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30 08:00:00| 人氣2,59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卓别林:名導演1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查理•卓别林

File:Charles-chaplin 1920.jpg
查爾斯•斯賓賽•「查理」•卓別林爵士,KBE(英語: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是一位英國喜劇演員及反戰人士,後來也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導演[2],尤其在好萊塢電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躍。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與巴斯特•基頓、哈羅德•勞埃德並稱為「世界三大喜劇演員」,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卓別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為止,他在娛樂業從事了70多年的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卓別林已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
  早年
File:Charlie Chaplin I.jpg
1910年代的卓別林
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Walworth地區[3]的一個演藝家庭,父母親都是藝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分居,查理與他的同母異父的哥哥西德尼•卓別林隨他們的母親漢娜•卓別林生活。1896年漢娜因嗓子突然失聲而失業,家境每況愈下,之後兄弟兩人被送入倫敦蘭貝斯區的一個貧童習藝所。幾周後他們又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卓別林12歲半時,父親老查理•卓别林酗酒去世,母親患精神病,最後被送入一個精神病院。當時西德尼和查理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被父親撫養大的同母異父的兄弟,後來這個兄弟在查理•卓别林位於好萊塢的製片廠中工作。7年後,他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遊藝場掃過地。1920年查理•卓别林將他的母親接到美國,1928年漢娜•卓別林在好萊塢逝世。
  舞台生涯
1894年,五歲的卓別林在倫敦的大劇院代替他的母親首次登台表演。他小時候曾生過一次大病,數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親在窗前給他表演外面發生的事情。1900年他的哥哥為他在倫敦競技場上演的啞劇《灰姑娘》中扮演一隻戲劇性的貓的角色。1903年他獲得了一個新角色,後來不久他獲得了他的第一個正式角色,扮演《夏洛克•福爾摩斯》中的一個報童。直到1906年他扮演這個角色。此後他在一個雜技團里工作,次年在弗萊德•卡爾諾(Fred Karno)的喜劇團里扮演小丑。
  美國
File:ChaplinMakinALiving.jpg
《謀生之路》(1914),卓別林首次出演電影
根據美國移民紀錄查理•卓别林是於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啞劇劇團進入美國的。當時卡爾諾啞劇劇團的成員還包括斯坦•勞雷爾,卓別林和勞雷爾在旅店裡分享一屋。後來勞雷爾回到英國,而卓別林則留在美國。當時電影導演麥克•塞納特看到卓別林的表演後僱用卓別林。卓別林在那裡與喜劇演員瑪布爾•諾曼德合作。1914年到1923年間,卓別林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啞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事實上他可以說是第一名世界明星。卓別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這樣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電影。卓別林於1914年首次出演電影《謀生之路》[4]。
  初探電影導演
File:Charlie Chaplin.jpg
卓別林的經典流浪漢形象
1918年卓別林創建了他自己的好萊塢公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對自己的電影的藝術和經濟上的控制。在此後的35年中他使用這個獨立性創造了許多不朽的傑作,這些作品至今不失其娛樂價值和影響力。其中包括短喜劇《狗的生活》(1918年)和《發餉日》(1922年)。長的作品有《從軍記》(1918年)和《朝聖》(1923年)。此外還有他的無聲電影經典,其中包括《尋子遇仙記》(1921年)、《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和《馬戲團》(1928年)。
  有聲電影被發明後他還拍了兩部他最著名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時代》(1936年),此後他開始轉向有聲電影。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他自己製作配音和音效。《城市之光》是卓別林喜劇因素與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寫道,這部片子的結束部分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表演。
  卓別林的有聲電影包括《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
  《摩登時代》雖然是一部無聲電影,但是實際上它包含聲音,比如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卓別林以此來幫助1930年代已經不習慣看無聲電影的觀眾來熟悉無聲電影中觀眾聽不到對話。這部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卓別林的上司觀察他在衛生間里偷偷地抽煙。這個情節比喬治•奧威爾於1948年所寫的《一九八四》中的一個類似的情節早了十多年,而同樣諷刺。《摩登時代》也是第一部可以聽得到卓別林本人的聲音的電影。電影結束時他哼的那支歌是他自己親自哼的。雖然如此這部電影一般被看作依然是一部無聲電影。
  聯美公司
1919年卓別林與瑪麗•畢克馥、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和戴維•沃克•格里菲思等人一起組織成立了一個電影發行公司聯藝電影公司。他們的意圖在於逃避好萊塢正在形成的製片公司系統中發行公司和資助人不斷增強的權利。聯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製片公司保障了卓別林對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保障了他的獨立地位。直到1950年代初他任聯美公司的理事。
  雖然從1927年開始有聲電影出現後就很快佔據了電影主流,但是在整個1930年代內卓別林始終拒絕拍有聲電影。卓別林本人多才多藝,他為他1952年的《舞台生涯》編排舞蹈,為1928年的《馬戲團》寫了主題歌。他的著名的歌包括《微笑》,後來納京高演唱這首歌非常出名,此外《舞台生涯》的主題歌也是他自己寫的。
  大獨裁者
File:Dictator charlie5.jpg
《大獨裁者》(1940),這是玩弄地球儀的場景。
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是專門針對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所製作,並於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參戰的前一年發表。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這部影片的訴求相當大膽。它生動地寫明納粹主義的醜惡,並塑造一個生動的猶太角色,描寫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別林在這部電影中同時扮演了一位類似(包括面目形狀上的類似)希特勒的納粹獨裁者和一位受納粹主義殘酷迫害的猶太理髮師。
  政治爭議和離美
卓別林的政治觀點始終傾向左派。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他的政治見解相當緩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國(加上他的影響力、他的知名度以及作為一個外國僑民)許多人認為他的政治觀點是非常極端、非常危險的。在大蕭條前卓別林的無聲電影的政治性不強,他的流浪漢的角色只不過是貧困,有時與法律發生衝突。卓別林1930年代的電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時代》描述了工人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態。1940年的《大獨裁者》最後的一段演講批評了民族主義受到了強烈的反對。卓別林於1942年公開要求幫助蘇聯在歐洲開闢一個第二戰場也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事件。原本就懷疑他是共產黨的FBI局長埃德加胡佛曾指示給他建立秘密檔案,在40年代後半期更是險些將他叫會國會聽證,1947年的《凡杜爾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評資本主義,在許多美國城市裡發生了抗議這部影片的事件。儘管卓別林非常成功,而且從1914年至1952年始終住在美國,但他是一直保持著他的英國國籍。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為」,並懷疑傾向共產黨。約翰•埃德加•胡佛下令聯邦調查局秘密收集卓別林的情報並建立了一個秘密檔案,胡佛還試圖將卓別林驅逐出境。據2012年公開的檔案,FBI曾向MI5要求提供能用於將他驅逐出美國的信息。[5] 1952年卓別林離開美國,他本來打算短暫訪問英國家鄉。胡佛聽到這個消息後與美國移民歸化局商議取消卓別林的再入境允許。卓別林得知後聲明: 「自從上次大戰以來我就成了強勢的反動團體製造的謊言和宣傳的目標,他們有影響力,有美國黃色媒體的幫助,創造了一種氛圍繞讓有自由意識的人都被找出來受迫害。因此我決定我已無法進行我的電影工作,我將放棄在美國的居留權。」[6] 他決定留在歐洲,他定居瑞士沃韋。期間遊歷各國,受到了畢卡索、伊莉莎白二世、戴高樂、赫魯雪夫、周恩來等人的接見。1957年卓別林在歐洲拍攝了《紐約王》,使用幽默的手段來諷刺五年前導致他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事件和對他傾向共產主義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這部影片後卓別林喪失了拍公開的政治性電影的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需要政治性,應該「站在政治之上」。 1972年他與他的夫人短暫回訪美國來領取奧斯卡榮譽獎。儘管他是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邀請回到美國的,美國當局只給他發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一次性入境簽證。不過此時美國公眾裡反對卓別林的政治情緒已經消失了,他的回訪非常成功。
  奧斯卡金像獎
卓別林兩次獲得奧斯卡榮譽獎。在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首次被頒發時還沒有今天的投票程序,而且各項獎勵之間的區別也非常模糊。卓別林本來因他的電影《馬戲團》被提名為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喜劇導演,但後來他的提名被撤回,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決定因他在「《馬戲團》片中在表演、協作、導演和製片各方面表現出來多樣性和天才」而授予他特殊獎。唯一的另一部獲得特殊獎的影片是《爵士歌手》。
  44年後卓別林於1972年末為他對「本世紀的電影藝術所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貢獻」獲得了第二次榮譽獎。卓別林重返美國,除了獲獎外他還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最長的起立致敬。在明星群聚的會場內觀眾整整起立鼓掌了五分鐘。
  卓別林還因為《大獨裁者》被提名為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因為《凡杜爾先生》被提名為最佳原創劇本。在卓別林本人拍電影的時期里他對奧斯卡金像獎表示小看。他的兒子小查理寫道卓別林開玩笑將他1929年獲得的金像獎當作制門器使用,因此在1930年代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人對他非常不滿。
  卓別林最後的兩部電影是《紐約王》(1957年),以及和索菲亞•羅蘭、馬龍•白蘭度上演的《香港女伯爵》(1967年)。
  人們往往忽視卓別林還獲得過一次奧斯卡金像獎,1973年他為他1952年與克萊爾•布盧姆一起拍的《舞台生涯》獲得了最佳原創音樂獎。片中巴斯特•基頓也登場,這是這兩位大喜劇家唯一的一次同時露面。由於卓別林當時面臨的政治困難,這部電影始終未在洛杉磯上演,而這是被提名的條件之一。這個條件直到1972年才達到。
  關係
  埃德娜•普文斯
埃德娜•普文斯是卓別林電影中的第一位主要女演員。兩人在1916年到1917年間有過一段浪漫關係,這段關係可能於1918年中止。1918年末卓別林與米爾德里德•哈里斯結婚後兩人關係恢復的可能性就消失了。到1923年為止普文斯依然是卓別林電影中的主要女演員。兩人說到對方時始終感情非常好。
  米爾德里德•哈里斯
File:MildredPrivatecolletion2.jpg
1918年10月23日,29歲的卓別林與16歲的《綠野仙蹤》的女主角米爾德里德•哈里斯結婚。婚姻是在哈里斯謊報說她懷孕後達成的。兩人有一個孩子,但他在嬰兒時期就死了。1920年兩人離婚。離婚時卓別林稱哈里斯與以勾引年輕女演員著稱的艾拉•內吉姆瓦有女同性戀關係,而哈里斯則稱卓別林嗜性成癮。
  寶拉•納格瑞
1922到23年間卓別林與女演員寶拉•納格瑞之間有過一段很公開的關係。納格瑞當時剛剛從波蘭到達好萊塢。這段時好時壞的關係在九個月後結束了。它有點像現代好萊塢影星的關係的前例。與他的其它關係相比卓別林與納格瑞非常特殊,非常公開。
  麗泰•格雷
在準備拍攝《淘金記》時35歲的卓別林與16歲的麗泰•格雷發生了關係。格雷懷孕後導致電影在拍攝六個月後必須更換女主角人選,並且兩人於1924年11月26日結婚。他們有兩個兒子:小查理•卓别林(1925年-1968年)和西德尼•厄爾•卓別林(1926年-2009年)。1928年兩人離婚非常痛苦。卓別林必須向格雷付當時紀錄性的82.5萬美元。這場公眾矚目的離婚,加上一場稅收上的糾紛使得卓別林的頭髮都變白了。法庭記錄被公布,其中含有許多隱私的細節,這導致了一場反對卓別林的運動。卓別林的傳記作者喬斯•米爾頓在卓別林的傳記中寫道說這場婚姻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的靈感來源。
  保利特•戈達德
從1932年到1940年卓別林與女演員保利特•戈達德之間有一段浪漫的和職業的關係。戈達德在這段時期的大多數時間裡住在保利特•戈達德在比佛利山莊的家裡。卓別林「發現了」戈達德並讓她在《摩登時代》和《大獨裁者》中演女主角。據說由於戈達德拒絕闡明她與卓別林之間的關係是她沒有獲得扮演《亂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角色的主要原因。兩人關係於1940年結束後兩人公開說他們於1936年秘密結婚。後來卓別林在私下裡說他們從未正式結婚。不論怎麼說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友善地於1942年正式結束。戈達德與卓別林正式離婚,戈達德還獲得了一筆離婚費。
  瓊•巴里
卓別林與瓊•巴里有過一段短暫的關係。本來卓別林想讓巴里扮演一個主角,但是過了不久巴里就開始對卓別林糾纏不休並有精神病的表現。兩人的關係因此終止。1943年5月巴里稱因卓別林懷孕。血液測試表明卓別林並非孩子的父親,但是法庭拒絕允許血液測試作為證據,因此卓別林被判直到孩子21歲為止每月要給孩子付75美元。
  烏娜•奧尼爾
此後不久卓別林遇到了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烏娜•奧尼爾。兩人於1943年6月16日結婚,當時卓別林54歲,而奧尼爾只有18歲,此後奧尼爾的父親沒有再與他女兒說過話。兩人的婚姻生活非常長,也非常幸福,兩人在對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奧尼爾找到了一個愛自己的父親角色,而卓別林則找到了一個忠實於自己,並在他在公眾中的信譽不斷降落的時候安慰自己的人。兩人共有八個孩子,三個兒子克里斯多福、尤金和麥可和五個女兒傑拉爾丁、約瑟芬、簡、維多利亞和安娜特-埃米利。卓別林逝世後烏娜還活了十四年,但是她對卓別林之死非常悲痛以至開始酗酒。其女兒維多利亞•卓別林現為著名馬戲藝人,創立「隱形馬戲」,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封爵
1975年3月9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別林KBE勳銜,由此將他提升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經有人提名將卓別林封為爵士了,但當時的保守派政府反對此舉。
  逝世
File:Charles Chaplin and Oona Chaplin Grave in Corsier-sur-Vevey.JPG
卓別林(右)與其夫人烏娜•奧尼爾的墓。
1977年聖誕節卓別林在瑞士沃韋中風(酒後服用鎮靜劑)逝世,享年88歲。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蘇爾-沃韋的墓地中。1978年3月1日有人盜走了卓別林的遺體並以此試圖向他的遺屬要錢。但是盜墓者被捕,十一周後他的遺體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尋回。今天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其它爭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媒介批評卓別林沒有參軍。卓別林稱他報名了,但是在進行體格檢查時落選。卓別林在戰期內募捐了許多錢,並於1918年拍了一部喜劇性的宣傳片。據說關於他參軍的爭論導致他沒有在1930年代初被封爵。
  卓別林一生中始終有關於他是否有猶太血統的爭論和斷言。1930年代納粹宣傳中稱卓別林為猶太人,1940年代聯邦調查局的研究也集中在這一點上(原因不明)。這個爭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有關於猶太人在電影工業占支配地位的狂想。卓別林的同母異父兄弟西德尼是半猶太人,[7]但不信猶太教。卓別林本人有猶太血統的說法毫無根據。卓別林本人生前從未討論過這個問題,也拒絕否定說他是猶太人。他說這樣做只是為「反猶分子提供了證據」。他常說假如他有猶太先裔的話他將感到驕傲,因為「所有天才均有猶太血統」。在《大獨裁者》中他大膽地描寫對猶太人的迫害就體現出了他的這個觀點。
  在1924年製片人托馬斯•英斯死在威廉•藍道夫•赫斯特的遊艇上的事件中卓別林被牽連在裡面。這個事件是好萊塢的一個未解之謎之一,也許永遠也無法解開了。2001年這個事件被拍成電影《貓眼》。
  卓別林畢生受年輕婦女的吸引是他受批評的原因之一。他的傳記作家將這個習慣歸於他青年時代在倫敦大劇院遇到的初戀海蒂•凱利。卓別林喜歡發現和引導年輕的女影星。除米爾德里德•哈里斯外他所有的婚姻和重要關係都是這樣開始的。
  後事
File:BM-IntFilmschauspieler2001.jpg
卓別林紀念郵票
在沃韋的卓別林紀念館前有一座卓別林像。倫敦的萊斯特廣場上的卓別林像是這座像的複製品。
卓別林除其它眾多榮譽外還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有一顆星(由於1950和60年代對卓別林的政治傾向的批評直到1970年代他才獲得這顆星)。1985年英國發行了一張紀念他的郵票。1994年美國也發行了一張郵票紀念他,這張郵票上卓別林的肖像是漫畫家阿爾•赫施費爾德畫的。
1992年理察•阿頓伯羅導演了按照卓別林的傳記改編的電影《卓別林傳》,電影中羅伯特•唐尼飾卓別林,卓別林的女兒傑拉爾丁飾她自己的祖母(即卓別林的母親)。
2001年英國喜劇演員艾迪•伊扎德在《貓眼》中飾卓別林。
從1960年代開始就一直有人將卓別林的電影與巴斯特•基頓的電影作比較。兩人的電影在風格上相差很大。卓別林的電影非常強調情感,而基頓的電影則非常詼諧。卓別林在製片上非常傳統,強調表演,而基頓則不斷創新,非常大膽。從歷史角度上來看卓別林是所有其他人(包括基頓)的先驅。除健康的同行之間的競爭外兩人對對方均非常尊重。基頓將卓別林稱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喜劇演員和喜劇導演。卓別林對基頓也非常讚賞,1928年他反對基頓參加米高梅公司,後來證明此舉非常糟糕。在《舞台生涯》中卓別林專門為基頓寫了一段情節,基頓是1915年以來卓別林的首位螢幕喜劇夥伴。
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0名[8]。
  軼事
卓別林在美國成名後在美國出現了許多「最像卓別林的人」的比賽。鮑勃•霍普曾在一次這樣的比賽中獲第一。
1930年代初卓別林與路易斯•布努埃爾是朋友。
在2005年的「喜劇家的喜劇家」的大選中卓別林被同行選為最偉大的20名喜劇家之一。
卓別林終身是無神論者。宗教在他眼裡只有被開玩笑的份。他有一次取笑說:「我願意扮演耶穌,我最適合這個角色了因為我是一名喜劇演員。」
卓別林晚年非常喜歡班尼•希爾的作品,希爾本人是卓別林作品的熱衷者。1991年希爾受卓別林家人之邀訪問卓別林的故居時發現卓別林收藏了許多他的影象記錄而大受感動。
  主要作品
年份片名備註
譯名原名
1915年計程車上的私奔A Jitney Elopement
1915年流浪漢The Tramp
1915年拐騙Shanghaied
1916年冒牌的伯爵The Count
1916年銀幕背後Behind the Screen
1917年安樂街Easy Street
1918年狗的生涯A Dog's Life又譯:《狗的生活》
1918年夏爾洛從軍記Shoulder Arms
1921年尋子遇仙記The Kid
1921年有閒階級The Idle Class
1922年發薪日Pay Day
1923年巴黎一婦人A Woman of Paris: A Drama of Fate電影旬報藝術性最出色電影
1925年淘金記The Gold Rush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
1928年大馬戲團The Circus奧斯卡榮譽獎
1931年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6年摩登時代Modern Times尤西獎最佳外地製片人
1940年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
尤西獎最佳外地製片人
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
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47年凡爾杜先生Monsieur Verdoux又譯:《殺人狂時代》、《殺人的喜劇》
藍絲帶獎最佳外語片
波迪獎最佳美國電影
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
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952年舞台生涯Limelight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銀絲帶獎最佳外語片
1957年紐約王A King in New York又譯:《一個國王在紐約》
提名銀絲帶獎最佳外語片
1963年三十歡樂世界30 Years of Fun
1967年香港女伯爵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3%E5%88%A5%E6%9E%97


