰相反;後者的作品崇尚暴力美學,暴力在其電影中的目的往往只是娛樂觀眾。
  其主要作品包括:
2013年 《粉紅鎮》 (Pinkville)
2012年 《野蠻告白》 (Savages)
2010年 《華爾街:金錢萬歲》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2008年 《殊不簡單》(W.)
2006年 《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2004年 《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1999年 《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
1997年 《不准掉頭》(U-Turn)
1995年 《白宮風暴》(Nixon)
1994年 《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
1993年 《天與地》(Heaven and Earth)
1991年 《誰殺了甘迺迪》(JFK) 《大門》(The Doors)
1989年 《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8年 《脫口秀》(Talk Radio)
1987年 《華爾街》(Wall Street)
1986年 《薩爾瓦多》(Salvador) 《前進高棉》(Platoon)
1981年 《手》(The Ha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7%E5%88%A9%E8%8F%AF%C2%B7%E5%8F%B2%E6%9D%B1

【圖博館】:《前進棉》

  你前評黑暗之心不是譽《現代啟示錄》為越戰電影之最佳?為何再評《前進高棉》?
  為越戰電影和奧利佛史東之故吧!

《前進高棉》

前進高棉(Platoon)是1986年美國拍攝的一部越戰主題電影。由奧利佛斯通擔任編劇和導演,主要演員有湯姆貝倫傑(Tom Berenger)、威廉達福(Willem Dafoe)、查理辛(Charlie Sheen )和福裏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
  奧利弗斯通本人曾參加過越戰,在他從越南回來後便開始編寫「前進高棉」的劇本,用來反對約翰?韋恩的讚美越戰的作品《綠色貝蕾帽》(The Green Berets )。整部影片的故事大致上基於與他在越戰中的經歷。
  故事開始於一個有著反戰情緒的新兵克裏斯?泰勒(查理辛扮演)的回憶。他加入了步兵連並開始了在叢林中的戰鬥。由於異常艱苦的叢林生活和戰鬥,以及戰友對無辜平民的屠殺,使得他從一個天真的青年變得憤世嫉俗,並發展到報復他的長官。
  除了越戰,影片同時也反映了泰勒及他的戰友們靈魂深處的一場戰爭。儘管他們的表面上的敵人是北越的共產黨,但泰勒卻被捲入了他的兩個上司巴內斯(湯姆貝倫傑飾)和埃利亞斯(威廉達福飾)的內鬥之中。最後,泰勒站在了埃利亞斯這一邊,埃利亞斯雖然崇尚60年代的反叛文化,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堅強的領導者。在影片接近結束的一個冷酷的場面中,埃利亞斯被巴內斯從背後偷襲,死在了戰友的槍下。
  評論對這部影片所反映戰爭中的血腥暴力褒貶不一。許多美國士兵被描述成野蠻和不分皂白的屠殺者。他們所執行的任務毫無目的和意義,大而化之,這也是整個越南戰爭的形象。
  《前進高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獎。另外,他也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湯姆和威廉)、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7%8E%E6%88%98%E6%8E%92_(%E7%94%B5%E5%BD%B1)&variant=zh-tw

【圖博館】:《黑暗之心》

是誰的《黑暗之心》(志文,1970)?作者康德拉、大英帝國、發了瘋的白人男主角、還是將白人當聖人圖騰崇拜並祭殺了他的黑人土著?
  當然是不分種族、性別的普遍人性的黑暗之心了,不要老戴著種族和性別主義的眼鏡來解剖作家好不好。
  當然不好,明明就是從大英帝國的男人眼睛、逆著黑水、一窺黑色內陸、黑色土人的黑暗之心,還裝著不分種族、性別的普遍人性的黑暗之心。
  那咱換換口味,來品賞品賞那部由大導演柯波拉改編自《黑暗之心》、並得到1979年坎城金棕櫚獎的《現代啟示錄》如何?
  聽你的口氣似乎很贊賞那部電影,好過原著嗎?
  好太多了,柯氏將康氏的黑暗之心從黑人土著改成侵略者美帝的白人本身,而且將說書人的角色更給突顯成、由美方派去暗殺叛國的前美軍官之殺手,透過殺手一窺美軍在中南半島之濫殺無辜、吸毒腐化及大鬧勞軍美女秀場之荒謬,叛國的軍官反而成了聖人,雖然最終仍殉道在自己人扮成的獸首人身者的巨斧之下,殺手也經歷了一趟如遊冥府般的心靈之旅。
  少來了,還不是拜越戰片的風潮之賜才能得獎。
  不!你比較看同年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越戰獵鹿人》,二者影像魅力之高下立判。
  反正你就是瞧不起好萊塢。
  本來就如此,《越戰獵鹿人》能得獎正顯示了好萊塢的投機性,一切以美國觀眾的口味及政治正確為依歸。
  不然你要怎樣,文化工業不都如此,那能整天「黑暗」「啟示」的,淺嚐即可,出了黑暗的電影院還得過光明的資本主義生活。

「奧利佛史東」的越戰三部曲  by黃小黃 等

導演「奧利佛史東」本身就拍出過越戰的三部曲,「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天與地」。首部曲「前進高棉」是關於越戰中的人性,如何在殺戮中產生疏離與異化,二部曲「七月四日誕生」則是關於退伍軍人返鄉後,如何與祖國、鄰人、甚至是家人間的無法相容…「七月四日誕生」非常地真實、細緻、更貼近生活,也具備了對越戰問題的深度與廣度,但是以藍波作為鮮明偶像的「第一滴血」,「席維斯史特龍」在「第一滴血」最後三分鐘極具爆發力的情感演出,也確實讓我深刻感受到,越戰的結束並不代表傷痛也同時被結束。這些電影作品都滿足了我對「好的越戰電影」的期待,在影像之外有著更多的社會敏感被提出。
  在「前進高棉」中,導演選擇的視野是從一名美國大學生從軍打越戰,在戰爭中體驗到,本以為師出有名的祖國,英勇的美軍如何變成膽怯、驚恐,以及在戰爭中失去理性與人性,這是「奧利佛史東」對「戰時」的反思;到了「七月四日誕生」,視野則挪以到從越戰退伍的軍人返鄉後,如何與自己的國家疏離,深刻的感受到所謂的越戰,是國家對他的欺騙與背棄,這是導演對「戰後」的反思。然而作為越戰的最終部曲,「奧利佛史東」讓不得不捲入這場戰爭,最純粹的受害者─越南女子「黎里」親身經驗來「發聲」。
  在「奧利佛史東」的這三部作品中,他呈現了時代的脈動,並且將人性的、社會的、歷史的問題,與電影連結起來。他幫助那些弱勢者,用媒體力量讓他們現形言說,讓這些沒有文化發言權的邊緣人﹝越戰士兵與被殖民者﹞,可以透過電影被更多的觀眾理解,消去偏見並進而產生同情。
  首部曲:「前進高棉」﹝1986﹞
「前進高棉」的主角,導演選用了一個因愛國心從軍的大學生「柯里斯」﹝查理辛飾演。此外,那個年代的大學生與台灣當代的大學生,在意義上是不同的﹞,透過他那雙充滿理智、文明以及人性的眼睛,來反射出越戰中所存有的荒謬與瘋狂,這份目光是要帶領觀眾去審判這一切的。打從電影一開始,同袍對他「白人大學生」的身分來從軍就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到前線赴死是廣大的黑人與窮苦的白人的「義務」,而在和樂的美國本土享受安寧的「權利」則是屬於像主角這樣…家境小康以上,有錢念到大學的白人身上。導演「奧利佛史東」從人物的安排上,就明確指出「從軍與愛國並不相等」,以及「軍隊中的種族及階級差異」,這是大家所忽略,也無心去理解,關於「保家衛國、甚至為國捐軀」這件事,其中包含的真正意義與內容為何。
  隨著戰事的推進,「柯里斯」步入蠻荒之地,路是用山刀開闢而出,在荒煙漫草、毒蛇、螞蟻等等的威脅下,在視覺上的確帶給觀眾的是另一個世界。但是,導演要說的並不是越南的落後,而是國家也許存在文明程度的不同,但士兵卻無所謂文明與否。在軍中同袍因遇襲死亡,甚至被虐殺棄於路邊示眾,「柯里斯」所在的美國軍隊,不再只是身體上步入蠻荒,而是將肉體與蠻荒化身同一。恐懼、害怕、乃至憤怒讓這些士兵瀕臨崩潰邊緣。良善者如「克里斯」,不過欺負弱智村民,朝地上開幾槍宣洩情緒與壓力,然而瘋狂與野蠻的美國士兵大有人在,虐殺作為以眼還眼、強暴作為性慾宣洩。導演擺在觀眾眼前的,是自以為優秀、進步與理智的國家軍隊底下,其實根本沒有文明組成這一件事。軍事法庭只是處於那遙不可及的後防,一個文明的虛假概念,在戰場上毫無任何實質作用。於是當背負文明目光的「克里斯」挺身阻止姦淫婦女的行為時,被同袍罵道:「你不適合這裡﹝越南﹞!」,其實反面的意思是:「這裡沒有所謂的美國了。」
  即便如此,「奧利佛史東」的批判目光並沒有停留在這些失去人性的士兵身上,他們只是一個影響敘事的媒介而已,問題的本質還是必須回歸到「戰爭」。你如何能苛求,這些每天都生活在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的軍人身上,他們承受莫大的壓力,我們當然無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那麼又如何能以文明社會的人性守則去要求他們維持在高道德的標準下生活呢?因為戰爭給予士兵的生活,本來就不是文明的。
  回歸到電影的娛樂性,尤其對這位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大導來說,他將劇情的起伏用一組對立來營造:在戰爭中力求自保、以仇恨來施暴報復的殺人機器的「巴恩」﹝湯姆貝林傑﹞;困惑於戰爭的意義,以及努力抵抗自身人性凋零的「伊利亞」﹝威廉達佛﹞。電影的高潮,居然不是美軍最終是否能夠打敗北越取得勝利,而是在於這組內部的自相殘殺,最終誰能勝出,這不但前衛卻也相當諷刺的。這也是主角「柯里斯」在離開越南戰場時最深刻的體認,原來真正的敵人是我們自己。這場越戰,美軍敗得一塌塗地,但不是因為北越,而是美國帝國主義的自大與自信所造成的。「奧利佛史東」的操作下,影像上真實繃出的喜悅不是來自於戰勝敵人,而是對返鄉的極度渴望。
電影最後是獻給那些在越戰中犧牲的美國士兵,然而不要忘記在電影開始的時候,「奧利佛史東」用了一段文字─「傳道書云:歡度青春」。對那些自越戰中退的士兵而言,當回憶起他們用如此寶貴的時光所換取的,卻是諷刺與不可復返的無盡傷痛。
  二部曲:「七月四日誕生」﹝1989﹞
越戰退伍軍人朗柯維(湯姆克魯斯 飾)原是位對人生充滿光明期許的美國青年,當越戰爆發之時,他毅然決然離開家鄉上戰場,小鎮的人為他搖旗吶喊,頓時他成了小鎮中的英雄。但是當柯維克真正進入戰場時,卻發現以前所受的軍事訓練,與真實的打仗是截然不同的,戰爭的殘酷、與軍中同袍的現實,使他的理想煞那間幻滅!在一次戰役中,子彈擊中了柯維克的脊椎,他下半身癱瘓返回家鄉,越戰奪去了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變得意志消沈,最後轉變成為投入反戰陣容的狂熱份子,反戰的情緒,使得家鄉的人不再視他為英雄,柯維克發現他不能面對家人、生活,甚至於自己,於是整日沉溺在酒精與自憐當中。他在1976年發表了一本自傳叫做「Driven by Mon」,並由金獎導演奧利佛史東改編搬上銀幕。 
影片分為兩個部份,從1956年7月4日朗10歲生日開始,這一天也正是美國的180歲生日,巨大的遊行隊伍過市街,但小男孩的眼中只有摩天輪和他的小女友。在教忠教孝的環境中長大,朗毅然投入沙場為國效命,他被派往越戰線,但發掘到的不是理想而是破滅………。 
  整個越戰場面在影片只出現有17分鐘,但就像一條鼠類、毒品、娼妓匯流的臭水溝般令人嘔。回到家鄉後他就像其他待在療養院的退伍軍人,退縮在聊天、玩牌的封閉世界裡,從夥伴查理的憤世嫉俗中,他彷佛看到一面鏡子中絕望的自己,他必須挺身而出為自己的罪懺悔,他必須揭露真相,並阻止悲劇繼續發生。在1972年於邁阿密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中,他滲透進去被警衛推倒在地,他勇敢的反擊,並高呼口號,將影片帶入高潮……。 
湯姆克魯斯為本片在外型上做了脫胎換骨的改變,也因而奪得第47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此外,本片還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等。本片是奧立佛史東「越戰三部曲」的其中之一(另外二部:《前進高棉》、《天地》),在當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湯姆克魯斯則獲最佳男演員的提名。
  三部曲:「天與地」﹝1994﹞
透過這個視野中心轉移到越南女性身上,「奧利佛史東」讓觀眾看到關於「越戰」更多面向、也更完整的理解。【當然若要在雞蛋中挑骨頭,或許還可以來個第四部曲,那些等待家鄉子弟從越南歸來的美國人,他們無法包容與接納這場戰爭在這些人身上所留下的傷痕及衝突,這些未赴前線的美國人,其實也是另一個可以置換視野的選擇。】沿著「黎里」的生命經驗作為線索,「奧利佛史東」並未對這場戰爭中的敵對雙方,賦予正義或是罪惡的單一形象。與農民同在的越共,以民族自決的理念,抵抗外來政權與魁儡政府;而美軍的到來,則以保護農民免受越共赤化的旗幟,來到越南進行「解放」。而「黎里」與她的家人,在這場戰爭中則是面臨選邊站與遭受背叛的輪迴。越共與美軍都曾侵犯她的身體,作為農民又同時為女性的「黎里」,她是雙重的弱勢,但卻也在時代的洪流中展現不凡的勇氣與生命的堅韌。
  「奧利佛史東」企圖打破主流的美國文化,對於越共的侵犯是一種恐懼想像,事實上他們曾與土地及農民同在,美軍反而成為了入侵別人家園的施暴者,而美國捐贈的物資﹝蜂蜜﹞,援助的美意在戰爭中反被轉化為對農人刑求的最佳工具。在刑求過後被政府軍釋放的「黎里」,卻也無法在家鄉中見容於越共,被迫離開這片土地轉往城市中謀生。然而情竇初開的少女來到複雜混亂的城市中,面臨的又是一波情感的曲折與流離,只好再度轉往他處謀生,成為向美軍兜售黑市商品的路邊小販。
  透過「黎里」的眼光,「奧利佛史東」二度破除美國軍人為自由解放而戰的英勇形象。休假外出的美國士兵,多與當地越南女子形成買春與金錢依賴的詭譎共同體,野蠻、無禮,倫理與道德的失序混亂。或許對美國觀眾而言,家鄉的子弟兵對越南進行的,到底是哪一種的「解放」?「奧利佛史東」要觀眾批判的,不是美國士兵,也不是越南女子,透過他們與她們在電影中的自述,問題的根源來自於這場戰爭,將一切社會所依賴的秩序基礎全部打破,乃至於最赤裸裸的性與身體,都在黑市中被商品化為滿足雙方需求的交易而已。
  卻在這樣的亂世中,「黎里」遇見了一位和善有禮的美國士兵「史帝夫」的追求﹝湯米李瓊斯飾演﹞,跟他成婚踏上西方樂土的美國。原以為生命的苦難將遺留在越南,然而兩人之間生命與文化的落差到了美國才更加尖銳。越戰士兵返鄉本來就有調適上的困難,而「黎里」也同時必須接受美國人對她的質疑眼光。「史帝夫」曾對「黎里」說過:「我們攜手破除他們的偏見、改變他們的想法」,然而兩人的真愛最終仍不敵排山倒海的現實與社會壓力…
  電影中許多採自「黎里」的自白都相當深刻,而她第一次因父親病危返鄉時,父親對她的一席談話,更讓觀眾感受到在美國人面前的越南老農,不是落後、無知、唯唯諾諾的臣服者,而是有身為父親、身為越南人的智慧、尊嚴及胸襟。而第二次她事業成功致富後,帶著孩子從美國返鄉探親,當地越南居民的眼光,就如同她當年初到美國時所接觸的目光,充滿著疑慮與質問的眼神。當她嫁入美國這個曾與祖國為敵的國家,似乎也註定了「黎里」漂移於天地之間,但卻無「鄉」可歸…
  【1】在影像上,「奧利佛史東」採取比較美化的田園風光,一方面這是因為電影以「黎里」的視野為中心,顯示家鄉的美好,更能突顯飽受摧殘的無奈;這與「前進高棉」中以美國軍人的眼光完全不同,因為西方中心的眼光必須看到的是落後與蠻荒之地。
  另外,【2】在畫面的構成上,士兵與砲火、農人與田地,不應該同時出現的兩者,在這麼一個畫面中被融合起來,存在著一種怪誕的和諧。這也很犀利地反應出越戰的部分特色:在前線交鋒的不只是敵對的兩軍士兵,還有農人與他的田地,這也是導演希望西方觀眾透過「黎里」的眼光去感受,家與戰場等同的悲哀。
  【3】在「聲音」的表現上,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有優劣兩極的面向。漂亮的地方在於,由「喜多郎」來為這部電影的配樂,大量啟用東方樂器來演奏,那悠然的旋律充分表現了東方的風情,以及那獨特的禪意與哲理。這也是「天與地」的能夠拿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的緣故;然而故事的主人翁,以及電影的場景主要以越南為主,但越南農民們卻是以英語來溝通??尤其在越共進入農村時,慷慨激昂地「用英文」對農村子弟婦孺進行培力,這一幕實在令我看了有些吐血…只能說票房市場的對象以西方觀眾為主,就姑且當作這是這部電影的必要之惡吧!整體而言,這部電影雖然不是導演「奧利佛史東」功成名就之作,但撇開奧斯卡、金球獎等西方電影的評鑑機制來說,我倒認為「天與地」確實更能夠召喚出我們﹝亞洲觀眾﹞的情感!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020697