卓別林電影元素>易文網/子尤  

    1.形象。1914年,卓別林在他的第4部電影裏,創造了電影史上最永恒的流浪漢形象。這個形象是這樣的:圓禮帽,兩個塗抹痕迹很重的眼圈,小胡子,頭發微微有點兒卷曲(有時也會變),上身穿的那叫什麽?西服?從上到下三粒扣子只系中間那粒;肥褲子、大皮鞋,比著名的就是大皮鞋,畢竟他還享受過這玩意兒的滋味(《淘金記》中,他吃皮鞋),其實他上衣裏頭還有一個短袖襯衣,幹活時,他就會脫掉外衣,露出它來。
    2.風度。風度的轉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關系到對卓別林本人的研究,因爲早期浪漢形象是基于卓別林對小時候熟悉的流浪漢的一種模仿、同情和變異。可到了20年代後期,隨著他思想的深入和影片諷刺的問題不同,原來只是搞笑或同情小人物、嘲弄虛僞的大人物;現在變成對社會變遷、科技發展、世界動亂的深刻思考,流漢的動作、表情開始變化,這也跟他生活的環境、地位與下層人民的生活開始發生隔閡脫離開來有關。流浪漢開始像個紳士!每當他打完架,被人嘲弄後,他像個紳士一樣撣撣土,用眼睛厭惡地望望周的人,好像自己比周圍的人高上一等,流浪漢不再是低俗的搗蛋鬼,而是哲學家!他用他高貴的手勢,爆笑後的那隱隱憂郁而無奈的目光,讓觀衆深深思索著世界。
    3.音樂。卓別林後期的電影音樂好聽,很能顯示他的音樂才能。他的小提琴據說拉得很棒!可惜只能從他的默片裏欣賞他的動作,鋼琴倒是欣賞,《大獨裁者》裏有兩段他的鋼琴獨奏,只可惜都沒敞開了彈,時間短,加起來才幾十秒,實在可惜。在再發行的《小孩》裏,當演到小孩被孤兒院的人帶走,流浪在後面拼命追趕時,伴隨著悲哀的音樂,人心在這裏被撕開、扯裂,我每次聽到這音樂,都會哭,這音樂實在好聽極了!後來我發現這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悲愴》非常像于是多方調查,終于在一部講卓別林的記錄片中,聽到了原版《小孩》的音樂,其實就是《悲愴》的音樂,也許是在修改時改了,反正後來的音樂要比柴可夫斯基的更好聽,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在高潮的時候並未給人如此強烈的震撼。
    4.女主角。卓別林有幾個長合作的女演員,比如瑪蓓爾和他合作了數十部影片。還有就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寶蓮?高黛,她適合演活潑奔放的少女,《摩登時代》、《大獨裁者》顯然是爲她量身定做的。卓別林對女演員很有感覺,他在她們身上寄托了許多東西。他的第一個女朋友與他交往時,才16,自從卓別林去了美國,兩人雖有書信來往,卻再沒見過,到了1921年,爲宣傳《小孩》去英國時,她已經因流感而死,年僅22歲。卓別林一生都爲此自責,他自己30年代以前的電影中選擇的女主角,可以說都是那個“逝去的天使”的翻版。卓別林電影裏的女主角基本上都成了他的情人,像《淘金記》裏的那個女主角,每當她出場時,屏幕上就會出現她的名字和一朵玫瑰花……在拍《淘金記》時,卓別林一連與四個女人周旋,結果是損失了30萬元,一半的名譽,一妻子和清晰的頭腦。卓別林第一次精神病發作,被迫到一個莊園去療養。至于女主角,可以說她們在卓別林電影裏起著重要的作用,她們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惟一一次不同是在《凡爾杜先生》裏,女人換了一個又一個,而且下場並不好。   
5.聲音。如果把這個詞和卓別林聯系到一起,稍微懂點兒電影的人就會會心一笑,自然,人們也會明白聲音給這個默片大師帶來的災難。可以說,有聲片的來到把1927年以前的一切都毀掉了,每個明星的結局都是無比淒慘的,不是餓死,就是凍死。像執導過著名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的擅長拍史詩片的格裏菲斯,死時僅有4個人參加他的葬禮,好萊塢沒爲他出一分錢;一位默片名導歸隱山林,兩年後,他回好萊塢領取紀念獎杯時,竟然無人認識他;最可憐的是那位制片人,當他被旅店老板趕出來時,他的眼神裏流露出的是對命運不解的疑問,疲倦而又無奈,當夠了小醜後,他累了。有目擊者證明,他當時望著天,歎了口氣,就倒下了,並且再也沒有起來,他的衣服被扔到大街上,窮人都不屑要,只有幾個小孩拿它當球踢,他死時身無分文。卓別林、格裏菲斯、壁克馥和範朋克是當時的“四大巨頭”,他們曾一起成立聯美電影公司,有聲時代來臨後,一切都變了,格裏菲斯因思想陳舊,帶有種族歧視,拍史詩片又耗資太大,所以已沒有制片公司願意投拍他的電影;範朋克是專門演俠客的,像佐羅、羅賓漢、達達尼昂,可現在他年紀大了,加上與壁克馥的離婚,非常苦惱,所以借酒消愁,郁郁而終。專門演純情少女的壁克馥,在有聲片來了之後,因爲口音問題,再加上歲數不小,所以就離開影壇,默默無聞,于1976年去世,享年86歲。每當我想起這段曆史,總是非常傷心,最先創造新事物的人都是最偉大的人,可他們常常是最慘的,他們到底怎麽了?怎麽會這樣?好萊塢真的是喜新厭舊。在最新一次的100位對世界電影史貢獻最大的巨人排行榜裏,卓別林排名第3,壁克馥排名第4名,格裏菲斯排名第7,而可憐的“動作明星” 範朋克卻仍未上榜。卓別林當時自然也受到很大沖擊,更糟糕的是,他是“反對有聲派”裏的領頭人物,他的主要觀點是電影要靠演員的神態與動作,而流浪漢突然說話,那後果不堪設想!他緊接著又開拍一部新的默片《城市之光》,爲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頭發一夜之間全白了!中途還換了許多主要演員,拍攝的膠卷達到27個小時,他生怕觀衆看不懂電影的意思,所以一再地改。首映前一個星期,卓別林晚上睡不著覺,很煩躁地來回亂走,眼睛到後來又紅又腫,布滿血絲。首映前,先是一個小的內部試映會,卓別林和愛因斯坦前去參加觀看,觀看過程中,愛因斯坦感動得流下淚水,卓別林也激動地哭了。最要命的還是觀衆的反映,當時,卓別林一直躲在旅館裏不敢出來,爲了把這部電影拍好,他已付出太多了。值得注意的是,卓別林還在電影裏插入了兩段模糊不清的有聲地方,一個是剛開頭,揭幕儀式上,一個胖子流利的“鳥語”演講,還有就是卓別林把口哨吞進肚子裏去,因爲打嗝所以總是發出怪怪的口哨聲。當卓別林得知自己的影片受到巨大歡迎,買票者爲買票排隊到了街上時,卓別林倒在地板上痛哭不止。在下一部票房失敗的默片《摩登時代》裏,卓別林讓工廠老板的說話聲變成有聲。卓別林畢竟還是抵不住輿論的批評和觀衆看不懂的抱怨,他的第一部有聲片──永載史冊的《大獨裁者》問世了,這部電影的搞笑之處主要還是在動作表演上。卓別林又創造了一個奇迹:結尾處宣揚和平美好的偉大演講,其精彩程度完全超過《巴頓將軍》!
    6.主題。卓別林的電影主題永遠是宣揚美好和平的,無論他的角色還是故事,都是那麽純潔,壞人必定滅亡,好人最終勝利,永遠不變的主題,不變的卓別林。
    你,卓別林,用矮小的身軀,支起了廣大的藍天,在破落的人行道旁,你笑了,每個觀衆都被你感動,流下辛酸、苦澀的淚,是你用拐杖繪出童話的世界,是你用粗大的皮鞋踏出美好的未來,你是流浪漢,探險家,周遊世界的俠客,藝術家,哲學家,思考者──上帝。
    他用他高貴的手勢、爆笑後的那隱隱憂郁而無奈的目光,讓觀衆深深思索著世界。  
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95696&cid=257346

城市之光  維基百科
File:City Lights film.jpg
《城市之光》(英語:City Lights)是1931年英國導演查理•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被廣泛視為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別林的代表作之一。
  劇情簡介
劇情圍繞卓別林(破產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看到一個雙目失明的貧窮女子在街上賣花。他愛上她時,女孩卻錯以為他是個百萬富翁。他碰巧拯救了喝醉想自殺的百萬富翁,富翁就當他是最好的朋友,當富翁酒醒後又不再記得他是誰。
流浪漢得知女孩的租金逾期未交,她和她的祖母是可能會被趕出公寓。他開始打小工,如清掃街道,並參加拳擊比賽,都是為了女孩。最終百萬富翁酒後支付了一千美元的租金而且還能為女孩的眼睛手術。不幸的是當富翁清醒過來時,流浪漢被錯誤地指控偷竊了錢。流浪漢被捕之前把錢給了女孩,告訴她自己要離開一小段時間。
幾個月後,流浪漢被釋放,並找到還在原地賣花的姑娘,她的視力已經恢復,和祖母開了花店,每次富人進入店舖,女孩都猜測他是不是她神秘的恩人。當流浪漢看到一束花躺在排水溝裡,他彎腰撿起來,又被兩個頑童所踢。女孩看到流浪漢試圖把花給她時候笑著對同事說:「我得到一個俘虜了。」看到花從他的手中掉落,女孩伸手給他一朵花,但是她覺得他的手是熟悉的。「是你? 」她問,他緊張地點頭,然後問:「你可以看到了?」她微笑著回答,「是的,我可以看到了。」
  角色
Charlie Chaplin - 流浪漢
Virginia Cherrill - 盲女
Florence Lee - 盲女的祖母
Harry Myers - 怪異的百萬富翁
Al Ernest Garcia - 富翁的管家
Hank Mann - 拳手
  評價
曾經有許多電影導演認為《城市之光》是他們最喜愛的電影之一,包括奧森•威爾斯、史丹利•庫柏力克、費德里柯•費里尼與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台灣導演朱延平1980年上映的處女作《小丑》,男主角為許不了,劇情即取自卓別林的《城市之光》,主要內容情節皆雷同。

《摩登時代》






哭笑不得的現代性--閱讀卓別林《摩登時代》 2013-05-22 

卓別林對「現代」的深刻觀察與批判,都隱藏在滑稽的外表之下。用這麼輕鬆笑謔的形式來表現和這個形式如此矛盾的內容,也只有卓別林能為之,也只有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弄臣醜角能為之,也只有司馬遷「滑稽列傳」中的人物能為之。
  和板着臉說話的社會理論家們不一樣,卓別林對「現代」的深刻觀察與批判,都隱藏在滑稽的外表之下。用這麼輕鬆笑謔的形式來表現和這個形式如此矛盾的內容,也只有卓別林能為之,也只有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弄臣醜角能為之,也只有司馬遷「滑稽列傳」中的人物能為之。這些看似全無心肝但實則情深似海的人物角色,大概都是古今中外偉大的「隱於笑者」吧!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是我這些年來在東海大學上大一社會學這門課時,一定會放給同學看的一部片子。這些年下來,透過討論,同學們與我共同整理出這部片子裏的一些我們認為重要的意涵。雖然冒着把這部意涵豐富的電影簡化的風險,並可能要付出把生動流暢的電影敘事變成「板着臉的社會理論話語」的代價,我還是願意把這些閱讀心得和讀者分享。但首先,我必須要強調,請先把這部片子找來看,並作您自己的觀後筆記,然後,如果您還願意,或許可以把本文聊作一種參考或對話,因為它最多也只是如此而已。
  「摩登時代」其實是三種社會空間所架構起來的,分別是摩登都市、摩登工廠與摩登監獄,後兩者且常間架於那摩登都市之中。不自由的監獄、關着門的工廠、巡邏的警察,讓那以自由流動自豪的摩登都市,不得不被強烈提示它只是一個「表」,從而讓人有一窺其裏的欲望。導演卓別林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讓一個小人物卓別林穿梭於現代情境的各個角落與夾間,使摩登都市剝落層層外衣展露自身。卓別林展露的「現代」,是一令人又哭又笑、哭笑不得的狀態。
  一、現代都市:在人流與時流之間
  片子一開始,以都市作為「摩登時代」的空間背景:急促匆忙沒有個性的人群之流、高高在上時刻不停留的大時鍾、還有豬群(還是羊群?)急促趕路的畫面穿插其中,調侃在這個意象上和它們彷佛無異的人群,都是急促、匆忙。鏡頭轉到工廠,而所謂現代工廠其實是隱藏着小齒輪的規訓機器(即,時鍾),以及大齒輪裸露在外的生產機器所共構的一種定速運動體係。當然,這後頭有經理所控制的中央監視係統,控制秩序與速度;經理控制大小齒輪,大小齒輪控制勞工。
  片首的豬群(或是羊群?)讓人馬上聯想到尼采對現代性的辛辣撻伐:現代社會表面上是由獨立自主的個體所組成的,繽紛多元、熙熙攘攘,但其實人們的生活是被各種制度安排地妥妥當當,缺乏個性也不敢自主,順從着「社會」,猶如牛羊般湊在一塊兒,相互廝磨,過着「畜群」(herd)般的生活。「其行進如馳,莫之能止,不亦悲夫」,莊子說。這是個「到處顯着不雅的急促」的時代,尼采說。這樣的一種關於「現代」的想像,當然和啟蒙思想家,不論是康德或是馬克思,對現代,相對於所有過往時代,所抱持的肯定與期望大相逕庭。「畜群」當然是談不上什麼自由、個體性、主體、自主、進步、「敢於知」了。和馬克思一樣,卓別林指出了現代生產關係中的階級壓迫,以及精密的時間切割與計算在這個新壓迫關係中的重要性,但馬克思猶然寄望於這個大工業體制的潛在進步性,也就是工人畢竟在大工業的屋頂下聚集起來,有了溝通與團結,從而抵抗的可能。
  這是黑色的片首,但片尾則是意外地光明,光明的有過於浪漫甚至於落入俗套之嫌:在一連串的打擊與挫折之後小人物卓別林及其女友面對朝陽,攜手走上旭日大路;未來不可知但充滿期待。我們不禁會問,這樣的結局是個廉價的俗套嗎?結局如果改為小人物的夢想完全落空,陷入囹圄,收進精神病院或貧窮之家,或許才更能呼應片首的調門,或許才更符合整個片子一開始所刻畫的現代工業資本主義體制:無力的芸芸眾生被盲目的外在力量(科技、機器、現代生產關係、時間之流、人群之流)所推着走。
  然而,這個原本幾乎注定俗套的「從此以後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的陽光大道結局,卻因為緊接最後結局之前的一段小插曲而不俗。工人卓別林出獄後,女友帶他到她駐唱的一家餐廳打工。之前,他一再受挫於高度異化與規訓的制造業,但轉進服務業卻也還是命途多舛,再三受阻於人群之流,連一只烤鴨都送不到客人桌上。導演卓別林再次啟動那象征巨大異己力量的人群之流,「他們」讓侍應生卓別林想前進的時候前進不了,想停下來的時候非得前進--這個意象在片中重複出現。人群散去,烤鴨高懸於舞池中央的吊燈上。經理(又是經理)告訴他,你最好會唱歌,要不然留不得你。女友急得馬上在後台幫他惡補歌唱。表演者卓別林說他歌詞記不來,女友靈機一動,在他的袖口裏夾帶歌詞小抄。該卓別林上台了,載歌載舞一番,忘了詞,待要看小抄,愕然發現小抄不知何時被甩掉了。正在尷尬冷場,無情噓聲驟起時,女友隱在簾後鼓勵他:「放開唱,甭管歌詞了!」(Sing, never mind the words!) 這句話當頭棒喝藝人卓別林,旋即自歌自舞,渾身解數,忘情內外,把自我完全釋放出來了。如果說,舞台象征了社會,那麼「歌詞」就象征了社會腳本,象征了權威、體制與正當性。平凡人卓別林丟掉了社會腳本,也就是打破了不由自主,也就是讓他的自我在社會的波濤中冒出了頭。透過這個插曲,導演卓別林要說,盡管壓迫的、規訓的力量那麼大,但它們的力量之大至少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我們「以為」離不開它,以為沒有它,自己就無法存活於世,但這個「信念」其實經常是只是一種沙特所謂的「壞信念」。
  因此,是這個結局前所發生的「革命性」事件,使得結局的旭日與大路有了些情有了些理,也使得這個片尾和片首架構起一個有異常張力的對照。它超越了通俗藝術家擅長的那種溫馨感人的濫情結局--「世界雖然醜惡,但這兩人真心相愛」。它也超越了,好比易卜生式的結局,《玩偶之家》的娜拉在看清了現代小家庭對女性個性與自主的壓迫與偽善時,出走了。但魯迅問得好:「出走之後呢?」如果覺醒後,只能看到自己的無力,那還不如繼續昏睡呢!畢竟無力的覺醒只是另一個幻滅的開始。它當然也超越了亞瑟 米勒式的黑暗現實主義,在經曆了所有的希望的(或謂之,美國夢)幻滅後,「推銷員死了」。卓別林他們倆並沒有被摧毀,盡管那個時刻威脅他們的那個力量是巨大的。「只要無法把我摧毀,都到頭來只有讓我更強壯」,尼采說。
  片首所展現的那個「摩登時代」(現代都市與現代工廠),應還是在旭日大路的不遠處,而我估計他倆應該還是朝它前行的。然則,為何他倆不是「回歸田園」呢?我想不是。不論是司各特 費滋傑羅筆下那載着向城市的虛無與浮華告別的年輕人回到那安慰遊子的雪原與燈火的「中西部故鄉」的火車,或是陳映真筆下的「轟隆轟隆地開向南方的他的故鄉的貨車」,其實都只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安慰想像,因為摩登時代的人就是從那個故鄉被擠壓出來的人,而這不也就是所謂的「圈地運動」的故事嗎?絕大多數時候,「跟我回鄉下去」只是一時的勇氣--酷似娜拉的勇氣,然而那個「之後」呢?小人物卓別林與其女友並沒被現代都市擊垮,不但沒有,反而在現代都市的罪惡與醜陋之中綻開了花朵。因此,《摩登時代》比很多反抗現代社會的敘事都來得有英雄氣,而恰恰這個英雄又是最十足的小人物。卓別林愛戀都市,盡管它誠然可惡且可悲,但恰恰是在這些「醜陋」上頭我們看到某種「光輝」。哭笑不得,或是又哭又笑--這是卓別林式的現代主義。無論是童呆的溫馨傻樂或是灰暗的幻滅、出走、死亡,都不是卓別林心目中的「摩登時代」主人翁。
  二、現代工廠與現代監獄:「正常」的代價是什麼?誰才是正常?
  在現代資本主義為提高生產效率而講求細密分工的生產組織中,效率是提升了,但代價是什麼?導演卓別林藉這部片子回答了。細密的分工讓人在重複單調的勞動中感覺無聊,長期下來於是變蠢。這是批判學者的老生常談。卓別林的答案和他們並無二致,但批判學者給答案的方式令人沮喪,卓別林則讓人在哭笑不得中反省自己的哭笑不得。好比,我們看到工人卓別林狀況百出的表現時,常常既又覺得現代工業體制是高度壓迫與規訓的,使人愚蠢,但我們卻會不由自主地在工人卓別林連這點「愚蠢的工作」都做不來時發噱。「他太逗了!」,因為他竟然無法「聰明地」像「正常人」(也就是一般人)那麼地能讓自己「愚蠢下來」,也就是接受那機器般的規訓,與團體節奏同律動。在部隊裏,類似這樣老是和團體運動節奏脫節(「出狀況」)的兵,人們稱之為「天兵」,「天」也者,負面的「天才」(或曰「白癡」)也,不合時宜的「自然」也,說到底也就是不受規訓。導演卓別林的天才,就是讓我們在觀看這些工廠裏的「天兵」時,不由得不在一開始的笑謔中回過頭來猛一想:咦,到底誰才是「正常」啊?我為何要笑工人卓別林不接受愚蠢呢?
  以分工細密,把生產過程或是複雜的技術拆解到幾乎不可再分解的重複單調動作着稱的「泰勒制」,對於勞動者而言,就是人失去了手腦並用的機會與能力,於是人不再是創作的構思者、材料的鑒別者、工具的使用者,以及過程的規劃者。大多數情形下,所謂流水生產線上的勞工,他或她的工作只是以雙手配合鎖定目標的眼球而已,人於是被當成機器人,或變成機器的附件了。「工作」因此與「休閑」完全對立,工作不但不能讓人有成就感與成長感,反而成為了讓人喪氣無能,想要逃避(「下班」、「放假」、「摸魚」)的東西。一個人每天的黃金時間就這樣「敗掉」了,然後再利用「休閑」的時間補足體力與精神,等待第二天重複的「敗掉」,而「敗掉」的時光點數就是「年資」--承認這個年資並稍作補償的就是「福利國家」。工人卓別林不能適應這個「理性的」規訓、這個「文明的」勞動過程,讓我們覺得好笑,但我們想到「能適應」卻又是那般的可悲。這種「現代工廠勞動」,並沒有因為所謂「後現代」的來臨而消失,反而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大量增加,而女性又承擔了其中的大部,從中國大陸的成衣業女工,到台灣所謂高科技電子業裝配線上的女作業員,都是這全球產業大軍的一部份。
  適應機器,也就是適應電力、大小齒輪與輸送帶所提供的一種客觀的、均勻的、穩定的韻律,而時鍾是任何機器的原型。這就是人的機器化。守時是一種美德,但也是機器成全我們的美德。單一個體於是都貼附上機器的韻律,與其轟鳴、與其靜默,而「自動喂食機」,就其原則想法而言,一點都不誇張,展現了生產線上的工人身體對機器的依賴,或被機器的馴服。它的問題只是不「實用」而已,它的原則理念其實是成立的,不但成立,甚且是現代工業體制的邏輯極致。
  人的身體被機器制約,其後果就是人的腦袋也受其制約。這是尼采式的唯物論,很有道理。工人卓別林與同一條生產線的那個大漢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兩個人不對盤,想吵架,想打架,但吵也吵不起來,打也打不起來,因為兩個人一看到輸送帶逝者如斯夫,他們的工作眼見就要落後,就不得不停下一切的社會交往(包括吵架與打架),投入與機器的「對話」,而這個對話當然是令人氣餒的,因為機器不聽你的,你得聽機器的,聽久了,就傻了。這令我們想到俗諺「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來,這句諺語的意義不就是說,過去的匠人「聰明」,不只是因為他們是材料的鑒別者和工具的使用者,他們的工作要求他們手腦並用,更也是因為他們的勞動過程並沒有嚴格的「工作」與「休閑」二分,從而工作並不妨礙人與人的社會性交流。這麼說,傳統匠人的勞動和現代啟發式教育理念反而在原則上是一致的,而現代工人卻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尖銳矛盾對立。現代工廠是教育這個概念的反義詞,因為它所做的就是壓迫、消磨每個勞動者的潛能。能從這中間逃避掉的只有少數幸運的專業者與藝術家,或是高高在上運籌帷幄的政客、資本家與經理。資本家與經理或許有暇得以高談闊論所謂的「創意資本主義」,但同一名詞對廣大生產線上的工人則不啻是一哭笑不得的挖苦。《摩登時代》是一部史詩,描述一個不甘於成為「器」的小人物的冒險之旅與高貴抗議:您君子不應以小人為器,而成全您自己的不器,更何況因此而來的不器,在道德上也是搖搖欲墜的,因為它的基礎是一係列的壓迫與規訓機制,例如摩登精神病院、摩登警察與摩登監獄。