越戰vs.電影

不論如何,越戰應該是二十世紀後半葉,影響美國、甚至全世界最深的事件之一。原本只是單純軍事顧問介入的低度衝突,逐漸演變成為未宣戰卻真開打的窘境,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六○年代初至七○年代風起雲湧的嬉皮世代,都是經由越戰直接或者間接帶動的。由此可見,越戰對於美國現代價值觀的樹立,有著不可思議的臍帶關係。而反應美國時代價值觀的好萊塢電影,當然也發揮了相當大的篇幅,著墨在這個議題上面。從這裡,我們就針對這些影響影史的越戰電影,開始聊起吧! 
  很多人一提到越戰電影,一定擡出【前進高棉】(Platoon)和【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兩部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沒錯,這兩部讓人印象深刻、分別在創作領域上屬於兩個不同理念的作品,確實可以精準的描寫出美國人對於越戰的複雜情緒,特別是反戰與憤怒的意含。當然,由於越戰是一場對美國而言相當失敗的慘戰,反對越戰的情緒也是當下的主流價值,但是或許有人不知道,當初也有人以相當正面的眼光,來描寫越戰!
  約翰韋恩與越南大戰
1968年的【越南大戰】(Green Berets 直譯為:綠扁帽),應該是「老屁股」影迷難忘的越戰電影。這部由美國一代銀幕英雄約翰韋恩(John Wayne)自導自演的電影,是由著名作家Robin Moore的同名小說所改編。不同於另一部由Moore所寫小說所改編的電影【霹靂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不斷被譽為影史經典傑作,【越南大戰】從今天的眼光看來,實在是相當愚蠢的越戰電影。尤其約翰韋恩在美國影壇、政壇,一向扮演極端右派保守的頑固份子,反共愛國不遺餘力,【越南大戰】也被嘲笑為不甚高明的政宣片。
  其實,以研究電影史的眼光來看,【越南大戰】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個案。從原片名來看,這部片很明顯的就是以美國陸軍精銳「綠扁帽」部隊為主角,來帶出越戰觀點。片頭播放由小說作者Moore創作的綠扁帽進行曲「Fighting Soldiers From the Sky」,大剌剌道出約翰韋恩愛國的心情。為了宣揚越戰的「正當性」,以及買約翰韋恩巨星光芒的帳,美國陸軍更是罕見的讓綠扁帽大本營布拉格堡(Fort Bragg)入鏡,讓約翰韋恩如入無人之境的取鏡,算是給足面子。這也是一般觀眾,首度目睹美國特種部隊的基地真實面貌。
  1968年正是美國增派兵力赴越南的開端,而國內的反戰質疑示威也進入高峰,這部片一開頭,就以綠扁帽隊員在基地內,以「莊嚴神聖」的態度回應媒體質疑越戰的橋段,點名本片的保守基調,看起來讓人「雞皮胳瘩掉滿地」,今天臺灣有很多人看不慣【黑鷹計劃】(Black Hawk Down),認為是「美帝」的政宣片,但是如果和【越南大戰】比較起來,【黑鷹計劃】實在離經叛道的可以!
除了愚蠢的政宣內容,由於特種部隊的支援拍攝,片中還是有忠實的描寫綠扁帽的特殊戰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片中綠扁帽基地遭到越共圍攻,約翰韋恩電召AC-47砲艇機進行空中壓制這一場戲,忠實的將美軍空中密接支援的戰術構想,完整呈現。而隨著劇情的進展,約翰韋恩也逐步介紹綠扁帽部隊怎麼佈置陷阱?怎麼整建前進基地?怎麼進行敵後滲透?怎麼幫助「苦難的越南人民」?將當時美軍敵後特種作戰概念初步成熟的面貌,呈現出來,還是具備歷史參考價值。
  有趣的是,當年M-16步槍剛剛進入越南服役,數量不多,電影道具也沒有真實的M-16步槍可以提供,當然,AK-47更是影子都沒有,越共拿的不是M-16,就是M-1卡賓槍。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開火的場景,M-16步槍都是另外特製的道具槍,由於當年軍事裝備考據風氣不盛,我們可以看到道具M-16的彈匣部位出奇的大(可能為了容納火藥效果道具),失真程度讓人一眼就看穿,相當有趣!而片中一段約翰韋恩氣起來將一把M-16步槍摔斷,輕輕往石頭上一砸的演出,整枝可能是塑膠製的道具槍應聲碎裂,好笑的很!而片中飾演綠扁帽的隊員,不太喜歡背槍,都將槍拿在手上走來走去,也可以見得這把道具槍實在輕的可以哩!
  越戰獵鹿人的俄羅斯輪盤
1970年代,最讓人懷念的越戰電影,當屬1978年出品的【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與【歸鄉】(Coming Home)二部片。【越戰獵鹿人】當年以一夥從小到大的好友,因為深入越南叢林參戰而體驗戰場殘酷與人性扭曲的故事,來間接反應越戰的荒謬。整部片花很長的時間,描述前半段這群朋友們在美國的生活,當然,包括在森林裡「獵鹿」!而之後只有很少的篇幅描寫越南戰場,其中尤其失真的地方,在於越共與戰俘之間竟然玩起「俄羅斯輪盤」遊戲,隨著左輪槍轉輪一格一格的迫近,死亡氣氛倍營造得相當讓人難忘,但是也有人質疑,越戰當年越共會玩這種東東嗎?有趣的是,大導演吳宇森多年之後,也在香港越戰電影【喋血街頭】中,整個抄襲這個橋段。
  另一部【歸鄉】,則著墨在越戰退伍軍人回到美國之後,因為久居戰場而不適應現代社會,加上揮之不去的戰爭陰影,端賴家人的體諒才能重新開始。【歸鄉】由珍方達(Jane Fonda)主演,當年珍方達因為率先深入河內關懷越共,與美國政府公然為敵,成為反戰明星,之後演出反戰電影,也讓人有意在言外的聯想。當然,上述二部片,都只是稍微達到水準的越戰電影,雖然有很深的時代意義,但是情節卻無法觸動大多數親身參與過越戰的退伍老兵。
  現代啟示錄與柯波拉
隔年1979年,【教父】(God Father)金獎大導演柯波拉(Francis F. Coppola)耗盡家產,以十九世紀英國四大小說家之一康拉德(J. Conrad)的著名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為藍本,推出【現代啟示錄】一片,這在當年是國際影壇一等一的大事。柯波拉幾乎花光他從【教父】的賣座收益上所得到的報酬,甚至搞垮一家自己開的製片公司,都是為了完成【現代啟示錄】的大場面。
  回顧【現代啟示錄】在菲律賓的實景拍攝過程,只可以用惡夢來形容,不僅僅整個劇組遭遇到天氣劇烈變化而進度延宕,演員剋藥的剋藥、發胖的發胖(影帝馬龍白蘭度體重短時間內怵目驚心地暴增,迫使柯波拉必須用陰影遮蓋白蘭度的鏡頭),讓這部電影的拍攝困難重重。上映之後,片頭引用「門」(The Doors)合唱團長度達十一分鐘的經典名曲「The End」,再度大受歡迎,但是電影晦澀並且哲學味重的電影語言,卻也讓這部片賣座不如預期。從這部片的幕後紀實紀錄片【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中,我們可以清楚體會到,當年柯波拉面臨抉擇的精采片段。
  但是,藉由主角馬丁辛(Martin Sheen)循著河流北上,尋找已經融入原住民部族,成為山大王的叛逃高級將領馬龍白蘭度,在整個航程之中所讓觀眾看到的越戰荒謬景象,也足可抒發柯波拉與編劇約翰米遼士(John Milius),對於越戰的憤怒情緒。值得一提的是,片頭開始不久,由影帝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飾演的空中騎兵長官,率領武裝直昇機,邊播放華格納歌劇【女武神】中的「女武神飛行」(Ride of the Valkyries)音樂段落,邊以直昇機攻擊越南村莊,荒謬的喜感與越南人民的無助剪接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奧利佛史東的越戰電影
好萊塢最憤怒的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在越戰時代是一位老師,曾經兩度自願赴越南服役,雖然沒有實際的參與激烈戰鬥,但是也算是看盡越南風光的退伍老兵。1986年推出的【前進高棉】,讓他剛剛進入影壇不久,就獲得奧斯卡的高度肯定。與【現代啟示錄】的晦澀哲學意味不同,【前進高棉】以寫實的手法,用大兵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訴說他眼中的越戰。也有人說,片中由查理辛(Charlie Sheen 【現代啟示錄】主角馬丁辛的愛子)飾演的主角,其實就是演繹史東自己。越共的面目不清,往往從黑暗的角落就這樣衝出來,神出鬼沒,讓美國大兵嚇的要命,所有的老兵都說,史東真正拍出了他們感受到的越戰。
  【前進高棉】之後,史東陸續又在1989年推出了【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4th of July)以及【天地】(Heaven and Earth)兩部片,號稱是「越南三部曲」。其中,【七月四日誕生】以一位愛國的青年Ron Kovic(湯姆克魯斯裝醜飾演)的自傳,從原本樂觀進取的自願進入海軍陸戰隊服役,並且赴越南服役為國效忠,卻在負傷之後驚覺到越戰的荒謬,進而轉變為激進的反戰分子。現實中,Ron Kovic本人並不是如電影所說,生日是7月4日國慶日,而是7月3日!但是史東再度以精準感人的節奏,將越南戰場的惡戰,以及反戰示威的現場,忠忠實實的搬上銀幕,勾起那一代美國人的回憶。優異的表現,再度為他抱回奧斯卡最佳導演,創影史奇蹟!當然,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湯姆克魯斯操起M-14步槍全自動掃射的畫面,這大概也是影史上,第一部在越南戰場中使用M-14步槍的越戰電影。
  而另一部1993年的【天地】,史東的表現就遠遠不如前作。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一位名叫Le Ly Hayslip的越南少女所寫的自傳。原書名叫做《當天地互易》(When Heaven and Earth Changing Places),透過少女Le Ly的眼光,看著原本純樸的農村生活,因為戰爭的到來而徹底改變,電影後半段也帶出少女與夫婿赴美定居,其中所衍生出的種族與文化問題,全片劇情比較低調沈重,也沒有太多戰爭場面,算是比較另類的越戰電影。
  另一部應該也算是史東牌越戰電影的,就是1991的【誰殺了甘迺迪】(JFK)。史東本人認為,由於美國政府內部右派好戰秘密組織,不滿甘迺迪總統愛好和平,準備將美軍顧問團拉出越南,可能損及軍工複合集團與勾結政客的戰爭利益,所以密謀行刺甘迺迪總統,企圖一舉扭轉情勢,順利介入越南局勢。史東在片中挑明,甘迺迪遇刺身亡之後,接任的詹森總統立刻簽署重要的作戰決議,是美國開始大規模介入越戰的開始。雖然許多歷史學者對於史東的觀點並不認同,但是卻有高達七成的美國民眾,在觀賞完這部電影之後,深信甘迺迪遇刺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重大陰謀,可見史東電影的渲染力量。
  庫柏力克的金甲部隊
另一部較不為人所知的越戰電影,是1987年的【河內希爾頓】(The Hanoi Hilton)。這部由英國籍電視導演Lionel Chetwyn自編自導的作品,故事聚焦在一群被囚禁在河內戰俘營中美國大兵的境遇,隨著戰爭的演變,這處被稱為「希爾頓」的殘酷戰俘營故事,確實在所有著重戰爭場面的越戰電影中,出現另一種不同的觀點,讓人回憶無窮。本片曾在臺灣上映,因為賣座不佳而草草下片。同樣在1987年推出,由導演約翰艾文(John Irvin)執導的【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以一種殘忍的手法詮釋一場越戰期間,最血腥的一場慘戰,也是軍事電影迷圈中,口碑不錯的越戰電影佳作。
  但是,在1987年最受到大家關注的越戰電影,應該就屬電影巨匠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當年繼1980年【鬼店】(The Shining)之後,重出江湖執導的【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 原片名應該譯為「銅質包心子彈」,和什麼「金甲夾克」沒有關係……。
  這部片的前半段,以美國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營的日常生活為主,一段又一段的情節,就是平鋪直述一天又一天的新兵訓練。庫柏力克只是用鏡頭冷靜的將訓練過程展現,沒有加入任何的評論,卻讓人看的不寒而慄,尤其對於陸戰隊訓練每一個士兵成為戰鬥機器的過程中,不斷的將人性個別差異減到最低,直至最後失控,以新兵槍擊教育士官長結尾,慌亂中讓人久久無法平復情緒。電影後半段,則是描寫一場對抗越共狙擊手的故事,由一個又一個的大兵不斷犧牲,大家卻毫無頭緒,最後發現狙擊手只是一個嬌小的少女,一位大兵在格斃少女之後,傻傻的說:「她以後別想做愛了……」,一語道破美國介入越戰荒謬的節奏感。
身為英國人的庫柏力克,雖然是電影巨匠大師,卻厭惡搭乘飛機,拍攝電影的作業都堅持要在英國家鄉本地進行。因此,電影公司特地花錢在英國搭建越南場景,並且要求英國軍方支援,所以片中看不到越戰電影標記之一的UH-1H直昇機,反而是英國陸軍制式的偉斯特蘭WS-58 Wessex直昇機滿天飛舞,有時候會影響觀影情緒,但是看在庫柏力克洗鍊的影像震撼,這點小瑕疵應該還是可以接受。
  另一種視野的越戰電影
當然,越戰不只是發生在地面上的作戰,空中也有相當值得以電影描寫的場景。1988年有一部相當知名的越戰電影,也是軍事迷普遍相當熟悉傑作-【野狼呼叫21】(BAT 21)。這部電影,由著名硬漢演員金哈克曼(Gene Hackman)飾演一位真實人物空軍上校I. Hambleton。這位Hambleton上校當年在美國空軍,是一位空中壓制(SEAD)作戰的「領航者」(Navigator)專家,特長是偵測北越防空飛彈陣地,並且將目標傳給野鼬部隊(Wild Weasel)的F-105進行反輻射攻擊,這在當年是相當先進且機密的戰術,所以Hambleton也是越軍急欲追緝的目標。
1972年4月2日復活節當天的一次任務中,Hambleton的EB-66電子反制機被SAM-2飛彈擊落,Hambleton驚險逃生之後,遂在地面展開與越共間的貓捉老鼠遊戲,手中的URC-64求生無線電,成為他與空中聯繫的唯一管道。一位前進空中管制機(Forward Air Controller, FAC)駕駛B. Clark上尉(由電影【致命武器】黑人警探Danny Glover飾演),不眠不休的與Hambleton聯繫,除了校正他的方位之外,也提供Hambleton一些心靈上的慰藉。在同時,Hambleton也藉由密集的聯繫,與空軍合作摧毀相當數量的北越地面裝備。
  這部片讓一位越戰中遭擊落的美國空軍最高位階軍官,落在地面上之後親眼目睹血淋淋的越南戰場,來為這場戰爭進行反省。Hambleton(代號Bat 21)向觀測機駕駛(代號Bird Dog)聊起觀感,說他自己一直都在高空中指揮作戰,一個命令就可以摧毀相當數量的敵人,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地面上的戰爭與他在空中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樣。而當他誤殺一位急欲保衛家人的越南農民之後,更將整個越戰質疑觀點,暴露無疑。這部電影是真實改編自越戰後期的一段故事,由電視導演Peter Markle拍來,雖是低成本的電影,但是節奏與考據,以及劇情的張力,都讓人驚喜。
  1991年,由【現代啟示錄】編劇約翰米遼士導演的【捍衛入侵者】(Flight of the Intruder),也是另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空中作戰電影。劇本由飛行員出身的Steve Coonts所著同名小說所改編,劇情重點在於一群美國海軍A-6飛行員在越南戰場的冒險過程,劇情雖然是虛構的,但是精細的模型與戰場實景經營,以及充滿英雄氣慨的情節,依舊讓人動容。主演的,除了【野狼呼叫21】的Danny Glover之外,還有曾演出【前進高棉】正派步兵班長角色的William Dafoe。
導演約翰米遼士相當值得一提,之前曾經編導過【天狐入侵】(Red Dawn)以及阿諾史瓦辛格成名作【王者之劍】(Conan, the Barbarian)。米遼士本身是一位刀劍槍械迷,對於電影中情節與道具考就,相當的在意。1984年的【天狐入侵】電影中,他所主導改良的Mi-24戰鬥直昇機、ZSU-23防空砲車以及T-72主戰戰車,都細緻的讓人驚訝,據說當年連CIA都派人私底下了解,為什麼米遼士可以這麼精密的改裝這些蘇聯先進兵器道具?
  可想而知,【捍衛入侵者】片中,更是有相當精良細緻的考證。由於這部片得到美國國防部的支持,海軍的航空母艦以及A-6攻擊機,都完整入鏡,對於A-6任務的描寫,以及北越SAM飛彈陣地的細節,都讓人看了大呼過癮。許多軍事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片尾William Dafoe電召A-1天襲者螺旋槳攻擊機,攻擊越共地面目標,A-1低空飛躍目標上空的漂亮畫面,結合米遼士電影配樂老搭檔Basil Poledouris(著名作品為【獵殺紅色十月】)雄壯的軍樂陪襯,讓人熱血沸騰。米遼士近年的作品產量稀少,比較為人所知的,就是為【迫切的危機】(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改寫劇本。
  尾聲
當然,描寫越戰電影的作品,並不僅僅只是上述所提出的經典,去年夏天也曾經上映了一部改編自紀實小說《越戰忠魂》(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的電影【勇士們】(We Were Soldiers),雖然歷史事件相當精采,也深具考證潛質,但是導演Randall Wallace拙劣的說故事能力,硬是把原本應該精采的劇情,搞的死氣沈沈,相當可惜。另一部描寫越戰當時新兵訓練的電影,是2000年推出的【猛虎島】(Tigerland)。是講述1971年,一群受過新兵訓練的菜鳥,進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派克堡(Fort Polk)進行後階段步兵訓練的情況。這個地點被暱稱為「猛虎島」,以艱苦的實彈模擬訓練聞名。導演喬伊舒馬克(Joel Schumacher)大力提拔愛爾蘭籍新星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領銜主演,依據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提出的低成本電影製作守則「竇瑪宣言(Dogma95)」所完成,主要描述美軍義務役新兵訓練的荒謬。與【金甲部隊】的情緒,有異曲同工的味道,但是劇情與描寫,比較不像【金甲部隊】那麼附有濃厚的藝術氣息。筆者認為,每一位即將被徵召入伍服役的準役男,都應該看看【猛虎島】,學習一下如何對抗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以及在人性被極盡扭曲的場合,如何以個人的智慧保護無辜受難的同袍。與【勇士們】比較起來,【猛虎島】的堪稱是近五年來,最優秀的越戰電影。
  而吳宇森和徐克兩位重要的香港電影作者,也曾經將創作觸角伸向越戰領域。吳宇森的【喋血街頭】和徐克的【英雄本色Ⅲ】,都曾經以相當大的篇幅描寫越戰與香港人之間的情緒糾葛,那當然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http://blog.yam.com/ump45/article/5021505