  工人卓別林的下場是被送到精神病院,而僅僅是因為他不能適應這個讓人成為機器的現代工廠勞動。他不正常,因為正常的人就是正常的機器。但要當一個「正常的人」的前提卻又是透過勞動被「反教育」與癡呆化。要工人在勞動領域維持這樣的「正常」,對工人而言,其精神與人格代價實在過於巨大,他一定需要尋找一些補償,一些回擺。因此,工人階級,作為被傷害的階級,往往刻意演出那為拘謹自律有禮貌講分寸的中產階級所皺眉聳肩甚至鄙夷的「不正常」行為舉止,以類似鍾擺擺蕩的方式來「平衡」或暫時擺脫在勞動領域必須維持「正常」的巨大壓力,於是,從檳榔、保力達P、拚酒、某些認同性運動(例如足球、棒球)、(以性或種族為標的)的粗口、「男子氣概」、家庭暴力,到毒品與民族主義狂熱,都成為了大大小小的擺脫方式。某些「工人階級文化」,從這個觀點看,它既是對這個生產體制的反抗,也同時是和這個體制的互補。而國家機器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對這些被傷害階級因為要維持「正常」(規訓與無聊)所必須經營的「不正常」(放縱與興奮),進行制度性的閥門調控,時而嚴打,時而放鬆,時而禁止,時而鼓勵。[6]不言可喻的是,法律與監獄是最重要的控制閥門。
  正是在這個意義下,「毒品」是現代性的一核心現象,是現代性的一內在構成,而非外在偶然,是政治經濟學問題,而非只是個人道德問題。而「文明世界各國」一無例外都在大力推展的反毒運動,也不得不是一個意識形態,因為它遮蓋了「毒品」這個「不正常」恰恰是作為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正常」的前提而存在:這樣的社會、這樣的人生需要麻醉;正常與不正常恰恰是相生相成。而所有的嚴厲打擊、懲罰、監禁、甚至死刑都無法徹底解決這一個「社會問題」,因為說到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從來不是真正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是務實性的閥門調控。
  這片子有一段情節是關於犯人卓別林在監獄食堂裏誤打誤撞,把鄰座囚友的白粉當成白糖給吃了,然後在超級興奮、神力沛然的狀態下立了大功,把好幾個劫獄客制服住,並救了警察。吸毒者卓別林這樣的「英雄事跡」,是工人卓別林一輩子也無法企求的。導演卓別林要我們思考的恰恰是,為何毒品有魅力,不正因為它所召喚的對象是一個完全缺乏魅力的人生,以及缺乏力量的主體嗎?「不正常」的魅力奇大,國家只有以暴力逼迫工人退回到「正常」;而警察、監獄、精神病院,甚至福利機構,其實都是不快樂的現代勞動的制度配套。而從這個角度去想像當代國民教育似乎也有其啟發面:它刻意不快樂的規訓與填鴨是否是之後不快樂勞動的前置訓練呢?
  回到台灣,這些年來,好比從1998到2002這五年間,「在監受刑人」裏頭,按罪名分,違反「毒品危害防治條例」一直是在所有受刑人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之間,遙遙高居第一。[7]但這個數字似乎一直從各種凝視「台灣社會」的眼光中安然逃逸,而成為法務部或是警政署的權責專擅。卓別林對我們的啟發或許是:我們應該跳開「犯罪學」、「社會問題」、或是「國境管控」等角度或修辭,重新思考這個以毒品為核心之一的「摩登時代」。
  三、個與群:摩登時代下的安身立命
  摩登時代是扭曲的、讓人喪氣無力的。卑微的小人物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存在,就常常要透過對於環境的主觀上的變形,這樣就不必面對真實的人生,而能夠在扭曲或遮蔽的狀態下生活。「毒品」是一個例子,在另一個片段裏頭,百貨公司守夜者卓別林在危樓旁蒙上眼睛溜冰,悠悠然、暢暢然,但一旦他摘下眼罩,看到了現實,他一步也溜不動。寓真理於戲謔,其卓別林哉。在一個大眾時代裏,各式媒體、政治人物、文化名人,不都是某種眼罩嗎?
  個體的無力,是整個片子不停在釋放的強烈訊息。摩登時代是無數個巨大的、異己的、快速轉動的輪子(車輪、時鍾、齒輪)所構成的人的存在環境,凡夫俗子在其中只能說是「身不由己」,何曾做過什麼由己的選擇,下過什麼由己的決定?小人物卓別林「當過」失業流浪者、各式工廠勞工、共黨或社會黨遊行領袖、百貨公司守夜者、精神病患、罪犯、餐館跑堂,以及歌舞表演者。但所有這些工作、所有這些身份,都是被巨大的外在力量所牽着走、推着走、帶着走,想停下來卻繼續被推着走,想走卻被留下來。遮蔽現實(盲人溜冰)或是扭曲現實(吸食毒品),是小人物的兩個退路,導演卓別林於焉深致同情,雖然從來不認為這會是摩登時代的可能出路。出路可能有很多條,但其中必然有一條是都要經過的:那就是每個人得偶而從「輪子」的滾動中跳脫出來,把速度放慢,把情境與自我對象化,以一種新鮮的視角省視世界與自我,獲得一種新的自我和環境的感受,然後付諸行動。或許這就是"Sing, never mind the words!"
  這當然是任何要改變命運的人所必須要做的自我突破,自己要打破捆纏於自己意識上的那些牢結,但是「自己」似乎也難以把自己舉起,而必須擇善而處,擇群而居。孔子稱讚他的學生子賤是君子,但同時也感歎地說:「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這即是在強調群體或社會關係的重要。[8]然而,這是卓別林《摩登時代》這部片子的重大空白所在。導演卓別林讓小人物卓別林只得力於來自一個特定者(即,情人)的支持與鼓勵。這個鼓勵是很珍貴也很溫馨,可以是卓別林自己的真實經驗,但似乎不足為他人訓。僅僅依靠親密關係就能通往自由與成長嗎?戲劇尷尬地碰到了理論。
  親密關係,是《摩登時代》這部片子裏的一頗複雜曖昧部分,因為它到底如何為繼沒有答案。這個親密關係,待在一個十字路口上,可以是往前走進社會,與他人結合的一種基礎,可以是一種同情共感能力的原初培養與體現,因此,親密關係可以是往前的、可以是不排他的、可以是社會性的。但,親密關係也可以是從社會退出,回到「家」,是排他的,是回到避風港的,一如流行歌詞「外頭風大,把門拴上,保護我」、「我和你對抗這個世界」。在《摩登時代》,前一種可能雖然存在,但後一種似乎稍具優勢。不止一次,小人物卓別林沈浸在「家」的幸福想像中。他住在中產階級的獨棟宅第裏,與情人(或妻子)享受着奶與蜜之鄉的富庶豐裕;這好像魯迅所諷刺的墮落青年的浪漫夢想一般,一場大災難後,世界就剩下了他和他女朋友倆,以及,絕不可少的但在稍遠處的,一個賣燒餅老頭。小人物卓別林願意擠進就業的窄門,接受他無法接受的工廠工作,也是因為愛情,也是因為想要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家。親密關係或是「一個屬與我們倆的家」,因此既可以是現代性的異化的一個對反、一個憧憬能力的保存,但也同時可以是資本主義現代性的一個制度性補充、一個共謀,一個為外頭的無情所準備的有情,明日的充電機。親密關係,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與廣義的毒品、宗教歸置在一塊兒,就並非那麼不倫不類了。
  《摩登時代》這片子還蘊藏了另一議題,其複雜曖昧尤甚於前述的親密關係。我們常看到小人物卓別林只要出門,必然要正其衣冠,還拄着一根文明棍。但對我們觀者而言,這除了說是一創意十足的藝術造型之外,還可以有什麼樣的意義呢?為什麼幾乎一文不名、身無長物的這麼一個底層小人物要被安排以如此的形象行走天涯呢?是他向往上層階級的紳士嗎?劇裏沒有任何這樣的線索。除了可能的純藝術的解釋(我認為是一個糟糕的解釋)之外,一個較好的,甚至是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皺巴破舊的紳士衣冠象征了對某種傳統、某種價值,也從而是某種自我意識的捍衛,所謂蔽掃自珍。能自珍而後能珍人,不管身處什麼樣的逆境,小人物卓別林總是對他人有一股深深的善意與尊重,而這又和他什麼都可以沒有,都可以隨遇而安,但也要勉力經營一個「禮」,有着密切的內在關連。這個紳士衣冠是他人格的一部份,是他進入到現代都市中仍然保守他自己的一個方式。
  魯迅曾不懷好意地說了這麼個故事:「由(按,子路),後來也因為和敵人戰鬥,被擊斷了冠纓,但真不愧為由呀,到這時候也還不忘記從夫子聽來的教訓,說道 "君子死,冠不免",一面係着冠纓,一面被人砍成肉醬了。」[9]魯迅當然是藉由來挖苦孔子這位他所謂的「摩登聖人」,但是,魯迅似乎也對由表達了一種敬意--「真不愧為由呀!」,因為不這樣就不是由了。從子路我正面地聯想到了卓別林,小人物卓別林一無所有,但在都市的人流車流與時間之流中,他有了他自己。是小人物卓別林這樣有「他自己」的人,使現代都市風景有了「人味」、「人情」。這是真正的屬於人間的「特色」與「多元」,是現代都市風景在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之外的真色與真味。多元文化從來就不應該是各種社會範疇的馬賽克拚貼而已,而應是真正汁味不同的「差異」的和諧相處,所謂和而不同。
  這個「自己」,於個人當然依賴的是記憶,於人群則是曆史。既然,一個人不能憑空地走進現代社會而後與人為善,一個群體也不可能憑空地走進現代世界而後與人為善。要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有所貢獻於這個國際社會,一個民族、或一個曆史群體,必須要對自己因曆史而來的「獨特性」有所肯認。這個獨特性,不應是一種民族主義式的自戀與傲慢,而是一種「客觀的」面對群體曆史過往的結果,有自我的批評,但也有自我的堅持,雖蔽掃且仍自珍。因為唯有能尊重自己,才能有尊重他人的能力。現代國際社會的「多元」,正應是建立在每個曆史群體能自尊自重,同時相互尊重,尊重每個群體都有各自在現代人類社會裏表現自己並與他人合作的方式。
  法西斯主義只看到自身的「異」,掩面不顧與他人的「和」,造成了曆史上最黑暗的災難之一。但一切以己度,把自己的價值硬套在他人身上,黨同伐異,強以同為和,則是美式現代化意識形態的典型問題所在;把自身當作「現代」的標竿,而他人都是「傳統」(即落後、愚昧)。縱使「民主」、「自由」都是「普世價值」,建立在抹消所有曆史的美國現代化霸權方案,摧毀了所有曆史群體以他自己的曆史與文化資源進入到現代的不同可能性,而這才是真正的一個和而不同的現代國際社會的可能。被現代化意識形態所拘禁的美國,因為沒有尊重他人的文化能力,必將也失去自我。九一一之後的美國,甚至連「自由」、「民主」都感到厭煩與累贅.....。
  在親密關係、傳統與現代體制之間,卓別林留給了我們非常重要的思考與想像空間。的確,只有在哭笑不得的狀態下,反身性思考才有出頭的空間。這麼看來,這似乎是「摩登時代」的真正價值之所在,雖然這個價值並非如民主、自由、平等、進步、理性......等大名那般地喧赫,經常執禦帝國馬車呼嘯而過。它總是那麼的不自明、低調,但似乎總是在那兒的--等待識者。
http://news.takungpao.com.hk/mainland/zzsc/2013-05/1627030.html