越戰主題電影
 
越戰電影野戰排越戰主題電影,是以越南戰爭爲背景或者直接描述越南戰爭的影片的統稱。由于越南戰爭是二戰以後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戰爭,因此對全球的政治格局與文化思想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電影上,也産生了一股反思越戰的潮流。尤其以美國電影爲主,其中誕生了不少著名影片,如獵鹿人、野戰排等。除去綠色貝蕾帽等極少數影片外,多數作品對于越戰持否定或者批判的態度。
  越戰影片的主要類型分爲直接描述戰爭和描述戰後退役士兵等兩類。美國著名影星史泰隆主演的第一滴血就是一部典型的反映戰後士兵精神狀態及心理創傷的經典電影。該片雖然沒有直接描寫越南戰爭的任何畫面,但是卻讓觀衆間接地感受到了越南戰爭的殘酷性以及戰後美國社會對于越戰老兵的冷酷態度,引起了社會對這類問題的關注。
  1960年代(未注明國家的,均爲美國電影)
殺死一個男人(To Kill A Man,1964年) 
動亂的越南(動亂のベトナム,1965年,日本) 
越南前線(1965年,越南) 
遠離越南(Far from Vietnam Loin du Viet-nam,1967年,法國) 
綠色貝蕾帽(The Green Berets,1968年) 
這就是越戰!(これがベトナム戦爭だ!1968年,日本) 
直面戰爭(A Face of War,1968年)
  1970年代
昨日重現(Chained to Yesterday,1972年) 
歡迎你回來,孩子(Welcome Home Soldier Boys,1972年) 
心靈與智慧(Hearts and Minds,1974年) 
越戰殘酷史(ベトナム戦爭殘虐史,1975年,日本) 
英雄(Heroes,1977年) 
晴天霹靂(Rolling Thunder,1977年) 
返鄉(Coming Home,1978年) 
越戰突擊隊(Go Tell the Spartans,1978年) 
狼人部隊(Dog Soldiers,1978年) 
獵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年) 
現代啓示錄(Apocalypse Now,1979年) 
男人戰場(The Odd Angry Shot,1979年,澳大利亞) 
   1980年代
無人的荒野(1980年,越南) 
別哭,這只是打雷(Don't Cry, It's Only Thunder,1981年) 
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年) 
長驅直入(Uncommon Valor,1983年) 
北極光(Streamers,1983年) 
越戰先鋒(Missing in Action,1984年) 
鳥人(Birdy,1984年) 
殺戮戰場(Raiders of the Doomed Kingdom,1985年,香港) 
Strike Commando,1986年,意大利 
野戰排(Platoon,1986年) 
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1987年) 
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1987年) 
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1987年) 
西貢(Saigon,1987年) 
西貢突擊隊(Saigon Commandos,1987年) 
越南家書(Dear America:Letters Home From Vietnam,1987年) 
石花園(Gardens of Stone,1987年) 
霹靂神兵(Tour of Duty,1987年) 
幽幻戰士(Phantom Soldiers,1987年,意大利) 
血色戰報(84 Charlie Mopic,1988年) 
金甲戰士(The siege of firebase Gloria,1988年) 
再見越南(Braddock,1988年,意大利) 
野狼呼叫21(Bat*21,1988年) 
血灑高棉(Platoon Leader,1988年) 
生于七月四日,又譯爲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年) 
越戰創傷(Casualties of War,1989年)
  1990年代
突擊戰士(Flight of the Intruder,1990年) 
異世浮生(Jacob's Ladder,1990年) 
霹靂戰將(Last Stand at Lang Mei Eye of the Eagle,1990年) 
白色戰爭(White Badge,1992年,韓國) 
天與地(Heaven & Earth,1993年)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1994年) 
越南的小達(ベトナムのダーちゃん,1994年,日本) 
家中的戰爭(The War at Home,1996年) 
牆(The Wall,1998年)
  2000年代
猛虎營(Tigerland,2000年) 
沈靜的美國人 (The Quiet American,2002年) 
勇士們 (We Were Soldiers,2002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8A%E6%88%98%E4%B8%BB%E9%A2%98%E7%94%B5%E5%BD%B1

女性氣息與戰爭反思 值得收藏的12部越南電影

  時光網特稿 提起“越南電影”,恐怕最容易想到就是導演陳英雄的“越南三部曲”。或者更熟悉越南電影的人也許還會想到鄧一明導演,以及他的《第十月來臨時》《江上姑娘》《番石榴季節》和《回歸》。但想必更多的人並沒有看越南電影的習慣。 
  其實,盡管越南電影産量不高,但麻雀雖小,也有過摘得威斯尼金獅的佳作《三輪車夫》,或者“自主研發的”商業動作片《末路雷霆》。從1959年阮鴻儀和範好民執導的第一部故事長片《同一條江》(黑白)開始,越南電影以略微粗糙卻不失真情實感的制作,漸漸憑借一方特色成爲了亞洲電影在世界藝術片領域的一株新枝。 
  越南電影與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合作比較緊密,與近鄰韓國和中國也有合作(甚至許多電影人就是華人),比如《抽象畫中的越南少女》和《河內,河內》。然而,越南電影並不是《情人》中梁家輝性感的屁股或者好萊塢戰爭大片裏那些符號式的越南面孔,他們也有自己的大制作,自己的情懷,自己對戰爭的反思,自己心中男人與女人的故事……
  《青木瓜之味》導演: 陳英雄 1993(詳參【圖博館】陳英雄:名導演35)
  影片以小女孩梅的成長經曆爲主線,講述了她先後在兩個家庭環境中的生活境遇。導演陳英雄被譽爲“伊朗電影中的阿巴斯,中國臺灣電影中的侯孝賢”,他從小移居法國學習電影深受歐洲電影的影響,他以短片《南雄的妻子》和《望夫石》引起電影界注目,其中《望夫石》獲得1992年裏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本片的全部資金來自法國,並且是在法國的一個攝影棚裏拍攝完成的,畫面拍攝得十分精致,燈光、攝影、音樂、音效的完美結合讓人印象深刻。片中的梅無論處于什麽樣的環境都帶著幸福的笑容,她對生活從來都沒抱怨,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一個從容鎮定的東方女性,陳英雄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力賦予這個故事濃厚的越南風情,片尾梅的臉幻化成了一個佛陀暗示出心境平和會帶來幸福體現出東方的獨有韻味。本片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導演陳英雄從此聲名鵲起。
  《貓頭鷹與麻雀》導演: Stephane Gauger 2007
  故事背景在現代的西貢,講述了三個陌生人在因緣際會下,成爲一個小家庭的感人故事——一名十歲的孤女意外撮合一名空姐與動物園管理員。該片于2007年獲美國溫馨電影展(HeartLand Film Festival)水晶之心獎;獲洛杉磯電影節觀衆最喜愛電影獎;獲聖地亞哥亞洲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Netpac Award最佳劇情長片;2008年獲美國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約翰?卡薩維茲獎提名。
  《末路雷霆》導演: 阮查理 2006
  原名《拳戒》,男主角阮明智是擔任過蜘蛛俠替身、闖蕩好萊塢的越南動作明星。講述的是在法殖民地時期殖民政府與抵抗組織之間的一場相互滲透的“無間鬥法”。1922年,越南正處在法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在法殖民當局的壓迫下局勢已經變得暗潮洶湧危機四伏,反法統治的遊擊隊和民族運動已成星星之火之勢不可收拾,針對法殖民當局的暗殺更是此起彼伏。爲了徹底鎮壓民族獨立組織,殖民當局派出臥底潛入反法的革命組織,妄圖將其一網打盡,與此同時抵抗組織也從沒有放棄對殖民政府內部的策反工作,雙方在南亞叢林中展開了一場爾虞我詐的“無間鬥法”。
  《穿白絲綢的女人》導演: 劉皇 2006(詳參【圖博館】《穿白絲綢的女人》)
  《穿白絲綢的女人》描述的是一對深愛彼此、卻命運多舛的戀人,爲了躲避戰爭而逃往南方,無奈災難卻如影隨形般地跟著他們。“白絲綢衫”是越南女子的嫁衣,象征傳統、純潔和奉獻,無私的付出就是它最深的象征。《穿白絲綢的女人》不僅道出了越南女子對她們一輩子僅有一件的“白絲綢衫”的情感,也生動地描繪出片中這一家人,是如何在患難中互相扶持。 
  本片是越南在2006年最重要的兩部電影之一,曾參加釜山國際影展,並奪下了觀衆票選最佳影片獎。描述母女二代情感傳承,除邀請到越南第一名模張玉英主演,更獲得好萊塢的支援,以和《達芬奇密碼》同等級的“搖控近距飛行拍攝”(Flying Cam)來進行電影拍攝,展現越南美麗壯闊的山川和片中的戰爭場面。該片拍攝時間長達五年,耗資六仟六佰萬臺幣,是越南最昂貴的電影,也將越戰期間轟動全世界的一張照片“女孩被彈火燃燒而驚恐逃命”化爲故事穿插在其中,加深觀衆對它的記憶。
  《三輪車夫》導演: 陳英雄 1995 詳參【圖博館】陳英雄:名導演35
  該片榮獲1995年第52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越南天才導演陳英雄繼《青木瓜之味》後第二部作品,也是梁朝偉在《悲情城市》之後再次受到全世界矚目的電影。本片對越南底層社會的觸目驚心的描述,對黑幫販毒、殺人放火、變態的性的刻劃,再現出一個充溢著墮落與罪惡的越南。一個幾乎還是孩子的三輪車夫、一個詩人氣質的黑幫分子(梁朝偉飾)、一個爲生活所迫不惜賣身的妓女都在與這個城市一起腐爛。兩個多小時的片子裏,那鮮紅的血嘩地一聲不知從何處淌了出來,也就是在那一刹那,觸到了生命的質感。影片以堅硬的力度、殘酷的美感、血腥的詩意構築了一個辛辣而令人暈眩的世界…… 
   《戀戀三季》導演: 東尼.包 1999 
  本片是導演包東尼的電影處女作。片名的含義-越南一年只分旱季和雨季,導演加了一個季節-希望的季節,所以片名叫作《Three Seasons》。導演用優美的影像和色彩表現了普通人的情感糾葛,用蓮花將毫無關聯的三個故事巧妙串連了起來。特別是第三個故事講述的是後殖民人民內心中的陰影,很容易觸動人的心靈深處。影片中所使用的電影手法極爲嫻熟,多用景深和場面調度來豐富影像的表意功能,背景總是貫穿民族性的音樂,東方韻味濃厚。導演包東尼在加洲長大,1995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黃蓮》,1999年,年僅26歲的他拍攝了這部《戀戀三季》,本片獲1999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1999年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攝影獎,2000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攝影獎。
  《沈默的新娘》導演: 團明方 團清義 2005
  影片講述了越南小鎮上一個從小無母、由繼父養大的男孩探尋未曾謀面的母親的經曆,並由此慢慢展開了多年前發生在其母親身上的感傷故事。 
  一個處女神秘地懷孕了,認爲是邪靈作祟的村民,將她生下的孩子丟入河中。正當嬰兒即將滅頂之際,一陣暴風雨改變了母子二人的命運。似寓言,似傳說,訴說著古代女性身不由己的悲哀,也透露出東方民族崇拜女神的傳統情感。導演將北越的大山大水納入構圖,爲這個靈感來自佛經與古籍的故事增添了電影的靈光……
  《夏天的滋味》導演:陳英雄 2000
  《夏天的滋味》是陳英雄繼《青木瓜之味》、《三輪車夫》之後的第三部故事長片,它講述的是發生在越南首都河內一個普通家庭中的故事,通過三姐妹各自的生活,細膩而略帶幽默地描寫了一個家庭中存在的忠誠與信賴、背叛與懷疑和她們對愛情的期待。它展現這個家庭每個人的情感遭遇,在看似平靜的表面隱藏著巨大的家庭危機。用三個姐妹各自階段的人生境況表現出女性的情感曆程,影片以母親葬禮開始以父親葬禮結束令人深思,影片風格清新,東方式的庭院別具一格,導演陳英雄在片中展現出越南獨有的風情令人神往,現代與懷舊融爲一體,出色的攝影使本片賞心悅目,在影片背後體現出導演冷靜獨特又不失溫情的哲學觀照。
  《活在驚恐中》導演:裴碩專 2005
  泰,以前曾是一名士兵。197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了一片新的土地上,那裏的地下埋著許多戰爭遺留下來的地雷和炸藥。一天,他和南德一起喝酒,南德教會了泰如何利用這些雷去賺錢。泰冒著生命危險去布雷區清掃未爆的雷。然而,他明白碎片終有一天會沒有的。他發現了一個新的掙錢資源——爲了耕地而掃雷。但是他很清楚,長此以往,他總有一天會葬身在雷區……
  該片2006年獲亞太影展評審團大獎;同年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新人獎。導演裴碩專出生于1968年,原本是一名越南舞臺劇演員,他制作了許多故事片以及記錄片。他的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特點,給觀衆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在1991年創作了第一部電影《永恒的悲傷》,這部片子獲得了越南短片電影節的金獎。
  《牧童》導演:吳古葉 2004
  1940年,在法國控制下的越南。每年雨季時,金甌地區變成水鄉澤國,農民不得不把賴以謀生的水牛牽到地勢較高的地帶吃草。15歲的男孩金,聽從父命把家裏的兩頭水牛帶到附近山坡上吃草,他開始踏入成人的世界,發現了暴力、吸毒、酗酒,但也認識了愛情和友誼。
  該片2004年獲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2004年獲得入圍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2005年獲亞太影展最佳攝影。
  《變遷的年代》導演:胡全明 2004
  長期在外的軍人賽回到家鄉參加女兒的婚禮。婚禮上歡快的場面讓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那時他剛剛12歲,新娘圖伊特18歲。圖伊特是小妾的女兒,沒有什麽文化,賽對這個父母硬塞給他的妻子厭惡至極。盡管圖伊特竭盡全力想要得到丈夫的愛,但這場帶有包辦性質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注定是場失敗。爲了逃避圖伊特,賽參了軍,並且愛上了另一個女孩,最終選擇了離開家鄉。 多年以後,在女兒的婚禮上,再一次站在賽身旁的圖伊特,淚如泉湧……該片2005年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配樂金爵獎。
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doc-view-138500

華爾街詳參【圖博館】美國詐騙
《華爾街》(英語:Wall Street)是一部於1987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由20世紀福斯公司發行,奧立佛·史東執導,史東和斯坦利·韋瑟共同編劇。主要演員包括麥可·道格拉斯、查理·辛、達麗爾·漢納、馬丁·辛、特倫斯·斯坦普、約翰·C·麥金雷和哈爾·霍爾布魯克。影片講述了一位名叫巴德·福克斯的年輕證券經紀人不顧一切地想要成功,並下決心跟隨心目中的英雄哥頓·蓋柯,一個有錢且不擇手段企業掠奪者的故事。
  史東拍攝這部電影來向他的父親羅·史東致敬,後者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位證券經紀人。蓋柯一角被認為融多位人物於一體,包括歐文·莫里斯(Owen Morrisey)、丹尼斯·萊凡、艾凡·博斯基、卡爾·伊坎、阿什·艾德爾曼、麥可·奧維茨、麥可·米爾肯和奧立佛·史東自己。同時勞倫斯·懷德曼爵士一角則是以英國金融家兼企業掠奪者詹姆斯·戈德史密斯為藍本。製片公司起初希望由華倫·比提來扮演蓋柯,但他表示沒有興趣,史東想找理察·基爾,可基爾也沒有接受。史東最終選擇了道格拉斯,儘管其他一些好萊塢從業人員都建議不要請他來出演。
  電影獲得了包括羅傑·艾伯特在內多位影評人的好評,道格拉斯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電影已經被視為1980年代的原型寫照,道格拉斯扮演角色的台詞「沒有比『貪婪』更好的詞語了」(Greed,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is good)已經被證明有著激勵人們到華爾街工作的影響力,多年來,仍然不斷有人們走到辛、道格拉斯和史東面前,表示自己正是因為他們在這部電影中各自扮演角色的影響而成為一位證券經濟人。
  2010年9月24日,本片的續集《華爾街:金錢永不眠》上映,史東、道格拉斯分別玩美女人擔任導演和男主角,辛也有短暫客串。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7%88%BE%E8%A1%97_(1987%E5%B9%B4%E9%9B%BB%E5%BD%B1)

【圖博館】:《誰殺了甘乃  

  以下以《誰殺了甘乃廸》《第一夫人賈桂琳》《白宮風雲》《冰風暴》《空軍一號》《華氏911》《搖擺狗》《阿甘正傳》等政治電影,和《好萊塢電影世界》《電影科技大觀》來結束以美國好萊塢為主的影視史學。
  只看過《誰殺了甘乃廸》《第一夫人賈桂琳》,上網一查,才知還有:《肯尼迪刺殺證明》《肯尼迪風雲歲月》《肯尼迪-Discovery 》。

1991《誰殺了甘乃廸》JFK
導演:奧利弗斯通 
演員: 凱文貝肯/凱文科斯特納 
劇情介紹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遇刺身亡。刺殺事件發生2小時內,官方逮捕了一個名叫裏?哈威?奧斯瓦多的嫌疑犯,1小時後,該嫌疑犯又被一名流氓謀殺,由伊爾?沃淪率領的官方調查團,經過數月的調查,確認裏?哈威?奧斯瓦多爲唯一的凶手。二十八年後,律師傑姆?加裏發現肯尼迪身中數彈,均來自不同的方向,而這一明顯事實,卻被當時的官方調查團忽視……影片從新奧爾良檢察官吉姆?加裏森的角度,全面檢討肯尼迪謀殺案,得出的結論是:肯尼迪是被美國政府的高層人士聯合了商人、黑社會分子、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司法局和執法單位等有計劃地謀殺而死的。
幕後制作
  奧利弗?斯通相信陰謀理論,而且他顯然反共和黨(尼克松所屬的黨派)。你若能把這兩個因素置之腦後,那麽該片不失爲一部同時具有爭議性和沖擊力的政治陰謀電影。本片采用全明星陣容,星光熠熠,連配角都非常精彩;攝影及剪輯極具特色,不同于以往的曆史片。同年,還有一部紀錄片叫做《肯尼迪案陰謀》,集中探討奧斯沃爾德是否單槍匹馬謀殺肯尼迪,奧利弗?斯通參與討論。1993年有一部電視片《少年輕狂的肯尼迪》(JFK: Reckless Youth),用半紀錄片、半故事片的形式,描寫肯尼迪登上總統寶座前的歲月。
http://baike.baidu.com/view/1231610.html?tp=0_11

2002《肯尼迪刺殺證明》Interview with the Assassin

導演:尼爾博格 
演員: Dylan Haggerty Raymond J. Barry Lillias White 
劇情介紹:
  剛剛失業的攝影師克貝萊斯基(迪蘭?哈格迪飾)偶然間碰到了昔日的鄰居,老兵沃爾特(雷蒙德?巴裏飾)。沃爾特現在已經到了癌症的晚期,將不久于人世。也許正是因爲這一點,才促使他下定決心說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在肯尼迪被刺殺的當天,他也參與了刺殺行動。並且,真正致命的第二槍,就是他射出去的。
  克貝萊斯基震驚于這個“事實”的同時,決定去實地搜集線索,證明此事是否確鑿。而沃爾特也強烈要求與他同行。在兩個人的調查過程當中,克貝萊斯基越來越覺得沃爾特舉止奇異,近于瘋癲,因而也越來越懷疑這次證明的實際意義。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http://movie.funshion.com/media_plots/1088