【圖博館】:《大獨裁者》  

網上一查才知希特勒相關影視書籍作品如此多,今先貼卓別林的《大獨裁者》,後貼於《冒牌貨》(再加《意志的勝利》,我只看過三部電影)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798407
  希特勒相關影視作品
電影大師卓別林拍攝的希特勒相關電影,主要表達了對希特勒這個瘋狂人物的嘲諷。
《帝國的毀滅》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記錄的是希特勒一生中最後12天的故事,獲德國巴伐利亞電影觀衆選擇獎。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于地下掩體等曆史事件。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衆多非議。觀衆普遍認爲,《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于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爲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希特勒惡魔複活記》講述了希特勒從出生到他取得德國軍政大權這段人生時光。 
《拜見希特勒》是以輕松搞笑的手法來描述希特勒在最後快戰敗時光的影片。但是主要講述的不是希特勒,而是給希特勒上演講課的一個猶太演員。 
1991《冒牌貨》 SCHTONK
德國(2004)《暗殺希特勒》Stauffenberg
《奧林匹亞》又譯作《奧林匹克》,分爲兩部,《國家的節日》和《美的節日》,拍攝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比賽實況。 
又譯作《德意志的勝利》,1934年納粹黨慶獻禮大片,以無限制的制作經費,打造納粹主義宣傳的巔峰。包括曆史上最狂熱、最宏大的閱兵式場面,並集合了納粹黨高級官員們與希特勒本人的精彩演講片段。
《彩色第三帝國》難得的納粹德國時期彩色紀錄片。
Discovery探索節目《納粹與希特勒》
迷你電視影集【希特勒傳】Cinemax 頻道
  希特勒相關書籍作品 
《希特勒檔案》,《我的奮鬥》,《盜世奸雄希特勒》,《阿道夫希特勒一生》彼得?波羅夫斯基[西德],《阿道夫?希特勒》