2002《肯尼迪風雲歲月》RFK
導演:Robert Dornhelm 
演員:James Cromwell 文瑞姆斯 Jacob Vargas 萊納斯羅徹 
本片所描述的是1963年約翰肯尼迪被刺到1968羅伯特肯尼迪被刺之間的歲月,也就是這段屬于肯尼迪家族的風雲歲月。
  對于這兩段被刺,法國巫師諾查丹瑪斯的這首預言詩道出其隱喻的一切:
  “第一人的突然身亡
  使情勢急轉直下
  他人爲君高處不勝寒
  爲時已晚也太年輕
  威脅來自海上和陸地”
  也有人對肯尼迪家族的悲劇進行了這樣的說法:“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長串訃告,身爲肯尼迪家族一員,你就不要指望躺在床上靜靜地死去。”也許,有些時候,真的以爲肯尼迪家族是受過詛咒的……
  作爲史實,不盡得知,多少年來,也是人民一直所關注而不能得解。大致事實進程如此:(此段引用)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巡視時被人刺殺,半小時後在醫院身亡。
  在肯尼迪遇刺後,繼任的林登?貝恩斯?約翰遜總統親自任命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負責徹查此案。這個由首席法官厄爾?沃倫爲主席的委員會,後來被習慣稱之爲沃倫委員會。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查取證,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全收入了《總統特別委員會關于肯尼迪總統被暗殺案的調查報告》(又叫《沃倫報告》)中。
  報告中最後得出的結論,認爲事件爲凶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一個單幹,與其他人和任何組織無關。自沃倫報告出臺伊始,它就一直面臨無盡的責難,而把肯尼迪遇刺案炒得最熱鬧的,則當數1993年由好萊塢大腕導演奧利弗?斯通,根據上世紀60年代美國部檢察長吉姆?加裏森的反調查報告拍攝的電影《肯尼迪》。
  斯通把焦點對准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工業聯合體,他認爲這一集團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者,而起因則與越南戰爭有關。這個由五角大樓的鷹派、武器制造商和石油商、特工部門的極右翼分子等組成的利益同盟,“想讓自己置身于一個戰爭經濟的體系之中”,他們所期望的越南戰爭卻沒有得到肯尼迪的支持。後者對美國的海外戰爭一直持矛盾態度,1963年10月11日,即在遇刺前一個多月,他曾簽署了《第263號國家安全行動備忘錄》,決定在1963年底將1000名美國軍事顧問從越南撤出。而在即將展開的爭取連任計劃中,肯尼迪有意要排斥副總統約翰遜,並打算于次年從越南撤軍。這自然與軍工集團的利益相違背,他們一心希望在與“共産主義世界”的持續緊張中獲利,肯尼迪不能“代表”他們,于是便爲他們所不容。
  斯通的電影爲肯尼迪之死,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他的說法構成了那些形形色色解釋中的一個。有人總結了一下,自肯尼迪去世以來,世人對他被刺原因的猜測,至少有8種之多。如,是反卡斯特羅的古巴流亡者幹的,刺殺的原因顯然是肯尼迪在豬灣行動中拒絕提供足夠的空中援助以及制止所有旨在消滅卡斯特羅的行動;是古巴的陰謀,刺殺的原因是通過“豬灣事件”和“導彈危機”,肯尼迪成了卡斯特羅的死對頭;是中央情報局的變節行爲,因爲在豬灣慘敗後,肯尼迪于1961年免去了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的職務,並削弱了中央情報局的職能,這導致其內部“鷹派”頭目和一些將軍的怨恨;是美國聯邦調查局下的毒手,理由是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埃德加?胡佛與肯尼迪兄弟深有嫌隙,肯尼迪想讓胡佛提前退休,此舉嚴重得罪了胡佛;是美國極右翼勢力所爲,德州石油商、歐洲移民、國家安全部門、古巴流亡者、白俄君主主義者和美國反卡斯特羅政權志願人士等,他們報怨總統對共産黨人過于溫和,因此與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五角大樓串通一氣,聯手設計了暗殺行動,並銷毀了這個陰謀的所有證據,以中止肯尼迪的內政、外交政策,嫁禍蘇聯與共産主義世界;人們還把懷疑的眼光盯上了時任副總統、並在肯尼迪被殺兩小時後宣誓成爲第36任美國總統的林登?約翰遜身上,認爲曾在1960年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上敗給了肯尼迪的約翰遜,和德州石油大亨哈羅德森?漢特,共同導演了這起大謀殺。政治世家,屢遭橫禍肯尼迪之死只是一個家族命運的一塊浮冰,在這塊浮冰背後,是整座冰山。
  當我們把視野稍微拉長,從約翰?肯尼迪身上轉移到他所處的親族關系時,一個家族及其神話與悲劇,也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肯尼迪家族曾號稱美國第一家族,這個由愛爾蘭移民後裔、天主教信仰者組成的家族已經構成了美國曆史的一部分,《華盛頓郵報》曾感歎,美國如果也有莎士比亞,其著作中必有一部肯尼迪家族史。
  肯尼迪之死及其家族的命運,也只有放到個人和家族所處的國家的制度與精神狀態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理解
  這種複雜性首先體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國際關系上。除了上文提到的已成火山的古巴問題之外,上任之初的肯尼迪,還全盤接受了艾森豪威爾的“多米諾骨牌”理論,把越南問題放在了外交政策的關鍵性位置,認爲印度支那是遏制共産主義的重要地區。然而,隨著對國際政治認識的加深,肯尼迪後來從原先的立場上後撤了,他不再贊成繼續與蘇聯關系緊張,不想出兵支援“解放”古巴,也不主張投入美國軍隊在越南打一場反共之戰。他在對外政策上的改變激怒了那些反共鬥士,也得罪了靠戰爭發財的軍工利益集團。
  這種複雜性更體現在當時的美國國內狀況上。上世紀50年代以來,黑人民權運動開始在美國各地紛起雲湧,南方一些州長及白人種族主義者露骨地主張種族隔離,肯尼迪雖然在競選時贏得了他們的一些支持,但當民權運動快要威脅到美國的國內安全時,肯尼迪兄弟最終采取了同情黑人運動的立場。在越來越多的黑人認同肯尼迪兄弟時,越來越多的右翼白人種族主義者逐漸對肯尼迪懷恨在心。
  肯尼迪兄弟之死,當然與他們深深地卷入了美國政治的內核密切相關。肯尼迪兄弟的反種族歧視立場不能見容于白人種族主義者,而羅伯特在總統競選中對中東問題的表態、他的親猶太人而反阿拉伯人的做法,則惹怒了阿拉伯激進主義者;還有他早年在司法法工作時,曾加入惡名昭著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領導的、專門迫害共産黨人、親共嫌疑分子和自由主義人士的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也長久讓許多自由主義進步人士,難以原諒他當時的行爲;他當司法部長期間與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的較勁、對有組織犯罪的嚴厲打擊,則不僅獲罪于了一些政府核心部長與政客,還獲罪于了黑手黨、三K黨等勢力強大的黑社會組織。所在這些對他懷恨在心的人和組織,一起爲他的被殺,編織起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他終于沒有逃脫這張殺人之網。
  至于肯尼迪刺殺之謎的更多內容,不多貼了。
  肯尼迪的遺孀--後來曾嫁于希臘船王的傑奎琳?肯尼迪在夫君被刺殺後曾悲切地說:“失去的東西不可能有所替代。”在她最悲傷的日子裏,羅伯特?肯尼迪成了她的知心朋友,給了她最大的勇氣和安慰。然而,1968年6月那個黑色的日子,羅伯特也步哥哥的後塵被人暗殺。
  傑奎琳對一位友人說:“我痛恨這個國家,我蔑視美國,我再也不想讓我的孩子在這裏生活下去了。我必須離開這裏。”----也只有像她這樣親曆了險惡、親眼看到被殺者鮮血的人,才會深昧美國政治文化中的殘忍與野蠻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73229/

【圖博館】:《閃靈手》

  奧立佛史東1994年的《閃靈殺手》雖比1967年的《我倆沒明天》,耍了多重的:黑白彩色交綜,粗細粒子並用,真假記錄片共存,MV、動畫、電玩、V8、TV棚內,等之剪輯特效。
  狀似批判媒體的本質、包裝、表達及影響。
  但【閃】片主角越獄成功,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就未免有點成人版童話了。
  別太求疵,如同【閃】片小說(臺北:國際村文庫),吾人可欣賞二者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語言與力》

1994《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
導演:奧立佛史東
演員:茱莉葉路易絲/小勞勃道尼/湯米李瓊斯
  劇情簡介
米基從小生長於暴力家庭,因此性格殘暴,梅樂莉也因從小遭父親性侵害,個性變得偏激而乖戾,因此兩人同病相憐,並迅速墜入愛河。在兩人聯手殺父弒母後,就開始亡
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的【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是一則高度變型的成人童話,王子與公主手持武器、披荊斬棘、突破障礙,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至於過程以暴力為手段征服一切,就成了理所當然,不必追究。
  其實這則成人童話背後,在同一格編劇昆丁塔倫提諾的另一作品,由東尼史考特執導的【絕命大煞星True Romance】就曾玩過,不過奧利佛史東沒有東尼史腦特厚道,光是視覺影像上,奧利佛史東就用了多重手法包裝,黑白彩色交綜,粗細粒子並用,真假記錄片共存,有MV、動畫、電玩、V8、TV棚內劇,在不同橋段不同手法下,只能證明奧利佛史東是個聰明但沒原創性的導演。真人與動畫交互剪輯有亞倫帕克的【搖滾迷牆】前例,新娘白紗的飄落,在庫斯杜利卡的【流浪者之歌】可見,TV棚內劇的橋段,也有艾騰伊格言的手法,更不用說整部片如何像史丹利庫柏利克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投胎轉世。
  物質文明發達、享樂主義至上、個人主義第一,傳播媒體充斥甚至是主宰人類思考、操縱社會結構的時代,這部在1994年問世的作品,拿至今日再看,電影本事連帶反映的時代亂象,讓人不禁感慨何至沈淪至此。
回到電影本身,這部以MV快速剪輯的電影,將主角置於電動玩具式的情節與畫面中,過關斬將、獲取高分,暴力是手段、也是目地。可是當奧利佛史東無法解釋不知所謂何來的「暴力」時,只得寄言人天生的暴力本質,在發洩過後,浮現的反而是『被設計』的消費心態。
  【閃靈殺手】的暴力是多重解構的,它的超現實手法,已跳脫現代寓言得可能性,對媒體的議題處理尤其如是。從媒體本質、媒體包裝、媒體表達,到人心對媒體的接收,【閃】片的企圖與批判顯而易見,經由「暴力」的手法,本片解構了「媒體」的方式,才是奧利佛史東關注的焦點,輔以多樣的手法與相關情節,『媒體暴力』就成了觀影時反芻與思考的課題。
  以【閃】的男女主角為例,從相遇到相戀的過程,被拍成TV棚內劇的手法,荒謬滑稽的背後,突顯了亂倫與父權的霸道意義,到殺父弒母,一路殺人的過程,吸引了嗜血的新聞媒體,在收視率的錢提下,媒體與暴力的一拍極合,推波助瀾的傳染了整個社會。這時探討米奇和美樂(當年迪士尼怎麼沒有抗議呢?一笑)是否有罪已經無用,重要的是媒體挾持著觀眾『知』的權力,刻意捏造「事實」與扭曲「道德」的心態。可悲的是,在媒體的洗腦下,人人將這對亡命鴛鴦視為英雄,錯的不是男女主角反社會的行為、動機或過程,錯的是媒體背後的那隻黑手。當片中有一幕60年代的人看著電視螢光幕,出現的卻是九十年代的畫面,超現實的辯證手法,同樣是無感情的,電視還是電視,銀幕上的人做著日常生活中無法為之的行為時,電影的夢幻本質正逐漸被剝離。
  對媒體的批判,時至今日再看,仍可見其先知卓見,但我寧願將這樣的功勞歸功於編劇昆丁塔倫提諾,而非導演奧利佛史東。在形式上解構媒體本質,在情節上批判媒體暴力,但是奧利佛史東似乎忘了他就是媒體背後的那隻黑手。從電影一開始,男女主角在餐館中殺人,奧利佛史東就利用了各種的敘事手法,來延續觀眾的感官情緒,美其名是「暴力美學」,實際上是觀影情緒隨著主角暴力發洩的快感過後,很難不懷疑其動機。本片在反媒體的同時,不也正操縱著媒體?這種自己賞自己耳光的狀況,只能怪奧利佛史東太聰明世故了,同樣是探討暴力本質的電影,編劇昆丁塔倫提諾自導的【霸道橫行Reaservoir Dogs】、【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中,雖然粗糙卻更見才氣與誠意。
  不是將正反角色倒過來演就叫批判、就是顛覆,在夢幻般荷槍實彈的王子公主故事背後,奧利佛史東提出了指控傳播媒體的罪名,不過缺得是辯方律師反駁,觀眾這群大法官兼陪審團,就該直接予以定罪?聽起來似乎不太公平,利刃雙面實也難以定奪,真正的兇手是誰,或許是看這部片電影後,才要作的功課吧!
  當片末,米奇與美樂殺了在暴動中探觸自己暴力本質,進而解放,甚至發揚光大的主持人時,我說奧利佛史東自掌嘴巴不對嗎?這個盲點充份證明了奧利佛史東的自耽自溺。當錄影機仍在轉動,記錄「事實」的結果,錄影機這個「器」是無罪的,有罪的是那個身處在攝影機後面的人,假如那個人就是奧利佛史東呢
http://blog.roodo.com/seanie/archives/2632006.html
  幕後制作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佛?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于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影片講述一對殺人狂魔橫行全美,殺父殺母、濫殺無辜並以此爲樂,被警察千辛萬苦抓進監獄又奇迹般地逃出來並過上了普通人的安樂生活。
  《天生殺人狂》是一部令許多人費解的電影,首先是因爲影片的攝影手法,大量黑白鏡頭與彩色鏡頭快速、毫無規律的互接令人目眩不已。相對于片中的彩色鏡頭,黑白鏡頭表示角色的視角、內心,也代表回憶;與彩色鏡頭的混接給人一種錯亂的感覺。影片共有3000多個鏡頭,斯通用快速切換的方式把血腥、暴力場面進行分解和弱化。畫面大部分是傾斜的,經常穿插的閃回鏡頭以及一些看似與影片內容無關的畫面。
  影片在敘述方式上也是多種形式混雜,包括紀錄片、訪談、電視播報、電視肥皂劇、動畫片等等。片中斯通用了多種敘事,當然是有其目的的,如肥皂劇講述梅樂莉與米基的故事是對把凶殺和家庭醜劇當樂趣的大衆的諷刺,電視播報、動畫片等是爲了讓影片有一種真假難辨、魔幻般的氛圍。至于片中所表現的美國社會的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和令人觸目驚心的暴力血腥場面經過了攝影手段及敘述方式的處理後更使《天生殺人狂》像一個電影怪物。
  雖然《天生殺人狂》曾在1994年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評委會大獎,並在上映期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但評論界一直對這部爭議極大的影片褒貶不一,更多的是對片中表現的暴力和血腥進行嚴厲地抨擊,在英國《天生殺人狂》連等級評定都沒通過,而各國警方甚至把上映期後發生的許多命案與本片聯系起來,事實上其中一些罪犯也確實受了《天生殺人狂》的影響。但執導過《野戰排》、《華爾街》等一系列名片的奧利弗?斯通是不甘心讓《天生殺人狂》落于單純暴力影片的俗套的,他的影片一直以揭露美國社會各界的陰暗而聞名,一方面他追求畫面的沖擊力和題材的大膽性,一方面又通過這些外在怪異現象對美國社會進行深刻、毫不留情地批判與諷刺,《天生殺人狂》也不例外。
  精彩花絮
  布拉德彼特拒絕了米基的角色,而女主角朱麗葉特?劉易斯是他當時的女友。
  影片鏡頭切換在2500個以上,或許超過3000個,而一般電影的鏡頭切換在600至700個之間。
  綠色在影片中被作爲米基病態心理的標志,出現在大多數的暴力場面之前,例如晚餐的酸橙派,藥店的綠色霓虹燈標志等等,
  暴亂的場面是在真實的監獄中拍攝的,很多人是真實的罪犯,還有一些是謀殺犯。
  米基跟人質在旅館一場戲中他穿的是女人的內衣。
  影片許多地方都參考了現實中的殺人狂Charles Manson。
  片中米基用的手槍是伯萊塔93R型,還有《猛龍怪客第三集》(Death Wish 3)中使用過的Wildey Magnum。
  拍攝僅用了56天。
  被《娛樂周刊》譽爲20世紀90年代最好的電影。
  昆汀?塔倫蒂諾並不滿意影片對他原著劇本的改動,事實上很多人看了電影以後都說沒有他的原著好,他隨後也出版了自己版本的劇本。盡管如此,多年後他卻在自己的電影《殺死比爾》中運用了很多此片中的技巧,如黑白鏡頭、動畫的使用等。
  片中有“666”號公路,其實“666”代表的是惡魔撒旦。
  流行樂是大衆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大量片中音樂有鄉村樂、重金屬、朋克等等,對情節的烘托和營造戲劇性起了很大作用。
  片中經常出現動物的畫面這是對現代社會“弱肉強食”和現代人“野蠻、原始”的隱喻。馬代表自由、狂野,蛇代表冷酷與狠毒。
  穿幫鏡頭
  廚師被打中之前牆壁上就出現了血迹。
  婚禮一幕中米基叫麥勒麗也來割自己的手,她來了之後還沒割,手上就出現了血迹。
  汽車旅館中Scagnetti跟妓女在一起一幕中,他的內衣前後有變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97070.html?tp=0_01

奧利佛史東-閃靈殺手【陳平浩╱中大電影研究室】

  異教徒的暴力、清教徒的色情─「閃靈殺手」中的美利堅建國神話 
「閃靈殺手」原名「Natural Born Killers」直截點破其主題:「暴力」(violence)。而這也正是此片之所以惹人爭議、聚訟紛紜的主因。正如「只要無心,人人都是法西斯」此一楊德昌「恐怖份子」式的箴言所揭示的,片中人物可說幾乎無一不是殺手:除了米奇 (Mickey)和梅樂 (Mallory) 此對鴛鴦大盜的動物性暴力之外 (片中不時穿插如Discovery頻道般強力播送猛禽獵食的影像),由乖戾暴躁典獄長和血手著書的警長所代表的建制 (institutions) 也不啻是披上警察制服的暴徒(即所謂「文明」)。而嗜血眼紅、聞嗅到腥羶氣息立時發作狂犬症的記者,則是此片意欲批判的媒體暴力。
  然而,「以暴制暴」的魚肉刀俎邏輯貫串全片。米奇與梅樂相偕以弒父殺母的宿命式手段來逃脫病態家庭,繼之亡命走天涯必須借助刀槍開路,同時以硝煙和血氣為食、填飽由腐蝕鏤成的空洞。
而以亂世重典來置換正義與秩序的體制執行者,則持警棍、鐐銬、監獄來排除罪犯、清滌罪惡─官兵與盜匪在弗烈茲,朗(Friz Lang)的「M」中就已經攜手,同萌於城市、相互寄生;經過黑色電影時代於灰色地帶中彼此面目模糊難辨,到了吳宇森港片中甚至稱兄道弟英雄相惜。暴力就是暴力,無關乎執行者是出自正義或犯罪。
  至於原本應該代表人民向政府抗衡的第四權,卻搭上媒體資本家的黑手,取代同時挾持(對司法體系絕望的)人民:「閱 聽人自己貪食暴力與色情」的卸責遁詞本身即是粗暴和猥褻的。這種暴力以人民正義為名,看似由下而上的大眾文化實則由上而下進行意識型態灌注模塑(阿多諾語) 理直氣壯且又迂迴曲折,終究服膺叢林法則,也許 才是奧力佛史東念茲在茲針鋒相對的暴力形式。
  然而,弔詭的是,電影本身即為當前最具商機的工業,也是最為主流的大眾媒體之一,那麼,奧利佛史東的批判立場於是顯得曖昧而矛盾。流浮不居難以定向的發言位置,如俄羅斯娃娃一般環環相套、互滲互譯的迴圈式邏輯,位於此一後現代語境之中,「批判是否還有可能」的大哉問至今尚難有滿意答覆。 
  再加上片中像是弄潮炫技一般雜耍各色各樣後現代手法,令人眼花撩亂:類型、風格、視效的MTV式拼貼,互文,解構敘事......等,穿插並置、蒙太奇剪接互異又聲息相通的卡通、動畫、情境喜劇(sit-com)、模型怪獸、老電影片段(clips),電視螢光幕,觀眾目眩神迷之際直呼過癮,形消肉散的刺激亢奮之中,使得批判的話語更加難以聚焦成形,尤其當「閃靈殺手」成為「cult」、當螢幕「英雄」繁殖出現實世界中按圖索驥如法炮製的殺手之時,道德的繁複層次又令批判的可能性更加複雜,目的與手段的區分和選擇(以暴制暴?),正是使得「閃靈殺手」如此飽受爭議的原因─但是至少不失為一部引發論辯和反思的電影。 
  本片鮮明搶眼的形式風格往往被稱之為奧利佛史東的「暴力美學」,此一脈絡由編劇昆汀塔倫堤諾日後加以發揚光大:更炫、更狠、更刺激、但也更虛無更犬儒。然而,暫且把幾乎令人目盲耳聵的 (已然成為後現代語彙之一的)暴力美學置於一旁,那麼片中對於現代主義式建國神話的批判於是清晰響亮:「閃靈殺手」不僅以後現代形式來批判後現代媒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且仍然延續了奧利佛史東執導演筒以來對於「美國」(作為一種意識型態和政治體制)的犀利詰問。 
  鴛鴦大盜的逃亡之旅,可以說尾隨踵繼了「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的途徑,米奇和梅樂彷彿是邦妮和克萊德的後嗣。邦妮和克萊德的亡命旅程劃出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的輪廓,片尾雙雙中彈身亡的經典一幕則是資本主義秩序重建所必要完成的牲祭儀式。而米奇和梅樂的逃逸路線則更像是「尋溯之旅」。 
就像「公路電影」類型成規一般(此與西部片同為特屬美國的類型),駕著流線型跑車沿著廣漠中的平坦公路,啟蒙故事般尋找自我和証成自我。只不過攝影機置於後座,使得米奇梅樂(與我們這些觀眾)竟然像是坐在戲院 (或者美國郊區的汽車電影院)、正在觀賞一部於擋風板前幕幕流動的電影;然而沿途風景不再是美國的壯麗平原,取而代之的卻是電視螢幕的影像轟炸。 
  一路上的殺戮與喋血,彷彿逆河上溯美國的黑暗之心、最終深入了美利堅建國時期的暴力原初場景:清教徒白人家庭中伊底帕斯厄夢猛然侵襲,牛仔男孩持槍射殺了第一個印地安人。紅人原住民與之和諧相處的「自然(nature)」和「飛禽走獸」,在白人介入之後,轉化成「人工奇觀(spectacle)」以及「暴力象徵」。汽車旅館房間內電視牆上的國家地理頻道節目,甚至可以一次概括訴說整個建國神話:羅麗妲(Lolita)的天真、壓抑、與淫猥;雄性牛仔擴拓領土一般西向侵逼的公路上,motel是一次歇息與(性)慰藉的驛站;至於螢幕上的動物奇觀:展示(身上的鮮麗毛皮與身後的壯美土地)、獵食、暴力、交媾。 
  但令人起疑的是,米奇-梅樂就像邦妮-克萊德一樣,在兩部電影中都沒有做愛(就電影螢幕的再現而言)─克萊德甚至是一個性無能者,似乎以槍殺作為替代性的滿足;而米奇和梅樂也不曾完成一場床戲,唯一的一個場合是在汽車旅館,但兩者不歡而散,像是在逃避些甚麼。似乎扣板機射殺即是一種性高潮,暴力取代了色情。又或者這也許 基於清教徒式壓抑和潔癖的置換機制,使得美國公路上的情侶被蒸餾成一種純粹精神性的象徵或符號,如載體一般肩負了反映時代(如經濟大蕭條)或體現社會(一切都流散的後現代社會)的論述任務。 
  米奇面對直播攝影機時彷彿登時成為一位哲思者,這也許 算是本片的敗筆。然而,他指控商業媒體的卑鄙、齷齪、與罪惡,而他與梅樂的殺戮卻帶有一種「純粹性」:並不是為什麼而殺,無關乎卑微地求生或者凜然地替天行道,只是為殺而殺。這令人不寒而慄的邏輯卻帶有悖論式的真理,否則唯一還能夠解釋的理由只剩下窮凶惡極者的心理病態。
  片尾米奇與梅樂逃離了嘉年華會式牢獄暴動,槍殺了(因生平首次射殺而亢奮、而重生的)記者,只留下唯一的目擊見證者─SNG攝影機。此對鴛鴦大盜攜手並肩步入叢林深處,彷彿歸返了伊甸園的愛侶。 他們只有在奧利佛史東捨棄的膠捲上才有另外一種結局:被另一對(摹仿他們惡行的?)閃靈殺手所槍擊。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71231756903

【圖博館】:《白宮暴》  

  明明是奧利佛史東拍的尼克森傳記電影Nixon,卻譯成《白宮風暴》,易與美國NBC招牌劇《白宮風雲》弄混。
  台灣的影視本常意譯尼克森,網搜才知另有電影《請問總統先生》《刺殺尼克森》。
  我只看過史東拍的Nixon傳記電影,有點後現代風格,不只畫面常跳躍於尼克森的童年和從政之間,連觀點也將尼克森描述成「既脆弱又具有領袖的魅力,易受驚嚇又十分強硬,總之,是個複雜的悲劇性的人物。」
  習慣了就好,本館前評史東的《亞歷大》《閃靈手》《誰殺了甘乃皆然!

1995《白宮風暴》 Nixon
導演:奧利佛史東  
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   瓊艾倫  鮑伯霍金斯  
 本片是敘述美國有史以來唯一一位因爲政治醜聞而自己請辭下臺的總統-----尼克森。尼克森(安東尼霍普金斯飾)出身貧苦,家中的兄弟先後因爲肺結核去世,在父母對他深切的期許壓力下,造成他凡事求第一的心態。
 尼克森進入政壇,擔任愛森豪總統任內的副總統。1960年時競選總統敗給甘乃迪後,他回到加州,准備隨時東山再起。在甘乃迪兄弟相繼遇刺後,他順利的入主白宮,在任內完成了美蘇限武談判、結束越戰、到中國大陸與毛澤東對談,然而這些成就,卻敵不過水門案爆發的輿論攻擊....
影片試圖從客觀的立場出發探討因水門醜聞而下臺的美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的政治生涯。雖然也涉及到他的童年和早期從政的經曆,但重點是在水門事件。當影片中一個女學生當面問總統:“爲什麽你作爲總統制止不了越南戰爭?是不是因爲這個制度?”尼克松似有所悟,他對手下人說:“她懂得我花了二十五時間搞政治才懂得的事情......”編導者正是試圖從這樣的角度來塑造尼克松的形象:對所謂“野獸”的無可奈何,沈湎于過去而不能自拔,既脆弱又具有領袖的魅力,易受驚嚇又十分強硬,總之,是個複雜的悲劇性的人物。
  本片由奧斯卡大導演奧利佛史東所執導,奧利佛史東曾導過《七月四日誕生》、《誰殺了甘乃迪》等大家熟知的得獎佳片,《白宮風暴》則是他在1995年最新的作品,除了導演之外,深爲國人所熟知的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及東尼獎影後瓊艾倫同片較勁,給愛看好片的朋友絕佳的視覺享受。本片榮獲奧斯卡四項提名。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5/Nixon/Nixon.html

尼克松的傳記電影《白宮風暴》(影評)  

  政治影片的産生,是由于人們需要歌頌自己的領袖人物,是爲了表達尊敬和愛戴的感情,所以常常把一個民族的優秀品質都賦予影片中的藝術形象,其目的是爲了讓人們學習那些美好的品德,是爲了讓無數平凡的普通人也能擁有偉大和堅強的人格,讓人們無論在什麽條件下,都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理想,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愛。
  然而,在現實世界,任何領袖的決策都要受到各種現實力量的制約,不可能完全憑著人格去做事,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尤其是在公衆場合。可以這樣認爲,人民對領袖的看法和情感取決于他的公衆形象,而公衆形象並不一定充分體現了他的內心。作爲電影,在表現的時候,恐怕也不敢違背人民的意願,無論有多少知情人提供了多少內部資料,都需要經過藝術家的慎重斟酌。
  人們漸漸了解這點,所以影片的宣傳效果當然要受影響,爲了彌補,有些藝術家開始追求紀實的風格。在一九三六年,德國導演萊尼 尼佐古奇實地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意志的勝利》,主角是希特勒。影片精美絕倫,運用了多種燈光和角度,把希特勒塑造成了一個神,用極富震撼力的形式宣傳種族擴張,讓德國人把侵略當成一種光榮。這是電影史上的恥辱,戰後影片多年禁映,導演被判監禁。
  戰後,人們更冷靜、更理智,不斷反思,不再輕易相信神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政治電影的表現形式逐漸演變,開始關注百姓的態度。一九六○年,日本導演大島渚拍攝了《日本夜與霧》,主題是不久前的一次大規模民衆運動,表現形式是反思,各種持不同觀點的人們激烈爭論,這是討論性政治電影的經典之作,其力度和深度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絕後。更妙的是,他拍攝的這場討論發生在半年以後,發生在影片公映的時候,人物的觀點幾乎窮盡了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對號入座,都不得不認真對待其他的各種觀點,都不得去認真地思考國家的未來。這實際上是在爲人們提供宣泄的機會,是在爲人們醫治心靈創傷。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它沒演幾場就被禁了。
  在任何年代任何國家,敏感的現實題材永遠都可能變成雷區,即使到了一九九八年,在美國這樣標榜言論自由的社會裏面,以總統性醜聞作爲題材的荒誕喜劇《搖尾狗》中,也被刻意剪掉了所有總統與少女同時出現的鏡頭。藝術家是有良知的,良知使他們尋找別的途徑表達人民的心聲,譬如寓言。在一九七五年,美國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拍攝了寓意深厚的《飛越瘋人院》,用精神病院象征美國社會,用嚴肅端莊的護士長象征美國政府,而傑克 尼科爾森扮演的男主角則象征了來自民間推動社會進步的不可抗拒的強大力量。看啊,護士長不允許病人看球賽,我們親愛的傑克立刻就變成了情緒最激動的解說員,口沫橫飛手舞足蹈,病人都聽傻了,這場想象中的球賽要比美國國歌更加莊嚴。他敢帶病人出海釣魚,他敢把女人帶進來,他給人們帶來的是歡樂和自信。而尊敬護士長姐姐又做了什麽?她用極不道德的手段把羞怯懦弱的男孩子逼死了。當我們看到傑克的兩手死死掐住護士長的脖子,當我們看到那張美麗端莊的臉孔紅得象豬血一樣眼裏只有恐懼,那種感覺簡直比最刺激的雲霄飛車還要過癮十倍。這回導演贏了,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它爲美國電影建立了新的尺度。
  隨著世界局勢日益趨向緩和,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性,更願意把領袖人物看成是普通人。人們願意相信,體制的缺點不是由某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不該由個人來承擔。所以,中國人請毛澤東走下了神壇,美國人拍出了《尼克松》。經過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政治影片又回到了領袖人物的傳記,不過,角度、深度和觀念都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
  尼克松是有名的滑頭,很多人指責他欺騙民衆,但實際上,他是民衆和政府機構的中間人,在任期內,他努力用民衆的力量逐步引導政府機構慢慢改變。然而,人們嫌他的動作太慢,群起而攻之,而那些老牌政客也發現他不再可靠,不再全心全意爲大資本家服務,所以,議會不再保護他,他們和民衆的想法一樣──換馬。人們認爲總統該爲國家做很多偉大的事,但是他不能犯錯。他就象是私改成績單的小孩子,欺騙並不意味著他不愛人們,只意味著人們壓根不想了解他的心,人們一點都不愛他。他是二十世紀最孤獨的人。
  尼克這種人從小就需要讓別人滿意,因爲別人不願意尊重他的本來面目,所以他從小就以僞裝和欺騙爲生,在任何突發的事情面前都必須保持冷靜,會給出自己的回答。但是,他永遠不會在別人面前吐露內心,他認爲自己的心是神聖的,既然人們開始不願意尊重和了解,那麽,他們就永遠不配知道。他會用魅力迷惑和征服人們,但是,他內心裏真正願意尊重的,永遠是那些純樸而善良的小人物,他和他們血肉相聯,和他們一樣討厭環境的壓迫,他真的愛他們,願意爲他們而戰,不計生死。在和權力階層的飯桶打交道時,他心裏裝著的永遠都是──人民!
  他從不懼怕權力階層的嘲笑,從不懼怕弄髒自己的手,爲了讓幹淨的人們更好地生活,他認爲自己必須要髒,政壇的入場券就是妥協。利用各種力量,努力順應各種力量的要求,然後小心翼翼地抹去髒水,這並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但卻是他不被淘汰的起碼條件,是他爲人民做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他知道一個國家屬于所有辛勤工作按時繳稅的好人,他知道一個健康的國家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可是他不得不面對殘酷而混亂的現實,不得不獨自承擔所有的罪惡,他不能讓人民來承擔,他要讓所有的好人幸福地生活,他要保護人民,因爲他更堅強。他說人民開始憤怒了,但是憤怒裏面沒有恨,因爲他們熱愛國家。他就是這樣鼓勵沈默的大多數開始發言,他就是這樣培養和期待著人民的力量,他相信總有一天,這股力量能夠推動整個國家,能夠徹底改造政府,能夠帶來新的美國革命。
  他知道任何好的東西都要付出代價,爲了徹底結束戰爭,他發動了最猛烈的攻擊。可是全國的學生都反對他,人道主義是他們的聖經,他們只關心自己的良知,一點都不關心這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只會要求政府去承擔一切的後果,以爲換一個總統就能讓一切都好起來,他們的理想離現實太遠了。
  他就在憤怒和反對聲中堅持自己的責任步履維艱,一步步創造著那些影響深遠但不爲人所理解的豐功偉績,沒有交流,也沒有妥協,他承擔起了世間最苦的勞役。
  在林肯像底下,在那些露宿的學生面前,他第一次了解到,孩子們願意爲所信仰的真理而犧牲。他們有生命的力量,他們純潔,他們只是需要交流和成長,他們不願意做沒有思想的溫順的綿羊,這難道不是你尼克松一直期待的嗎?可是,是制度使他無法阻止戰爭,他不能和整個制度對立說由制度所發動的戰爭是根本不必要的,他只能一步一步來。他不能站在學生一邊和學生一起反對制度,他太了解制度的殘酷了,他要孩子們活下去,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他要做一個兩頭不討好的被遺棄的英雄,因爲,“媽媽會以我爲榮的。”
  他想要得到人們的愛,可是永遠不會成功。問題在于,他不肯象人們一樣目光短淺,他不能做傻事騙取好感,他不惜一切要達到自己的目標,他對這個國家有自己的責任。而那些反對他的人們,如果不願意接受這個國家的真實面目,又能做出多少有意義的事情?
  面對富豪的挑釁,他終于說出:“是美國人民讓我有今天的。”是在付出很多之後,他才有資格要求富豪們向他妥協,他說,“總統從不威脅人,沒有必要。”他使政府不再任人擺布,而這一切來得並不容易,這是他一個人創造的奇迹。
  當越戰結束,他保住了美國的榮譽,可是拖得太長了,他只能聽到一片反對之聲。傳媒就是這樣,喜新厭舊,他們天天反戰早就喊破嗓子了,人們不再關心那裏每天會死多少人,再打十年八年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他們沒有很多正義感,只想對政府發號施令,他們反對尼克,是因爲他刺傷了他們的虛榮心──象停戰這麽大的事,怎麽可能不是由輿論促成的呢?而國家的利益,又怎麽比得上我們報紙的發行量呢?
  他到死也不會認錯,他不願受制于人,他有自己的遠見自己的計劃,他要踩著鋼絲一步步前進。他一直在努力改善這個制度,甚至讓這個制度接納了中國,他想說,問題一直都有,但是我們在進步,而每一步都來得多難呀。“有些事情即使結束了,對自己都不能承認。”他有這個資格,因爲他創造了奇迹,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他親手穩定了這個政府,又怎麽能讓這個政府受到動搖?就算自己無法幸免于難,他也不會動用軍隊掀起內戰,他用的一切手段都是爲了讓國家更好,他不會做出損害國家的事,這就是他的人格!
  他說,“我遵守規則,但遊戲規則中途改了。”實際上,規則就是他親手改變的呀!他所培養的力量最終把他拉下了臺,不過,這才是他一生所做的最偉大的事,他用自己被淘汰出局換來了一件事──真理和正義深入人心。在結束內戰和暴亂以後,人民終于站了起來,用正當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推動這個國家越來越好。是尼克給人民帶來了希望。
  最後的演說裏,他說他的父親是小人物,“但是他很偉大,因爲他工作認真,每一份工作都做得徹底,不計得失。”“我的母親親眼看著兩個孩子一一死亡。不會有人對她大書特書,但是她是聖人。”“失敗時,我們想一切都完了,其實沒有完,那是另一個開始,因爲美好的事並非順利來臨,只有走過流淚谷,你才能體會──意氣風發、登峰造極的滋味。”“記住,凡事全力以赴,不要灰心,不要乞憐,牢牢記住。會有人恨你,那些人贏不了,除非你恨他們,那樣你就毀了自己。”
http://www.eduzhai.net/edu/310/jiaoxue_88574.html

奧立佛史東「小布希傳」引爆白宮風暴!