1940《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NtBnaarXfg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最成功的電影之一,由他自導自演。影片假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刻劃了一個殘酷迫害猶太人,企圖統治全世界的大獨裁者。卓別林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顯地仿照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並通過表演對這個人物進行辛辣的諷刺。
  在二戰爆發之前的1937年,英國大制片家亞曆山大?柯達已經建議卓別林用以假亂真的手法拍攝希特勒的故事,因爲希特勒與流浪漢角色都蓄著同樣的小胡子,卓別林正好可以一人分飾兩角。卓別林花了兩年時間才把劇本完成,然後展開拍攝工作。德國外交人員和美國法西斯組織都曾向卓別林施加壓力,要他放棄拍攝此片的拍攝,但卓別林不肯讓步,他在巴黎一家報紙登出《大獨裁者》的故事梗概,公開向納粹挑戰。他還公開回答道:“當希特勒在煽起瘋狂的時候,他必須受到嘲笑。” 這部電影問世後令希特勒陣腳大亂,甚至宣稱一旦打到美國,頭一件事便是把卓別林送上絞架。 
  然而,本片卻沒有獲得過任何電影獎項,這被認爲是世界電影評獎曆史上最不公平的一例。盡管這樣,也絲毫不妨礙影片本身具有的傑出成就。在2002年的法國戛納電影節上,影片重新制作的新拷貝再度公映,結果引來了超過20萬人的觀影熱潮。
  《大獨裁者》 是卓別林第一次從無聲片轉向有聲片的拍攝,作爲演員,卓別林那別樹一幟的身體語言,集舞蹈和雜技于一身,對後世喜劇演員的影響至爲深遠;作爲電影工作者,他是電影史上最早自編自導自演的“作者”,他天賦的電影才華,爲無聲片這個短暫的電影媒介提供了許多美麗和難忘的時刻。在卓別林54年的演藝生涯拍攝的80余部作品中,有67部是在他30歲之前拍成的,除了五部有聲片,其余都是無聲電影。
  這位靠動作就能傳達一切意思的天才啞劇演員曾深信演員的表現足以産生全部的藝術效果,而使語言成爲多余。他擔心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了對白以後,反而會使全世界的觀衆感到不易理解,所以,當有聲片已經開始風行的時候,卓別林仍然堅守著無聲片,並且拍出了《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這樣的傑作。有人稱卓別林以一個人的力量令無聲片的壽命延長了八年。然而,當卓別林終于在銀幕上張口時,在《大獨裁者》中他卻讓自己飾演理發師冒充獨裁者在所謂“祝捷大會”上發表了長篇演講,對現實的透徹理解使卓別林突破沈默後噴湧而出的語言具有決堤怒潮般的氣勢。
  此片拍攝于希特勒氣焰最爲囂張之時,片中對希特勒大加諷刺的情節顯示了其道德勇氣可嘉的一面。劇情描述猶太人理發師查理,因爲獨裁者興傑爾對猶太人下達了逮捕令而東躲西藏。不料在奧國邊境時,卻被駐守在那裏的德軍誤認爲他就是興傑爾,于是他趁機作了一場維護民主主義的大演說。該片是卓別林大師的傑作之一。 
  此片結尾的演說Fight For Liberty(爲自由而戰鬥)是卓別林一生中最精彩的演說。目前網上共享的一般都不全,翻譯得也不是很准確,我從國內外網站上費了不少勁把中英文找全了,與喜愛卓別林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Fight For Liberty(The Final Speech of “the Great Dictator”)
  "I'm sorry, but I don't want to be an emperor. That's not my business. I don't want to rule or conquer anyone. I should like to help everyone if possible - Jew, Gentile - black man - white.
  We all want to help one another. Human beings are like that. We want to live by each other's happiness - not by each other's misery. We don't want to hate and despise one another. In this world there's room for everyone and the good earth is rich and can provide for everyone.
  The way of life can be free and beautiful, but we have lost the way. Greed has poisoned men's souls - has barricaded the world with hate - has goose-stepped us into misery and bloodshed. We have developed speed, but we have shut ourselves in. Machinery that gives abundance has left us in want. Our knowledge has made us cynical; our cleverness, hard and unkind. We think too much and feel too little. More than machinery we need humanity. More than cleverness, we need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Without these qualities, life will be violent and all will be lost.
  The aeroplane and the radio have brought us closer together. The very nature of these inventions cries out for the goodness in man - cries for universal brotherhood - for the unity of us all. Even now my voice is reaching mill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 millions of despairing men, women, and little children - victims of a system that makes men torture and imprison innocent people. To those who can hear me, I say: 'Do not despair.' The misery that is now upon us is but the passing of greed - the bitterness of men who fear the way of human progress. The hate of men will pass, and dictators die, and the power they took from the people will return to the people. And so long as men die, liberty will never perish.
  Soldiers! Don't give yourselves to brutes - men who despise you and enslave you - who regiment your lives - tell you what to do - what to think and what to feel! Who drill you - diet you - treat you like cattle, use you as cannon fodder. Don't give yourselves to these unnatural men - machine men with machine minds and machine hearts! You are not machines! You are not cattle! You are men! You have the love of humanity in your hearts. You don't hate, only the unloved hate - the unloved and the unnatural!
  Soldiers! Don't fight for slavery! Fight for liberty! In the seventeenth chapter of St Luke, it is written the kingdom of God is within man not one man nor a group of men, but in all men! In you! You, the people, have the power - the power to create machines. The power to create happiness! You, the people, have the power to make this life free and beautiful - to make this life a wonderful adventure. Then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 let us use that power - let us all unite. Let us fight for a new world - a decent world that will give men a chance to work - that will give youth a future and old age a security.
  By the promise of these things, brutes have risen to power. But they lie! They do not fulfil that promise. They never will! Dictators free themselves but they enslave the people. Now let us fight to fulfil that promise! Let us fight to free the world - to do away with national barriers - to do away with greed, with hate and intolerance. Let us fight for a world of reason - a world where science and progress will lead to all men's happiness. Soldiers,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let us unite!
  Hannah, can you hear me? Wherever you are, look up Hannah. The clouds are lifting! The sun is breaking through! We are coming out of the darkness into the light. We are coming into a new world - a kindlier world, where men will rise above their hate, their greed and their brutality. Look up, Hannah! The soul of man has been given wings and at last he is beginning to fly. He is flying into the rainbow - into the light of hope, into the future, the glorious future that belongs to you, to me, and to all of us. Look up, Hannah... look up!"
  爲自由而戰鬥(《大獨裁者》結尾演講詞)
  遺憾得很,我並不想當皇帝,那不是我幹的行當。我既不想統治任何人,也不想征服任何人。如果可能的話,我倒挺想幫助所有的人,不論是猶太人還是非猶太人,是黑種人還是白種人。
  我們都要互相幫助。做人就是應當如此。我們要把生活建築在別人的幸福上,而不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我們不要彼此仇恨,互相鄙視。這個世界上有足夠的地方讓所有的人生活。大地是富饒的,是可以使每一個人都豐衣足食的。
  生活的道路可以是自由的,美麗的,只可惜我們迷失了方向。貪婪毒化了人的靈魂,在全世界築起仇恨的壁壘,強迫我們踏著正步走向苦難,進行屠殺。我們發展了速度,但是我們隔離了自己。機器是應當創造財富的,但它們反而給我們帶來了窮困。我們有了知識,反而看破一切;我們學得聰明乖巧了,反而變得冷酷無情了。我們頭腦用得太多了,感情用得太少了。我們更需要的不是機器,而是人性。我們更需要的不是聰明乖巧,而是仁慈溫情。缺少了這些東西,人生就會變得凶暴,一切也都完了。
  飛機和無線電縮短了我們之間的距離。這些東西的性質,本身就是爲了發揮人類的優良品質;要求全世界的人彼此友愛,要求我們大家互相團結。現在的世界上就有千百萬人彼此友愛,要求我們大家互相團結。現在的世界上就有千百萬人聽到我的聲音——千百萬失望的男人、女人、小孩——他們都是一個制度下的受害者,這個制度使人們受盡折磨,把無辜者投入監獄。我要向那些聽得見我講話的人說:“不要絕望呀。”我們現在受到苦難,這只是因爲那些害怕人類進步的人在即將消逝之前發泄他們的怨毒,滿足他們的貪婪。這些人的仇恨會消逝的,獨裁者會死亡的,他們從人民那裏奪去的權力會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只要我們不怕死,自由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戰士們!你們別爲那些野獸去賣命呀——他們鄙視你們——奴役你們——他們統治你們——吩咐你們應該做什麽——應當想什麽,應該懷抱什麽樣的感情!他們強迫你們去操練,限定你們的夥食——把你們當牲口,用你們當炮灰。你們別去受這些喪失了理性的人擺布了——他們都是一夥機器人,長的是機器人的腦袋,有的是機器人的心肝!可是你們不是機器!你們是人!你們心裏有著人類的愛!不要仇恨呀!只有那些得不到愛護的人才仇恨——那些得不到愛護和喪失了理性的人才仇恨! 
  戰士們!不要爲奴役而戰鬥!要爲自由而戰鬥!《路加福音》第十七章裏寫著,神的國就在人的心裏——不是在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心裏,而是在所有人的心裏!在你們的心裏!你們人民有力量——有創造機器的力量。有創造幸福的力量!你們人民有力量建立起自己美好的生活——使生活富有意義。那麽——爲了民主——就讓我們進行戰鬥,建設一個新的世界——一個美好的世界,它將使每一個人都有工作的機會——它將使青年人都有光明的前途,老年人都過安定的生活。
  那些野獸也就是用這些諾言竊取了權力。但是,他們是說謊!他們從來不去履行他們的諾言。他們永遠不會履行他們的諾言!獨裁者自己享有自由,但是他們使人民淪爲奴隸。現在,就讓我們進行鬥爭,爲了解放全世界,爲了消除國家的壁壘,爲了消除貪婪、仇恨、頑固。讓我們進行鬥爭,爲了建立一個理智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上,科學與進步將使我們所有人獲得幸福。戰士們,爲了民主,讓我們團結在一起! 
  哈娜,你聽見我在說什麽嗎?不管這會兒在哪裏,你擡起頭來看看呀!擡起頭來看呀,哈娜!烏雲正在消散!陽光照射出來!我們正在離開黑暗,進入光明!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更可愛的世界,那裏的人將克服他們的貪婪,他們的仇恨,他們的殘忍。擡起頭來看呀,哈娜!人的靈魂已經長了翅膀,他們終于要振翅飛翔了。他們飛到了虹霓裏——飛到了希望的光輝裏。擡起頭來看呀,哈娜!擡起頭來看呀!
  相關資料:
  希特勒 明知挨罵還要看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最成功的電影之一,由他自導自演。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顯地仿照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並對這個人物進行辛辣的諷刺。雖拍攝前就遭遇施壓,但卓別林不肯讓步,在巴黎一家報紙登出《大獨裁者》的故事梗概,公開向納粹挑戰,“當希特勒在煽起瘋狂的時候,他必須受到嘲笑。”
  這部電影二戰時期推出,在德國遭到禁演,希特勒聽說在拍這部片子,大爲不安。隨後,納粹特務從葡萄牙買了一部膠片運進德國。不出所料,戈倍爾看到了,大發雷霆,百般詬罵,下令永不准放映。然而希特勒本人堅持要看,而且是一個人看。第二天晚上,他又看了一遍(也許不止),又是一個人。至于看完後的觀感,他一言不發。卓別林後來把這番經曆告訴朋友們,加了一句:“要是能讓我知道他對這部片子的看法,我給什麽都行。”
  由于得到錯誤信息,希特勒一直以爲卓別林是猶太人,但他也知道卓別林得到了全世界人的鍾愛,所以這位獨裁者也留起了卓別林式的小胡子,爲的是讓自己顯得更有親和力。
http://baike.baidu.com/view/161485.htm