    奧立佛史東執導的新片「小布希傳」(W.),檔期已排定于美國10月17日上映,大家不僅關心大導演奧立佛史東這回會以何種犀利觀點批判小布希,更好奇電影在總統大選前二周上映會引起什麽樣的沖擊效應。
拍過關于前總統甘乃迪、尼克森的「誰殺了甘乃迪」與「白宮風暴」之後,善于在電影中大撒個人陰謀論觀點的奧立佛史東,幾乎成了CIA與FBI黑名單中的美國境內頭號恐怖份子!爲此奧立佛史東還特別出面公開消毒,一再強調他在新片「小布希傳」中,純粹是以公平客觀的角度來評斷小布希的生平。但從「白宮風暴」中安東尼奧霍普金斯飾演的尼克森的下場看來,向來就是美國政府眼中釘的大導演奧立佛史東,豈會輕易放過這個如法炮制現任總統的「爆料」機會!他究竟會將小布希「正名化」還是「污名化」,片中又會爆出什麽驚人內幕?電影上映即見分曉。
然而也有部分美國影評人認爲,「小布希傳」從開拍到上映只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硬是要搶在大選前上映可能會影響電影品質。奧立佛史東急著趕工是要搶搭選舉列車還是要爲政治服務?還苦口婆心的勸誡金獎大導演要當心,可別呷緊弄破碗的砸自己招牌!甚至還有「名嘴」預言,十年之後奧立佛史東會重拍這部電影!
http://ent.aol.tw/defaultdetail.jsp?keyid=7496038310834766638

【圖博館】:《亞歷大》 詳參【圖博館】:《影視史學》 
  比較起前評《木馬屠城記》《波希戰史》,西方中心主義者一面倒的褒希貶波。
  《亞歷山大》不論書:比如夏遇南著《亞歷山大帝國》(臺北:大地,2004。原簡體字,三秦出版社,2001)。Richard Stoneman著《亞歷山大帝》(臺北:麥田,1999)或電影:比如奧立佛史東的《亞歷山大帝》都有較深入的兼具褒貶、正反之反思。
  這個嘛!因為馬其頓和亞歷山大,對於古希臘和西方人而言,混雜著西方文明&東方野蠻、君王式民主&皇帝式專制、城邦&帝國等情結之故吧!
  我管它啥情結,如比較成吉思汗之蒙古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的軍政也是「馬上得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故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死後,隨即崩解。
  那亞非的「希臘化時代」又怎說呢?
  倒過來說唄!「希臘化時代」是西方史觀下的說法,怎不說是「希臘被亞非化時代」呢?
  也對!畢竟是:希臘皮(希臘式建築雕刻)亞非骨(東方皇帝制)。

亞歷山大帝史料與電影、藝術>陳韻琳                        

  亞歷山大史料的篩選本身就是一個大學問,因為當時撰寫史書,不僅是用著文學的筆法,甚至有時候會呈現著近似神話的內容,要將這種筆法還原成史料,是個很講究的功夫,此外,眾多關於亞歷山大的紀錄與傳奇故事,到底該倚重哪幾本,這也得詳查。當然,我們最願意相信跟亞歷山大密切相關、或隨侍東征的人的作品,但是,該怎樣鑑定它是否是偽作?這都使日後的我們研究亞歷山大,會遭逢很大的難題,當然也因此,亞歷山大才會有這麼多元化的詮釋空間與想像空間。 
  因為史料部分比較學術化了些,所以此文姑且略過,麥田出版社由Richard Stoneman所寫的亞歷山大大帝,其前言便述及史料的篩選,可供大家參考。 
  本文只是企圖比對史料中的亞歷山大帝,和奧利佛史東所導演的亞歷山大帝中間的同與異,藉此突顯出奧利佛史東對亞歷山大的詮釋角度。 
  統一希臘打倒波斯的計畫是由腓利二世開始
  馬其頓的強大,跟腓利二世密切相關,腓利二世於二十四歲即位 (BC359) ,即位後首項行動,就是重新整軍,後來這支軍隊由亞歷山大繼承,他用它征服了半個亞洲。這支軍隊的主體是重裝步兵方陣,每個士兵都配著極長的矛,這種長矛稱為Sarissa ,Sarissa 大約有五‧五公尺長,當士兵以十人左右的縱隊行進時,他們水平的拿著,以使敵人在足以揮劍之前,就先形成一道傾斜的矛牆接敵。再佐以騎兵、盾牌手、投石機。 
  統一希臘的計畫在腓利二世時代就已展開,當時希臘諸邦對這個統一計畫持兩極化看法,一種看法是覺得這是集權主義對自由的侵犯,因為馬其頓跟希臘諸城邦最大的差異,就是它是徹底的獨裁政權。但另一種看法則擁抱歡迎,視之為解放,原因是,希臘一直面臨著波斯帝國的威脅,只有馬其頓有足夠的力量抵抗波斯政權。這種兩極化的看法,使馬其頓統一希臘過程中,時有順境也時有逆境。在腓利二世時代,他已統一希臘城邦,最後兩個城邦雅典和底比斯,都在腓利二世手下被收服,這就是為什麼電影中,亞歷山大帝的將領們和亞歷山大帝,都對腓利二世相當尊敬。 
  不過,腓利二世被刺殺後,希臘諸城邦此起彼落的藉機叛亂,因此亞歷山大帝必須繼續其父腓利二世的統一計畫,他對歡迎他的城邦,允諾給予自由,但對反對他的城邦,攻下之後便進行殘虐的處罰以威嚇其他城邦。其中,底比斯是最明顯的例子。
  亞歷山大帝幼年時期的求學
  腓利二世與亞歷山大帝隸屬的馬其頓文化,將自己的文化溯源到希臘文化,並相信自己的祖先是天神宙斯之子。 
  因此,腓利二世才有資格請到亞裏士多德作亞歷山大帝的老師。在電影中亞歷山大帝與其他貴族之子一齊上課,老師就是亞裏士多德,上課地點在邊遠的維利亞附近的米達斯花園。一同上課的希法斯辛(Hephaestion) 一如史料所述,是亞歷山大帝終生的好友。另外一個一齊上課的好友是托勒密(Ptolemy) ,他也是一路追隨亞歷山大,曾為亞歷山大的史官,亞歷山大死後,他統治埃及。因此,他就是那個在電影開始和結束講述歷史,由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老頭兒。 
  研究亞歷山大帝,托勒密的著作應當算是第一手可供參照佐證的資料,可惜全都佚失了。 
  亞裏士多德講授荷馬史詩,將之當成文學與歷史的素材,但仔細分辨出不合宜的神話內容。此外,還教授倫理學與政治學,亞裏士多德對亞歷山大特別的用心,努力培養他對醫學與哲學的興趣,還為亞歷山大寫了兩篇現已亡佚的作品《君道》《上亞歷山大論殖民地疏》,顯然都是針對未來君王的需求而作,後者尤其反映了亞裏士多德的殖民觀:在他觀點中,非希臘地域都是蠻族,需要藉助希臘文明才能有所進步,這觀點助長了馬其頓征服亞洲的思潮。不過,證據卻顯示,亞歷山大帝儘管深愛希臘文化,但卻不打算用文化徹底統治其他民族,甚至他會任用本土總督。因此,電影中才會呈現出亞歷山大帝和其部下的觀念衝突——他任用本土總督,並跟部下倡言「蠻族」文化十分浩大精深、遠非亞裏士多德能瞭解。
  亞歷山大帝的身世
  腓利二世有很多妻子,都是政治婚姻,亞歷山大帝的母親奧林比亞絲是他第三個妻子(BC357),但是第一個生下兒子來(BC356),後來腓利二世又娶了其他妻子,奧林比亞絲一直努力的護衛亞歷山大的繼承權。 
  腓利二世和奧林匹亞絲初識於正在舉行神秘儀式的大神殿中,奧林匹亞絲應當是信奉一種拜蛇與弄蛇的特殊信仰,她這種神秘信仰,使亞歷山大的身世蒙上種種傳說,因為蛇在古埃及是太陽神的轉世,所以便傳說亞歷山大帝其實是埃及法老之子。 
  根據史料,腓利二世的確猜疑著亞歷山大的身世,不過,他還是將亞歷山大以王儲身份帶大。 
  腓利二世後來又娶了克麗奧帕德拉,這舉動使奧林匹亞絲陷入瘋狂的嫉妒,也使亞歷山大帝和腓利二世在婚宴上(BC337) 發生激烈的爭執。當克麗奧帕德拉的叔叔要參與者同聲祈禱腓利二世和克麗奧帕德拉能生下合法的王儲,意味亞歷山大非合法王儲,亞歷山大暴怒的把杯子丟向克麗奧帕德拉的叔叔。 
  這不只說出大家懷疑著亞歷山大的身世,也說出他們對奧林匹亞絲的藐視,因為與克麗奧帕德拉相較,克麗奧帕德拉出身馬其頓的菁英階層,奧林匹亞絲卻是外族人。 
  關於這部分,電影中都有述及。  
  腓利二世之死
  腓利二世因為非常需要亞歷山大的協助,所以企圖和好,他把亞歷山大召回作攝政,並答應把亞歷山大的妹妹嫁給奧林匹亞絲的兄弟。 
  為了這個政治聯姻,馬其頓首都亞吉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在競技活動開始前,腓利二世以簡單儀仗進入劇場,隨即被刺殺(BC336)。刺客立即被逮到並被成群貴族刺死。 
  有一種說法是:刺殺腓利二世的人是腓利二世的愛人,但腓利二世移情別戀愛上另一個小夥子。前愛人後來在腓利二世嶽父的設計下慘遭輪姦,腓利二世又置之不理。不過,很多人懷疑這只是事後的官方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這是波斯人的陰謀,為了阻止希臘強軍跟波斯對抗。當然事與願違,因為亞歷山大帝就是以此為由,在平定希臘叛亂後,非常快的揮軍到亞洲。 
  當然,也有謠傳這是奧林匹亞絲設計的,只是無從確定亞歷山大是否有參與這樁刺殺父親的行動。 
  克麗奧帕德拉與其子後來被奧林匹亞絲這個可怕而強悍的女人剷除。根據史料,亞歷山大帝終其一生都對母親敬愛有加。 
  電影就是根據這個謠傳作前設的。
  亞歷山大的馬
  亞歷山大的馬這個故事並非來自亞歷山大侍從隨官等第一手史料,而是來自「亞歷山大傳奇」,它是根據亞歷山大時代私修史書的材料再寫出來的,而這些私修史書又根據認識亞歷山大多年的克利塔朱斯所寫的作品,因此算是轉了三手,所以僅供參考。 
  亞歷山大求學期間得到了名駒布希法拉,牠陪著他一路到了印度。這匹馬非常難駕馭,每個人都怕牠,只有亞歷山大發現這隻動物其實只是在蹬踩自己的影子,於是把牠牽離太陽安撫牠,最後騎上了牠。 
  這匹馬布希法拉一路跟隨亞歷山大直到印度,不過,牠死亡的戰役跟亞歷山因箭受重傷的戰役不是同一場戰役。
  亞歷山大帝與特洛伊戰爭BC334-332
  這部分歷史電影中沒有交代,但跟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以及亞歷山大帝對自己血緣的認定密切相關,所以在這裡提一下。 
  亞歷山大帝到亞洲,立刻去「首義者」墳墓獻祭。首義者,是希臘和特洛伊戰爭中,第一批登陸、第一批死難的希臘人,而後他進特洛伊城,找到當時的希臘英雄阿基裏斯的墳,向他獻祭。 
  然後,他和他的摯友希法斯辛,繞著阿基裏斯和佩托克勒斯的墳墓進行一場賽跑,因為阿基裏斯和佩托克勒斯生前是孟不離焦的好朋友,一如亞歷山大和希法斯辛。 
  這近似儀式的舉動,表明亞歷山大帝對自己希臘血緣、祖先歷史的認定,以及跟好友之間的關係。 
  電影因此才著墨,當亞歷山大帝的母親被父親羞辱時,便護衛自己說她是阿基裏斯的後裔,而父親腓利二世也才不時表達出他對阿基裏斯的不以為然。 
  當然,導演個人作了更多的演繹,將父母衝突變成理性與激情的衝突。此外,他也將伊底帕斯神話引入,來詮釋亞歷山大帝深入亞洲、印度,以及他和妻子、和好友之間的張力,都源自伊底帕斯情節的非理性。 
  另有一段電影中沒有描述、但一樣跟亞歷山大身世相關的史料,是描述亞歷山大帝征服埃及後,曾去參拜位在利比亞沙漠中錫瓦的阿蒙神廟。阿蒙就是埃及的太陽神,如前所述,亞歷山大帝一直被懷疑他是埃及法老之子。在史料中,描述亞歷山大去參拜神廟,是一種很強的「慾望」,「慾望」這字眼,有「宗教性」的含意。 
  儘管阿蒙是埃及的太陽神,但傳到希臘,已經成為「宙斯」的意思,因此亞歷山大帝才會說自己是宙斯之子。 
  不過在史書中,亞歷山大一再因有人污辱他的血緣、懷疑他的血緣而暴怒,他甚至因此殺死了朋友。他透過在希臘,阿蒙轉成宙斯的含意,等於承認了弔詭的「雙重血緣」。他是阿蒙之子,也是宙斯之子,因而是腓利二世之子。 
  亞歷山大到神廟中,除了被祭司封為「法老」,也就是「阿蒙之子」,他還問了幾個很關鍵的問題:其一是、他是否會統治世界?其二是、殺父親的兇手是否都已伏法?這第二個問題彷彿是要消除他對母親可能是兇手的疑慮。根據史料,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 
  這史料顯示,亞歷山大帝對自己是否有合法性,的確有著不安。 
  當然這部分在電影中,再度透過「伊底帕斯」神話,將它焦點化成亞歷山大帝對母親為了他的王位而殺死父親的良心不安。 
  所以,亞歷山大殺了他忠心將領兼好友克裏塔斯,史料中提及的是因為克裏塔斯污辱了他「阿蒙之子」的雙重血緣神聖血統,但電影中變成污辱他的父親母親。
  亞歷山大帝對抗波斯的戰役BC331-330
  亞歷山大帝征服波斯與印度,打了都不只一場的戰役,電影中波斯王大流士和亞歷山大帝的那場戰役,蠻多細節,諸如出現月蝕、大流士曾派人來談和、將領帕米爾尼奧基於兩軍人數懸殊建議接受談和條件、但亞歷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米爾尼奧,我會這麼做,但我是亞歷山大。」、以及打仗的策略等等,基本上都如史料述及。 
  大流士一路逃竄,後來被其部下背叛,殺了他、讓他血流不止的任由馬車拖拉,最後栽倒在水邊。絕大部分史料中都說,亞歷山大帝追到大流士時,大流士尚未死,亞歷山大看到他悽慘的樣子潸然淚下,大流士則將他當成一個可敬的對手,讓他繼承了這個國家。
  亞歷山大與同性戀
  只有一個史料提及亞歷山大在波斯其間有了一個美貌孌童,名叫巴哥亞斯,在希臘和馬奇頓貴族之間,同性之間的友誼是非常重要非常高貴的,不過,這同性情誼跟孌童隱含的性取向並不相同,因此孌童在史料中的出現,意味亞歷山大有了某些改變。但亞歷山大有情婦在先,有王後與侍妾在後,因此亞歷山大性取向主要還是異性。
  亞歷山大帝面對異文化的方式
  亞歷山大帝攻下一城後,喜歡任用本土總督的政治性統禦策略,到了波斯,已開始變成文化衝突。 
  在波斯期間,亞歷山大做出了一個日後將跟馬其頓、希臘將領叠起衝突的重要抉擇,那就是亞歷山大對待波斯文化的態度。馬其頓、希臘將領一直認為攻打波斯,除了是基於波斯強敵壓境的威脅之外,也有以希臘文化解放波斯的理想。 
  沒有想到,亞歷山大帝卻穿著波斯服飾,擁有波斯侍妾,使用兩種印章—希臘帝與波斯帝印章,甚至鼓勵將領跟波斯後宮嬪妃結婚。亞歷山大這麼做,是為了讓波斯人易於接納他,但這卻使亞歷山大帝和希臘、馬其頓將領們開始疏離。 
  電影中表達方式,就是他跟部下倡言「蠻族」文化十分浩大精深、遠非亞裏士多德能瞭解,而他好友希法斯辛也跟他說:你好像一直在逃離家鄉,想把波斯當成自己的家。當然,電影是藉此導引亞歷山大帝的伊底帕斯情節。 
  但純就史料來看,這其實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遭遇後的難題。亞歷山大喜歡征服,卻對守城等行政完全沒有興趣,因此尊重文化、禮遇被征服的君王貴族後裔,一直是他的政策。 
  但衝突是存在的,反對亞歷山大帝這種政策的將領也不在少數,衝突最高點是在亞歷山大對服從禮(proskynesis) 的堅持。這個禮節是波斯臣民對君王或神祇表現尊敬的禮儀,但希臘人很反彈,他們覺得行這種禮是徹底失去希臘人的自由與尊嚴。他們只有在面對神才會用proskynesis這個字。 
  當亞歷山大開始融入波斯文化,也意味他開始如亞洲地域之人一般,把自己尊榮為神。將自己尊榮為神,和追溯系譜到宙斯之子是不一樣的,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已超越了希臘人對理性與自由的熱愛。
  背叛與謀反
  因此電影有著墨征服波斯後出現的「費羅塔斯謀反案」(BC330)。這是一樁真實事件,但史家至今眾說紛紜,無法確認是否真的是一樁「叛亂案」,還是僅只是不認同亞歷山大到波斯以後的改變。 
  此外,亞歷山大帝因言語衝突以矛刺死克裏塔斯,發生於進軍印度、渡過印度河之後(BC328), 他們爭論的內容,我在前面「亞歷山大帝與埃及太陽神」段落已有述及。 
  一如電影描述的,亞歷山大帝事後真的很懊悔,克裏塔斯跟他關係是很深厚的,因為他的姊姊是亞歷山大的奶媽。 
  所以亞歷山大一連幾天不出房門,哭喊著克裏塔斯的名字,後來一個諂媚的哲學家安慰亞歷山大帝說:「國王所做的都是對的,不應內咎。」這勸說其實是引導亞歷山大進一步的墮落。 
  電影在此段描述成希法斯辛安慰亞歷山大,並和亞歷山大妻子羅珊對恃,其實是不對的,因為羅珊此時尚未跟亞歷山大成婚。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導演刻意在這裡有所演繹詮釋,為的是加強伊底帕斯情節的主題。 
  亞歷山大會想要攻打印度,是因為根據當時的地理觀念,印度是地極、世界的邊緣,印度之後就是大洋,亞歷山大認為只要攻下印度,就已經統治了全世界。所以要說亞歷山大野心太大到變成一種墮落,實不為過。 
  此外,神話傳說中酒神戴奧尼索斯來自印度,卻讓自己成為希臘神祇,希臘神話中的海克利斯也是,他更不甘於傳說中亞述女王塞米拉密斯征服了印度他卻沒有,這些傳說或神話中的人物,他全想超越。 
  就是在這沿路上他與羅珊結婚(BC327)。 結婚前亞歷山大已經有一希臘侍妾。但這次選後,亞歷山大完全不是從王朝意涵作考量的。這跟他父親相反。腓利二世每個婚姻都是政治考量。 
  電影是就此作文章,表達他這樁非理性的婚姻,仍舊跟伊底帕斯情節有關。 
  亞歷山大儘管征服了印度,但還沒有離開印度時,印度已經此起彼落發生叛亂,希臘諸城也是。 
  很可能是為了要讓希臘諸城邦永遠的承認他的統治地位,他要求希臘諸城邦把他當成神,並在奧林匹亞大會上宣布。這成為希臘諸政治領袖諷刺的把柄,斯巴達人達密斯就說:「嗯,如果他想當神,就讓他當神吧!」雅典的狄摩尼西斯說:「他都可以是宙斯的兒子,如果他想要,他也可以成為波西頓(海神)的兒子!」雅典演說家西波裏德斯說:「希臘被迫將統治者奉為神,將僕役尊崇為英雄(指的是希法斯辛)。」(亞歷山大帝向錫瓦的阿蒙神廟求取神諭,問:『能否把希法斯辛奉祀為神?傳回的答案是『應謚為英雄』) 
  這些諷刺會出現,是因為希臘以前從沒有人在死前就被奉為神。但這勒令影響深遠,以後希臘化諸王,都開始接受神聖的尊榮,羅馬皇帝也繼續採用這個習慣。 
  而很多史家從亞歷山大帝去參拜阿蒙神廟之舉中,相當懷疑亞歷山大帝在東征途中,已開始懷疑自己或者真的是神。 
  希法斯辛死於疾病(BC324), 亞歷山大非常的傷心,亞歷山大帝於返回巴比倫後死亡(BC323), 官方說法說是死於疾病,但他死後不久,就以很多謠傳說他是被毒死的。他死後希臘開始分裂,他的屍體被據地為王的將領爭奪,後來被托勒密得到,因此亞歷山大帝是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埋葬。 
  他臨終遺言是:「強者為王。」 
  母親奧林匹亞絲在亞歷山大死後,企圖繼續參政,七年後(BC316)她被處死。
  藝術史中對亞歷山大的詮釋
  在談到電影「亞歷山大帝」時,我曾從電影敘事中分析導演奧利佛史東將亞歷山大帝征伐的野心,詮釋為一種伊底帕斯情節。基於亞歷山大史料的斷簡殘篇,亞歷山大帝的確容許後世有很多的詮釋空間。 
  藝術史也不例外。 
  譬如說,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人文主義與希臘羅馬文化的復古風潮,使藝術家特別偏愛亞歷山大帝與希臘英雄阿基裏斯之間的系譜關係。 
  而文藝復興威尼斯畫派的Veronese,基於買畫者多為貴族世家,將大流士家眷與亞歷山大帝,全都畫的一如貴族一般的氣派。 
  文藝復興三巨匠之一的拉斐爾,在其名著「雅典學院」(1510)中,將亞歷山大帝和所有科學、文學、藝術、哲學等人文學者並列,這意味,對拉斐爾而言,一切已逝的、當今的各界偉人,全臣服在「真理的追求」之下,是他最嚮往的烏托邦。 
  巴洛克時期路易十四一朝的畫家勒布朗(Charles Lebrun,l619-90),則因著「君權神授」的王權鼎盛,將凱旋戰勝的亞歷山大帝,企圖勾畫出天人同榮的神聖之感。 
  到了浪漫時代晚期出現的象徵派藝術,代表藝術家牟侯(Moreau),將亞歷山大帝的凱旋,特別強調出異國風情,使畫如詩一般的夢幻。 
  這種基於自身時代不同,對亞歷山大所做出的不同的詮釋,無非是想透過重新詮釋,以借古喻今。奧利佛史東特別凸顯亞歷山大的同性戀傾向,以及這背後「跟母親一齊殺了父親,不得不像瞎了眼一般的流亡,導致非理性的一再征伐。」的伊底帕斯情節,無非是後現代拆毀式的英雄觀的其中一種表述吧。 
http://life.fhl.net/Art/main02/01.htm