大獨裁者落難記 The Dictator 

導演: 賴瑞查爾斯 
編劇: 薩夏拜倫柯恩 亞歷柏格 
演員: 薩夏拜倫柯恩 安娜費莉絲 班金斯利 
  影片短評
有創意..但低俗
滿分推薦!效果從頭滿到尾,犀利、諷刺、尖銳的惡趣味讓人驚喜連連。
本片適合級數極高和極低的人看。自我感覺極優卻沒靈魂的人不要勉強~這不是你的菜
  劇情簡介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製作團隊新作,薩夏拜倫柯恩這次化身「大獨裁家」,大開膚色、種族、性別等玩笑,更對民主議題和社會現象做了許多調侃和諷刺。 
  專制又招搖的獨裁者阿喇釘上將(薩夏拜倫柯恩飾),拼死拼活也要確保西方所盛行的民主不會降臨在他的國家。這個獨裁者7歲時不幸喪父,因而登基成為國家領導人。大權在握的阿喇釘,任命最親愛的泰米叔叔(班金斯利飾)擔任貼身顧問、祕密警察首長兼安全長,以及皮條客等多項職務。 
  然而,聯合國早就盯上阿喇釘專制的國家及他的惡行,不斷設法制裁,泰米叔叔說服阿喇釘親自到紐約向聯合國發表演說以表明立場,於是阿喇釘、泰米及眾多隨從一行人千里迢迢來到美國。結果阿喇釘的到來引起軒然大波,街上湧入抗議群眾。沒想到,此時阿喇釘竟遭到泰米叔叔暗算,淪落街頭!而他的替身竟對外宣布,將放棄獨裁體制,建立民主憲政國家。 
  獨裁專家阿喇釘失去一切,卻遇上一個好心幫助他的女孩,而阿喇釘雖一直將她當成小男孩看待,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漸漸墬入奇妙的愛的世界裡... 
  薩夏拜倫柯恩維持前作大膽瘋狂一貫風格,毫不避諱地將全球知名人物,從政治人物金正日、歐巴馬、賓拉登,美國歌星影星,乃至於運動明星,連中國、伊朗、甚至種族議題全都拿來大作文章,麻辣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 大獨裁者落難記 The Dictator 」--- 獨裁無罪,亂搞有理

本片一開頭的獻給前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就確認這部片是部惡搞的喜劇,同樣是中東激進獨裁國家的議題,所以很容易就跟亞當山德勒的「特勤沙龍」作聯想,我個人認為比特勤沙龍還要更加有梗更加有張力,所以請不要帶著健康的心態,期待這部電影會帶來什麼幽默,低級的諷刺人種差異、不須多加思索的笑點、粗俗低劣顯露的兩性議題,可以很容易的就讓你「把肺給笑出來了」,我一直很喜歡這類型的電影,既然要看喜劇片,就希望能夠笑得爽快,看的high心,這部片做到了!
  男主角薩夏拜倫柯恩在本片扮演中東獨裁者阿啦釘,要在看似無腦低能與強權獨裁者之間演繹出怪咖最高領導人,對於曾經演過芭樂特與G型教主的他應該輕易的就得心應手!本片也並不是全然的惡搞亂批判,其實背後有很強烈的諷刺民主意味,誰說民主一定萬歲,誰說極權國家的人民很苦,在民主與極權之間人民同樣壓抑,只是抒發的方式不同罷了!
  最後之所以會大推這部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全然的新梗,豐富且多元的笑點,片長84分鐘很難有超過五分鐘不讓你笑的機會,這不就是喜劇片的原意嗎?別以為預告片已經夠好笑了,請進去戲院看,保證笑到翻滾~喔對了~如果可以請多帶一顆肺...這部電影應該是我近一兩年看過最瘋狂變態的搞笑喜劇了!
http://hiroking.pixnet.net/blog/post/31929190

就是不讓你有民主:《大獨裁者落難記》2012-06-14 文/但唐謨

薩夏拜倫柯恩(Sacha Baron Cohen)是個非常特別的美國演員,自從幾年前拍了《芭樂特》之後,他幾乎不再演別人的電影,然後開始以自己的喜劇風格為自己量身定做電影,當然啦,他一定是第一男主角。即使是他在美國的電視節目當中,也都是以他銀幕角色的身分出現,例如《芭樂特》和《G型教主》。好萊塢很少有明星可以像他這樣,永遠都當第一男主角,然後還要找很多有才華的喜劇演員來陪襯他。這位演員,何德何能啊?!
  大家愛看薩夏拜倫柯恩的電影,因為好笑,即使他的電影非常低級惡搞,又戲耍刻板印象,又冒犯人,又政治不正確,但是就是好笑,但好笑的同時,觀眾也在反省其中的荒謬性,或者說,美國社會的荒謬性。《大獨裁者落難記》是他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第三部電影,這回他扮演的是一個虛構的北非國家、反西方反猶太的獨裁者。這個獨裁者,穿著一身很酷的軍服,一臉鬍子,又威風又白爛。他誓死捍衛獨裁,絕對不允許在國內散佈民主,也不願意輸出石油到國外。一個獨裁者會做些什麼事呢?例如:把金球獎全部頒給自己,找好萊塢明星上床(男女通吃),或者玩訂做的Wii。他的政治理念就是,為「和平」目的發展核武,而所謂的和平目的,就是:炸爛以色列……。
  這樣一個誇大的獨裁者形象,大家的腦子裡應該馬上就可以浮出三、四個人,例如……點點點。這一回,他來到美國聯合國發表聲明,卻遭綁架,下巴的鬍子都被刮光。但是逃出來之後,他已經變成紐約街頭,一個沒沒無名的人,昔日的威風蕩然無存(因為沒鬍子沒軍服)。而他的替身(就是為他擋子彈的人)篡了他的位,計畫在聯合國上宣布國家實施民主憲政。
  這部電影和他的前作很類似,都是把一個「異類」文化,放在一個「主流美國文化」當中,讓兩者去亂衝亂撞,看看能撞出什麼好笑的東西。而這部片中的「異類」,其實也就是主流文化中所呈現的阿拉伯國家。把一個滿腦子「阿拉伯思想」的人隻身放在紐約,他所碰到的一切全部都跟自己的價值觀相反。例如他走進一家「主題餐廳」,發現這家餐廳的主題就是在反對他這位獨裁者,而餐廳裡的工作人員都是受過他迫害的「政治難民」。所謂「西方」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荒唐的(相對於美國,反之亦然),而所謂的「美國式民主」和獨裁之間,也只有一線之隔。不過大家最喜愛的東西,當然還是那些很低級,粗俗露骨,色色的,開性或性器官玩笑的東西,例如:跟陰道說話,老二撞玻璃,或者打手槍教學……對不起,我不想破太多梗。
  看過《芭樂特》和《G形教主》的觀眾對他的風格絕對不會陌生,但是每換一個角色,換一個脈絡,他馬上就會變出很多新的笑點新的梗,所以,只要可愛的美國永遠存在,他也永遠玩得下去。
http://pots.tw/node/10790

詳參【圖博館】:《大獨裁者》《驚聲尖笑》《美國的民主》天下民主一般黑

【圖博館】:《卓別林與他的情人》  

相對於卓別林自導自演的佳片(另參本館:《大獨裁者》),艾登伯羅導演的《卓別林與他的情人》「除去唐尼的出色表演,值得稱贊的地方實在寥寥無幾。」「譬如片中卓別林不停結婚、再離婚、再結婚, 觀眾眼花撩亂之際, 卻不見深一層的心理舖排。」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492234

《卓別林與他的情人》Chaplin(1992)
導演:理查艾登伯羅(Richard Attenborough) 
演員:小羅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潘妮洛普安蜜勒(Penelope Ann Miller)
蜜拉喬娃維琪(Milla Jovovich) 
 一代笑匠卓別林的笑淚人生、情愛生活,和對人道主義的支持,都在這部感人的傳記電影裡,一覽無遺。小勞勃道尼飾演了片中的主角卓別林,並因為本片同時入圍了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卓別林的複雜人生,不是外表不合身的可笑衣著、希特勒式的八字鬍,或荒繆幽默的企鵝舞步,這些外表的刻板形象,可以涵蓋的。光是卓別林自己寫的自傳,就花了四十萬個字描述他的一生,如何去蕪存菁的表現出卓別林的風貌,同時變成了導演李察艾登布祿和小勞勃道尼的最大挑戰。
 導演李察艾登布祿為了加強影片的深度和層次,特地剪映許多卓別林的知名影片,讓觀眾在現實和虛幻間一賭默片大師的風采。另外卓別林的親生女兒裘拉汀卓別林也在片中詮釋卓別林苦難的母親,裘拉汀因此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而凱文克萊、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也在片中客串演出,是另一種向大師致敬的方式。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2/Chaplin/Chaplin.html

《卓別林與他的情人》劇情

  卓別林自小與母親相依爲命,雖然母親在小舞臺上做歌舞演出,但收入很少。卓別林也進入了演藝界,並且受到歡迎。不過他不以此爲滿足,又到美國發展,從此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他豐富的肢體語言使他在整個默片時代成爲備受矚目的風雲人物。這期間他分別與三位女士有過密切交往並結爲夫妻,但都以離婚告終。1942年,他遇到烏娜?奧尼爾,她成爲他第四任妻子和終身伴侶。影片敘述卓別林受政治迫害,移居瑞士,1972年才回到美國。展示了這位大師起伏的一生,並穿插了幾部經典作品的拍攝經過。 
查利?卓別林的母親是雜耍劇場的女歌手,他五歲就開始登臺表演。1913 年查利被電影吸引住了,他加入了麥克? 塞納特的影片公司。不久,卓別林塑造了膾炙人口的流浪漢形象,他證明他的即興表演和喜劇天才。他說服塞納特讓他擔任電影導演。1918 年,查利和女演員米爾德麗德?哈裏斯正式結了婚。1920年,米爾德麗德離開查利。查利的新片《小孩》 也被查封了。1921 年,查利回到英國倫敦,受到了熱情的接待。查利回到好萊塢,並經曆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娶了女演員麗塔?格雷。1932 年,他遇到寶蓮?高黛,于是她成爲卓別林的第三個妻子。查利拍了其著名代表作《 摩登時代》,但是他對工作的著迷使他和高黛感情疏遠了。他的另一部著名影片《大獨裁者》促使聯邦調查局進一步對他實行監視。1942 年,他遇到青年女演員烏娜?奧尼爾。她成爲他第四個妻子和終身伴侶。卓別林的新片《舞臺生涯》舉行首映,他遭到了譏笑。1952 年,正當非美活動委員會的審訊活動開始的時候,卓別林離開美國去英國訪間。這時,他感到自己已經完全被驅逐出美國。1972 年,流亡中的卓別林獲得殊榮,他被授予一個美國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http://www.mtime.com/movie/13074/plots.html