亞歷山大帝── 古老野心的新解 >作者:陳韻琳

  「亞歷山大帝」這部由奧利佛史東導演的片子,果真是出於名家,看完後,覺得內中深意頗堪玩味,它不同於近年流行的其他歷史或神話傳奇劇,只搬演著戰爭大場面英雄美人的戀愛,導演自有其特殊詮釋在其中的。
  不過,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電影只看過一遍,有可能在某些細節或順序上跟電影有出入,日後有機會看第二次查核後,我可以再修正。
  亞歷山大帝的敘事結構是這樣的:由日後統治埃及的亞歷山大帝的將領追溯亞歷山大帝的豐功偉業,轉而述及亞歷山大帝的童年,而後幾句略過亞歷山大帝的父親腓利二世被刺殺、亞歷山大帝因而接續稱帝,然後以非常長的段落敘述亞歷山大帝的重要戰役、以及他的婚姻,最後,亞歷山大被毒死,敘事一轉再回到亞歷山大帝父親被刺殺的那天,而後頭尾呼應的,回到統治埃及的亞歷山大帝將領的追憶。
  我先交代這樣的敘事結構是有原因的,因為這種敘事結構,會在最後把亞歷山大帝豐功偉業、理想抱負背後的深層心理原因蠻具震撼性、讓人印象深刻的交代出來。也就是說,導演奧利佛史東不打算只作一次偉大英雄人物歷史事件的考古巡禮,他要超越考據,讓古代人物跳進現代的,重新詮釋分析他,而這些詮釋分析,是超越考據學,以大膽的推論做出現代性的蓋棺論定。 
  豐功偉業、理想抱負往往是個人野心的包裝,類似這樣的分析,早已是老掉牙的陳腔濫調,奧利佛史東勢必得超越這個陳腔濫調,這就是他拍這部歷史片要迎向的挑戰。 
  亞歷山大與父母親
  導演透過亞歷山大帝的童年,交代了幾件攸關亞歷山大帝日後心理的重要背景。
  亞歷山大帝的父母嚴重失和。
  在講究理性,言必稱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的希臘,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全都成為了神話。著重理性的希臘人尤其反對荷馬史詩中的阿基里斯,因為他太感情用事無法節制,任隨自己憑感情下決定,因而釀成悲劇。亞歷山大帝的父親腓利二世,正是重視理性的君王。
  但亞歷山大帝的母親卻與希臘強調的理性徹底相背,所以有人稱她為「女巫師」。她以自己是阿基里斯後裔為傲,這意味,她相信自己是神的女兒。她喜歡發預言,預言內容往往傾向要亞歷山大帝注意詭詐、背叛,因為她對人是全面的不信任的。
  這使亞歷山大帝糾結在父母不和的背後,其實是理性、感性徹底的割裂。亞歷山大帝幼年是被母親褓抱的,但到了青少年,他血液中王儲的尊貴與勇敢,因一匹馬被激勵出來時,亞歷山大帝得到了父親的愛。
  亞歷山大帝從此成為戰場,父親總是在他面前說母親的壞話,亞歷山大帝任何不讓他滿意的表現,他都歸咎是受母親的影響;而母親也總是在他面前講父親的壞話。這使亞歷山大帝被迫老是在父親面前護衛母親,在母親面前護衛父親。
  另一個關於亞歷山大帝非常重要的交代,就是他成長過程,有一個同性好友,他是唯一不因亞歷山大帝是王儲就禮讓他的人,因此亞歷山大帝練習打鬥時輸給了他。這個好友名叫希法斯辛,亞歷山大帝因此說「我只輸給了希法斯辛。」他們發展的朋友關係是非常深遠的,日後希法斯辛一直跟著他每一場戰役,每當亞歷山大帝需要心靈撫慰,他都是找希法斯辛深談。連不斷談著詭詐背叛的母親,都跟亞歷山大帝預言說:「唯一不會背叛的,是希法斯辛。」亞歷山大帝不止一次跟希法斯辛彼此承諾說:「你死,我會追隨你死。」
  亞歷山大帝和希法斯辛是否真的是同性戀關係?老實說,電影沒有明確指出,他們是彼此相愛的,但更像是一種非常高貴的男性之間的情誼,無涉性愛。反倒是亞歷山大帝在波斯帝國接收的後宮佳麗中的男寵,比較像是性對象,他在亞歷山大帝前像女人般挑逗的舞姿、伺候亞歷山大帝洗澡等等,都近似嬪妃角色。
  亞歷山大帝和希法斯辛的對談,兩人誓願一齊死,徹底的互信互諒,其實比較近似希臘哲人柏拉圖所談及的精神性的愛情,希法斯辛像是在扮演亞歷山大帝所需要的平衡、與理性。
  當然這也意味亞歷山大帝血液中,擁有母親的「阿基里斯血液」的遺傳,他可能會陷入父親最厭惡的感性衝動,因此需要被希法斯辛拉住。
  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交代,是腓利二世帶著亞歷山大帝在山洞中看壁畫,說出了幾個重點,包括他對阿基里斯的反對、提醒亞歷山大帝不要步阿基里斯後塵,(當然,這樣的談話總是意味著反對母親),說出了他自己成為君王英雄後,所感受到的生命的空虛與寂寞感,還有,透過壁畫說出「伊底帕斯」這弒父娶母神話,強調「等他發現時,已經太晚了、太晚了,只好割了自己的雙眼。」導演非常高明的點到為止就此打住,但這神話故事對電影結局實有畫龍點睛之妙。 
  當腓利二世有了新寵,新寵又懷孕生下另一個兒子,亞歷山大帝的母親對自己和亞歷山大帝地位都感岌岌可危,之後,簡單交代腓利二世被刺殺,亞歷山大帝接續為王,隨即轉向亞歷山大帝的重大戰役。這再度是導演的高招。
  兩次浩大場面的戰役
  電影中大部分戰役以口述方式簡單交代,但交代了兩次場面極大的重大戰役,這兩個戰役有明顯的對比。
  對波斯帝國大流士戰役,是極少對極多的戰役,將領都擔心不可能得勝,希法斯辛也說出「可能今晚是最後一次談話、最後一次告別」之語,但亞歷山大帝決心以謀略打這場不可能的戰役,他說「大流士派人刺殺我父親。」將領說:「但那只是揣測啊!」
  這對話說明了亞歷山大帝孤注一擲的決心。
  但到電影結尾,還會看出這對話更深的含意。
  這場戰役不時以空中瞭望地面的高遠遼闊鏡頭來處理,同時雜以單飛老鷹空中的盤旋,來反應亞歷山大帝這時的心境。他一馬當先勇猛無敵,激勵了所有的士兵將領,將這不可能的戰役打贏。
  另一場戰役是在印度,這戰役與前述戰役不同的是,不僅沒有高遠遼闊的鏡頭,相反的,前方不遠處就被叢林擋住,叢林中不時傳來震動,只知是大象部隊,但卻被樹叢遮蔽,看不見遠方,只能被動不安的等待。這戰役死傷慘重,亞歷山大帝和希法斯辛都受重創,愛馬死亡,是最血腥的一場戰役。
  用這兩個戰役的對比,交代出來亞歷山大帝前後已判若兩人。
  非理性的婚姻
  而在這兩場戰役中間,夾雜著亞歷山大帝出現的莫名其妙之舉。他一再東征拓展版圖,已經讓將領們全都疲憊不堪,一再問:「意義是什麼?」他們感覺自己將不可能活著回家,因為永遠有未得之地,亞歷山大帝不肯住手。開始有將領要毒死他。他也在激動中殺死反對他、污辱到他父母的忠心將領。(這邊多少也呈現著,亞歷山大帝因為長年承受父母親彼此污辱對方,因此無法忍受任何人對他的父親母親不敬。)
  另一個莫名其妙之舉,就是他選擇的王后。是被希臘人歧視的異族人,而且充滿非理性的野性。結婚當晚,她得要亞歷山大以野性來征服。這完全違反希臘人重視理性的文化。
  有趣的是,初夜王后即將進入寢室以前,希法斯辛來找亞歷山大帝,送給他千挑細選、非常珍貴的禮物,可能眾將領中只有希法斯辛不曾對亞歷山大帝挑選的王后提出過質疑。而此時王后正好進來,看到亞歷山大帝和希法斯辛,立刻問:「你愛他?」而後野性出現,難以馴服。
  這將希法斯辛的柏拉圖精神理性之愛,與王后感性甚至是野性之愛徹底對比出來。
  觀眾多少會感覺的到,王后,其實近似亞歷山大帝母親的「阿基里斯的血緣」。
  結婚第一天,王后就恨上了希法斯辛,王后後來失寵,也沒有生下王儲,當亞歷山大帝憤怒失去理性殺死了反對他的將領後,懊悔消沈了整整三天,是希法斯辛陪著他,當王后去探視,還被擋在外面,希法斯辛說:「亞歷山大帝現在不需要妳。」
  這種希法斯辛與王后的對立,恰像亞歷山大帝父親與母親的對立。 
  當東征之後越來越無法阻止的戰役,與讓人莫名其妙的婚姻,一再延宕著亞歷山大帝「卓越英雄」的形象之後,先是希法斯辛被毒死,希法斯辛死後亞歷山大帝差點掐死王后,他說:「只有妳會幹這種事!」數天後亞歷山大帝也被毒死。
  伊底帕斯情節新解
  到此電影才非常高明的一轉,轉回亞歷山大帝的父親腓利二世被刺殺那天。
  到這時我們才知道何以導演安排父子在山洞中談到「伊底帕斯」神話,這神話是詮釋亞歷山大帝最神髓的畫龍點睛。
  亞歷山大帝的父親其實是被母親謀害的,亞歷山大帝發現後,去質詢母親,卻發現母親的答案是為了他:「否則有你那個得寵的弟弟,你怎能稱帝?」
  亞歷山大帝從母親那兒得的原罪,一如他娶了母親;從母親那兒得的原罪,一如他弒了父親。從此他只能瞎了眼睛流亡,那就是他東征西討的歲月,他每一個征伐,都是為了逃離,讓自己離家鄉越來越遠,但他卻用了「為希臘人的榮耀」這理性的理由來遮蓋,直到娶妻、深入印度血腥之戰,那越來越不理性的部分才日益暴露。
  究其實,亞歷山大帝這非理性,果真如父親指責的,只因「阿基里斯血緣」而有?還是他深愛父親母親,卻眼見母親因自己而殺了父親,終於讓他不得不受非理性趨迫?亞歷山大帝需要希法斯辛,他成為他的平衡、成為他的理性,但他卻像瞎了眼的伊底帕斯,選了母親的影子成為王后。最後,當希法斯辛被毒死,他撲向王后意圖掐死她:「只有妳會毒死他。」不也是母親刺殺父親惡夢的重演。
  透過伊底帕斯神話神髓的畫龍點睛,導演史東做出他現代性的詮釋,衝破陳腔濫調的格局,展現他的創意。
  反倒是頭尾夾雜的將領的歷史陳述,是陳腔濫調的。「亞歷山大帝是英雄、也是凡人,他的理想其實是他個人的野心....」
  希法斯辛是被將領們毒死的,因為不毒死他,便不能做出毒死亞歷山大帝的設計,以希法斯辛對亞歷山大帝的護衛,他的存在就是障礙,而後,將領們集體害死了亞歷山大帝,因為他們想活著回家,他們不想再打仗了。於是亞歷山大帝和希法斯辛終究是按其誓願一齊步向死亡。
  「亞歷山大帝成為英雄,我們卻平凡的活到老,只有他是自由的。」年老的將領如此說。
  但因為觀眾明白了伊底帕斯神話暗喻,所以老將領的說法,就成為一種反諷——亞歷山大帝所建立的大帝國、一座座亞歷山大城,全是他無法回家的流亡痕跡,而希法斯辛與王后的對反,無非是父母憎恨的延續,還有誰比亞歷山大帝更不自由的呢?
http://life.fhl.net/Movies/history/01.htm

劇情具爭議性的電影「亞歷山大帝」遭抗議2004-11-25中央社

具強烈爭議性電影「亞歷山大帝」(Alexander),今天利用闔家團圓的感恩節在北美院線上片,為的是率先登場搶奪銀色聖誕票房,卻同時也引來美國希臘裔社區和律師團的抗議。
  「亞歷山大帝」是著名金獎導演奧立佛史東費時十五年籌備、耗資一億六千萬美元完成的古希臘史詩鉅片。
影片劇情是根據歷史上著名的「馬其頓征服者」亞歷山大帝的生平故事改編,奧立佛史東重金禮聘愛爾蘭影星柯林法洛飾演亞歷山大,當紅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安琪麗娜裘莉(Angelina Jolie)等眾星拱月。
  史東執導的手法鎖定在亞歷山大長達八年的東征西討過程,以及他跟兒時玩伴、戰場同袍間的情感互動。
不過,美國希臘裔社區和他們聘請的律師團卻憤怒的指責史東與片商華納兄弟公司扭曲事實,將亞歷山大帝描述為一名雙性戀者,強烈要求影片在戲院放映時必需註明「劇情純屬虛構」的字幕。
  然而,歷經十五年籌備才開拍本片的史東斷然拒絕,並且反駁影片是忠實的反映歷史記載。
好萊塢著名影評家艾伯諾普表示,舉凡爭議性的影片歷來均能引起觀眾的興趣,何況本片的強大卡司陣容,所以預估本片將輕鬆登上感恩節長週末的賣座冠軍,並且一路延燒至銀色聖誕票房。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26/n729140.htm

雙性戀「亞歷山大帝」 惹火希臘人>中時 2004/11/21

電影「亞歷山大帝」中帶到亞歷山大為同性戀的情節,希臘人對於電影將其心目中的神描述為一名雙性戀者,十分憤怒。希臘律師團還發函給華納電影公司,要求他們在電影上加註「該段情節(同性戀)純屬虛構」,否則不排斥上法庭。
  希臘律師代表表示,他們此舉並不是反對或歧視「同志」行為,而是他們認為電影公司不應該為了賣電影,就不清不楚地如此描述,應該要讓影迷明確了解亞歷山大帝的生平,與此無關。
不過,該片的導演奧立佛史東,先前在接受雜誌訪問時,則表示自己早知道一旦討論到這個議題,必會引起某些人的不滿,不過,顯然奧立佛史東並未受到這些疑慮的影響。扮演亞歷山大的主角柯林法洛,也支持奧立佛史東的想法,並且認為史東的描述,具有一定的歷史考據。
2年前,一位考古學家在發表他的著作,指稱亞歷山大為同性戀者時,也曾經惹火了希臘人。 
http://www.castro.com.tw/news/e041121.htm