      《卓別林與他的情人》 見證大師魅力>聞天祥
      
 卓別林是個何其複雜的人物﹗他用不合身的可笑衣著遮掩原本清秀的      面貌;他提供世界歡笑和眼淚, 卻遭到放逐的命運;他是電影史上最徹底的人道主義者, 但也逃不過輿論對他的道德質疑 (特別是他對年輕女孩的強烈興趣) 。光是他自己寫的自傳, 就有四十多萬字, 更別論那些研究、談論他的專著雜文有多少了。本地發行的『卓別林自傳』有個副題叫『當代電影發展史的縮影』, 正說明了卓別林的複雜與重要。
   要拍卓別林的傳記本, 第一個困難是他太紅了, 一個電影生態發展正常的國家, 沒有不認識卓別林流浪形象的, 所以扮演此角色的演員定要忍受觀眾缺乏『距離的美感』的必然事實, 搞不好就動輒得咎。『卓別林和他的情人』的小勞勃道尼被奧斯卡提名最佳男主角, 代表絕大多數對他表演的肯定, 除了肢體形貌唯妙唯肖外, 和他以往在『回到陰陽界』,『飛離航道』的形象、演技相比, 不光是『長足』就能形容這次進步的。
   克服表演的問題, 有更嚴重的思想及詮釋層面待考驗。導演李察艾登
      布祿不僅是個好演員 (『侏儸紀公園』的老園主) , 也以導演傳記片『甘地』、『哭喊自由』聞名, 可惜『卓別林和他的情人』激不出過去那種火花, 影片雖然刻意安排安東尼霍普金斯以出版社的名義提問題來精鍊卓別林連綿不絕的回憶, 但最終的結果仍然成為一部段落性的流水賬, 因為在碰到某些問題時, 導演竟然放棄探討的魄力。譬如片中卓別林不停結婚、再離婚、再結婚, 觀眾眼花撩亂之際, 卻不見深一層的心理舖排, 難保這不會淪回奇觀的展示而已。李察艾登布祿的止步, 難道是因為詮釋對象是他的同胞兼同行的關係 ?
   不過, 『卓別林和他的情人』還是有令人動容的時刻, 包括找來卓別林的女兒裘拉汀卓別林飾演卓別林苦難的母親, 以及凱文克萊演出早期巨星道格拉斯範明客的衰弛。然而能夠捉住所有目光的還是剪映卓別林舊作的時候, 既見證卓別林不朽的銀幕魅力與偉大貢獻, 也諷刺地承認李察艾登布祿較之前輩大師的不足。
http://ftp.isu.edu.tw/pub/Windows/Chinese/txt/othertxt/smovie10.txt

大師、名導、他的夥伴或他的情人

  其實本不想重提卓別林大師的情史。但在卓大師多産的一生中,其劇中女主角的變換絕對跟他現實生活中情人的轉換有著密切的聯系,他某一時期的禦用女演員在絕大多數也是他私生活中的禦用情人。女人和電影是卓別林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而且這兩件事他都完成得相當漂亮。 
  早在1918年卓別林剛剛成名之時,他就在總多的手下中覓到了一個非常亮麗的姑娘,“嫻靜持重,長著一雙美極了的大眼睛”。這位美女就是埃德娜?普爾維安斯,在被卓別林挖掘之後,她便成了卓別林劇中女主角,同時也順理成章的成了他的情人。他們曾在一起拍攝了《狗的生涯》等多部作品,後來,隨著他們之間感情的破裂,二人在電影上的合作也旋即終止。卓別林大師的一生中,共有妻子四名,情人若幹,像米爾德麗?哈裏、莉塔?格雷等都曾在不同時期在他的感情世界和電影世界中扮演過主角。而他與瓊?布理的緋聞更是令事業處于低迷時期的卓別林受到致命的打擊,使得老卓聲名大敗,更一度令世人的反卓情緒高漲,這一時期他精心打造的影片《維克多先生》也因此被貶得一文不值。 
  1943年,54歲的卓別林娶了18歲的奧娜,也正是這個女人守著一代電影大師直到終老,但是現在回頭品評一下,奧娜雖然是卓別林一生最重要的一個愛人,卻不是他電影上最得力的助手,在事業上給他最大幫助的應該是他的第三位妻子,寶蓮?高黛。寶蓮和查理前後相處了10年,其中包括6年的婚姻。他們不僅在感情上相互依托,而且在事業上共同發展。《摩登時代》和《大獨裁者》都是在這一時期産生的傑作。
http://gb.cri.cn/6851/2005/09/21/1325@710147_11.htm

隨看隨說:《卓別林》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卓別林》;讀了一本小書,《卓別林傳》,對卓別林這個人的形象更加清晰起來。此前,我對他的印象只是模糊地看過的幾部電影和那副世人皆知的經典造型。    
  這部片子是由小羅伯特?唐尼演的,如果不是因爲這個演員,我可能不會看這部影片。小羅伯特?唐尼是那種天賦異秉類型的演員,極有才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演員敢演卓別林這個一代喜劇表演大師,更別說做到形似、神似。但小羅伯特?唐尼做到了。在《卓別林》這部片子裏,有許多非常高難度的動作,他都完成得惟妙惟肖,而且許多鏡頭和當年卓別林本人的表演放在一起,也是真假難辨。小羅伯特?唐尼也憑此獲得了1992年的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那一年,他只有26歲。    
  正當無限的發展空間與機遇擺在這個年輕演員面前的時候,他卻表現出和他的橫溢才華等量齊觀的放縱。1996年,他被強行送入戒毒中心;1997年,被判隨後在保釋期間,因屢次未依照規定接受藥物檢驗,再度被判入獄,三年有期徒刑;2000年出獄之後,又于同年及次年兩次被捕。現在,我只能在《十二宮》這樣的新片中依稀領略小羅伯特?唐尼當年的風采;在《卓別林》和《天生殺人狂》這樣的老片中感慨,這個男人曾經極有可能成爲“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男演員”。    
  除去小羅特?唐尼的出色表演,《卓別林》這部影片值得稱贊的地方實在寥寥無幾。卓別林這個人本身並不是一個道德層面上律己甚嚴的聖人,不幸的童年更讓他在成年之後,在性格上難以琢磨。而影片也花了大量的筆墨在卓別林和他的四任妻子、幾任情人的關系上,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卓別林這個人物形象變得豐滿,但我覺得它處理得有點過頭,讓我覺得卓別林是一個很喜歡和未成年少女上床的花花公子。以至于這部影片的中文譯名被翻譯成《卓別林和他的情人》。而這點在《卓別林傳》這本書中,就沒有著墨過多,而且還在這些並不詳細的章節中提到過這和卓別林複雜性格之間的聯系。    
  此外,影片《卓別林傳》並沒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卓別林作爲一代電影大師,他的幕後工作是怎樣的,他是怎樣拍出了那些傳世傑作的。而把太多的時間放在他在三十歲之前是如何少年得志,在老年之後又是如何因爲政治傾向而遭受迫害的。誠然,卓別林絕大多數的影片都是在30歲之前完成的,並在老年之後因爲共産主義傾向被美國驅逐出境,但他絕大多數的經典作品也都是在此之間,在美國拍攝完成的,包括《尋子遇仙記》、《淘金記》、《摩登時代》、《城市之光》、《大獨裁者》等等。在這點上,《卓別林傳》這本書做得較爲公允,高度肯定了他的喜劇才華、忘我工作以及在當時造成的廣泛得社會影響。這是卓別林之所以成爲卓別林的原因。    
  在討論卓別林現在是否已經過時這個問題上,這本小書中的一句話寫得恰到好處,我也想引用這句話爲這篇小文作結,並同時緬懷這位與電影藝術同年誕生,並成爲第一位廣受世界贊譽的電影大師:“查裏那惟妙惟肖的模仿、引人注目的微笑和恰到好處的時機把握,依然如當年拍攝時那樣大放異彩。”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80226/

台長: 阿楨
人氣(2,59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費里尼:名導演17
此分類上一篇:格里菲斯:名導演15

阿楨
卓別林戀幼齒 性伴侶2200人 中國時報 2014年04月06日

喜劇天才卓別林與艾德娜.珀維安斯在1918年電影中的一幕。(摘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喜劇天才卓別林與艾德娜.珀維安斯在1918年電影中的一幕。(摘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一本新出爐的書,揭露了喜劇天才查理.卓別林與超過2000名女性發生過肉體關係,還特別迷戀18歲以下的少女。
知名傳記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Peter Ackroyd)在新著中指稱,卓別林對待他的愛人殘酷無情,表示自己心中理想的女人是,「我未必愛她,但她得完全愛我。」
根據阿克羅伊德描述,出生在倫敦南部貧民區的卓別林,是個矮小、害羞的年輕英國人,他的第1部默片出現在好萊塢時,沒有人料想到他會在短短1年內成為全球巨星。
可是,名利雙收並未給卓別林帶來快樂的感情生活。基本上他從未真正信任女人,擔心失去、遺棄和受傷。
他25歲時,遇到19歲的艾德娜.珀維安斯,驚為天人,即使她完全沒有演藝經驗,卓別林仍啟用她為自己影片中的女主角,並與她成為愛人,但從未娶她。3年後,艾德娜與其他男性交往,卓別林不以為意,因為他的目光已轉到16歲的少女演員蜜兒德里.哈瑞斯。
當蜜兒德里告訴卓別林她懷孕時,卓別林知道他經不起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關係的醜聞,但結婚後,他發現蜜兒德里並未懷孕,卓別林與妻子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到蜜兒德里真正懷了他的孩子時,卓別林早已在外面有無數的女人。
蜜兒德里後來申訴和卓別林離婚,她形容卓別林脾氣暴躁,把她當「白痴」。
接著卓別林和曾與5名百萬富豪結婚的好萊塢「掘金者」佩姬.霍普金有一腿,佩姬第一次與卓別林見面時,問道:「查理,所有的女孩都說你雄壯得像匹馬,真的嗎?」。
卓別林後來與他的另一名女演員,年僅15歲的莉塔交往。莉塔懷孕後,他要她墮胎遭拒,建議給她一筆錢找一名年輕的男人結婚,也被拒絕。在面對牢獄之災下,卓別林只好低調娶莉塔,但婚禮後,他獨自跑去釣魚,且毫不掩飾地指稱,莉塔是個「小妓女」。
即使鄙視自己的妻子,莉塔透露,卓別林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性機器」,一晚可以做愛六次。莉塔後來因卓別林以手槍逼迫她墮胎,要求離婚,並獲得美國歷史上最大筆的離婚金額。
但這並未終止卓別林與少女交往。他後來與自稱17歲的柏萊蒂.葛達交往,實際上,她當時已22歲。
卓別林一生的婚姻和情感亂七八糟。他後來承認,自己的母親一生有許多的外遇,最後並遺棄了他,「我的童年,七歲時就結束了。」
2014-04-06 08:51:50
圖博館
卓別林自傳
作者:(英)卓別林 2012 新世界出版社

內容簡介

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電影藝術家、世界喜劇電影之王卓別林暢銷自傳作品。《卓別林自傳》中不僅講述了他無人能及的藝術成就,更提及了他毀譽參半的人生經歷,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書中講述了卓別林與當時世界各領域重要人物的交往經歷,其中不僅有明星大腕,還有達官顯貴,各路高人。如周恩來、愛因斯坦、丘吉爾等。

目錄

譯者序
序幕
第一章 我的童年歲月
第二章 蘭貝斯貧民學藝所
第三章 八童伶木屐舞蹈班
第四章 與貧困作斗爭
第五章 第一次登上舞台
第六章 在卡諾劇團
第七章 首次出國
第八章 來到美國
第九章 與電影開始結緣
第十章 奇斯頓影片公司
......
第二十九章 在好萊塢的最後時日
第三十章 別了,美國
第三十一章 定居瑞士
2015-08-17 10:33: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