電影「亞歷山大帝」由於影射亞歷山大的性別取向,在歐美引發許多爭議,在台灣卻沒有造成類似的討論。台灣觀眾不熱中參與此一討論,或許和同性戀在本地社會裡仍屬禁忌,但若對觀以同一時間發生之「法務部廁所改建風波」,國外社會對兩者在輿情上的冷淡與熱絡,似乎透露一些耐人尋味的意涵。 
  在電影中,主演亞歷山大的科林.法洛與扮演同性戀人希費斯特的演員傑瑞德列托之間,有不少感人的愛情戲。就在亞歷山大與第一任妻子羅克珊的新婚夜,卻因為亞歷山大從希費斯特處接受了一枚戒指,而被新婚妻子將一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儘管亞歷山大已婚,但與童年密友之間的感情卻似乎依然引人遐思。早在二○○一年就有考古學家指稱亞歷山大為同性戀者,也曾引起希臘人一陣撻伐;挾著雅典奧運以來高漲的民族情緒,希臘人這回可不願善罷甘休,對於好萊塢居然敢影射希臘史詩英雄是個同性戀者,準備告上法院要求該片作廢下檔。 
  儘管希臘人很不高興,美國同志組織「同性戀者反毀謗聯盟」(GLAAD)卻堅稱,此片真正反映了歷史的真實,將希費斯特「描寫為亞歷山大大帝生命中真正的愛人」。面對諸多爭議非難,導演奧利佛.史東表示:「亞歷山大是一個有著多形態的性取向、對感性世界的探索最有深度的一位君主。我不想篡改歷史,我也不會問自己,我該怎樣處理這部電影去迎合某些現代觀眾之類的話」。
  古代多形態的性取向
  究竟西洋古代是如何看待性別的?或許最貼切的描述,莫過於主演亞歷山大的科林.法洛所說:「帶著矛盾的雙性戀,也是那個時代以及那個角色的一部分。」根據學者拉格(Thomas W. Laqueur)在《單一的性》(Solitary Sex: A Cultural History of Masturbation)書中表示,希臘時代普遍有「一性模式」(one-sex model)的性別觀念。在此觀念中,女人祇是一個熱度(heat)較低的男人,低到無法將她的生殖器從體內孵出,因而是較低等的人類。因此男、女生理上的性別(sex)並無不同,但身體熱度的高低卻是決定男人與女人的優劣與社會化兩性(genders)區別的關鍵。當時的名醫葛倫就宣稱:「女人『顯然』和男人沒什麼不同」;根據他的描述,女人的「陰莖」,就是現代人稱為子宮頸和陰道的部位,「包皮」即陰戶,而「睾丸」當然就是卵巢了。 
  此外,在希臘哲學家中,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大概是最強調兩性差異的學者。但是亞氏所用的語詞也和葛倫相似,都是兼指兩性生殖器的語詞。而且,亞里斯多德雖強調兩性差異,但他強調的是社會上男、女性別(gender)角色的不同,而不是強調生理上有性(sex)角色的差異。活在「一性模式」下的人,不但性別的界線不清楚,也是可以隨時轉換的。像是跨過柵欄時,腳張太開的牧羊女,都可能在一瞬間使其體內的生殖器露出體外,而在那一瞬間被定義為「男人」。但男人卻因為他的體內已無使其生殖器內縮的空間,無法轉成女人。更何況從「比較完美的狀態」退回「較不完美的狀態」,並不合乎自然法則。
  漢書記載斷袖之癖
  換言之,古代區分性別(gender),主要是根據社會行為,而非生理上的性(sex)。於是,男男交合並不見得就比男女合歡來得應該遭受責難;反而是一個穿著像男性,或是在性愛中扮演男性角色的女人,有可能因此而犯法。 
  缺乏「一性模式」的中國文化,卻也不少見雙性或異性戀的紀錄。社會學家潘光旦就曾根據《史記》及《漢書》中的記載指出,西漢的十個皇帝當中,「幾乎每一個皇帝有個同性戀的對象,或至少犯一些同性戀傾向的嫌疑」。舉例來說,《漢書》記載西漢哀帝寧可把衣袖割斷,也不願驚醒同床共臥的寵臣董賢。世人遂以「斷袖之癖」諱稱同性戀。 
  最具有現代性別研究意思的,莫過於清代「相公業」了。相公的本意是上層社會中年輕男子,但在清朝也用來稱扮演女人的男演員,後來更成為男伶,而且同時是同性戀對象的一種稱呼。清朝乾隆、嘉慶年代盛行「相公業」,即專指供男性同性戀者做為性愛對象的男人,有人覺得這樣使用「相公」一詞不妥,亦有稱「相姑」或「像姑」者。因為許多「相公」是演戲中女性角色的男演員,他們平日打扮也女性味十足,說話嗲聲嗲氣、步履搖曳生姿,頗能讓一些同性戀者著迷。
  廁所公投的爭議點
  不過,從既有的研究看來,中國的同性戀或雙性戀者,似乎更像是一種虛擬的生理性別(sex)上的區別,而看不到社會功能意義的性別角色(gender)。因此,同性戀或雙性戀在中國社會裡,似乎祇有誰演男、誰扮女的生理娛樂問題,而少了那麼一點西方式﹁文明進化」的意思了。 
  若非某些附阿外交部長LP高論的言詞,我們還真不太容易在台灣找到具體隱含社會意義的性別觀點。可惜法務部廁所改建與公投風波的發展,再度把整個思維拉回到傳統:「祇見sex,不聞gender」的邏輯當中。根據法務部﹁廁所公投」選票的說明──因現有男女廁所共用一個狹小通道易生尷尬……,正是這種想法的具體表現。 
  所謂如廁者也,無非是正常的生理作用;但若認為男女雙方進出廁所時,光是因為打個照面就要覺得尷尬,可就把原本與性別無涉的生理作用,賦予了不必要的性(sex)意涵。禪宗六祖慧能曾為偈語「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心動」,而今或可改成「既非尷尬,也非性別,而是方便罷了」,以為比附。
  台灣仍固守一性模式
  相較於美國社會因電影「亞歷山大帝」掀起的同性戀論爭,台灣社會的冷漠以對和熱中於法務部廁所改建風波,恰好反映了台灣社會「有sex而無gender」的態度。對於身體的觀點,西方已然棄絕「一性模式﹂,走向更多元的「兩性模式﹂;就這點來說,儘管面對一波波去中國化的聲浪,台灣社會似乎在性別的議題上,還是很「中國」的。  (本文作者為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
http://www.new7.com.tw/journal/927/927-102.html

奧利佛史東:私密歷史(楨:藍祖蔚式重情要義之評!詳參【圖博館】:《語言與力》

人生才情有限,鮮少萬能,專心做自己會做的事,也許更能讓自己開心與安心。 
「江郎才盡」是一句非常殘忍的片語,因為它無情地揭露了創作者的困境。 
看過《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時,我曾經如此歎息地走出戲院,我相信那也是後來停了好些年,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都未能再開拍新片的原因。 
  後來他陸續拍了《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和 《亞歷山大帝(Alexander)》時,我的「史郎才盡」認知其實是更強烈的。電影規模不是不大,可是沒有感動,沒有眼睛一亮的興奮。關鍵在於我不知道導演奧利佛.史東試圖告訴我們什麼特別的訊息。其實,就算是他早期聲譽鵲起的《前進高棉(Platoon)》與《華爾街(Wall Street)》,也只是捉緊了貪婪或殘忍的人性議題去暈染煽情,技術上或許兼具了技法圓熟與激情生猛力道,但並沒有新穎的觀念。 
  打過越戰的史東,對於越戰往事有深濃的眷戀與批判,因而有了越戰三部曲的概念,《前進高棉》之後的《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與《天地(Heaven & Earth)》其實都是越戰創傷症候群的療傷過程,有事件,亦有悲憫,但是濃鬱的現實悲情,卻如一片愁雲慘霧直壓人心,沈重地讓人看不到出口。 
   JFK.JPG史東讓我眼睛一亮的作品其實是《捉狂電台(Talk Radio)》與《誰殺了甘迺迪(JFK)》。前者實踐了狹小錄音室裡的可能空間,創造出語言暴力與真實人生對話的張力;後者則是雄辯滔滔地用影像來寫政治論文,藏伏在他作品底層的那種燥動情緒,在這兩部作品中都有縱橫自如的才情在隨意流竄。 
  喜歡在作品中夾議夾敘品評政治的史東,最近的動作就是回到自己最愛的歷史考古與歷史新詮的領域上,他要製作拍攝一共十集的《奧利佛.史東的私密美國史(Oliver Stone's Secret History of America)》,內容回顧了過去六十年的美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包括杜魯門總統如何決定對日本投擲原子彈,美國總統的越戰決策,以及共產主義國家在柏林圍牆坍塌後,帶動的「蘇東波」解體時刻的美國角色等問題,好發政治議論的史東再度回到他鍾愛的政治事件上,其實是無可奈何卻也必然的結果。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9/08/post-1624.html

世貿中心 (詳參【圖博館】:《華氏911《恐怖主義威脅與政府的回應》

Worldtrade.jpg
《世界中心》美國版電影海報
《世貿中心》(英語:World Trade Center)是一部於2006年出品的美國電影,由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擔任執導,以及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麥可·佩納(Michael Pena)、瑪姬·吉倫荷(Maggie Gyllenhaal)、唐納·墨菲(Donna Murphy)等擔任演出。
此電影根據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市世界貿易中心發生的「九一一襲擊事件」為基礎,再把事件改編電影,然後進行拍攝製作,並定為「災難劇情片」。
影片從九一一襲擊事件生還者、紐約市港務局警察John McLoughlin和Will Jimeno的視角描述這場災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8%B4%B8%E4%B8%AD%E5%BF%83_(%E7%94%B5%E5%BD%B1)

《野蠻告白》浪漫犯罪 文:Joey



已經不如年輕時鋒芒畢露,邁入中年的奧利佛史東連影片風格都顯得溫和許多,從《上錯驚魂路》、《世貿中心》、《華爾街:金錢萬歲》,都不如他當紅時期的氣燄,尤其是《亞歷山大帝》令他元氣大傷,《野蠻告白》在題材上關於犯罪毒品並不新鮮,但對於奧利佛史東而言是另外一向新的小嘗試。
  影片藉由布蕾克莉芙莉的口白訴說她與一對好友的非普通關係,三個人有如野東西一樣彼此相愛,看似外表大膽的性愛尺度,男演員有露臀的壯舉,三人行的床戲,談到愛情部分看似驚世駭俗,事實上不擅長經營文戲路線的奧利佛避重就輕的閃掉此部分,尤其是兩位男演員可能有的情感僅僅是在言語之間交代,事實上可以有更多空間發揮。
  不過編導似乎志不在此,而是讓兩位藉由大麻大發利市的好兄弟忽然惹上由莎瑪海雅客所飾演的毒梟老大,她也打算分一杯羹,於是綁架女主角藉此威脅,常見的黑吃黑、黑白掛勾、因為職業不太令人同情的男主角們使出計謀包括作偽文件、以牙還牙等加以反擊,在多位角色之下,編導把整個架構控制還算是得宜,適時的暴力點綴其中,不過跟過去的《閃靈殺手》相比,電影依然溫和許多。
  奧利佛史東雖然沒有做出原著小說中那種諷刺感,節奏偶然飄忽不定,卻把一部黑暗犯罪電影從悲劇頓時浪漫化,這樣的手法以大劊人心最知名,搭配鮮明個人影像風格,布蕾克莉芙莉即使沒有確切演出此角色,至少她被導演拍得很美,從彩色轉為黑白影像十分優美,搶戲的則是飾演女老大的莎瑪海雅客,看似心狠手辣面對自己的女兒還是有肉弱的一面,一句我自己的親身女兒不想見我,另外一個跟我毫無關係的女孩卻一直想見我,一句話道盡為人母親的無奈,另外班尼西歐迪特洛飾演的手下十分兇殘,在本片的下場真是不夠讓人如意。
  在許多大明星參與之下,《野蠻告白》是奧利佛史東另外一種新的嘗試,這位導演是否還能回到以前的氣勢,至少希望能做到《挑戰星期天》的能量,另外一提的是劇中烏瑪舒曼飾演女主角母親的角色,在正式電影裡居然全部刪除掉,可以看出電影少了母親這一塊的敘述,不至於影響劇情,對於烏瑪舒曼而言真不知道作何感想。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8/33587770/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野蠻告白,大導演震撼新作 文:Easy

奧立佛史東是三座奧斯卡得主,從1978年最佳編劇獎的《午夜快車》、1986、1990分別獲得最佳導演的《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乃至1991年驚世大作《誰殺了甘迺迪》,作品往往從歷史、時事議題中,照見了美國當代社會的集體心靈狀態。由此不難看出,為何唐溫斯洛的暢銷同名原作會吸引大導演史東改編,這齣充滿謊言、背叛與毒品交易的失控故事,正是全球化衝擊下,美國乃至全世界所共同面臨的拉鋸戰。
  《野蠻告白》劇情敘述班和裘兩人情同手足,畢業後合夥以化學知識佐以橫衝直撞的勇氣,在洛杉磯拉古納海灘種植出世界上最高品質的大麻,(四氫大麻酚成分高達40%),他們以年輕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致富,卻引起傳統黑幫覬覦,共同的女友O被綁架以逼迫兩人就範,一場文明對上野蠻的衝突於是展開。
  《野蠻告白》由O自述開場,看似劫後餘生,卻明言:我可能早已葬身海底,吊足觀眾胃口。片中,當文明談判遇上黑幫蠻橫手段,錯縱劇情激發出每個人心中的野蠻(Savages),然而,暴力手段最後卻不一定能解套,奧立佛史東透過創意的表現手法與剪接點出題旨,不流於黑暗大片在暴力脅迫中期待黎明的空泛,成功立下好萊塢犯罪電影的新典範。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8/33583170/

《野蠻告白》不著邊際的暴力羅曼史 文:House

導演Oliver Stone在這部《野蠻告白》中,一樣有著過去作品類似的電影符號:不管是退伍軍人的主角、迷戀東方宗教、與大量的鏡頭暴力等,你都可以感受到Oliver Stone一次又一次地要重整旗鼓的決心,只是他的敘事方式越趨紛亂,與每個腳色性格無法立體化的情形下,通篇整部《野蠻告白》如同混亂的鏡頭下,很難讓觀眾專注在哪一個故事的焦點,使得拳腳無法伸展下,又成為一部Oliver Stone普通平庸的黑幫火拼作品。
  首先是故事定位問題,從女主角Blake Lively旁敘插入的唸白開始一路到結尾,看起來像是要探討整個黑幫毒品世界中,野蠻人性下的一段荒謬黑色喜劇,但當中參雜太多糾葛,從三人感情三角關係、幹員、線民與黑道王國間的緊張關係,最後還來個煞有其事的大逆轉結局,看起來很認真地玩弄暴力、但同時也刻意地玩弄觀眾的想法,在處處不著邊際下,焦點漸漸就被模糊掉。
  而三人的感情問題,事實上處理的比3P床戲還要小心,只能看出三人彼此依存的只有用藥、肉體等浮華生活,雖建立在不穩定基礎下,但兩人一股腦地救援行動中,卻又很難看出必要性存在,更誇張在於被綁的女主角實在不太像被綁架,可以輕鬆地呼大麻、享用美食甚至被軟禁的環境可以要求,這些點來看這個權傾一時的墨西哥黑幫帝國看起來也過分仁慈了點。
  對照地前頭暴力斬首畫面、中間點綴的女主角強暴錄像等,還有處刑被陷害律師的橋段,那些暴力實在是不如以往作品的激烈偏鋒,甚至是以往批判風格強烈的導演,越到近期的作品卻越趨手軟,那些畫面和橋段實在無法構成緩慢暴力的調性,反而覺得畫蛇添足。
  而畫蛇添足的構成重點在於兩位過分仁慈的反派,Salma Hayek飾演的Elena,以她的婦人之仁能夠繼承丈夫建立起的毒品帝國還不被內鬼策反,也是一大奇蹟,另外這幾年Oliver Stone習慣把家庭問題置入作品中,但不管是《華爾街:金錢萬歲》父女糾葛還是這部中的母女不和,都叨叨絮絮講的太多,最後拉出一段疑似重症末期的畫面,似乎作出讓母女有團圓的可能性,但一路過份軟化的態度,反而顯得鑿痕過深;另外擁有著雙重身分的Benicio Del Toro是個被放掉的可惜腳色,除了把玩鬍鬚與不時露出奸笑外,導演沒有給予他更多的戲份表現,理論上是整部戲從裡到外最野蠻的腳色,可惜只是個看板腳色,狠勁、城府與足智多謀之弱,應該是Oliver Stone作品中反派最無聊的一位。
  《野蠻告白》是部因著大麻市場權力鬥爭下,拉出一段三人緊密又複雜的情感問題,只是中間橋段塑造出腳色性格過分平板,而衍生的事件看起來很荒謬,但事實上卻對故事劇情毫無任何進展,隨著劇情到後頭拉出越見複雜的事件,最終也無法一次收線完成,結尾寧願停留在三人躺在血泊中的畫面,或許是部浪漫的暴力羅曼史,只可惜最後為了結局還是自砸雙腳。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9/33595384/


台長: 阿楨
人氣(1,94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陳英雄:名導演40
此分類上一篇:柯波拉:名導演38

阿楨
俄列舉美軍兵敗越南7大原因:中國援助排最後2014-1-16新浪軍事

  據《俄羅斯報》15日報導,1973年1月15日美軍及其盟軍停止在越南的軍事行動。在巴黎經過四年談判之後,戰爭各方達成協議,並於1月27日簽署和平條約,結束了這場從1965年開始的戰爭。美軍損失5.8萬人,戰費超過一萬億美元後灰頭土臉地離開了越南。歷史學家、政治家和軍方至今仍然無法清楚回答這個問題:美國人如何輸掉了這場戰爭,雖然他們從未輸過一場戰鬥?
  俄聯邦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就此問題總結專家觀點,歸納了美軍兵敗越南的7大原因,中蘇援助位居榜尾,排名墊底。具體原因如下:
  1、叢林地獄狂舞。美軍官兵稱越南戰爭為叢林地獄迪斯可。
  2、美軍士氣低落。越戰期間美軍開小差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戰後,福特總統1974年提議赦免所有逃兵和拒絕服兵役者,結果2.7萬多人自首。
  3、不義戰爭。雖然越南在物質方面較為薄弱,但是鬥志和毅力比美軍強悍。越南人民從事的是正義戰爭,美軍則是非正義戰爭。
  4、人民戰爭。多數越南人支持遊擊隊,為他們提供食物、情報資訊、人手和勞動力。
  5、職業軍和業餘隊。越南軍隊官兵對叢林戰爭的準備要比美軍強得多,越軍自二戰以來一直在為印度支那的解放而戰鬥,最初的對手是日本,然後是法國,之後是美國。
  6、美國社會反戰情緒和抗議活動。數萬人反對越南戰爭的抗議活動震撼美國。反戰青年掀起了新運動,吸毒、自殺、逃兵在軍人中蔓延,致使上千名人自殺。
  7、中國和蘇聯的援助。如果說中國同志主要提供經濟和人力援助的話,那麼蘇聯則向越南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回應
沒有天朝人自己吃糠咽菜,給這個白眼狼無償提供大米白麵,能打贏嗎?我國數十萬人三加輪戰,援助了大量物資,關鍵一點是越南是在毛主席遊擊戰和人民戰爭指導下取得的勝利!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1-16/1525760414.html
2014-01-17 11:19: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